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包括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知觉、人类的社会行为、态度问题、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团体影响与行为、文化心理学等8个模块,共1302知识点全梳理。
编辑于2021-10-14 18:33:02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导论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其它社会科学的知识一样,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包括:
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
态度以及态度改变
归因问题
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
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
人格与社会发展
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这个领域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研究的课题包括:
侵犯和助人行为
人际吸引与爱情
从众和服从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非语言的交流
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这个方面的研究包括:
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拥挤与环境心理学
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
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
健康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学派时期是心理学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它的时间跨度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其中最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强调内部因素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实际上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更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支配人类行为的欲望
人类的所有行为可以聚类为15种行为,而这些行为大多数是由本能支配的,人类行为的欲望大多数根植于基因。这15种行为是:
(1)好奇:学习的欲望
(2)食物:吃的欲望
(3)荣誉:希望遵守某种行为准则
(4)拒绝:害怕被社会排斥
(5)性:性行为和性幻想的欲望
(6)体育运动:开展体育活动的要求
(7)秩序:生活的组织性
(8)独立:独自作决定的欲望
(9)报复:受冒犯时实施报复的欲望
(10)社会交往:与他人交往的欲望
(11)家庭:与亲属在一起的欲望
(12)社会威望:渴望获得地位和受到肯定
(13)厌恶感:对痛苦和焦虑的厌恶
(14)公民身份: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15)权力: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欲望。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与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注重用定性的方法探讨社会心理学问题
强调重点:团队或社会
理解行为的途径:分析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等
首要目标:描述行为
方法:调查和参与观察是主要方法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自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则强调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分析
强调重点:个人
理解行为的途径: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
首要目标:预测行为
方法: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社会层面
这是社会学与政治学采用的研究层面。
个人层面
临床与人格心理学家所采用的层面。
人际层面
这是社会心理学家采用的层面。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提出问题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常常从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研究的问题:
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来,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该理论。
从实践中提出问题,这类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更多有关某一特殊现象的资料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有许多,但这些方法无外乎可以归为两类: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地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也有优点,有一些问题,如水灾等无法控制实验条件,因此只能用相关的方法加以研究。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测量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最大优点是因为它对变量有严格的控制,所以避免了因果关系的混淆。
收集资料的方法
直接观察被试行为: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比如研究者只要观察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得行为,就可以了解老师的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
通过调查(被试自我报告)获取材料: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简单易行,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通过实验:实验法通过对情境的有效控制,得到的资料很准确,但问题是,如果实验的样本无代表性,那么结果很难概化到其他情境中去,况且有一些事情是不能用实验加以研究的,如发生在60到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档案研究:它是通过对现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而获取资料的一种方法。
元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某些研究领域的成果做一个深入的分析,以确定某些因素确实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影响。
研究的设计与进行
一旦确定了要研究的问题以及用什么方法之后,研究者就可以对研究加以设计并进行实际研究了。
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样本的代表性问题:由于不适当的取样会对结果及结论的推论范围产生影响,所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成了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解决好实验者偏差的问题:由于研究者的期望与暗示会对被试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研究中要尽量采用单盲或双盲实验,使实验者的影响减至最小。另外还要尽量使情境标准化,避免情境对结果的影响。
要控制好被试偏差(subject bias):被试的社会赞许倾向会使他们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为了克服被试偏差,最好的方式是不让被试知道实验假设。
研究的伦理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时会对被试造成身心伤害,如有关服从的研究等,在研究中要尽量避免对被试的伤害。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生物理论
人的许多生物特质是与生俱来的,这些特质在决定行为方面扮着重要的角色。生物理论强调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本能:本能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有多大呢?人们一直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遗传差异:生物理论的另一重就是强调遗传差异对行为差异的影响。
生物理论强调,所有行为——包括社会行为,可以用个体的生物本质,如遗传特性、本能及生理方面的原因加以解释。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在任何情境下每个人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在多次学习之后还会成为习惯。
学习理论的三种机制:
联结(association):又称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狗会将铃声与食物联结在一起,这时即使没有食物一起出现,狗也会对单独的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强化(reinforcement):是学习论的核心,它是指人们学会一种特别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经常伴随着愉快、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以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后果。
模仿(imitation):人们也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及行为便学习到社会态度与行为。
学习理论的三个特点
它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学习理论通常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诱因理论
诱因理论认为,行为决定于个体对各种行动的可能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认为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
三种重要的诱因理论:
理性决策论:在选择行为的时候,人们会估计不同行为的利益及代价,而以理性的方式选出最佳行为,也就是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交换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动取决于彼此对各种结果的代价及利益所做的评估
需求满足论:每个人都有某种需求或动机,一个人之所以有某种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能满足这些需求或动机。
诱因理论认为行为的起因在于个人当时所处的环境,主要关心个人内在状态,而不只是外部环境。
认知理论
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perception)与加工过程。
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分类(Categorization):我们知觉事物的时候,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加以分类。
聚焦(Focus):也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之上,忽略背景的影响。
认知理论当中有两个理论特别重要: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主要是想说明我们如何解释事件的原因。
认知失调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使二者协调一致。
角色理论
角色是指一套与个体在社会中所处地位有关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
角色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随着他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知觉
个人知觉
当我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即这个人是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拟或他的性格怎样等,这个过程被称为个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
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过程的特性做了总结。
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
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维度:
评价(evaluation):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力量(potency):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活动性(activity):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整体印象
人们在知觉他人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许多有关他人的信息,那么,人们又是怎样把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呢?
第一个模型是平均模型
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第二个模型是累加模型
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
第三个模型是加权平均模型
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bias),这些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性,人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们的影响降低,但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影响。偏差包括:
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象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正性偏差
也称慈悲效应(Leniency effect):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个人知觉的线索
情绪
我们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所以情绪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
微笑的含义有两种:
第一种含义认为微笑是快乐或高兴等基本情绪,按照这种观点,任何令人快乐的事都能使人微笑;
另一种观点认为微笑是一种沟通性的动作,而与基本情绪无关。
非语言线索
非语言的视觉线索
指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观行为。如
距离(Distance):一般而言,当某人对另一个人愈友善、愈亲密时,会选择较小的距离。
身体姿势(Gestures):身体的不同姿势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比如你高兴的时候可能手舞足蹈,而害怕的时候可能会萎萎缩缩。
目光接触(Eye contact):人们也可以用目光传递特定的信息。
超语言学线索
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振幅、速度、音质等。
自我知觉
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
自我概念
自我图式
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有关:
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
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
自我觉知
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分两种状态:
内在自我觉知
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
公众自我觉知
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
与自我有关的其它概念
自尊
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拥有自尊呢?大多数的心理学家认为自尊的确立有两条途:
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
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则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自我表演
它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有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
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显示(Exemplification):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有价值,引起他人内疚。
谦虚(Modesty):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Supplication):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恫吓(Intimidation):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逢迎(Ingratiation):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
自我障碍策略
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自我监控
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自证预言
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体像
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社会认知
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而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分类与图式是最重要的。
分类与图式
分类
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地将之归到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人们采用什么标准呢?
人们在分类的时候往往以他人或事物与原型(Prototype)的相似性来分类。
图式
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它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包含内容把图式分为:
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
比如我们对毛泽东就有一个个人图式,这个图式的内容包括:有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等。
自我图式:(Self-schema):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你自我图式的内容。
团体图式:指我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Stereotype)。
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认为美国人乐观、爱助人。
角色图式(Role schema):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比如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等。
剧本(Script):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
比如我们到餐厅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个剧本,什么时候点菜,什么时候买单,就是一个剧本。
图式化处理
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人们常常用图式化的方式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它能帮助我们:
①解释新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推论。
②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
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
图式化的处理也有不足之处,它使人们觉得不需要去详细分析与解释特质。
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认知与寂寞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如果人们只注意生活中的消极方面,那么他就可能体验到更大的寂寞。
社会认知与焦虑
焦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比如当你去一个公司接受面试、见一位重要的人物、或者是别人在评价你的时候,人们都可能会感受到焦虑。
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
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疾病时的乐观解释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条件之一。
归因问题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
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飞机失事、学潮等;
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人们身体患病、或是被别人责备。
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归因理论
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
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
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 of 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韦纳的归因理论
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
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
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
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在韦纳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
心理学家阿伯拉姆森(Lyn Abramson 1978)提出了抑郁型(Depressive explanatory style)和乐观型(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的归因风格,
抑郁型的归因风格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之上,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之上,所以具有这些风格的人常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
抑郁型的归因风格影响个体的免疫系统,其作用机制与紧张类似。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不是一个好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注定会在问题解决中变得疯狂。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缺乏适当的营养、睡眠和运动。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比较被动,不会主动地去寻求帮助。
乐观型风格的人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稳定、整体的因素,而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上去。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actors)、刺激物(stimulus objects)以及环境背景(contexts)
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其他人也如此吗?
