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假性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假性亲密关系》读书笔记,对全书9大模块42个核心要点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去掉多余赘述,直击核心要点,提高阅读效率
编辑于2021-10-14 19:22:23《假性亲密关系》
导读:如何认真的活着
什么叫认真地活着?
认真地活着,是一种很理性的生活观念。在我看来,这意味着你要了解清楚,哪些事情与你的生活相关,哪些选择和行为与你的幸福指数相关。然后你需要按照它们的重要性,相应地分配你的时间和精力。
为什么要认真地活着?
认真地活着,是一种价值观念,是把轻重、主次想清楚之后,做出的一系列选择,是把人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从而让自己的一生过得充实和满意。
第一部分 爱情的假性和真相
假亲密的真相
假性亲密关系
当两人看似亲密地长期相处,但是情感问题一直存在,却无法被察觉和解决时,假性亲密关系就产生了。这样的关系中有很多双方小心回避的禁区,也有很多被忽略的盲区,让本来可以更加亲近的关系止于小心翼翼和心照不宣。
如今,伴侣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是非常普遍的。相恋数年却不了解彼此的成长经历,即将走入婚姻却并不了解彼此的婚恋观念
我们的社会,对于什么是亲密关系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描述和界定。周末的烛光晚餐,忐忑不安的表白,羞涩的牵手和初吻,情人节的巧克力和玫瑰花,雪白的婚纱和盛大的婚礼……似乎当两个人经历了这些过程,关系自然会变得十分亲密。可事实上,合乎普世价值观的仪式并不能保障深入持续的亲密感。
真正的亲密,是由两个人关系的质量、情感的联结、沟通的深度以及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来决定的。
真爱为什么会掺假
首先,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许多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恋爱、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希望从感情中获得什么。
其次,很多伴侣并不完全了解彼此。他们虽然在形式上非常亲近,甚至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但是并不了解对方对于情感、性、金钱、生育、精神追求等问题的看法。
最后,很多人自身的心理问题阻碍了亲密关系的发展。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从负面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亲密关系中情感的表达、信任的建立、矛盾冲突的处理,都会受到个人心理问题的影响。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多,这些问题会愈发明显。
理想的关系,应该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
假性亲密关系怎么破
要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重视建设高质量的关系。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性格和情感表达方式一定有很多差异,需要有效的沟通、理智的探讨和积极的表达,共同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容易被生活的琐事分心,或者太忙于工作。重视关系意味着无论多忙,两个人也会安排时间,专注于让关系成长的事情。
如何沟通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关于沟通,应该不仅仅关注具体的事件,更应该关注两个人在关系中的角色、期待、评价和感受。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下次如何共同解决;久未表达的想法,是否可以在此刻和盘托出等等。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探讨,才能铸就高质量的关系。
另外,不是所有不理想的感情都存在假性亲密关系。当两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即使理解彼此也难以接纳和认同时,这种关系就是不合适的关系。假性亲密关系描述的是亲密关系中的盲区和未被解锁的状态,而不合适是假设所有盲区都已解锁,依然无法接纳彼此。两个人越亲近,是否合适的问题就会越清晰。由于害怕面对不合适的真相而回避更进一步的亲密,是许多假性亲密关系的成因。
亲密关系是建立在坦诚的基础上的,不合适、不喜欢的话,不要忽视,因为迟早要面对。世界上或许没有绝对合适的关系,两个人共同努力建立的亲密和信任,才是求同存异的基础。
如何与伴侣更亲密?
“此时此地”的坦诚
当我处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时,也会运用类似的沟通方式,尤其是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但是又找不到谈话的切入点,都有些不确定或者畏惧不前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观察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并且分享给对方,然后询问对方的看法、感受和意图。
我们发现她的不耐烦和我的追问,都是想要保护关系不受伤害,最后我们得以站在同样的出发点继续对话。
在沟通中,情感比事实信息更难传递,所以很容易迷失在对事实的无休止的争执中,而忽略了各自的内心感受。要对此时此地保持关注,促进关系中的情感表达,才能塑造更亲密的关系。
无话不谈的氛围
在深入了解双方的想法时,例如聊到和前任的关系或者异性朋友这类比较敏感的话题时,建议你平和而又诚恳地邀请对方表达,让对方感到安全:“我知道这个话题对你来说可能比较敏感,或许你可以试着说说看,我很想了解你,也向你保证,我不会在没有完全理解你的时候给你贴标签或者批判你。”
在亲密关系中,语言的强势并不等同于对关系的把握能力。只有当伴侣发自内心地想要向你袒露心声时,才是真正的亲密。
关系终于一切
出色的咨询师,并不会急于去解决或者改善来访者的问题,而是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非常重视建设和维护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我们在专业上称为治疗同盟(therapeutic alliance)。除了上面提到的对于此时此地的坦诚反馈以及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以外,还包括信任、耐心、专注、支持、关怀等元素。
矛盾冲突永远存在,但是高质量的关系可以保障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更持久。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所犯的错误就是为了争论对错、分出输赢、掌握控制权,宁可牺牲亲密关系,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了以强制的方式使对方接受。在两类关系中,这样的方式都带来了对抗和冲突,让双方感到挫败和不快。发自内心的协作和相互支持,只可能产生于良好的关系中。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亲密关系中,每当我不确定有些话是否该表达时,都会问自己:“我这样说,对我们的关系有帮助吗?”
亲密关系的维系也是如此,总有不可调和的差异或者无法逆转的过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强调关系建设,就是在表达这样一种态度:“我不会因为无法解决你的问题而离开你。只要你接受,我愿意一直陪着你去面对无解的生活。”
爱无能
沉默中的顿悟
痛苦收的释放
墙倒了吗?
人的情绪不能选择性地屏蔽。当我们压抑那些不良情绪时,也压抑了快乐、感动、幸福和其他积极的情绪。
它的存在已经不合时宜了。成年后的我,已经离开了曾经的家庭环境,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不再需要时刻面对那种令人窒息的焦虑感。可是因为我和这堵墙在一起生活了太长时间,我习惯了它的存在,对它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依赖感。每当我感受到情感上的刺激和波动时,都会本能地向它求援。因为它是我唯一可以依赖的心理防御机制,唯一可以参考的行为和情感模式,是我唯一知道的让自己能够承受更多压力的方法。
我尝试过推倒这堵墙吗?没有。因为墙如果倒了,我将一无所有,将近乎赤裸地暴露在这个世界面前。于是我开始以一种更平和的眼光去看待这堵墙,我曾经很厌恶它,可现在我向它表达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我对待它的方式,也就是对待自己的方式。
无代价,没爱情
爱情不可能零风险,愿意冒险,愿意付出代价,才能有回报。
单身就是代价
在你获得感情之前,所有独处的日子都是代价。你是认真对待自己的单身生活,还是把所有问题堆积等着另一半来解决?如果你把单身看成是不完美、不够好、不该有的状态,你就是在拒绝付出代价。爱情不是两个残缺的人拼在一起凑合,而是两个完整的人聚在一起庆贺。
爱错就是代价
没有人能保证一段感情自始至终都完美,就好像一觉醒来你才知道昨晚是否睡得好一样。许多人在感情中犹豫不决,生怕一旦做错了决定,这辈子就完了。不要幻想初次恋爱就可以遇到真爱,在一次次的亲身体验中发现自己不爱什么样的人,才能无限接近真理,知道真爱的模样。
分手之痛是代价
走出舒适区是代价
你可能习惯了不说话,在人群里永远保持沉默,有着很强的戒备心理,对异性充满恐惧。你可能有很多情结、障碍、缺点,但你必须要走出自己熟悉的舒适区,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浪漫的事情,都多少带些不寻常甚至是冒险。在恐惧、焦虑、不确定的时候,你习惯了逃避,那么,多半也会错过那些美好奇妙的邂逅。
提升自己是代价
许多人总要求对方要与自己有精神共鸣、有生活情趣、要浪漫、要体贴入微。要求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你是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吗?你的生活是不是充满了各种趣味?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手艺和爱好可以用来营造浪漫?你是否习惯于帮助他人和奉献自我?长久积累的品质才能产生魅力,而平庸和平淡的你,拿什么吸引心仪的人,拿什么让亲密关系保鲜?
亲爱的我们为什么难以表达真实情绪?
谈情说爱,没有情哪来的爱?不向伴侣表达和交流情绪,不知不觉便影响了许多亲密关系的质量。因为不表达情感,日常相处会缺少温度,对彼此的信任也会受到限制,因为不了解彼此的感受而产生的猜测和误解便会增加。为什么我们常常无法向亲密的人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心理动力学角度
早期和父母的关系如果存在问题,会影响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结构,在潜意识中留下冲突的记忆。为了减少内在冲突带来的焦虑,他可能发展出各种形式的防御机制来扭曲或者否认现实,包括对自己情绪体验的疏离、压抑、投射或者其他不恰当处理。这些不健康的防御机制,会导致亲密关系中的真实情绪难以实时自然地表露。
行为主义角度
行为会被其结果所改变。曾经直白表达情感的行为,导致双方关系紧张,产生矛盾,或者自己心理上感到焦虑不安。每次希望通过直白表达情绪来处理问题的结果都不好,所以我们逐渐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认知行为角度
情绪表达的方法和能力需要学习和培养。适时地觉察情绪,准确地描述情绪,合理地通过表达情绪来影响关系,包括具体的用词及话术,以及表达完情绪后如何应对对方的反应,如何将情绪表达和问题解决结合起来,这些都是需要培养的能力。
第一,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可以从上面的认知行为角度来解释。很多人不直接表达,是因为他不知道在特定情况下应该怎么说出来
e.g.家长强势地要求子女听从大人的意愿,虽然家长在理,但孩子很不开心。这样的情况下要怎么回应?很多年轻人感到手足无措,因此更多地选择沉默就范。
话术:“爸爸,你说的话的确有道理,我会认真考虑。但是你说话的方式让我感到自己不被尊重。”很多人听到这话的反应是我真的可以这样和父母说话吗?这种反应很常见,这说明很多人对于具体的表达方式非常生疏。
第二,情侣、夫妻之间很难直白地表达情绪,通常是因为双方关系质量不高,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度有限,所以还没有达到能够推心置腹交流的境界。
很多人对情感关系缺少维护、建设和滋养的意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语言和肢体亲密上,没有把了解彼此情感模式、内心状态和成长经历等问题作为增进双方关系的必经之路。
第三,个人情绪被大环境所忽视。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做人要讲道理,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这种观念在我看来并不健康,因为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味地忽略和压抑,其实阻碍了我们发展成熟理性的情绪表达能力,同时也低估了情绪表达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
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我们习惯的方式是说服、做思想工作、讲道理,而很少去感受对方的心情。这就导致了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认为情绪表达会有多大价值。至于如何调整,首要的就是将对情感的关注放在亲密关系最重要的位置。真正理性地看待亲密关系,就一定不会忽略它感性的本质。
对自己和对方情绪的觉察、描述和表达都是需要不断练习的。持续的探索尝试一定可以带来提高。另外你需要意识到,亲密关系之所以亲密,在于它理应比普通关系更加容易接纳和宽容双方的情绪表达,而双方应该为构建这种宽容的氛围共同努力。
亲密的路,别一开始就走歪
爱情无输赢
但我有一个习惯,就是遇到任何不顺利的事情,回头再看都会试图从中发现积极的一面。其实我喜欢在困境中寻找一线希望,在失败中发现价值,所以每次面对失望、伤心和悲观时,反而会觉得很好,只要把这段日子挺过去,之后就会迅速成长。
感情不能用得失、成败来衡量,因为感情中的失败其实是一种提示,是在告诉你且行且珍惜,你完全没必要和失败过不去。
如何判定他是你的真爱?在爱过了各种人,对各种所谓的幸福甜蜜都看透了,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生活、照顾自己、不需要依赖任何人而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时候,却突然爱上了他。
心动就可以交往吗?
