导图社区 宇宙中的地球
这是一篇关于宇宙中的地球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四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月地距离38.4万千米日地距离1.5亿千米
行星共同点
公转同向性(自西向东)
公转轨道共面性(同一平面)
轨道形状近圆性(近似圆)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因素:地形,维度,日照,时间,天气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当足够强烈时,还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讯,电网,航空航天等产生影响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固态)
海洋地壳薄(5-10km)大陆地壳厚(39-41km)山脉地区(≤70km)
地幔(熔融)
从莫霍界面到2900km深的古登堡界面
上地幔顶部有个高温软流层(岩浆发源地)
上地幔顶部与地壳由岩石组成,和称岩石圈
地核(外液内固)
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厚度3400km
外壳是液态金属物质,形成地球磁场
地球的历史
前寒武纪(地球诞生-距今5.41亿年)
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太古宙时期出现了蓝细菌,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
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联合古陆。早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出现低等植物
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早期鱼类大量,中期演变成一些两栖类,晚期出现爬行动物,裸子、蕨类植物出现,形成森林,是成煤气。末期发生物种灭绝
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联合古陆解体,爬行动物盛行(恐龙)中后期向鸟类发展。裸子植物占主体,成煤期。末期发生物种灭绝
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
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和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被子植物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发展,出现了人类
地震波
纵波(P)速度快,可过固,液,气
横波(S)速度慢,只可过固
外部圈层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是氮气,氧气
水圈
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起重要作用
生物圈
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的特殊
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
太阳大气结构
太阳内部
光球层(太阳黑子)
色球层(太阳耀斑)
日冕层(抛射带电粒子)
太阳辐射总量随维度升高而降低,辐射量多,生物量多
天体的判断
1.位于地球大气层外
2.非属于天体部分
3.有独立运行轨道
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