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独特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它事物作同样的反应?
折扣原则(discount principle):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它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对应推论理论
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Dispositional trait),既人格、态度、心情等。
如何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呢?
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对自己的归因
对自己态度的归因
人们所能知觉到的有关自己态度的内在线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受的内省。
对自己动机的归因
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因为个体将工作成就归于内在兴趣而非外在奖励。
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人们所经历的生理上的激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标签名称
归因中的偏误
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
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它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
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Actor-observer bias):
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
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而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归因中的自利偏差,按照这一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
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让对方给你较高的评价。
人类的社会行为
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遗传与环境作用总述
在人类行为的发展中,遗传与环境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心理学家及其他行为科学家争论的问题。
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生物学理论的观点
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它的遗传基础
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任何一种心理特质与行为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
人们从很多方面找到了后天环境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场所,个体的人格成长与社会技能的掌握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的。
文化环境
文化进化是指文化特征由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它往往以文化与社会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
照文化进化的观点,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与文化环境,文化不仅向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目标与内容,而且社会化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影响个体的过程。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遗传提供了生理上的基础,而环境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许多证据可以说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斯卡尔(Scarr)遗传建构环境的观点
孩子的遗传特征与他的养育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用遗传特征建构生活环境(Genotype →Environment)。这种建构有三种形式:
被动型(Passive kind):父母向孩子提供遗传特质和经验,使遗传与环境不可避免地发生关系,如家里的藏书量和父母对读书的兴趣对孩子的影响。
主动型(Active kind):人们基于遗传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
唤起型(Evocative kind):孩子在遗传基础上作出某种反应后,这些反应进一步强化了遗传特征,如爱笑的孩子受到的关注比消极的孩子多,而受到关注本身又会强化笑的行为;
行为遗传学的证据
行为遗传学提出了两个前提:
一种心理或行为(智力分数),如果在不同的时间及情境下相一致,那它就可以归于遗传;
一种心理或行为(攻击行为),如果可以通过持续强化而使之巩固下来并保持稳定,就认为它由环境决定。
它同时认为遗传并不直接决定行为,它只是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而行为的发展则受环境的影响。
概率渐成论
来自机体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信息激活了DNA,从而产生了适当的蛋白质。
在有机体的发展中,基因起了一部分作用,环境则起着另一种作用,二者的协作是构成有机体的重要前提。
人类的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概述
什么是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Aggression)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
二是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
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的(Aggression-feeling),比如愤怒。尽管外在行为不一定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部情绪,但大部分情况下侵犯总是与愤怒联系在一起。
愤怒与侵犯行为
人们为什么愤怒?
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
这是引起愤怒的最常见的原因
遭受挫折
挫折(Frustration)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
挫折只是引起侵犯的因素之一
归因的影响
一个事件之所以能产生愤怒或侵犯行为,关键在于受害者必须知觉到这中侵犯或挫折是他人有意造成的伤害,因此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会影响到自身会不会愤怒以及处理愤怒的方式。
对侵犯行为的学习
学习在侵犯行为产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攻击与挫折使人感到愤怒,这些愤怒情绪只是侵犯行为的一项重要因素。
温度与侵犯行为
在摄氏38到41度以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增强,但是在超过这个温度之后,由于人们外出的机会下降,所以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也较少。
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
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
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
侵犯有关的线索不仅可以引发侵犯,并且能够使已经愤怒的人的侵犯性加强。
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
认为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上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并称之为去个体化。
一是个体从群众中所获得的不败感,即认为群体是战无不胜的;
二是个体在群众中具有匿名性,即没有人可以认出自己,因而不必为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负责任。
饮酒与侵犯行为
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表现侵犯行为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个体愤怒程度、个体表达愤怒的倾向以及个体是否为了他人才表现侵犯行为,与此有关,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包括下面几种:
惩罚
惩罚只能抑制人们明显的侵犯行为,但同时可能导致更多隐蔽性的侵犯行为,而后者的危害性更大。
有侵犯倾向的人们分为两类:
控制不足侵犯型是指那些经常犯小错误的人,这类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控制过分侵犯型是指那些平常把自己隐藏得很好,这些人一旦犯罪,就是罪大恶极。
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对前者有用,对后者作用不大。
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
我们还要学习对自己的侵犯行为加以抑制或控制,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看看自己的行为到底会给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替代性侵犯的基本原则为是,目标对象与挫折来源越相似,个体对该目标对象的侵犯性冲动越强烈。
让那些遭受挫折的人把自己的愤怒和挫折发泄出来,他们进一步侵犯的动机就会减弱。
传播媒体与暴力行为
随着新闻媒体在生活中作用的越来越大,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它的影响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谈谈媒体的影响。
影视暴力对孩子暴力行为的影响
家庭暴力同时决定着一个人的暴力倾向和对暴力媒体的选择。
为什么媒体暴力会度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呢?
去抑制
看到他人的暴力行为会降低我们在类似情境中对自己暴力行为的抑制。
形成侵犯剧本
剧本表明了侵犯事件发生的顺序,它存储于记忆之中,指导者一个人的行为。
认知启动
这些刺激对侵犯行为具有诱发作用,我们把由这些刺激引发暴力行为的现象叫做认知启动。
传播媒体中的性暴力
暴力性色情片增加了男性而非女性对性暴力的态度,使男性被试产生更多的性幻想。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
对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社会生物学
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
用到利他行为的解释中,指出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对个体来说则未必如此。
社会进化论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社会责任规范
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相互性规范
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即帮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社会公平规范
社会公平规范是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学习理论的观点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
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情境因素
即使最具有利他行为倾向的人,在某些情境中也不会去帮助他人,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他人的存在
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越长。解释有三个:
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既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
情境的不明确性(Ambiguity):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
人们的评价恐惧(Evaluation apprehension)有关: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
环境条件
物理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象天气条件、社区大小以及环境中的噪音等都对人们的助人行为产生着影响
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
助人者的特点
助人者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助人倾向,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助人或利他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确实存在着一些人格特质,它能使得一个人在一些情境下表现出较大的助人与利他倾向。
助人者的心情
心情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不少证据显示,当一个人心情很好时,他较乐于帮助他人。
助人者的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
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个人困扰(Personal distress)是指当我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
同情性关怀(Empathic concern)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
个人困扰促使一个人设法去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人们既可以通过帮助他人达到这一目的,也可以通过逃避或忽略苦难事件而达到此目的。而同情性关怀只能通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
求助者的特点
人们的助人行为也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受他人喜爱?
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人们对他人的喜欢与否一开始便会受到像外貌与相似性等因素的影响。
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一个人是否会得到帮助也部分取决于他是否值得帮助。
假如一个人能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人们便不会去帮助他。
性别的影响
人发现在危险出现时,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助人倾向,但可惜的是这种行为只针对女性的求助者,尤其是漂亮的女性,而不是男性求助者。
态度问题
态度的概述
态度的定义
什么是态度?
奥尔波特(G. Allport 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瑞奇(Krech 1948)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弗里德曼(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
弗里德曼的态度定义中包含三个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
态度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态度只体现了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
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因此用态度预测行为时,后者更准确一些。
态度的特殊性越高,用它预测行为越准确。
时间因素
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
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态度强度
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Petty 1992)。但是怎样才能使态度变强呢?