你对情感关系的理解还需要更全面一些。它是由情感和关系两部分组成。
情感,指的就是爱情,相互爱慕和吸引的感受,激情澎湃的心动和心跳,没有了情感,两个人的关系就不会是情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或者其他关系。
关系,指的是两个人相处的模式、方式。我们和同学、朋友、同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有的关系持续很久,成了老相识,有的关系则没法持续,被埋没在时间和记忆里。
关系是否持久由什么决定呢?
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一个有洁癖,一个邋遢;一个爱运动,一个很宅。遇到矛盾冲突时的反应不同:一个激动,一个沉默;一个想沟通,一个想安静。或者,生活态度和事业预期不同:一个想过小日子,一个想奋斗;一个刚入职场,一个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两个人表达亲密和情欲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一个很开放,一个很保守;一个需要高浓度亲密感浸泡,一个需要自由的个人空间。
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维度,确信两个人的关系中不会有太多不利因素时,才能比较有信心地认为两人的关系是可持续的。有了投入的情感,又有了可持续的关系,才能真正幸福甜蜜。
你是否了解他的家庭、生活、为人处世和所处的环境,以及他身边的人和事?有不少事情,是需要两个人见面、接触,通过一定的时间和事件,才能考量出关系匹配的程度。
爱情始于不完美
忘掉完美
完美的爱情不只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
生命是有限的,人生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我们会有很多弱点,会缺乏安全感,不自信,不懂得表达情感,不知道包容和接纳所爱的人。
完美的爱情,很多时候始于不完美。相爱的过程,则是一种共同走向更好的尝试。
站在利己的角度,我们或许都会期待一个能无条件为自己付出、不计回报的伴侣。可是这样的关系并不可靠,即使真的存在这样的伴侣,这种被纵容和宠溺的感情也会阻碍两人的成长。另一方面,不完美的你面对一个完美的伴侣,反而会对关系缺乏掌控感和安全感。
真爱的意义,在于它是生命中难能可贵的一种激励个体和两人关系成长的美好力量。这种力量并不能免除我们必须面对的困难,却能在你受挫和停滞不前时给予你充足的信任与支持。拥有这样的爱,人们往往会有勇气直面曾经逃避的一切问题,从而让自己趋于完美。好的感情,就是在这种相互支持和鼓励之下不断成长的。
怎样建设理想的爱情?
首先,两个人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之间会有矛盾冲突,但那不一定意味着我们不适合彼此。在选择分手或逃避之前,我们必须看看存在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各自的自我提升来化解。
其次,学会不再逃避矛盾冲突。冲突是两个人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信号。用自欺欺人的态度去敷衍和忽略关系中的矛盾,就是忽略成长的信号。有些朋友特别害怕产生矛盾冲突,所以会极力去取悦迎合对方,可是这样的方式既让各自错过客观认识自己的机会,又让关系走向相安无事的假象。
再次,学会在心情平静的时候探讨关于个人成长的事情。矛盾发生后如果没有后续的探讨沟通,蕴含的成长机遇就会错失。我相信很多恋爱中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矛盾过后,反而会变得更亲密。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当你们开始修复关系的时候,会去探讨两个人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的问题。这样的探讨,就是关系高速成长的机会,也会给双方带来信任感和亲密感。
最后,所有的言行都应该是为了让彼此变得更好。相处中难免有些分歧和冲突,但只要记得你们是相爱的,是希望彼此都变得更好的,你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建设更好的关系,那么你们将有能力越过任何障碍。当你犹豫要不要说某些话、做某些事时,想想看这些言行会不会让关系变得更好。
我们无法真的达到完美,但只要双方都在不断变得更好,便是最真实的完美关系。
沉溺被爱是失恋的开始
适应即盲目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在被别人照顾和关爱的时候,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感觉中,却忘记了回应对方;在享受美好的时候,却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人与人的感情是相互的,付出是因为在乎和爱,虽然不苛求回报,但是长久单方面付出的一方,难免会动摇。
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我们生存,可是在感情中,尤其是当你作为被爱的一方时,更应该时时为自己敲敲警钟。当我们沉溺于被爱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习以为常,忘记他人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我们会慢慢忘了去关注爱我们的人,忘了给他们同样的回应。
一个持续付出但得不到回应的伴侣多半会离开你。有些恋情为什么一方自我感觉良好,另一方却突然提出分手,往往就是因为被爱的一方太舒服了,忘乎所以了。付出的一方最终会因为失望而选择头也不回地离开。
摆脱沉溺
我真心希望每一个恋爱中的人,都不要只顾着享受对方带给你的感动和温暖,要多想想自己可以为他做些什么。在你感到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记得问问自己:他是否和我一样幸福?
要长久地被爱,请一定记住正确的回应方式:看到他人为你付出的努力,准确地描述别人为你所做的事情,描述你接受时的感受,然后真诚地感谢对方的心意。
面包和爱情
E.g:A小姐是某奢侈品公司的高管,收入丰厚,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不过她单身已久,对自己的生活很不满意。B小姐是位银行职员,去年和情投意合的男友结了婚,两个人都做着很普通的工作,夫妻二人目前正在为假期的欧洲游努力攒钱。A和B哪一位更快乐?有人肯定会说,物质不重要,情感上的幸福美满才是关键。也有人会说,物质条件不好,再美满的爱情也会被消磨殆尽。重感情还是重物质,这是当今很多单身者纠结的问题。
E.g:为什么一个很爱你同时能够支持你事业发展的女孩,或者一个很爱你同时上升潜力很大的男孩,永远是最抢手的。
“我们在体味人生时,用了两种自我:一种是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这种自我活在当下,洞察此刻的人生。另一种则是记忆自我(rememberingself),它负责记录生活,抒写生活故事。”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TED演讲中的一番话。他告诉我们,人们对这两个自我的混淆,导致了我们对快乐的理解含糊不清。其实这是一个重视过程还是重视结果的问题。
认为过程重要的人,更偏重于体验自我,关注每时每刻的感受和情绪是否令人愉悦,无论结果好坏。看重结果的人则更倾向于依赖记忆自我,因为结果极大地决定了我们对于自己快乐程度的整体评估结果。
这样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问题:你过得快乐吗?你对生活满意吗?曾有心理学家将自我分为记忆自我(The remenkering Self)和经验自我(The experiencingSelf),二者对于快乐程度的感觉和评价不尽相同。比如我们的朋友A小姐,日子过得很滋润,她的体验自我时刻都在获得享受,可是她的记忆自我会时刻抗议感情上的残缺是不可接受的。而B小姐和她先生的日子可能过得比较节俭,没有那么多享乐,但是综合来看,她(以及她的家人朋友)会觉得生活稳定,夫妻感情也好,钱虽然少一点,但是想要的都有了,应该满足了。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没有绝对的轻重之分。很多人喜欢二选一寻找最佳答案,因此才会面临过程或结果、感情或物质这样难以取舍的问题。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对应的是情绪上的快乐和认知上的满意。选择面包或者爱情,其实就是要选择快乐和满意。显然,没有人愿意过完全不快乐的生活,也没有人愿意对自己的生活彻底不满意。
孰轻孰重,比较实际的答案是:你可以偏向任何一方面,但是同时不要失去补偿或者提升另一方面的可能性。你可以为了情感快乐牺牲一点生活满意度,反过来也一样,总之你需要让自己的生活中多些快乐的体验和情绪,同时又能对自己的感情和生活有不错的评价。
亲密只给最认真的人
感情中矛盾的真相
E.g:H小姐和M先生谈恋爱一年有余,他们一起来见我的时候,告诉我他们之间已经无法有效沟通。我们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共同梳理了当前的问题,我发现他们之间所有的冲突,似乎都有一个固定的规律。每当两人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H小姐就会心情不好,而M先生则会很努力地寻找解决方案。可是他这么做反倒会让H小姐反感,进而变得非常焦躁,然后M先生就会陷入沉默和回避的状态,这让H小姐更加暴躁,于是两人的关系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缓解。交往初期,这样的情况偶尔发生,两人也有足够的意愿和热情来修复这段关系,可是随着相处时间越久,矛盾不断积累,修复周期不断变长,两人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差。在耗尽了最初的甜蜜之后,彼此都感到失望甚至绝望。H小姐和M先生的情形,在我的情感咨询工作中很常见。很多人并不能足够理解自己的伴侣,所以容易怀疑对方言行举止的变化,是不够爱自己的表现。比如在这个案例中,H小姐反复指责M先生热恋期过后的表现大不如前,而每当听到这样的指责,M先生就会失落地垂下头,说自己总是被误解,非常难过。越沟通越无效,在不断的失望和挫败感之后,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就越积越多。
移情
感情中这些无论怎么沟通也无法被理解的情绪、感受或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理性沟通无法处理的问题,多半是和非理性的潜意识有关系。
移情同样也会发生在伴侣关系中。童年留下的许多未经处理的情绪,会被当前关系中似曾相识的场景、关系状态,甚至是伴侣的外在表现所触发。移情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但是通过移情投射出的情绪如果是负面和病态的,那么亲密关系就会受到伤害。
感情中的移情
H小姐为什么会感觉到不被重视?因为她认为M先生寻找解决方案的行为,是把问题变成一个非情感的、纯理性的问题,是在拒绝回应她的情感。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她对这种行为的厌恶,始于小时候父亲在情感上对她的疏远。每当H小姐希望亲近父亲的时候,父亲都会表达“有问题吗?没问题别来烦我”的意思。与此同时,M先生专注于理性解决问题的行为,以及面对H小姐暴躁情绪时的沉默和回避心态,其实是因为M先生的父母关系紧张,自己一直不受重视,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从小就在家中扮演问题解决者的角色。但如果问题解决不了,比如对于父母的争吵,他往往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所以习惯了以沉默来应对他无法解决的问题。H小姐的焦躁情绪,并不是因为做作或者脾气暴躁,而是因为她在当下的关系中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挫败和怨恨,她的表现更像是在抗议曾经的经历。而M先生的理性和回避,并不是不爱她,只是这种方式不为H小姐所理解和接受,而他对冲突的恐惧又让H小姐进一步感到自己被忽视。
移情的启示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明白在和伴侣的相处中,对方的态度和反应并不都是针对你的。有很多人内心隐藏着原生家庭创伤引发的情绪,这些情绪往往很负面,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并不会轻易流露出来。而亲密关系中双方的情感距离足够近,被压抑的感受才可能得以释放。所以感情中的矛盾,并不完全是你们的沟通方式引起的,也可能是对方对你产生了移情心理。要拥有高质量、低冲突的关系,一方面当然是注重沟通,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升自我认知,化解潜意识中压抑的不良情绪。你可以通过自我探索或者心理咨询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内心深处那些阴暗的角落,从而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移情心理。拥有了这样的认知,你才能够意识到冲突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还是被触发的不良情绪。两人之间的沟通,不只是一个把事情分出对错的过程。如果矛盾是由双方移情心理所引起,那么仅仅纠结于对错,是无法解决问题的。H小姐和M先生,常常会花很多时间来争辩M先生的解决方案到底好不好,可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两个人的情绪反应,是曾经糟糕的亲密体验在彼此身上的相互映射。理想的亲密关系中,两个人若能够联系各自的成长经历来看待彼此,分清楚矛盾来自客观冲突还是移情作用,甚至能够共同探讨和处理移情心理,将会获得深度的理解与接纳。
你是焦虑型依恋人格吗?