对态度对象仅仅要求更多的信息就足以使人们态度的强度增加。
态度的可接近性
态度的可接近性(Attitude accessibility)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对我们来说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
态度的心理功能
效用功能
效用功能(Utilitarian)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
知识功能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态度有助于我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从而使世界变得有意义。
自我保护功能
态度除了有助于人们获得奖励和知识外,也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种观念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则。
价值表达功能
态度还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态度的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的方法包括自陈法(self-report)、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等等。
自陈法一般采用态度量表测量,而行为观察法通过行为观察推断,问卷法则是把我们要调查的问题编成问卷。
利克特量表
常用的态度量表有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它通常是5点或7点量表,让被试用1~5或者-3~+3反应。
请用1到5来表示你对下列陈述的同意或反对程度,其中1 = 很反对;5 = 很赞成。2、3、4、代表一定程度的反对或赞成。你的回答无所谓错与对,只要是你的真实想法即可。
瑟斯顿量表
瑟斯顿量表(Thurstone Scales)与利克特量表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它是一个11点量表,被试在回答的时候用 1~11来反应。
语义区分量表
奥斯古德的语义区分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s)采用双极形容词,如好—坏、强—弱等。现在研究者常常对语义区分量表稍加修改,把双极形容词拆开,并用这种方法建构人格问卷。
用上述几种直接测量方法测量被试的态度时,被试容易出现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偏差(social desirability response bias),所以,在测量人们对一些比较微妙的问题的态度时,我们在问问题的方式上要注意,避免引起这种偏差。
间接测量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了解他人的态度。间接测量包括:
投射技术
在投射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这种方法通过让人们用看过的画编故事的形式测量人们的欲求与内在心理状态,比如人们对成就动机的研究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生理指标测量
通过测量人们的一些生理指标来了解人们对他人或事物的态度。比如我们可以用皮电反应来看一个人的紧张程度,也可以用脑电P300来看一个人有没有说谎。
反应时测量
在法继欧的研究中可以用反应时衡量人们对某个候选人的态度那样,我们可以用反应时指标测量人们的许多态度。
隐含相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简称IAT)就是以反应时为指标,衡量人们在做与自我一致或不一致的判断时的文化差异。
态度的形成
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谈谈态度的形成问题。
态度形成与学习
态度形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可以用学习利理论来说明。
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
一是联结,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
二是强化,受到奖励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
三是模仿,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如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政治与种族态度。
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在与情感有关的态度形成之中,暴光效应(mere exposure)是最有力的证据,暴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的一种现象。
态度形成中的认知理论
认知因素对态度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许多心理学家承认的事实。
认知影响态度形成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有计划行为理论: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
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
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是指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考虑。它也由两个方面决定:
一是感受到的重要他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
态度的改变
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态度改变有关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海德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和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海德的平衡理论
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减少选择感
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改变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与认知失调有关的现象
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
人们的认知失调大多是由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引起的,由此引起的失调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联系:
不当理由与认知失调
通过两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
一是增加第三个认知以使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减少;
二是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
高的报酬成了解释反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sufficient justification),相当与增加了一个新的认知用来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
1美元太少,不能成为反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而是不当理由
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
与认知失调有关的因素是人们做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的自由选择性。
有选择时认知失调高,态度改变也大;
而无选择时人们经验到的失调少,态度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努力与认知失调
你为某件事情的付出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
决策后失调
人们在任何一个决策做出之后均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就叫做决策后失调(postdecision dissonance),它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
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批评
认知失调理论也有它的局限,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和自我确认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就提出了对它的意见。
说服与态度改变
人们经常通过说服来改变他人的态度,说服成了改变他人态度的最有效的方法。一个说服模型,该模型涵盖了所有与说服效果有关的因素。
说服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外部刺激由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组成。
其中说服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的专业程度、可靠性和他是否受欢迎。
说服对象的特点包括其投入或承诺、是否对说服有免疫力以及人格特征。
在态度改变的作用过程中,被说服者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感情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它事物之上。
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一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一致性理论认为有许多种方式可用来减轻这种紧张。
有时候人们还采用反驳的方式对待说服信息,按照认知反应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的观点,人们在接收到来自他人的信息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主动思考,这些反应进而决定个体对信息的整体反应。
如果这种反驳过程受到干扰,则产生说服作用。说服结果有两个:一是态度改变,二是对抗说服,包括贬低信息来源、故意扭曲说服信息和对信息加以拒绝掩盖。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说服者方面的因素
一是说服者的可信度(Credibility),二是说服者的吸引力(Attractiveness)。
可信度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在睡眠效应(the sleeper effect)表现的最为显著。
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叫做睡眠效应。
其中可信度主要取决于专家资格(Expertise)和可靠性(Trustworthiness)。
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
可靠性: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也对说服效果产生影响。
影响说服者说服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人们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自己喜欢的人的一致。而说服者是否受人欢迎却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说服者的外表(Physical appearance)、是否可爱(Likability)以及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Similarity)。
说服信息方面的因素
一是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
一般说来,差距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实际的态度改变也较大。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差异越大的确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但不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态度改变。有两项因素对这种关系有影响:
第一,当差距过分大时,被说服者会发现自己的态度不可能改变到消除这种差异的地步,
第二,差异太大会使人产生怀疑,从而贬低信息,而不是改变态度。
第二个因素是信息唤起的恐惧感,它的影响方式与第一种差距相类似。
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个界限之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发生改变。所以当我们利用恐惧性的
第三个因素是信息的呈现方式,包括说服所使用的媒体和单面与双面说服。
被说服者方面的因素
一是被说服者的人格,它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
二是被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
三是被说服者的卷入(involvement)程度,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
四是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正如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一样,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五是个体差异,包括认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自我检控和年龄。
认知需求是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NFC)的人喜欢从事复杂的认知任务,他们会分析情境,对认知活动作出细微的区分。
情境因素
一是预先警告,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预先的警告会使人产生拒抗,但这仅限于讨厌的信息。
二是分散注意,分散注意力能减少抗拒,因而对改变态度有利。
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
说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起着主要的作用。
为什么自己产生的论据更有说服力?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自我说服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加强,从而更倾向于自己所支持的态度;
另外,当我们觉得他人想要说服我们时,我们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
偏见问题
偏见问题概述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偏见(prejudice)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
人们为什么会有偏见?
团体冲突理论
团体冲突(group conflict)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比如少数民族和妇女)的偏见。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贬低对他们的认识)、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喜欢内团体的人,排斥外团体的人)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多数人与少数人不良行为的比率相同,但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被过分估计)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Psychodynamic theory)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
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
另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
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偏见的影响
对知觉的影响
偏见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以性别偏见为例,尽管照片上男性与女性的身高一样,但人们的实际判断依然有很大的差异。
对他人行为的影响
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
消除偏见的方法
社会化
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的影响。
受教育水平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
直接接触
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
地位平等(Pettigrew,1969);
有亲密的接触(Cook 1964 ,Herek 1993);
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的机会(Aronson 1978);
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Blanchard 1991)。
自我检控
由于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
人际吸引
人们为什么互相吸引?
人类的亲和的动机
有两种动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
一是亲和需求(The need for affiliation),它是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
人类的亲和需求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与社会比较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
第二个因素与社会交换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可以提供六种重要的酬赏:
依附(Attachment):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这种依附小时候指向父母,成人后则针对配偶或亲密朋友。
社会整和(Social integration):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体归属感。
价值保证(Reassurance of worth):得到别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意识到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他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得到指导(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与他人交往可以使我们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
受教育机会(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与他人交往能够使我们有机会接受来自他人的教育。
二是亲密需求(The need for intimacy),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为了克服寂寞
寂寞所做的定义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把寂寞分为情绪性的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会性寂寞
情绪性的寂寞指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而引起的寂寞。
社会性寂寞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
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孤独与寂寞之间没有任何必要的关联。
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的寂寞感:
婚姻与经济状况:一般说来已婚者的寂寞感较少,然而如果已婚者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或是缺少朋友的化,他们也会感到寂寞。
年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年纪大的人较寂寞,但实际研究发现青少年最寂寞。
人格因素:寂寞的人比较内向、害羞、自尊心低、社交技巧差。寂寞也常常与焦虑和忧郁联结在一起,这些人格因素里有一些可以同时是寂寞的起因及结果。
尽管上述因素对寂寞感有影响,但更多的心理学家则相信寂寞与社交技巧(Social skill)有着更紧密的关系。
一些提高社交技巧的建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对他人的关注
二是培养自己认识并遵从社会规范的能力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用在人际吸引上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人。
社会交换
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
如果在与某个人的交往中,我们获得得收益大于成本,我们就会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
如果在交往中付出多,收益少,则交往有可能中断,我们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低。
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个人特质
一个人的某些特征会决定他是否受人喜爱。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包括三个:
个人的温暖(Personal warmth):温暖是影响我们形成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质,什么因素让人觉得温暖呢?Foikes(1977)指出:当人们对其他人有正性态度时便表现出温暖,而温暖的人较受人欢迎。
能力:人们往往比较喜欢有能力的人,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智力、社交技巧等。
外表的吸引力: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爱。
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对人际吸引有重要影响的相似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特征的相似性(demographic similarity),它包括性别、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以及年龄。
态度的相似性(attitudinal similarity)。
外表相似性也影响人际吸引。
互补性
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
熟悉性
熟悉性也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熟悉性导致喜欢的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的曝光效应,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喜欢程度。
接近性
与他人住得近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人们所结成的友谊模式受到人们之间物理距离的影响,住得越近就越有可能成为朋友。原因如下:
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而越熟悉,喜欢的可能性越大。
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邻居。
从社会交换的观点看,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性使得你更易获得来自他人的好处,他人可以随时来帮助你,与这样的人交往你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多的好处。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概述
亲密关系的定义
关系是指二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关系分为四种:
一是两个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彼此无任何关系,称为零接触
二是知晓(Awareness):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的信息,但未发生任何直接接触;
三是表面接触(Surface contact):两个人开始互动,如借谈话或书信来往;
四是共同关系(Mutuality):两个人的依赖程度增加。
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
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
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
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亲密关系与自我概念
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实质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这种自我延伸有几个方面的证据:
一是归因过程中的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即人们倾向与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内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于外因的现象。
第二方面的证据与资源分配有关,与对待一般人的方式相比,人们在分配资源时对自己和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的区分要小得多。
第三方面的证据来自于亲密关系中的共有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一般情况下,交换关系在人们之间比较普遍,但Margaret Clark(1979 1989)发现,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对收益与付出并不关心,相反人们常常关心的是能够给对方提供什么。
最后一个方面的证据来自于加工记忆(Transactive memory),Wagnaer等人(1991)发现,关系亲密的人在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方面有一个共用的记忆系统。
亲密关系中的依附
对人类的依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把依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父母对孩子的欢乐、悲伤以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很敏感,这种情感促使他们关爱孩子,从而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互相喜爱、重视,孩子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第二种是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与安全型相反,逃避型的父母经常远离孩子,逃避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学会了逃避与父母接触,抑制自己的依附需要。
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经常不一致,有时候很关心,有时候却不感兴趣。由于这种不一致性的爱,使得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在自己的情感没有得到回报时显得暴躁和焦虑。
自我展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
友谊关系
把朋友关系分为两个层次:表面朋友(Superficial friendship)和深层(Developed friendship)朋友。前者的形成和保持完全是因为这种关系的酬赏作用,后者除了酬赏还包括相互关心。
在交朋友问题上,男性与女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男孩子与女孩子在交友时的方式不同:
男孩子通过玩耍交朋友时往往是一群人一起玩,而女孩子是一对一对地玩;
对成年人来说,男性之间的关系发展往往取决于他们是否参加了共同的活动,而成年女性要想成为朋友,一起聊聊天就有可能。
其次,情感在男女友谊关系中的作用不同
女性的友谊关系由于有更多共同情感的参与,所以比男性的更亲密。
最后,男性与女性在亲密关系中身体接触(Physical touching)的程度也不同
情侣的身体接触最大;而男性朋友之间用身体接触迎接的概率小于女性和异性之间。
自我展露
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Jourard 1964),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水平有关,随着话题由浅入深,人们之间的关系也由一般向亲密转化。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展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揭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
自我展露也有疏远与他人关系的作用。
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一些人可以通过控制个人展露的深度和广度而从这种关系中退出(Baxter 1987)。
也有一些人会通过减少讨论的话题,增加自我展露的深度来达到退出的目的。
自我展露的文化差异
人们的自我展露倾向受文化的影响很大。
首先从展露的范围上讲,发现美国人倾向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和日本人则自我展露的范围非常有限。
其次,东西方文化中自我展露的差异也表现在交流方式上。
在西方文化中,良好的社会表达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
而在东方文化中,如中国、日本和韩国,人们对那些说得好的人并不喜欢,事实上那些不爱表达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诚实可信的(Kang 1983)。
性别与自我展露
同性关系里,女性与女性之间的揭露水平高于男性与男性之间;成年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亲密的同性知己,并且彼此共享私人秘密。
爱情
什么是爱情?
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它是主动的情感,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爱情包含着四个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
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它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激情、亲密(intimacy)和承诺(commitment)。其中激情指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指心理上的喜欢的感觉,承诺指心里或口头的预期。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六种爱情形式:
喜欢式爱情(Liking):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Consummate love):激情、承诺和亲密俱有。
对爱情的测量
爱情量表主要测量了伴侣式爱情的三个主题:
依附:指需要及渴望对方的感受,比如其中一个题目为“我没有办法离开 而独处。
关怀: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对方幸福以及满足对方的需求,其中有“我愿意为 做任何事情”等题目。
信任及自我展露:既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告诉对方。
他认为在爱情量表的三种成分中,判断某人是否在恋爱时,信任是最不重要的因素,而在评定“友情”时,信任则是最重要的因素。
爱情行为与感受
建立与爱情有关的七种行为:
一是对爱情的口头描述,如说“我爱你”;
二是自我展露,把自己的秘密和感受告诉对方;
三是无形的爱情表征,比如对对方的活动表示兴趣、尊重对方的意见并鼓励对方;
四是以非语言方式表达感情,比如当对方出现时感到轻松和快乐,尽管与对方并无直接交往;
五是有形的爱情表征,如送礼物给对方或帮对方做一些事情;
六是以身体行为表达爱情,如拥抱或接吻;
七是表示愿意容忍对方,并愿意牺牲一切以维持这种关系。
爱情行为与感受还与性因素有关。满意的性生活是浪漫爱情的重要基础,Simpson(1987)发现,性生活是爱情关系发展的一个强化剂,有性关系的恋爱要比没有性生活的恋爱持续时间长。
Howard和Dawes(1976)甚至用交换理论来解释爱情生活中的满意感,给出了一个公式:恋爱关系中的幸福感 = 性生活的频率 — 吵架的频率。可见,在恋爱关系中,性生活越频繁,吵架越少,满意感就越高。
亲密关系的维持
亲密关系,尤其是爱情与婚姻的维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较为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平等
平等是亲密关系维持的重要条件之一,按照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在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中,人们的付出应该与其收益成正比例。
归因
决定人们对亲密关系是否满意的另一个因素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方式。
幸福的夫妻经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Partner-enhancing attributions),即把对方良好的行为归结为对方的内在原因,而把对方不好的行为归结到情境中去。
不幸福的夫妻经常做抑郁式归因(Distress-maintaining attributions),把对方良好的行为看成是幸运,而把其不好的行为归于人格特质。
沟通
除了由不平等诱发的紧张和消极的归因倾向,夫妻或其他形式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沟通。
嫉妒与人际关系
嫉妒是指当与个体自我概念有关的重要关系受到真实或想象的威胁时,个体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
嫉妒一方面是浪漫爱情健康的标志,它实际上反映了个体对这种关系的依赖性。
另一方面,嫉妒也常常引发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当这些消极情绪积累起来的时候,有时候是很可怕的事情。
亲密关系的终结
尽管人们喜欢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以圆满结束。
对待不满的策略
当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失去其价值的时候,Caryl Rusbult(1984)指出人们往往采取四种不同的对待方式,这四种对策与人们对这种关系的满意与承诺水平有关,满意感越高、承诺越大则这种关系越难以终止,这四种对策分别是:
真诚(loyalty):表现为被动地去弥和双方出现的裂痕,采用这种策略的人由于害怕对方的拒绝行为,所以很少说话,往往是耐心地等待、祈求,希望自己的真诚能使对方回心转意。
忽视(neglect):这是许多男性经常采用的一种消极策略,他们回故意忽略对方,与对方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在一些与所探讨问题无关的话题上挑剔对方的缺点,这种策略经常被那些不知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或不想改善但也不想终止这种关系的人使用。
退出(exit):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人们常常用这种方式。它是一种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
表达(voice):双方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妥协并尽力维持亲密关系,这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方式。
情感伤痛
亲密关系的破裂往往会给双方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心理学家发现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希望赶快终止与异性的关系。
有一项因素对双方伤痛程度有影响,它就是在关系结束时是谁先提出来的。Hill等人(1976)发现,一般来说先提出结束关系的一方痛苦少一些,但是这种效应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更明显(Helgeson 1994)。
另外,在恋爱关系中如果遭到拒绝的话,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紧张和痛苦,对此的解释有两个:
一是从传统性别角色的角度讲,由于男性被看成是控制和权力的中心,因此当这种关系破裂的主动权被女性所控制的时候,男性会体验到较高的对自尊的威胁和情绪紧张。
第二,由于男性在恋爱中往往只对一个人专一,把所有的鸡旦放在了一个篮子中,当这个篮子被打破的时候受的损失与伤害更大。
为了应付这种伤害,男性和女性经常用自我安慰的话语来平息自己的伤痛,有时候人们还会借助于体力活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 1977),社会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援助。
当恋爱等亲密破裂的时候,人们也经常通过寻求社会支持来减轻压力。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形成
关系的建立
关系学是指建立和维持关系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包括以下几种:
拉或套关系:指与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疏远的人建立或加强关系。
认或联关系:是指主动地认一些原来不熟悉的亲戚、朋友、老乡。
钻关系:钻在这里指钻营,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钻的定义是:“设法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谋求私利。”
袭关系:袭即世袭、继承。这种关系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可能存在,但在中国的利用价值却更大,只要你是某某官员的公子或女婿,自然有人为你捧场,很多人会主动与你拉关系。
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取向
中国人社会取向的一些表现:
获得别人的赞赏或称赞;
维持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谐;
使比恶人对自己有好的印象;
维护自己的面子;
使别人接受自己;
避免他人的责罚、讥笑和报复;
避免困境与尴尬;
避免与人发生冲突。
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
中国人的社会取向有四个主要特征:
家族取向
家族主义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不论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还是在现代的中国社会,家族主义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系取向
人际关系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层面,梁漱溟(1963)把中国人这种凡事以关系为依托的文化特征叫做“关系本位”,这种关系取向的特征包括:
关系角色化:中国人强调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来界定自己的身份.