从情绪取向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的角度来看,焦虑型依恋是指用焦虑掩饰对被抛弃的恐惧。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因为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回应方式不及时、不持续或者时好时坏,所以长期处于被忽略或被抛弃的恐惧当中。这种恐惧被称为原生情绪。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原生情绪的困扰,便可能产生出所谓的次生情绪来进行自我保护。
焦虑型依恋的影响
焦虑型依恋对于成年人亲密关系的影响在于,这种次生情绪(愤怒/焦虑、疏离/冷漠)的本意是表达内心原生情绪——希望被照顾的诉求,但是站在伴侣的角度,他却会被对方外露的次生情绪所干扰,从而产生误解。
如何改善?
理解与反思
人格、情感模式和行为的自我调整,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我认知。人们遇到问题时习惯于指责和怪罪别人,但其实自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问题,知道它如何形成,会有哪些习惯性的反应,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焦虑型人格并且对现状不满,那么你需要对依恋性格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你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的表现,本质上是为了安抚自己,让自己避免面对被抛弃的恐惧。可是这些表现,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安抚自己的目的?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e.g:男朋友不回复短信,你怀疑他和其他女孩在一起
沟通与商讨
在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充分反思之后,你可以和自己的伴侣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让他了解你的成长经历如何影响你的性格,包括有哪些重要事件塑造了你的习惯和行为,以及当你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是你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情绪在作祟。同时也让对方知道当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因为不安,而不是嫌弃或不信任对方。这样的沟通,可以帮助对方将冲突归因于你内心需要被呵护的部分,而不是你们的关系。
有了这样的相互了解和分析,你们可以共同商讨,未来在类似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做哪些事情来更好地回应彼此。你们可以设计和约定一些特定的行为,以及如果出现回应不及时的问题,可采取的最佳修复方式。
成熟的伴侣是非常善于修复关系的。
e.g:当对方在微信里只回复一个“哦”的时候
尝试与改进
接下来,就是要把所有的计划和商讨付诸实践。我的建议是,先从一些相对简单的小事入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来得到一些互动中的“额外体验”。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方法都奏效,或者能同时照顾到双方的感受。所以不断改进和平衡也很重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思路是:
(1)尽量让对方透过你的次生情绪和行为,看到你的原生情绪,给予对方机会,以准确回应你对被抛弃的恐惧;
(2)两人关系出现矛盾和裂痕后,要积极迅速地修复,不要让次生情绪有不断滋生和发酵的空间。
e.g:以前对方不回信息,你会很焦虑并且打电话去质问,那么这一次你试着打电话告诉对方你又产生了焦虑感
难熬的感情,坚持还是止损?
要不要分开的问题,经常会出现这种二选一的纠结情况。分或不分都各有利弊。让人纠结的,其实是只想得到好处却不愿付出代价的幻想,比如处理婚姻问题时,既不破坏现有生活的秩序和家庭的完整,又可以在情感上得到更好的满足。
子女往往是父母坚持忍受不幸婚姻的最常见借口,人们本能地认为离婚是件坏事,不完整的家庭会给子女带来不良影响。
好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我们要学会付出代价,做出牺牲,敢于为想要获得的结果忍受痛苦。
最后回到个人的情感决策上,有个人人都必须学会的道理是“止损”
任何形式的失败,其实都是生活在提示我们:你的方法不对,需要调整。拒绝分手或者离婚,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死扛,本质就是拒绝承认错误。当你忽视生活给你的提示时,获得的只能是更多更激烈和强硬的提示,直到你被彻底打垮。
坚持是一种品质,可是无底线的坚持就成了软弱。你以为坚持能带来价值,但是如果你有过那种挣扎多年最终分手的经历就会知道,这样的“坚持”并不会给你后来的生活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坚持和止损的界限在哪里,这是在走进一段关系时就需要想清楚的问题。一段关系对你来说最重要且不可妥协的因素是什么,应该明确。不论你的止损点是什么,明确并坚持它是再重要不过的事情。
给关系帮倒忙的惩罚式激励
惩罚式激励
e.g:前几天有位来访者,说女朋友总是喜欢在他面前提及自己的一位工作伙伴,称赞那位男士成熟、上进和优秀。这些话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自信心受到打击。而女朋友则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他,让他变得更上进。
当亲密关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沟通,激励自己的伴侣,共同促进双方的关系。可是很多人却喜欢用抱怨、指责、质疑和发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味地批判和否定,只会给伴侣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被这些负面情绪所激励,因为批判是对个人界限的侵犯,如果对方很重视界限感,那么他可能通过抵触、回避或者叛逆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界限。这种情况下,即使你指出的问题客观存在,惩罚式激励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所以,如果你希望拥有一段稳定而成熟的关系,就必须换个角度,用适当的方法来处理两人之间的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正面表达你对对方的期望,并且让他看到改变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回报。
e.g:我问这位来访者:“你觉得女朋友怎样激励你最有效,能让你乐意接受?”他说:“当然是直接表达,她可以告诉我希望我上进,为了我们的感情要好好努力,这样我们的感情肯定会越来越甜蜜。”
同理,每当你和伴侣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你需要先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对方怎么改变能够让你感到满意?如果有人要让你做出这样的改变,激励你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感情中为何很难“被看到”?
共情:指的是我们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和状态,并且给予恰当回应的能力
不懂得共情会怎样呢?
(1)向你讲述一段艰辛的创业故事,并且不情愿地承认,项目走到现在已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于是不得不放弃。
(2)抱怨今天被老板冤枉,自己是在为他人的错误背黑锅。
(3)吐露家人对自己的个人问题施压太多,但自己并不愿意随便找个人结婚。
逻辑上正确
(1)这个行业现在情况如何呢?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有办法补救吗?我认识一个朋友也是做这行的,让他给你一些建议好吗?
(2)为什么背黑锅啊?你去和老板解释一下吧。
(3)你家人对你有哪些具体要求?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人结婚呢?
具有共情力的人
(1)付出那么多心血后又要放弃,那会多么令人心疼啊,像被心爱的人抛弃了一样,不知道你是不是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你愿意的话,把我当作树洞好好和我诉说下吧。
(2)老板肯定是错怪你了,这样的滋味一定不好受。跟我吐吐槽吧,你的黑锅我帮你背一半。
(3)家里人得罪不起,但又不能让自己委屈,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会让你很不开心吧?
爱情在本质上是一种情绪体验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从小潜移默化接受的观点都是排斥和回避情绪,因为情绪是负面的,会让人际关系不和谐,会让人变得冲动和不理智。父母和师长对我们的教育多以讲道理为主,很少鼓励我们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讲道理的方法有千万种,但是让人感到被重视、被理解的方式却只有共情。
对情绪的感知和回应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并积累的能力。如果你没有从小培养这样的习惯,那么请从现在开始,面对伴侣时关注对方所表露的情绪信息,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感受。你们是恋人关系,而恋人之所以独一无二,就是因为他可以在所有人都对你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让你感到你的情感是他最为关注、最愿意呵护的部分。
那种“被重视”的感觉,正是共情能力带来的结果。因此改变对情绪的认知,在亲密关系中学会共情,懂得易地而处,应该是每个渴望幸福的人一生的必修课。
第二部分 与自己对话
在爱情中内省
你真正了解自己吗?会与自己相处吗?