关系的互赖性: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着很强的互赖性,中国人与他人发展关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利用这种由互赖性所引起的回报。
关系的和谐性: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和谐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权威取向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大多数的家庭实行父权家长制,在这种制度下,父亲是家庭的权威和领导者,不论是在经济上、思想上、家庭法规方面还是尊卑等级上,父权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崇拜的具体表现有:
权威敏感:中国人对权威的存在非常警觉与敏感,他们在任何一个场合总是细心观察有没有权威的存在。
权威崇拜:中国人很崇拜权威,不论权威是死是活,并且采取绝对化的倾向。这种绝对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他们常常是无条件地崇拜,而且不加批评。
其次,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范围很广,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权威(职位),那么在其它方面也会变成权威(如学问和道德)。
最后,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在时间上也有绝对化的现象。
权威依赖:由于认为权威是可信的、全能的、永远的,所以在行为上会对权威产生依赖。
他人取向
他人取向是指中国人在乡里与行为上易受他人影响,对他人的意见、标准、褒贬、批评等特别敏感且重视,这种取向表现为:
顾虑人意:中国人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往往花很多时间打听别人的观点,尤其是对自己的看法。
顺从他人:无论是在意见上还是在行为上,中国人的社会顺从倾向都比较高。
关注规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社会规范是自己言行的主要依据,以孝顺为例,中国人把孝道看成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之一,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重要指标。
重视名誉: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名誉,所以他们经常调整自我监控的方式与内容,以使自己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Social exchange)是人类社会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社会交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功利主义经济学
惟利是图是人的一般人性,人们在市场竞争中与他人交易时,总是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
人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担当与他人交往时总是试图得到一些好处。
人并非总是理性的,但在社会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与收益。
人并不具备可供选择的完备信息,但人们知道有些信息是评价成本与收益的基础。
在社会生活中,经济交换只是人们普遍交换关系的特例。
人们在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同时也交换非物质的东西,如感情与服务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为基本目的的。
在任何情境中,机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机体将重复在以往曾经受到强化的行为。
在与过去行为得到强化类似的情境下,机体将重复同样的行为。
机体从某一特定的行为中得到的报酬越高,该行为越不值得,机体可能产生替代性的行为以寻求其他的报酬。
社会交换理论的心理学思路
在心理学领域中的社会交换,他们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何使用这一理论。
酬赏与成本
酬赏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被爱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
六种基本酬赏: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服务。
酬赏可从两个维度加以分类:
一是特殊性(particularism):指酬赏的价值大小由提供该酬赏的特殊人物所决定,如爱的价值,或更为具体一些象拥抱与吻的价值,几乎全部取决于提供的人是谁。
另一维度为具体性(concreteness):指有形的、能看到、嗅到、摸到的东西,以及非具体性或象征性的东西,如忠告或社会赞许。
成本是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中的付出或产生的负性结果,如社会交换需要时间、精力,有时还伴随着冲突和责难等,这些成本是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必须付出的。
结果评价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随时记下从某个人际关系里所获得的酬赏和付出的成本,并且看重从该人际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整体结果的有利(酬赏大于成本)与不利(酬赏小于成本)。其公式可以表示为:结果 = 酬赏 — 成本。
人们在对结果进行评价的时候采用两种比较标准(Thibaut 1959):
绝对的比较标准(comparison level):指个体认为自己从某种人际关系里应该获得的结果的量有多少。
相对的比较标准(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指从某一人际关系里所获得的结果是优于或劣于另一个当时也可以获得的人际关系。
结果的协调
结果的协调是人际交往中人们必须处理的问题。如何协调这种冲突呢?
社会有文化规范早已为许多人际关系制定了协调的方式,比如在传统的婚姻关系中,男主外女主内就是一种规范。
在有些交换关系中,文化规范可以提供特殊的指导原则;
在有些关系中,如同性朋友关系中,文化规范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公平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只有在人们觉得社会关系很公平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希望被人利用,也不希望沾别人的便宜。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使用以下规则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
一是均等原则(equality):每个人得到同样的利益,Austin(1980)发现朋友间比陌生人之间更常用均等原则,儿童也比成人更常用之(Hook 1979)。
二是各取所需原则,既将每个人的需求纳入考虑的范畴,根据每个人特殊的需求决定给他什么样的好处。
三是平等原则(equity):每个人获得的利益与贡献成正比,付出的多获得的好处也应该多。
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囚犯两难情境
货运游戏
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
社会交换理论被广泛地用于解决人际冲突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其中最有用的是在协商方面。我们每天都在和别人进行协商或讨价还价,在每一个这样的情境中,人们总是想扩大自己的收益,减少自己的损失。
心理学家根据交换双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把人们之间的冲突分为零总和(zero-sum)冲突与可变总和(variable-sum)冲突两种,前者是指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交换双方完全是竞争性的,买东西对方多要100元,我就会少100元;而后者是指一方的损失不一定是对方的损失,如卡车游戏和囚犯两难情境。
心理学家还提出了许多协商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在协商中提出强硬的最初立场和逐渐让步的策略。
强硬的最初立场对协商结果的影响,发现在买卖汽车中,买方高的要价的确会使最终的成交价格对自己有利。
逐渐让步的策略要求我们在与他人协商的时候不要一次让步过大,宁可多做几次让步。
协商过程中还要注意时间问题,有时候要给对方一个时间限制,你的时间压力会使对方的让步更大。
即使在让步的时候,我们也要显得坚定、强硬,这样会给他人我们不会无限制妥协的信息与知觉。
社会影响
什么是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Social power)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这里所说的社会力量是指影响者用以引起他人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的各种力量,它的来源非常广泛,既包括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各种权力,也包括源于被爱和受尊敬的影响力。总结出了六种社会力量的来源:
奖赏的权力(Reward power):指人们向他人提纲奖励的能力,如私营公司的老板对下级来说就具有这种权力,父母对孩子而言也具有奖赏权。
压制的权力(Coercive power):与奖赏的权力相反,指拥有权力的人提供惩罚的能力,如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而言,老师就拥有这种权力。
参照的权力(Referent power):让他人参考的权力,如团体是一种重要的参照权的来源,与团体保持一致是参照权影响个体的写照。
法定的权力(Legitimate power):指与一定地位相联系的权力,如部长和校长拥有的处理事务的权力。
专家权力(Expert power):与某些特长相联系的权力,如医生在处理疾病时的影响力、政治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能力。
信息的权力(Informational power):指了解某些他人不知道信息所拥有的影响力。
文化的社会性影响
文化对我们的心理与行为的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下面我们就从东西方差异的角度看一下文化的影响。
自我概念
以东西方文化中人们的自我结构为例,Stephen Cousins(1989)发现日本人的自我当中包含了家庭,而美国人的自我不包含情境中的他人。
社会关系
从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的角度来看,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更易于从他人所处的群体来判断他人。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反对从他人的背景去评价他人,而是从他人的个人特质,如外表的吸引力等方面评价他。
孩子养育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集体主义文化的人而言,父母可能会回避这种个人主义,相反父母倾向于教孩子学会如何去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父母会指导甚至决定孩子的事情。
人际沟通
由个人主义文化进入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提出了一些忠告:提醒他们要避免与他人直接的对抗;不要把亲密关系的建立看成是短期的事情,而要从长远来考虑;自我表现要有礼貌,要把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上等等。
直接与间接:大多数美国人喜欢直接性的沟通,有什么要求最好直接提出来;而中国人更喜欢间接的方式,有什么想法不直接说,而是通过暗示或第三者从侧面提醒。
情感外露:在发生人际冲突的时候,中国人往往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使其不外露;而美国人则在许多场合表达自己的情绪。
谦虚与礼貌: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有谦虚的传统。但有时候这种谦虚让人分不清真假。对美国人来说,他们会比较真实,甚至夸大自己的优点。
从众、顺从与服从
从众行为分析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
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
促使人们从众的团体压力有两个来源:规范性(normative)和信息性(informational)的社会影响。前者发生在人们想要获得奖励与避免惩罚时;后者发生在个体希望从他人或其他团体那儿获得精确的信息时.
影响从众的因素
情境因素:
团体的规模:在阿希的系列实验中,他通过改变同谋的数量(由1-15人发生变化),发现随着人数的增加,从众也越常发生。
团体的凝聚力:在一般情况下,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越大,人们的从众行为越可能发生。
团体的社会支持:指出社会支持通过降低规范性社会影响而减少了人们的从众行为。
个人因素
自我: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去从众;而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与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所以从众的可能性更大。
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许多研究证明,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
个人的控制愿望: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愿望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从众行为的反应。
人们相信对自己的行为拥有控制权,因此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以保持自己的自由。
个体的社会地位:在一个群体中,社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
预先的承诺:对组织或他人的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
顺从
顺从
顺从(complia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在做出顺从行为的时候,人们可能私下同意他人的请求,也可能私下不同意他人的请求,或者没有自己的主意。
要想使他人顺从我们的请求,创建良好的顺从环境非常重要,其中有三个因素有助于建立一个使人们感到愉快的顺从气氛:
一是积极的情绪:情绪好的时候人们顺从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要求他人做出亲社会的助人行为时。
二是强调顺从行为的互惠性:在社会规范中,互惠规范对顺从的影响也不小。
互惠规范强调一个人必须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予以回报(Gouldner 1960),如果他人给了我们一些好处,我们必须要相应地给他人一些好处。
三是合理原因的效果:我们对他人的顺从也需要合理的原因,当他人能给自己的请求一个合理解释的时候,我们顺从的可能性也越大。
我们怎样才能增加他人的顺从呢?
一是“脚在门槛内技巧”(Foot-in-the-door technique):这是一种分两步实施的顺从技巧,第一步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的要求,等他人满足该要求之后,再向其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此时对方满足较大要求的可能性也增加。
二是“门前技巧”(Door-in-the-face technique):它与“脚在门槛内技巧”正好相反,这种方法是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紧跟着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这时候小要求被满足的可能性增加。
门前技巧”必须满足三个前提:
首先,最初的要求必须很大,从而当人们拒绝该要求时不会对自己产生消极的推论(如我不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等);
其次,两个要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过长的话义务感就会消失。这一点与“脚在门槛内技巧”不同,后者具有长期性;
第三,较小的请求必须由同样的人提出,如果换了他人,该效应不出现。
第三种技巧叫做“折扣技巧”(that's-not-all):这种方法的第一步是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它的好处。
第四种技巧叫做“滚雪球”(low-balling):既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之后,又告诉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又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或价码。
服从
服从(Obedie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社会影响理论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接近性有关。。
他人的数量:周围他人越多,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也越大,比如一个新演员在面对50个观众时要比他面对10个观众时更怯场。
他人的重要性:也叫他人的强度,它依赖于他人的地位、权力以及他人是否是专家。
他人的接近性:是指他人在时间与空间上与个体的接近程度,与一个相隔20米的人相比,一个与我们面对面相处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团体的社会影响
团体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接受团体的影响对个体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社会促进
定义
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对社会促进作用的理论解释
用他人存在解释社会促进
用评价恐惧解释社会促进
分心冲突:由于社会促进作用不仅在人类存在,在许多动物身上也有此类现象发生,而我们相信动物是用不着“担心”评价的。
社会懈怠
定义
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对社会懈怠现象的解释
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lost in the crowd),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
想要克服社会懈怠现象的话,最好的方式是让被试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及责任。
去个体化
定义
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去个体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
去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是匿名性:匿名性是引起此现象的关键,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第二个原因与个体自我意识功能的下降有关。缺乏自我意识,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
团体心理与行为
团体概述
群体之间人们结合的紧密程度把社会群体分为以下几种:
统计集合(statistical aggregate):常常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对人的划分,如65岁以上的老人、家庭主妇、大学生等。
观众群(an audience):如观看北京电视台“快乐大本营”节目的观众,他们彼此不认识、无互动,仅仅因为他们的活动对象针对着同样的事情。
群众(a crowd):当人们在身体上很接近,并且对同一情境做反应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群众。
组或队(a team):一组为了某个特定目标而聚集,且彼此间有互动的人。
家庭(a family):因血缘、婚姻以及收养关系等而形成,并且共同居住在一起。
正式组织(formal organization):一群人在一起以清楚而有结构的方式工作,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如工厂、学校、教会组织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上述这些集合都称为“团体”。
什么是团体?
团体定义
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团体的心理功能
归属感:成员所具有的一种属于自己团体的感觉,比如落叶归根就是个人归属感的体现。
认同感:指团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与团体的要求相一致,个体往往把团体做为自己社会认同的对象。
社会支持:当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团体的要求时,团体往往会加以赞许与鼓励,从而强化这种思想与行为,得到团体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们为什么要加入团体?
一是团体活动和团体目标对我们具有吸引力:通过团体我们可以获得单独时难以达到的目标。
二是因为人们喜欢以及需要成为团体成员:人们喜欢具有团体成员资格主要与团体内部的人际吸引有关,象朋友圈、街头的团伙以及各种各样的俱乐部都由此而来。
团体规范
什么是团体规范?
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团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许多种,但心理学家常常是从规范的正式程度把它分为两种: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
正式规范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由上级或团体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
非正式规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如风俗、习惯等。
团体规范的作用
一是保持团体的一致性:团体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成员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而只有团体规范的存在才能使这种一致性落到实处。
二是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即使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看法也不同。
三是规范的惰性作用:团体规范有时候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
团体凝聚力
定义与影响因素
团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许多因素对团体的凝聚力有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需要的满足(satisfaction of needs):一个团体越能满足成员的需要,它对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大,它的凝聚力也就越大。
二是团体目标(group goals):当成员的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相一致的时候,团体的凝聚力高(Lott 1965)。
三是团体活动和领导者(group activities and leadership):团体的凝聚力与成员参加什么样的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成员被团体的活动所吸引,团体的凝聚力也就越高(Hackman 1976)。
凝聚力的作用
首先,凝聚力对成员的稳定性有影响,凝聚力越大对成员的吸引力越大,其成员也越不愿离开该团体,因而团体也越稳定。
其次,凝聚力大的团体对其成员的影响力也大,就象我们在前面讲到从众行为的时候那样,高的凝聚力导致人们对团体更高的从众。
第三,凝聚力也影响人们的自尊,与凝聚力低的群体的成员相比,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有更高的自尊心,同时表现出更低的焦虑。
最后,凝聚力影响群体的产出,正如专栏中刚刚讲过的,由参与所引起的工作满意感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凝聚力的提高,从而也会影响到实际的工作效率。
凝聚力的测量
这种方法首先让某一团体的成员指出愿意一起完成某项任务的其他人的姓名,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该团体的成员,而有些人不是。
一种被称为社会指向图的方法,该方法以图示的形式展现了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选择。图7-1就显示了A、B、C、D、E 五人团体的社会选择,他们每个人只能选择两个他人,箭头的指向为选择的方向,双箭头指互相选择。Q和R是五人团体外的另外两个人。团体凝聚力用5个人内部的选择在总选择中所占的多少来衡量的。
凝聚力的指标是选择的他人中团体成员所占的比例,如果一个团体中大部分的成员选择了外人,该团体的凝聚力就低。
团体领导者
什么是领导?