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不是伴侣关系,也不是亲子关系,而是与自我的关系。其实你如何对待自己,便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让我们对爱情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角度,比如从成长经历去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从原生家庭关系去觉察恋爱中的情感模式。
难以承受的情感自由
Q:为什么在情感生活相对自由的年代,我们却对感情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茫?
自由的负担
作为在个体化社会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父母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社会剧本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在处理亲密关系时,年轻一代时长感觉父母的观念太过落后和保守。
父辈中的大多数人在年轻时便确定了职业和婚姻,而我们在同样的年纪却需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自我探索。所以我们会发现,丰富的社交选择反而增加了恋爱前做决策的负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了当下年轻人推动亲密关系发展的普遍障碍。
自由与创造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将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指的是当我们摆脱传统和制度对个体的束缚之后所获得的自由,
积极自由则要求人们积极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与他人建立起超越传统观念的联结感。
Q:作为情感相对自由、自主意识较强的一代人,我们应该如何找寻到自己在情感和人生中的方向呢?
首先,要承担起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责任。要主动寻找自己在生活中最合适的位置。在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发现最符合自己内心愿望的情感模式。
其次,你要始终将自我成长作为亲密关系中的核心目标。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环境中,稳固的关系靠的不是死守,而是持续的学习和适应。这才是情感关系中真正的自由。
用埃里希·弗洛姆的话来说,最终我们将会获得的真正的自由就是“带着创造性和完善的人格,自发地以超越传统的方式与他人和世界重新紧密相连”。
感情中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Q:我应该找我喜欢的还是喜欢我的?应该找有感觉的还是条件好的?
Q:为什么了解自己很重要?
第一个原因是,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便很难在感情中得到满足。
第二个原因是,要想让亲密感一直存在,关系就必须不断成长。关系要获得成长,首先是处在关系中的人要成长。
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也是了解自己的成长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这一生想要得到什么、实现什么。或许你的伴侣可以帮你思考和明确这些问题,但从很大程度上说,这是一门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功课。
“想要”和“需要”
认知:将想要和需要理解为路径和目标,我们通过得到想要的东西,来满足根本的需要。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某些具体的事物,而需要很多时候则是主观的体验和感受。
E.g:我想要很多钱,因为有了钱别人就会尊重我,所以我需要的其实是尊重;我想要先生对我很专一,这会让我感觉他很重视我,所以我需要的是重视;我想要很多漂亮的衣服和包,因为我打扮漂亮了,别人才会认可我,所以我需要的是认可。
Q:你为什么要恋爱、结婚?
常见答案:自己到了一定年纪应该稳定下来了,家里人也比较着急,看到周围的同事、朋友也都结婚了,所以就结婚了。
认知:当一个人告诉我她走进一段感情是因为年龄、家人和社会压力时,她的真正需要可能是自信、安全感、归属感,以及被认可、被尊重、被接纳等。
Q:一个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是否就一定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很多人在这两者的关系认知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比如走入婚姻,需要的是被别人认可和尊重,但是满足了家人和社会的期望,就一定能被别人认可和尊重吗?
自我认知和情感质量
能清楚区分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并能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判断自我认知的重要方式。
“不了解自己自己”会带来两个后果:
难以再亲密关系中获得满足
关系停止成长
从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说,人生或许就是朝着完全满足的完美状态无限接近的过程。那么,成长就是一个以不断获取新的能力和方式来满足个人需要的过程。如果对于自己的需要认识得不清晰,那么情感就可能在很长时间内被聚焦在一些反复尝试但一直得不到理想结果的事情上,而失去了进一步发展自己心智和能力的机会。
E.g:有一位来访者,她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重要选择都是为了取悦父母。后来这种取悦的习惯也转移到了情感关系中,导致她和伴侣的关系越来越差,而她却无能为力。她在亲密关系中,并没有找到其他的方式来获得认可,包括学会自我认可。
孤独的都市人
身份、欲望、意义、方向感和归属感,构成了都市人内心的情感漩涡。当我们时常需要独自面对这漩涡时,孤独感便成了底色。因为身处都市人际关系网络的中心,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有着更多可能性,这也让孤独不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关乎这个时代和环境。
E.g1:小A来自一个四线城市的小康之家,从小被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可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她选择了一所离家很远的大学。之所以做这个选择,是因为她觉得父母对自己束缚太多,尤其是母亲。母亲是一位符合当地传统观念的典型的家庭主妇,一直没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所以过多地把心思倾注在小A身上,关注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在小A眼里是一种吞噬性的令人窒息的爱。最终小A来到了上海,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母亲为她描绘的那种相夫教子的生活蓝图,被她认为是小地方的狭隘思维。她拒绝了家里安排介绍的同在上海有望回老家结婚的同乡,她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趟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来。可是她并不知道自己确切的方向在哪里,因此她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观点,可她发现每个专家似乎都有自己的说法。
E.g2:小T的家在北方一个三线城市,后来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而来到南方,又因为求学的缘故,独自一人辗转多地生活。毕业之后选择在上海工作,表面上是因为这里的发展空间较大,其实通过深入了解我才明白,他的父亲因工作忙碌常常不在家,母亲又是一个强势但不太懂得如何表达爱的女性,所以他和父母的感情比较疏远。让他最失望的是自己的根没了。他从小到大辗转于五六个城市,每到一处都要开始新的生活,开拓新的朋友圈子。可是如今回头去看,发现自己和谁都没那么亲近。儿时的好友,再交往起来,也会让他感到大城市和小地方的人在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失望、孤独、失落、隔离、焦虑和迷茫,这是后现代主义都市生活的集体特征。传统不再值得信任,经验不再可靠,任何事情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而当家庭这个最原始的港湾也无法停靠时,小A和小T这样的年轻人,就可能面临着长久的孤独。
在一个人的奋斗中,持续地寻找坚持下去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价值,孤独的心灵可以由此获得理解和支持,曾经缺失的爱也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补偿。这些问题想必萦绕在每个孤独的都市人的心头。
你的单身焦虑感
Q:为什么有的人说到自己单身,会不自觉地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感觉?为什么看到别人成双结对,就会感到不甘心、不愉快?
实验:如果你把一只老鼠关进笼子里,对它进行轻微的电击,它会拼命地想要逃出笼子。但笼子被牢牢锁住,那么过不了多久,老鼠就会无可奈何地放弃挣扎。因为它知道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如果这时你再把这只听天由命的老鼠扔进水里,那么相比于没经历过电击的普通老鼠,它会更快放弃挣扎,然后被淹死。
结论:我们对自己和环境需要有掌控感,这种掌控感有助于我们的生存。当我们感到自己多多少少可以掌控周遭的事物时,会变得更乐观,更有信心,更开心,也更有动力。反之,则会变得抑郁,消沉,被动,也更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认知:人们时刻需要掌控感,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心理机制之一。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单身人群的焦虑和不开心分成内外两层。在外层,失落感来自看到他人的甜蜜幸福时,心里产生的对比和不平衡,而在内层,让人真正焦虑的则是源于始终完成不了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而带来的挫败感与失望。
如何面对缺乏掌控感而产生的焦虑,成为问题的关键
增加对脱单问题的掌控感
认知: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先对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某件事情看上去难以掌控,往往因为你对它的了解和思考还不到位
你长期单身,找不到伴侣,是因为哪些心理或情感障碍?你做过哪些尝试去消除这些障碍?
你认识异性的渠道足够多吗?是否还有未尝试的渠道?
社交中的能力和意识,你是否还有提升的可能?
你希望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你目前的社交方式可以传递这种印象吗?
你对自己在两性交往中的表现满意吗?你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吗?
什么样的人是你理想的伴侣类型?你如何识别这样的人?
你希望与未来的伴侣以怎样的方式相处?这会给你带来什么?
增加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掌控感
E.g:不少大龄男女由于各种原因,年近三十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在我看来,这样的生活其实对掌控感也有很大影响,因为你的饮食作息、娱乐起居等很多事情都要被家人的节奏所影响。生活上缺乏独立,加之感情上不顺利,还有来自家人的压力,这一切会让你对生活越发感到无法把控。
那么,你需要看看你是否因缺乏对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掌控感而焦虑。生活起居、经济收入、交通出行、休闲娱乐、朋友圈子、社交互动、兴趣爱好、情感、工作事业、精神生活、人生方向等等,有哪些是你可以完全由自己做主,哪些是经常需要听从别人的,哪些又是你可以争取进一步掌控的?
没有对的人,只有对的关系
怎样知道他(她)是不是那个对的人?
世俗方法:我们想方设法旁敲侧击,想要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对其童年经历和情史刨根问底,研究双方的星座、血型、生辰八字,甚至设计出“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这样的测试题。可是就算知道了所有问题的答案,你就真的可以信心满满地投入一段感情了吗?
是否是对的人”这个问题,为什么难以解答,其实源自一个大多数人都存在的误区——你问错了问题。
E.g:我的一个学员最近纠结于是否要和一个男生交往,两人认识很久了,中学时代开始有交集,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对方的工作和背景也让她很满意。这段关系看似已经具备了理想的条件,可是她依然心存犹豫,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认知:我们在寻找伴侣时,心里大多会有一个静态的理想形象。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更倾向于用过去的视角来判断对方是否达标。比如“中学时代有交集”“有共同的朋友”“认识很久”“条件背景相似”等等,描述的都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
这样的判断方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理想的标准变得不切实际。这种理想对象是接近完美的,可是完美的人存在吗?你能遇到的概率有多大?即使遇到,你有信心能够拿下吗?
第二,两个人在一起是否幸福,能否走得顺利,这都是关乎未来的事情。用过去的眼光判断未来,爱情就成了一种宿命论的选择,决定关系走向的条件就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上人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所以必然会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
过去的视角是无法帮我们预测未来的,害怕受伤害的人却又竭尽全力想要预测未来,结果就是我们一直在找对的人,但这种寻找可能永远都没有结果。
对的关系
Q: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得换种语言,寻找伴侣的时候不要说“对的人”,要说“对的关系”。“对的人”强调的是这个人的固有属性,而描述这些属性使用的就是过去的语言。这会让“对”或“不对”看上去都是对方的责任,而忽略了自己促成“对”的责任与义务。
当我们说“对的关系”时,强调的就是两个人在一起之后,这段关系中产生的、被爱情滋养出来的东西。人与人相处,总会相互影响。如果两个人因为彼此的存在,都变得更好了,把彼此性格里好的一面带出来了,这就是对的关系。
有些人原本脾气不好,但是对待恋人很温柔;有些人容易缺乏安全感,但是两人在一起后很用心地去克服;有些人不懂得表达情感,但是为了对方努力地学习。
Q:约会相亲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了解彼此”的人,依然在使用过去的语言。聊天对话时刨根问底,然后给对方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这绝不是对的关系的起点。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喜欢品头论足、指手画脚的人成为自己最亲密的伴侣。
在对的关系中成长
对的关系会陪伴、启发和鼓励你成长。在爱的影响下,你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那些曾经不敢面对的问题。一个在乎并且了解你的伴侣,可以成为你自我探索和成长之路上的良师益友。你们能够因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匹配而良好沟通。因为有足够的意愿去亲近和信任对方,所以遇到矛盾冲突都会积极面对。你不会在对的关系中感到力不从心或孤独,因为遇到任何事都会获得对方的支持。
每个人都会带着疑惑、不安和不确定走入一段感情,对的关系不会要求你立刻坚信,而是让你逐渐变得虔诚。对的关系不需通过说服辩论来消除你的疑虑,而会用行为、体验和经历来抚平内心的起伏。
你的择偶标准达到标准了吗?
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单身?因为你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标准,或者说你没有区分择偶中的基础标准和理想标准。
E.g:“寻觅一位工作稳定、有责任心、有婚房的男士,身高175cm以上,身材匀称,长相对得起观众。”“寻觅一名相貌良好、身材匀称、性格温柔体贴、会做家务的女士,身高160~165cm,体重不超过50公斤。”
单身者在择偶过程中都能列出一堆要求来,从外形到内在,从经济实力到家庭背景。假设你很清楚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人,通过条件搜索和各种渠道遇到了这样一个人,那么问题应该就解决了。
前面列出的两条择偶标准是单身人群中最常见的条件,任何人看到这两条标准都会觉得自己也想找这样的:性格好,外形好,有经济实力.为什么所有人都会认可这些标准,因为这是通常意义上的最低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的人,基本上不会被人接受(工作不稳定,没责任心,太高,太矮,太胖,太彪悍,等等)。满足这些标准的人,才具备发展为恋人的可能性,但是从可能性到恋爱关系,需要更多的推动力,这就是理想标准存在的意义了。
基础标准让你不讨厌一个人,让你喜欢他;而理想标准让你爱上一个人,想要和他相伴终生。
一边期望着美好的爱情,同时又按照最低标准去寻找,你当然会一次又一次失望。而理想标准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爱情理想是被自己的独特人生阅历定义的,所以理想标准衡量的是以往的经历带来的情感体验。
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才应该是你择偶的理想标准。
你曾经爱上什么样的人?你会被什么样的品质打动?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亲近?什么样的人在你眼里会显得与众不同?当他做什么事情时会让你产生莫名的爱慕之情?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你可能需要足够多的感情经历。如果没有,可以看看周围的异性甚至同性朋友身上哪些品质让你十分喜爱,你父母的相处方式中有哪些行为让你特别感动或感觉温暖,以及你周围的哪些人给你带来的影响最深刻。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理想标准时应该尽量详细、具体一些。
比如你喜欢非常体贴的女孩,那么就细化到女孩为你做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她很体贴。你爱慕有男人气概的男性,就在心里或者用文字描绘一下,一个男人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会让你觉得他很有男人味。如果你可以勾勒出这些具体的画面,不妨把它们列入你的择偶标准里面,不用担心标准显得冗长,因为当异性看到这些的时候会真切地理解你的需要。
让自我与世界紧密相连
善解人意是这样做到的
人与人之间产生共鸣,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彼此。而每个人的经历、身世和处境又不尽相同,怎样才能产生共鸣呢?答案就是:情感。
在沟通和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少一些对言语和措辞的计较,多一些对言行背后隐藏的感情的体会,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容易理解对方了。
让内向的人消除交流阻碍
一般来说,内向的人会有这三类问题:
不知道该说什么
缺乏经验
目的不清晰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尝试下面几个应对方法:
(1)罗列常见话题,熟记这些问题以及自己的答案
(2)搜集一些有趣的话题常备心中,积累得越多,越不惧怕冷场
(3)做一份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工作
(4)和他人对话时,多关注对方在说什么,少关注自己想表达什么
(5)带着明确的目的进入对话
(6)克服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恐惧情绪,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参加辩论社、公众演讲活动,做主持人,做助教等
心理咨询师靠这三个问题洞察人心
真正让咨询师能够“洞察人心”的,是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
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
E.g:患者花了很长时间向我描述她想象出来的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的血腥场景,使得旁边观看的其他同行不停地倒吸凉气。
原来她从小一直被父母忽视和虐待,被周围人取笑和孤立,而每当她向别人宣称自己要做伤害人的事情时,就会获得来自家人朋友的很多关注。这种关注虽然很多时候是惩罚性、威胁性的,但至少也是一种关注。她说她喜欢看到身边的人惊恐的眼神,只有那样她才觉得自己是重要的,而不是一个别人看不见的透明人。
当我们去了解他人的心思时,如果关注他做这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关注对错,会更容易进入他的内心,从而知道是对什么的渴望让他愿意以冒险的方式去表达。肤浅的人关注对错、评论是非,深刻的人关注内心的动机和渴望。
你的角色是什么?
E.g:在伴侣关系的咨询中,一种经典的情形就是两人闹矛盾,女方情绪激动地要求沟通和对话,男方则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
当出现矛盾时,我们很容易去挑剔和指责别人,却很少意识到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都和我们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紧密相关。当你不满对方的某些行为时,你自己充满抱怨的反应是在强化这些行为,还是在鼓励他做出改变?当得不到对方的回应或配合时,你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沟通方式?我们不能期望改变别人,但可以反思自己扮演的角色如何推动他人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你能想象到的最好的情况是怎样的?
在生活中,当我们和他人争吵不休甚至已经忘了争吵的原因,或者面对选择找不到方向的时候,都可以试着用这个问题去理清自己的思路。
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因为有太多担心和顾虑,眼前的问题阻碍了我们看清自己的方向。和奇迹问题相似的一类问题是时间轴问题,比如“明年这个时候,你会是怎样的?”“快进到你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回头看今天会觉得怎么样?”等。这些问题无非是让我们暂时绕过眼前的障碍,去站在终点考虑我们希望怎样出发。
怎样变成一个有趣的人
越多元越有趣
一个有趣的人身上,往往是多个身份或者角色并存
拥有多种志趣或特长的两个人,在钻研和磨炼彼此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也能够相互启发
发现激情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兴趣顶多是个助教。因为兴趣只能让你在一件事情上有适当的投入,但不足以做到深入地钻研和坚持,一旦遇到困难或者其他诱惑,你很可能会放弃。
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充满激情,那一定是因为你从这件事情中找到了某些关于自我成长和存在意义的东西。因此,激情可以把你与这件事情的关系从浅尝辄止深化到持久共存。
说干就干
重视体验与成长
一个有趣的人,必然有着多元的角色和爱好,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热情,身体力行,而且不断认真钻研。
戴面具还是做自己
Q:有人问:如果大家喜欢你装出来的样子,是要继续装下去还是做回自己?
首先,我不认为人的性格只有两面,我更愿意认为我们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在不同的情况下,会需要不同的表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只有两种表现,要么张扬,要么沉默,这或许是因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有限,通过强化一种模式而去掩饰某一方面的不足。而生活中要应对的情况和关系显然复杂得多,为了适应这种复杂性,我们理应发展出比较完善和多样化的社会性格。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可能年纪较小,阅历尚浅,所以还不能很好地把握人际关系的界限。我们和任何人交往,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坦诚,只是坦诚的方面会有所不同。比如,当我和同行交流的时候,在学术上我会非常坦诚,但是不代表我需要同时把自己个人的一面表露出来。当我和亲密好友对话时,会在情感上有更多坦诚的表露,但是我相信好友对我在思想和学术上的思考不会有特别大的兴趣。
所以对于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我鼓励你从问“戴面具还是做自己”,慢慢演变到问“我是否擅长洞察和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环境”。
其次,我们的性格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多样化设置”,是因为如果人的性格过于简单直白,只有一面,那么他和所有人的关系都会高度一致,而缺少疏远亲近之分。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必须把所有的人际关系进行一定的划分,我们需要和某些人更近一些,和某些人更远一些,所以我们多面化的性格,其实成了一把极好的标尺。
与人交往时,我们会向所有人展现出外在的、容易被人接受的一面。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和绝大多数人建立初步的关系。之后我们向比较喜欢和信任的人逐渐展露更深层的性格特点,结果发现有些人喜欢而有些人抗拒,这样其实就逐渐过滤掉了一些人。而随着这个过程不断进行,最终能够看到我们内在性格的人,也就成了我们生命中最为亲近和重要的伙伴。
这个问题里隐含了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你能够判断大家是否喜欢你。
或许是因为你过多地把自己在群体中的表现和收到的反馈,作为评判他人如何对待自己的依据。是的,我们都知道在人群之中如何表现能够取悦所有人,可是当你进入一对一的交往和对话时,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喜好其实是非常不同的,并不存在“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反而有可能发现很多人也和你一样,对于自己装出来的样子感到疲惫、虚伪和无聊。
总是鼓励有人际交往障碍的来访者在面对一群人的时候,不要把人群同质化,不要认为群体中的人都是完全一致的。你应该看到每个人为了被群体所接纳,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自己的某些个性。
第二个假设是:大家无法接受你真实的样子。
这或许说明你对于这个世界和他人有一些不信任,甚至敌对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是基于现实体验,还是来自推测或想象,为什么你如此在意他人的认同,值得思考。
再往下推一步,为什么一定要让大家喜欢你?为什么要取悦所有人,而不是接受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你、有人讨厌你这个事实?这使得获得他人的认可,比感到被他人理解,对你来说似乎更加重要。而事实上,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少部分人的理解,哪一个更能够让你感到满足呢?