领导是对团体行为与信念施加较大影响的人,他们引发活动、下达命令、分配奖惩、解决成员之间的争论以及促使团体向着目标迈进。
把领导分成两种类型:
一是任务型的领导(task leadership):这种领导关心的是团体目标的达成,他们常常向下级提供指导;
另一种叫社会情绪型的领导(socioemotional leadership):这种领导关心团体内部情绪与人际关系方面,对成员来说,他们经常是友好、同情他人的,他们在处理矛盾时的协调能力很高。
领导的特质理论
有魅力领导者的四个特征:
魅力(charisma):是指那些被下属信任、看作楷模加以认同并模仿的特征。
激发动机(inspirational motivation):领导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下级的热情和对团体预期目标的理解。
智力激发(intellectual stimulation):领导鼓励下属重新检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并构想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方法。
个人化的考虑(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领导者要能引起他人的注意,用不同的方式公平地对待下级,经常给下属提供一些学习提高的机会。
领导者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一是成就和行为(Achievement and Action):领导者应该有高的成就动机和抱负,对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能够创新并且不断地寻求新的信息和机会。
二是服务意识(Helping and Human Service):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使自己适应他人的兴趣与要求,包括有较强的人际理解力,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较强的组织意识,能够与他人建立起亲密而又牢固的关系,并且对他人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是管理才能(Managerial Ability):能够为他人创造条件,以使他人有成长的机会,包括团队式的领导、与团队的合作、对他人提供指导等。
四是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包括分析与抽象性的思维方式、知识深度等。
五是个人效能(Personal Effectiveness):包括对自我的控制、自信和工作中的灵活性,并且具有较高的组织承诺。
权变模式
领导的效果取决于领导者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领导者的人格特质与环境的匹配程度决定着绩效。权变模型由四个部分构成:
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与早先的研究一样,费德勒把领导也分为两类:任务取向的领导(task-oriented leaders)和关系取向的领导(relationship-oriented leaders)。
发展出了一套叫做“最不愿共事者量表”(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scale)的工具,让领导评价团体中自己最不愿共事的人的特征。
那些对他人作消极评价的领导倾向于追求工作成就,是任务取向的领导;而那些对他人作较积极评价的领导较为关心团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取向的领导。
影响领导效能的其它因素
性别与领导方式:在组织环境中,女性与男性领导者在任务取向上基本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她们比男性领导更倾向于采用民主和参与的方法。
文化与领导方式: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关心团体的需要与人际关系最为重要。而在个人主义的美国,独立、以任务为中心以及对个人成就的强调,使得美国人更喜欢任务型的领导方式。
团体内部沟通
团体沟通的特性
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
在团体沟通过程中,不论谈论什么样的话题,也不论团体成员之间互相熟悉与不熟悉,在团体讨论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两个人主导讨论的场面。
领导的主导作用
领导在团体中说的话最多,即使是在一个临时组成的团体中,如果一个人被指派为领导者,他(她)也会变成团体中最活跃的人之一。
在还未指派领导的团体中,沟通也能影响谁将能成为领导者。
团体沟通
沟通的网络型态
圆型:在这种形式的沟通中,所有成员的沟通机会均等,每个人只能与相邻的人交流,不能与其他人沟通。
链型:处在两端的两个人只能与相邻的一个人沟通,其他三个人可以同时与两个人沟通但最中间的那个人似乎最重要。
Y型:由链型发展而来,端点的三个成员只能和另一名成员沟通,夹在中间的两个人一名可与两个人交流,另一名可与三个人交流。
轮型:有一名成员可以与所有成员交谈,其余四人只能与处在中央的这名成员交流。
沟通对团体士气与效率的影响
团体成员之间越能自由交流信息,他们的满意感也将越高,能与所有其他成员交谈的人的满意感最高。
沟通与冲突解决
人际冲突及人们对待冲突的方式
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反应或期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人际冲突有两种形式:
其中零总和冲突是指在冲突中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则是指一方的收益不等于对方损失的冲突,我们在全面讲过的“囚犯两难”情境就属于这种冲突。
用五种方式对待人际冲突:
对峙(Confrontation):利用此方式解决冲突的人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漠不关心,比如有些人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当利益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只管自己的收益,不管别人的死活。
逃避(Avoidance):逃避的人常常拒绝承认冲突的存在,他们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接触,这些人既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也漠视他人的存在。
顺应(Accommodation):用这种方式处理冲突的人比较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他们常常会向对方做出让步,即使自己没有过错他们也可能这样做。
妥协(Compromise):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他人进行协商,直到达成一种妥协。
合作(Collaboration):双方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来处理的问题,这是解决冲突的最佳处理模式。
协商式的沟通与冲突解决
协商策略
一是协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场:从协商者的角度讲,开始时的立场对自己在协商中的获益有很大的影响。慎用
为什么最初强硬的立场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这与协商双方的期望有关,因为在协商中,每个人都对协商的结果有一个期望,而这种期望水平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一方面是自己期望能够获得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认为对方会给与的利益。当对方采取强硬的立场时,该个体的期望水平会降低,因为他看到对方不可能做出更大的让步。
二是在协商中怎样让步:通过协商解决人际冲突必然包含着让步,因为如果没有让步,协商就不可能进行下去。
三是采用逐渐回报策略:以如常生活中的回报原则为基础,假设冲突双方一方减少威慑力的行为将引起另一方采取同样的缓和步骤,从而使得协商能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
采用这一策略有一个前提:最初做出让步的一方必须有能力来保护自己,不会使对方乘机对自己造成危害。
首先,协商的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自己愿意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减少紧张所做出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同时向对方发出呼吁,希望对方也做出相应的行为(比如交战一方宣布单方面停火30天)。
其次,向对方表明自己的上述行为是“信任和真诚的”,自己的这些些为是在对方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做出的,并且可做公开的检验(邀请联合国维和部队监督)。
最后,通过上述两个步骤向对方施加压力,促使对方做出让步。如果对方确实这样做的话,通过逐渐的单方面让步,会使冲突双方最终解决冲突(你让一点,我让一点)。
利用中间人进行沟通
协商中的中间人常常是中立的,并且双方都能够接受。
中间人的调解能够使冲突双方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做出更大的让步。
团体决策
团体决策的一般问题
两类决策问题
摆在决策群体面前的不同的问题决定着人们接受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所接受德社会影响主要有两种:信息性的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的社会影响。前者基于人们从他人那儿获得有关世界的信息,它影响着我们对智力问题的决策;而后者依赖于人们对积极结果的期待,所以对判断任务的影响更大
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影响
大多数意见最终被选择与信息性和规范性的影响有关,团体讨论更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大多数人的意见之上,并且这种多数意见会产生更大的压力要求团体成员遵从。
有时候少数人也会对团体决策产生影响,但是这样的人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
一是少数人必须是团体的领导:在团体决策中,领导者的地位往往比较突出,当决策中持有少数观点的人是领导时,领导有能力使自己支持的意见最终被团体采纳,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家极为普遍。
二是少数人对自己的观点极为坚持:在团体决策中,如果少数人极力坚持自己的意见,便可能引起决策团体的分裂,并最终改变多数人的意见。
团体决策规则
一致性规则(unanimity rule):在决策最终完成之前所有的团体成员必须同意此选择。
优势取胜规则(majority rule):当某个方案的被50%以上的团体成员认可时选择该方案。
多数取胜规则(plurality rule):在没有一种意见占优势时选择支持人数较多的方案。
团体极化
团体极化的定义
团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把这两种情况都叫做团体极化:
当个体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团体讨论的结果将更加保守;
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团体讨论将使结果更加冒险
团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在极化产生过程中规范性影响的作用,而说服性辩论的观点则把重点放在了信息性影响之上。
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思路,在团体讨论过程中,成员比较关心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与团体其他成员相比到底如何(Goethals 1979),人们在决策开始时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在社会要求的方向上比别人的更好。
说服性辩论的思路则认为人们在团体中的极化现象并非希望自己或他人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评价,而是认为人们期望获得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
团体思维
团体思维的定义
团体思维(groupthink)也叫小集团意识,它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团体思维产生的条件
决策团体是高凝聚力的团体;
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
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
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
外界压力太大,要找出一个比领导者所偏好的选择更好的解决方式的机会很小。
团体思维的症状与后果
团体思维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会受伤害的幻想,相信自己的团体所作的决定一定不会错;
相信团体的道德,团体的决定是为了大家好,不会有偏私;
对决策选择的合理化,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是准确的东西;
对对手有刻板印象,我们可以使用任何措施针对对手,因为他们是不值得尊敬的;
对反对意见的自我审查,一旦有反对意见出现,马上予以反驳;
有一致性的幻想,团体的一致比什么都重要;
对提不同意见的人的直接压力,有不同意见就靠边站,不要妨碍团体。
团体思维的后果往往是有害的,它对团体决策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对行为的其它可能原因调查不完全,使人们不再关注问题的真正原因;
对团体目标调查不完全,一部分人的利益代替了团体的目标;
对所偏好的方案的危险性缺乏检查,认为它已完美,无需深入分析;
对已经否决的可能选择未加以重新评估,它里面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也被抛弃了;
未详细探讨有关信息,一部分人所提供的信息不受重视;
处理信息时有选择性偏差,和我意的进来,不和我意的删除。
克服团体思维的方法
首先,领导者应该鼓励每一个成员踊跃发言,并且对已经提出的主张加以质疑。
其次,领导者在讨论中应该保持公平,在团体所有成员表达了观点之后,领导才能提出自己的期望。
第三,最好先把团体分成若干个小组独立讨论,然后在一起讨论以找出差异。
第四,邀请专家参与团体讨论,鼓励专家对成员的意见提出批评。
最后,在每次讨论的时候,指定一个人扮演批评者角色,向团体的主张挑战。
团体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技巧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这些原则包括:
第一, 禁止在提意见阶段批评他人,反对意见必须放在最后提出。
第二, 鼓励自由想象,想法越多越好,不要限制他人的想象。
第三, 鼓励多量化,想法越多的人越可能最终获胜。
第四, 寻求整和与改进,一方面增加或改正自己与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还要把自己与他人的观点结合在一起,提出更好的决策选择。
德尔菲法(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是一种背对背的决策技术,由专家提供反馈,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要求团体成员对某个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
第二, 专家对团体成员的意见加以整理,并将整理的结果反馈给成员。
第三, 团体成员在得到反馈之后重新就刚才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第四, 专家再整理并提供反馈,直到团体就此问题达成一致。
具名群体技术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当团体成员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太了解,并且在讨论中难以达成一致时,具名群体技术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出主意,由成员单独提方案,越多越好。
第二步:记录方案,把每个人提出的所有方案都列出,不能选择。
第三步:对方案加以分类,团体讨论并区分记录下的每个方案。
第四步:对方案加以表决,每个人从12-20个备择方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5个,并选择累计得分最高的方案。
阶梯技术(比较费时,用于大的、重要的决策问题。)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团体的成员是一个一个加入的,比如一个由5人组成的团体在利用阶梯技术决策时,先是由两个成员讨论,等他们达成一致后,第三个成员加入。加入之后先由他向前两个人讲自己的观点,然后在听前两个人已经达成的意见,最后三个人一起讨论,直到达成共识。第四、第五个成员也以同样的方式依次加入,最终整个团体获得一致性的方案。
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概述
文化研究的理论思路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者就开始用现象学的方法探讨文化影响的问题。他们以文化传播的模式为主线,总结出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四个特点:
文化的影响具有选择性:当两种文化接触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成分互相交流。