最后,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是:人生中的关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不需要刻意地伪装,来获得大量肤浅的、低质量的关系,而更愿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让那些无论如何都会喜欢我的人,早点在人群当中发现我
与自己对话
分手时最宝贵的人生经历
清理创伤
分手后的恢复期,分为清理、规划和重建三个阶段。
在清理的阶段,你最大的任务就是给内心的伤口止血,抚平痛苦。你需要做所有有助于情绪恢复的事情,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或者至少让自己变得平静。给自己一点时间,耐心地恢复情绪,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在此期间,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唯独不要用新的情感来过渡。
什么时候算是清理干净了?我的判断方式是:你不再害怕自己回首往事掉进悲伤的深渊时,基本上就算清理干净了。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在回忆起自己所失去的情感时都会感到难过,但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掌控自己的情绪,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恢复工作是否成功。
分手后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自责,习惯于被之前的伴侣指责,或在分手过程中曾遭遇伴侣的批判和攻击,都会加重自责的情绪,其实情感中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
你的自责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可以让他(她)规避哪些责任和代价?
如果责任并不完全在于你,对方可能需要承担哪些责任,承认哪些自身的不足?
——即使错误在你,对方在这段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在帮你纠错还是加速恶化?
反思爱情的位置
随着情绪的平复,你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反思了,这将是你高速成长的一个阶段
Q:假设你的一生有四件你最在乎的事情:事业、爱情、友情和个人成长,而你只有100分的精力,你将怎样分配这100分的精力,从而达到最满意的生活状态?
恋爱中的人总说“你就是我的全部”,可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关系需要两个人都达到最满意的状态。无论你的分配方式是怎样的,重点在于你需要尽量达到理想的分配平衡状态。
如果你的精力分配中,爱情占到了60%以上,我会鼓励你思考一下这样分配的风险和问题是什么。当你关注别人多于自己的时候,你能够用什么去爱对方?你对自己喜怒哀乐等情绪的掌控有几分?你又给自己的伴侣带来了多少压力?
失恋之所以有助于人成长,就是因为前后两种生活状态的对比,可以让我们认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找回自己
目标清晰之后,你也应该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了。工作上可能要重新开始规划,要和朋友们有更多的来往,也需要逐步开始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这样的重建,关注的是个体和世界的关系。与此同时,我建议你花一定的精力在重建自我方面。糟糕的关系可能会破坏你与自己的关系,让你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对自己产生不满情绪。
我们有可能因此而讨厌当下的自己,感到失望和绝望,也有可能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但是失恋后的重建,最大的意义在于你有可能因此和自己建立更好的关系。
好与坏的总结
过去这段关系中你做得好的事情有哪些?
• 为什么你觉得这些事情做得好?
• 做得好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怎样的?
• 做得好和你的哪些品质、特点和能力相关?
• 过去的这段关系中你做得不好的事情有哪些?
• 为什么你觉得这些事情做得不好?
• 做这些事情时,你原本的意图是什么?
• 做这些事情带来的直接结果和你原本的意图之间有怎样的差距?
• 做得不好与你的哪些渴望、需求和能力短板相关?
自我认知的重塑
• 关于自己的脾气、性格、行为和情绪,有哪些是你之前没有注意到的?
• 有哪些是你恋爱时不愿意承认和面对,但是分手之后却能够接受的事情?
• 有哪些让你觉得“当初就感觉可能会这样,现在果不其然”的事情?
• 有哪些事情你以为做不到,但却做到了?
• 通过这段经历,你对自己有什么新的认识?
寻找意义
• 这段关系让你在哪些方面变得更好?
• 纵观你所有的情感经历,这一段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 明年这个时候,你会如何看待这段关系?
• 从这段关系中得到的哪些影响和改变,会让你一直铭记和坚持?
寂寞是和自己的亲密
寂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能否学会与寂寞相处,才决定了你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会因为害怕寂寞而付出很大代价,更糟糕的是在承受了所有麻烦和痛苦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仍然很寂寞,仍然在抱怨。引用叔本华的观点,我们的快乐不取决于我们拥有或者代表什么,而是由我们是谁决定。因为熟悉寂寞,我会明白世俗的眼光只能给予世俗的认可,永远无法表达对人的内心的体谅;我能从容面对高低贵贱,看淡物质名利,即使不被重视,我也不会害怕。人们内心的寂寞不是一个需要填补的黑洞。
害怕寂寞的人无法保持专注和自信。他们没有安全感,期盼得到他人认可,说话要看人脸色,做决策要考虑别人的心情。很多人戴着面具生活,遮掩自己对寂寞的恐惧,这样的生活做作而又乏味。
真正自信的人,无须取悦他人。即使被人排斥,你仍然可以面对寂寞,并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接纳寂寞,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从而获得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可
真正理想的关系应该不只是减少痛苦,而是增加快乐,促进彼此成长。
寂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让你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如何走出自卑的怪圈
自卑是怎样形成的?
内心自卑的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你如何赞美他们,他们也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坚持认为自己不够好.
这种感觉不无道理,因为自卑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希望保持自卑状态的。他看到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自卑的人倾向于坚持已经存在的自我认知,很难通过现实的客观反馈来更新自我认知。持续的自卑,源自对外部反馈的持续抗拒。
人成长的基础是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如果对外部世界的反馈十分抗拒,那么很有可能是他曾经接收过的某些反馈产生了负面的甚至创伤性的影响.这些人际关系中的创伤,会导致一个人进入自我保护状态,不加选择地屏蔽一切来自外界的反馈。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让他暂时感到安全,避免情感上的较大起伏,但同时也让他失去了提升自我的机会。长此以往,他对自己的认知便会深陷在不客观却自以为安全的怪圈中。
自卑感为什么如此顽固?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人天生就具有横向对比的能力。当别人的玩具比你多时,当同学的成绩比你好时,当相亲对象的收入比你高时,你都可以看到差距,并且这种差距会让你对当前的状况感到不满。自卑感也是我们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不满。
所以自卑其实是人的天性,也是驱使着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源之一,会让人以更大的动力去变得更好。但是当我们的不足被外界强烈批判时,自卑感会被放大。比如,当同学的成绩比你好时,父母再对你横加指责,说你不争气、脑子迟钝,那么你的自尊和自信会因此而受损,你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羞愧和不足,而是升级为焦虑、愤怒和自我否定。
你可能会相信自己真的没有学习天赋从而放弃积极进取,或者愤怒地和父母争吵,或者暗暗地诅咒成绩好的人,或者全盘否定学习和成绩的价值,或者把自己成绩差归因于父母没钱给自己请家教。
引发这些行为的原始本能是为了减少父母评价所导致的自我价值降低,通过人为制造优越感来缓解当下的痛苦情绪。如果长期被批判和否定,其结果就是,会习惯性地用逃避、辩解、否定、指责等方式来保护自己。这种做法改变不了任何问题,更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甚至会让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变得更大。这就是所谓的自卑情结。
面对自卑,我们需要做这样的调整:
了解自卑,先与自卑为友
困在自卑情结里的人,会对自卑感到恐惧和回避。但其实自卑感是帮助我们了解现实的重要反馈信号.
自卑就像是人生路上的那些交通标志,它们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否定你的车技、头脑或者旅行的意义,而是在提示你,是时候调整方向了。
我们不知道疼痛,就会拖着伤病的身体四处晃悠;不知道恐惧,就会傻乎乎地穿过飞驰的车流;不知道疲倦,就会无休止地工作到猝死;不知道自卑,就会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不知悔改。我们所恐惧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们的盟友。学会和自卑做朋友,甚至不要介意这位朋友偷走你的一些优越感,虽然你会有点难受,但是这位朋友却可以为你指明成长的方向。
我们以为自信的人是完美的,然而事实上,保持谦虚、积极、实干精神的人才是自信的。我所见过的充满自信的人,都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失败,直面批评,然后思考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击垮他们的信心,改变他们的意志。
拍死坏习惯
取悦顺从——喜欢以取悦和顺从的个性来吸引别人,因为令别人开心会使你感到被认可和被接受。
但如果某些针对你的批判并不客观,而是对方有发泄自身情绪或者其他私人目的,那么无论你怎么取悦对方,也不能令他对你的态度发生改变。你需要分辨清楚对方的评价是否客观,目的是否单纯,否则便会在不断的取悦中逐渐失去自我。真正接纳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缺点和不足而离开你,更不会用打压和贬低的方式来阻碍你成长。
贬低批判——你会找到各种角度证明比你好的人其实不如你,从而产生自信。
你追求的不是全面超越对方,而是一种“我不比你差”的心理平衡。这会让你无法客观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劣势,更不会去想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变得更好。其实承认不足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些紧抓你的缺点不放的人,也仅仅是通过打压你来获取微弱的优越感而已。承认不足需要勇气,更是一种自我超越。
期望值过高——制定脱离现实、遥不可及的目标,会让你的失败看上去更像是必然的结果,这样便可以为自己的实力不足找到借口,更不必考虑应该如何提升自己。
择偶标准过于苛刻的人,往往会有这个心理习惯,他们会高估自己的实力。其实,你要从相对低一些的目标开始实践,逐渐建立对自己的客观认知和自信,这样你很快便不再需要用高期望值来做借口。
悲观——选择性地收集失败的预兆,一旦真正失败,便有足够多的理由证明这和自己的能力无关。
这也是一种为自己的失败或者不作为提前找好借口,从而保全优越感的行为。但如果把自己和同样处境的人对比,你会发现别人面对的情况可能更糟糕,但别人却能够把事情做成。所以悲观并不能真正改变现实,它只会让你永远也感受不到坚持并取得成功之后的满足感。
逃避——回避一些容易让你产生自卑的场景以避免失去优越感。
你逃避的往往是对你最有帮助、最能解决问题的事情。逃避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拖延和自我欺骗。你需要考虑的是,在你最想逃避的事情上如何获得成功。
归因于外界——你会把个人的不足和差距归结于环境、他人、不可抗力等外在因素,这样就可以不用承担责任了。
喜欢把工作忙、圈子小、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这些说辞挂在嘴边的人并没有想过,他们提出的每一点理由都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非不可改变的现实。那些成功者与你起点相同,但最终获得成功,这才是你和他们的本质区别。
走出自卑,是一条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自我价值、重新设计自我行为的漫长之路。走出自卑,需要你对客观现实和自我认知有强烈的渴望,这样才能够打破长久以来的自我偏见;走出自卑,意味着要学会忍耐自卑带来的不适感,将更多精力放在优化自己的实际行为上。
真正自信的人,并不是永远都不会有自卑感的人,而是接纳生活中必然存在的挫败感,并且迎难而上、努力成长的人。
自我认知背后的意义
自我认知的提升,也是思想成熟的过程,能够让我们跳脱非黑即白的认知定式,获得更辩证、更灵活的视角,过往的许多困扰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我们也是不完美的。在缺少自我认知的时候,我们会认为世界应该是完美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于是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不完美所困扰,为之伤心痛苦。当有了越来越完善的自我认知,我们便会明白痛苦的来源并不仅是这个世界,同时也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关。我们认为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幸福快乐,所以找不到痛苦的意义;认为自己不应该忍受寂寞,所以迷失在人与人的肤浅游戏里;觉得世界和他人都不能被改变,所以放弃自我的完善和努力。
自我认知的提升,意味着你要将过往的经历与当下的状态建立联系,明白你如何被过往的经验所影响和塑造,明白你经历着怎样独特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过挫折和痛苦,如果可以理解每一段经历的意义和影响,便可以大大降低自身的焦虑感。清楚理解以往的经历,对于希望从过往的痛苦中走出来的朋友尤为重要。曾经的痛苦无法避免,但如果理解不足,便在痛苦的基础上多了一份困惑和混沌,这样的痛苦会一直持续,很难被时间抚平。只有当你足够了解过去的事情发生的原因,才会感觉安全,也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自我认知的提升,能让你以更好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你会发现态度决定一切,你看待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你所看到的内容,以及你自己的反应。尤其在这个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社会中,当标准和规律不再单一时,找到与自我契合的信念和价值观尤为重要,你会更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更有能力构建理想的生活方式。在人际关系中,对自己好恶的清晰界定可以让你拥有明确的立场,这是自尊和自爱的重要前提。你的人格画像会因为自我认知的提升而变得更清晰,你会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希望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愿意获得怎样的人际关系。
最后,自我认知的提升让你有能力和自由去选择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你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不再为任何无谓的事情而痛苦,因为你了解一切痛苦的意义和原因。最后,你不再恐惧死亡,因为当你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时,会明白死亡不是终点,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因为无法避免的死亡而变得毫无意义。
有效提升自我认知的方法
不过无论用什么方式提升自我认知,都无法速成,而需要投入很多。人时刻都在成长,不受意志的控制,你能够选择的,就是让自我认知的提升速度跟上成长的节奏。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自我认知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
自我认知会受限于我们的视角.
比如,此刻你应该未注意到自己的脚掌是什么感觉,可是当读完了这句话之后你肯定能清楚地感觉到脚掌的存在。人的意识像手电筒一样,光亮照到哪里,我们才注意到哪里。而人的内心又是复杂的,就像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一支手电筒永远无法照亮每一个角落。
自我认知度高的人更熟悉自己。
就好像在自己的房间里,即使伸手不见五指,你也能大致了解身边放置的物品,若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里你便很难做到。提升自我认知,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内心隐秘角落的过程。
现在许多人喜欢读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动力学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帮助我们在成长经历和当前状态之间建立连接,让我们知道现在的想法和行为,可能与以前的某些事情有关。
自我认知度也会受到欲望和目标的影响.
有的人并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出于某些原因拒绝关注自己、了解自己。一个害怕婚姻破裂的家庭主妇为了维持家庭而牺牲个人心灵成长的需要,并不意味着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很多时候不得不聚焦于别人,所以忽略了自己。
自我认知度高的人更自爱
与他人相处中,如果了解对方,就容易产生信任和理解,更愿意与之合作或提供支持。同样,我们也需要和自己相处,这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是英文里I和me的关系,而且我认为这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
自我认知度高,你会更自信,能更加了解自己在不同状况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行为;你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你会更清楚出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自己做了什么,哪些行为对事情的结果产生了影响;你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方向感更明确;会更懂得自爱,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会为此而感觉挫败。
提升自我认知的方法
说明两点:
第一,对于自我认知到底是什么,怎样去衡量,怎样才算足够好,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就像你的人生怎样才算成功,都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
第二,这个提升自我认知的方法,会花费你非常多的时间,过程也不会那么轻松,我建议你不要急于求成,避免带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去做。人生中难得有一些过程比结果重要的事情,这是其中之一。
提升方法:
划分人生阶段
自己的人生划分为8个阶段,这个数字没有特定的含义,只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每个阶段用一个重要的事件或者时间节点来界定。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开始,最后一个阶段一直持续到当下。
罗列重要事件
从每个阶段里找出10件对你影响重大的事件,这个数字也仅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而已。这些事件应该对你的情感、性格、生活轨迹、人际关系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
我建议你关注这样一些事件:让你的生活轨迹发生变化的转折点,重大的失败或意外,重要的决定,对情感造成较大冲击的事件,记忆深刻的事件。另外这些事件多半与他人有关,我建议你重点关注你的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人。
罗列这80件事情本身就是个挑战,有的需要努力回忆,有的需要去询问他人。你可以先定义好一个阶段,去搜罗事件,进行分析,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
分析事件
(1)这件事给你带来了哪些认知和想法上的变化?
(2)这件事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上的冲击或者影响?
(3)这件事和现在的你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这件事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
内容上没有太多要求,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部自己的个人史。唯一需要你坚持的是8个阶段,总共80件事情,每件事情3个问题,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足够细化。每个问题你可以随便回答,或者详细地描述。要花多少时间,要写多少,由你自己决定。
第三部分 来自父母的爱与伤害
原生家庭
走下神坛的父母
我们的生命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与父母重叠。所以,和父母的关系或许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然而许多人的认知中都存在一个巨大的误区:以为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这种关系的进化与成长,才是推动我们个人成长的最主要因素。
“你永远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永远都是你的父母。”
从情感的层面讲,这是一种既温馨又安全的状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这样一个安全的港湾,不论遭遇了什么失败挫折,都可以回到这里。
但是从关系的层面讲,并不表示我们要一直用同样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相处和维持关系。
每一段关系都会进化,因为每一个个体都在不断成长,可是在我接触过的许多来访者的案例中,他们和父母的关系都呈现出固化的、胶着的状态。成年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几十年来纠结于同样的问题,都有自己的愤怒、恐惧、不满和委屈,甚至连双方说出来的话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人成年后仍然走不出孩子的角色,有的人会用孝顺作为借口,有的人被负罪感牢牢地牵绊,还有的人依然在经济和生活上依赖父母。有的父母会沉迷于这种关系,因为可以对孩子有十足的掌控和几乎无限的权利;有的子女也是如此,因为表现得顺从乖巧可以获得父母的各种支持。
这样的相互依存并没有本质上的对与错,但是当这种依存阻碍了家庭关系和个体发展时,就形成了不健康的家庭关系状态。尤其是当孩子成年后,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以及更为清晰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感知后,与父母的冲突就会增多。
同样的相处方式,可能适用于大人和孩子之间,但在成年人之间就未必合适了。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子女,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家都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以何种方式相处。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都对关系的进化抱有抵触和恐惧的心理,担心设定界限意味着产生距离,担心独立意味着疏远。而真相是,固化的关系会因为无法与家庭成员的成长同步,从而把大家推得更远,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如果要保持真正的亲密状态,关系必须成长,相处方式必须进行调整。
原生家庭重要吗?
重要,对我们的确有相当深刻的影响,但是探讨原生家庭的目的不是纠结于过去,去讨伐或试图修复关系。当我们了解家庭的过去,才有可能明确未来。所以我的所有努力方向,都是指向未来的,是想要和大家探讨“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而不是“父母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们”。虽然后者是现在讨论原生家庭时很普遍的论调,可是我仍然想要鼓励各位读者能够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慢慢地,你会接受曾经的不完美,而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手上的牌就是这样的了,我要怎么打?当你开始这样思考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开始踏上了一条新的道路。而第一步,就是要改变你对父母关系的至关重要的认知。
走下神坛
孩子眼里的父母是神。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父母的形象不会突然崩塌,但是他们迟早会走下神坛。我希望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以这样的角度去看待你的父母。不要再以童年的视角将他们理想化、完美化,让他们在你眼中变成平常人,把他们带给你的影响和创伤看作是他们因为自己的局限而犯下的错误,而不是绝对理性的状态之下做出的选择。
有些人会觉得父母是顽固不化的,他们对自己的想法有着绝对的自信。如果你这样看待自己的父母,多半是因为在你心目中,他们仍然站在神坛上。
事实上,父母并非顽固不化,只是他们更容易被自己信任的人和观点所影响罢了。当我们无法影响父母的观点时,或许是因为多年以来我们是以孩子的身份面对他们,而他们尚未建立起对我们完全的信任。
让父母走下神坛,并不是否认父母的价值,或者看轻亲子关系。相反,正因为在乎他们,希望和他们一直保持坦诚真挚的感情,所以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他们建立起信任、沟通与合作关系。这是一个需要理性和耐心的过程,是要以爱为驱动力的.