文化的影响具有相互性:文化影响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文化的影响具有适应性:一旦一种文化成分融入了另一种新的文化,它的形式与功能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这种适应性并不表明旧文化成分的完全改变。
文化影响具有不等同性:一些文化成分比另一些文化成分更易传播,物质文化比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更易传播。
跨文化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以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异同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异同的文化背景及心理含义。
文化心理学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Observable Artifacts)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
第二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价值观(Values)的影响上,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这正是目前许多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潜在假设(Underlying Assumptions)的影响上,这种作用是无意识的,但它却是文化影响的最终层次,它决定着人们的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
文化心理学的产生使得我们有可能从第三个层次认识文化的影响。
文化心理学体系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文化心理学是研究意向世界的学问,它研究在一种特殊的意向世界中个人如何运作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心灵与文化、个人与社会等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是文化对生理活动的影响:Cole(1996)提出的文化生态学观点就阐述了这种影响。
二是文化与信息加工机制:文化对人格系统中信息处理机制,如知觉、认知及逻辑思维的影响。
三是文化与符号表征:符号表征行为(Symbolic Expressive Behavior),如梦、性禁忌、神话与谚语等与文化的关联:Boesch(1991)把文化看作是一个行为场,这个场中的任何物质内容,如梦、神话等均具有内在的文化意义。
四是文化与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和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社会化过程中,文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是文化多元性的影响:九十年代以来,文化心理学者最为关心的领域乃是多元文化的作用及适应性问题。
六是文化对其它心理活动的影响:文化会对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通过人的日常适应机制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
文化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别
文化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是强调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是一样的,有着统一的心智,普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描述这种统一心智作用于心理生活的机制与过程。
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也不是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跨文化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也在于找出隐藏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心理生活后面的加工机制。
文化心理学与心理人类学:文化心理学也不是心理人类学(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心理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的重点不是实验室中的人类行为,也不是标准的测验或者刺激材料,而是与人类学相同的一些材料。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途径
价值途径(Value approaches):该思路从人们的价值取向出发,认为文化决定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就是这一理论的集中体现,目前有关东西方差异的许多研究都源于这一理论。
自我途径(Self-approaches):这种思路认为文化与人们的自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正如Sampson、Markus在他们的研究中所揭示的那样,中国人的自我是一种包容式或依赖式的。
情境途径(Context approaches):这种思路把生态学的观点引入到文化研究中来,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态环境,人的认知机制必须要与这样的环境相适应。
理论途径(Theory approaches):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学习了自身文化中的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的认识论,对这种认识论的探讨能使人们从更深的层次上去了解文化如何造成差异。
这四种思路从层次上讲还有一个递进性,从表面的价值观到较深层次的自我结构,再到人境交互作用的生态学观点以及理论层次的朴素认识论。
文化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文化心理学中的价值调查法有四种形式:分别是排序法(Ranking)、评价法(Rating)、态度量表(Attitude Scale)以及行为场景法(Behavioral Scenario Methods)。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心理
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
不仅想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来理解东西方差异的真正原因,而且这些研究者还想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来揭示中国社会变化的基础与根源。
研究中国文化问题之所以重要,还与外来文化的入侵有关。
仅仅用个人主义来描述西方的价值体系,我们很容易发现它与中国传统体系的差异,这种宏观意义上的差异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时候也不同,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影响。
文化影响的相互性
在这个系统中,有些国家(大多数欧美国家)处于权力核心地位,另一些国家(尤其是亚非国家)则处于权力的边缘。这种权力地位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文化与学术的差异,表现为在文化与学术上权力核心国家对边缘国家有支配性的影响力。
目前的许多跨文化研究往往依据西方,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概念与框架,这些东西对理解他们自己有用,对理解其它国家的人未必可行。
本土心理学的价值
探讨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就必须从中国的文化与社会现实等出发,而不能仅仅用西方人的观念去阐解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与“近代化”理论
传统中国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世世代代的积淀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体系,这个体系的特征包括:
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
以家庭为主体的家族主义盛行
封闭性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的第三个特征体现在经济基础上,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经济与生活方式使得中国文化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文化体系,这一体系具有排他性的一面。
政治制度中的专制主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使得人们认识到有权就有一切。
近代化理论
中国近代化的失败主要是由儒家思想造成的——儒家思想所要求的安定团结与近代化要求的变革之间存在着冲突。
近代化理论还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很重集体(指家族而非国家),强调服从权威,不能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
近代化理论还从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中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灵丹妙药”
由于社会发展必须有理论上的支持,而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的发展。那么,中国要想发展,就必须有另一套思想,这种思想需要知识分子从西方文化中去寻找。
近代化理论是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缺乏实证的支持。
它对解决中国问题所持的“西化”的观点,显示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界定
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
集体主义则是一种以强调内团体(Ingroup)为核心的信念,它关注内团体的目标与需要胜于个体自己,强调团体的规范与责任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快乐,并且乐于接受他人。
对群体生活的依赖是人类集体主义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随着社会异质化的发展,群体生活的优势越来越小。同时,生态环境的变化,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以及由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最终会导致由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转化。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互相转化的过程是:远古个人主义 —→ 集体主义 —→ 新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影响
首先,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讲,它影响了人们的服从性。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影响也表现在人格中的自我上。
最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对人的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与思维特性
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而且也影响人们的认知过程与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征:
折中性(中庸之道)
这种看待矛盾的方式使得中国人在处理矛盾时更多地求助于协商,而美国人则求助于规则和法律。
中国人的辨证观念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
变化论从世界的变化性出发,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
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
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美国人则更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维,它强调的是世界的统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受这种思维方式的人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
整体性
中西看待问题区别:
中国人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喜欢从整体的角度对问题加以分析,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却往往把问题从一个大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加以考虑,看中他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中国人在评价他人的时候往往把一个人的生活背景、家庭出身以及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而不是从此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去评价他。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而忽略个人的作用,犯与“基本归因错误”相反的错误。
中国人的整体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五个认识与评价维度,分别是:
联系性:中国人习惯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性。
变化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不变的人和事物。
矛盾性:承认矛盾是中国人认识论的基础,矛盾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折衷性:折衷是中国人处理矛盾时常用的方法,中国人总是避免极端选择。
和谐性:中国人不愿意与人冲突,尽可能与人在表面上一致。
思维特性对认知活动的影响
认知判断: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认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美两国的大学生在做概率判断时采用不同的方式:
中国人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而美国人有较好的校准策略。两者的互补性使得中国人与美国人在判断的结果上基本接近。
而之所以如此,就是中国人倾向于从总体看问题,较容易做出适当的区分;而美国人倾向于从部分之间的关系看问题,所以当发现部分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会及时调整。
认知内容:文化与思维方式也影响认知的内容,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人们的归因上。
在大多数时候,美国人归因时强调个体内部的因素,而中国人更多地关注环境,对事件做外部归因。
决策行为:文化与思维方式也影响着群体决策行为。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的群体决策更多地依赖权威,在群体决策中,大多数成员实际上只参加讨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决策。
总之,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对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名词解释
社会传染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成员做了一件大部分人反对的事情,其他人也会倾向于仿效它。Le Bon把这种现象叫做“社会传染”
社会传染解释为正常控制机制的崩溃,即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社会规范不再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自私、侵犯及性冲动随便发泄,从而导致暴力与反道德行为。
集体歇斯底里症
“集体歇斯底里症”的发生通常是个体对严重压力情境的反应。
参与决策的有效性
结果发现参与决策在提高士气上是有效的,而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未必全都有效。
让工作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让工作满足人们更多的需要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对此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