那个不想回的家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多年独自在外打拼的你,性格、思想、自信心等方面已经相对成熟,可是一旦回到父母家之后,整个人又会回到青春期的感觉,情绪起伏大,性格古怪,自卑孤僻。
可能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曾经与父母关系紧张。对于家庭氛围温馨有爱的人来说,每一次回家过年都是幸福的体验。不过对于另外一些在高冲突、高压抑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人来说,这样的感受可能就会很明显。
你会感到气馁,认为自己曾经的努力似乎没有换来期望的结果,你和父母的关系依然是这样一触即发,难以调和。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应该继续在意这些事情,坚强的外表之下,你的自信和自尊可能又会像当年一样跌到谷底。
不要质疑自己,因为一切努力都是有意义的。你曾经被迫承受一切,而现在你除了默默忍受以外,还有更多不同的选择,如爆发、沟通,以及拒绝对话。你的最大成就,就是让自己在同样绝望的情形下,有了选择的权力。
不要责备自己,你所遭遇的状况,并不是你的错,只要你一直在努力成长和完善自己,你就是对的。今天的这些看似难以改变的困局,其实是你的父母拒绝反思和成长的结果。命运是公平的,拒绝成长的人,会永远生活在一如既往的狭隘、焦虑和恐惧当中,永远不明白自己为何感觉不到发自内心的满足感。这个道理他们可能最终也无法明白,你无法拯救他们,你只要拯救自己,你做到了。
不要怀疑自己,你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被激发起自我保护的本能。沉默是你的反抗,暴躁是你的呼喊,这些本能曾经帮助你在逆境中得以生存。现在你学会了用新的方式与自己相处,你懂得了更好地照顾自己的感受,而过去那些本能反应,让它们继续存在吧,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已经不需要依赖它们。
最后,不要对未来感到绝望。原生家庭的状况无法改变,但你有能力也有权利为自己争取美好的生活。
认知无能:我们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父母难以取悦,或许是许多人心中长久的痛。在父母眼里,我们不够聪明,不够漂亮,成绩不够好,工作不够出色。虽然他们也用行动证明了他们是爱我们的,但却始终无法给予我们充分的认可。即使我们已经足够努力,甚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怎样才能让父母认可我?其实,世界上不存在一无是处的人,如果你完全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认可和赞同,请不要自我否定,因为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障碍——“认可无能”。
什么是“认可无能”?
认可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习得的能力。并不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具备这种能力,尤其是在他们缺少模仿对象和相应的沟通能力时。
发自内心而又客观真诚地认可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非常了解对方,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的层面,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缺乏关注,更谈不上去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
认可需要换位思考。每个人面临的生活挑战都是不同的,对你来说很容易的事情,对我来说可能很难。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能认可我的努力,你必须站在我的角度理解我的困难。
让成年人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尤其不易。比如在父母看来简单的加减乘除,孩子却怎么都学不好,很多父母便会忍不住责备甚至嫌弃,他们忘了未成年的孩子心智并未成熟。又比如催婚的父母,他们认为结婚生子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却无法体会子女在现代社会两性关系中的困惑和挣扎。
并非只有客观成就才值得被认可。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心理和人际关系上的挑战,这同样是成长和获得,只不过不容易体现在可见的物质价值上。倘若父母不能了解子女的成长,无法理解这些隐含的价值,也会在表达认可时大打折扣。
父母这代人由于所经历的时代具有特殊性,他们在不断被批判的环境中成长,于是鲜少懂得认可、鼓励、赞美对于年轻人成长的重要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沟通技巧,过分压抑个人情绪,将自身受到的批判习惯性地传递给下一代。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批判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就像“爱无能”的人无法正常付出爱一样,他们无法给予子女真正的认可,这就是我所提出的“认可无能”。
“认可无能”对我们的影响
父母的认可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反馈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的心智发育和成长。年幼时,这些反馈主要集中在生存和安全问题上,我们通过父母的认可来探索行为的对错和安全的边界,知道什么事物是危险的,什么行为是不合时宜的。
随着年龄渐长,我们不只对物理世界具有认知,同时也开始建立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认知。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方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我们也会参照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去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
如果父母“认可无能”,那么他们给予我们的反馈就难免偏颇。长此以往,我们的自我认知便会远远低于我们应当得到的评价。别人眼中的你也许很优秀,可你自己却难以自我认可,这会让你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定、患得患失,人际交往中更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有的人为了平衡,会变得偏执和自以为是。还有的人外表自信,但在亲密关系中却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卑和自我否定。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你可能会以同样苛责的眼光看待自己,并因此感到持续的焦虑和痛苦。
总结
我想让你了解,在缺乏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你,不自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父母的“认可无能”。他们眼里的你并不是客观真实的,你的自我价值理应被认可、被尊重。
如果你一直在为得不到父母的认可而困扰,或许应该先了解一下他们的成长背景,以及环境对于他们心理和性格的影响。或许他们在成长中就缺乏与认可相关的能力培养。同时,看看他们能否真正做到换位思考,能否真正理解你,设身处地地体会你的感受。
如果他们确实存在“认可无能”的情况,那么你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因为父母的认可并不是帮助我们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唯一反馈来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会懂得通过学习和思考来完善自己的认知,在高质量的友情和爱情中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带着对自我、对他人的客观评价和清醒认知,走入每一段亲密关系,面对每一个你所爱的人。
一个时代的隐痛
代际创伤
E.g:父母的家庭背景大相径庭。爷爷是国民党高官,民国时期的高级知识分子,受训于黄埔军校,留学日本,新中国成立后留在大陆。外公是延安老革命,战后被分配到地方做官,然后在组织安排下和外婆结婚,可谓根红苗正。父母的成长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父亲的家庭因为“成分”不好,长期受到压迫、威胁和欺辱,一直处于极端贫穷的状态。他的性格中有偏执、焦虑和不稳定的一面,对人缺乏信任。母亲则来自一个典型的干部家庭,从小接受正统的教育,强调规矩和规则。她家中的等级制度清晰分明,虽然“成分”相对好一些,但她也遭遇过那个年代特有的不幸,比如当街目睹外公被批斗。母亲天性软弱、性格内向,在家里遭受着来自外婆和其他家人的压迫,心理和情感诉求被批判或忽略,情绪被长期压抑,因此形成依恋型人格,性格也因关系创伤而变得十分焦虑。成年后患上的神经衰弱,与当年的这些经历也不无关系。从这样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中走出来的两个人结合之后,在彼此的相处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矛盾。父亲的愤怒和言语攻击,母亲的敏感、埋怨和固执,让家庭氛围时刻充满了焦虑,也让父母之间的裂痕难以修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家庭关系呈现出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父亲发脾气→母亲抱怨→冷战和焦虑→争吵爆发→父亲摔门而去→母亲的焦虑和伤痛转移到我的身上。由于我与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较多,自然很大程度上受到母亲情绪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我长期以来焦虑、抑郁和起伏不定的情绪状态。
反思和感想
上面这些分析叙述,其实只是我整个家庭历史中的一个侧面。在实际的自我分析中,涉及的因素要复杂得多。起初我以为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可能是自己的问题,后来发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再后来发现,父母本身的性格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对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追溯到父母的成长背景,才逐渐明白了社会、历史、环境如何塑造了他们,乃至影响了我们的家庭和我自己。
对我个人来说,这个反思和分析的过程,不仅带来了理解和洞见,更让我变得宽容。我曾经对父母充满了愤怒和埋怨,而当我了解到他们背后的创伤和自身的局限性之后,便理解了他们作为弱小的个体,遭受的痛苦远比我想象的多,心中的怨恨也减少了很多。从那时起,我意识到,自己的父母“或许不是最好的人,但他们是最好的父母,因为他们已经给了我他们所能给我的全部”。
对我们来说,代际创伤形成的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出现创伤之后,我们能做什么。有没有去回顾和反思?有没有去尝试修复和改善?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经历某些形式的创伤,你是要背负沉重、苟延残喘,还是努力去做点什么,这需要你自己做出选择。
缺爱的你
取悦型人格的悲哀
取悦型人格
当我们取悦他人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别人的需求,努力维持和谐、避免冲突,不冒犯、不犯错、不惹麻烦。而拥有取悦型人格的人,会在取悦别人的同时变得缺乏主见,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懂得拒绝别人,同时却在内心充满抱怨和愤怒,从而对人际关系逐渐失去兴趣
第一,生长于高冲突家庭的孩子,成年后比较容易形成取悦型人格。因为孩子在家庭战争中经常会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主动担负起维护家庭关系的角色。第二,拥有挑剔和难取悦的父母,往往和一个人成年后的取悦型人格有关系。缺少足够的认可,孩子容易形成习惯性的取悦,想要不断获取来自外界的赞美。
天生的家庭治疗师
哺乳动物通过不同的繁殖策略来确保物种延续,比如老鼠,依靠在短周期内大量繁殖来对冲幼崽死亡的风险。母老鼠在出生后30天左右就可以产崽,一次产10~12只幼崽。相比之下,人类的策略则是在超长的生育周期内进行少量繁殖,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大约需要18年左右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人类来说,父母对子女需要有相当大的投入,而子女则会尽最大努力确保父母持续地抚养自己。
基于这样的角度,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在一个高冲突的家庭当中,孩子会担当起关系维护者的角色
孩子是怎样扮演治疗师角色的呢?
夫妻两人产生矛盾的时候,很容易把孩子当作工具或者媒介,用孩子来要挟伴侣,甚至通过孩子去控制或者攻击伴侣。而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孩子对于家庭具有极高的忠诚度,当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往往会心甘情愿地承担这个角色,甚至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有的孩子会通过逃学、打架等行为问题来转移父母冲突的焦点,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身体或者精神上的病症,因为这些病症的出现能让父母暂时停止争吵。从结构家庭治疗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这些问题未必都是源自个体,更多是因为这些问题在家庭关系的互动中具有保全家庭、维护父母关系的价值。
很多时候,孩子是无意识地进入这种角色的,因为父母的冲突让他感到焦虑不安,而充当和事佬可以暂时缓解这种焦虑。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努力学习,为父母赢得他人的赞赏,成为孩子们最常选择的父母关系维护策略。满足父母的要求和期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庭的冲突,因此在一个高冲突家庭中,这种取悦父母的行为模式会被不断强化,从而让孩子形成取悦型人格。
通过取悦父母来缓和家庭关系的方式看似管用,实际上却让孩子承受着巨大的代价。当孩子顺从父母的期待去做许多事情的时候,是被恐惧、焦虑而非爱和兴趣驱动的。不取悦父母,父母关系就有可能恶化,而这是孩子最不想看到的局面。在这种恐惧的笼罩之下,孩子会逐渐丧失对自己喜好和感受的把握。
另一方面,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互动的。子女以取悦的角色面对父母时,也强化了父母通过批评和指责子女来发泄焦虑、处理夫妻关系矛盾的习惯。这会导致父母之间的矛盾永远无法得到正面解决,子女也会因此而处于长期焦虑中,因为无论怎样努力取悦父母,都无法换来双方关系真正的缓和。
挑剔不是爱
和高冲突父母关系紧密相连的一个问题是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挑剔和苛求。中国家庭习惯采用批判的方式来激励子女,这样的教育策略会有一定的成效,比如培养了年轻人的谦和与上进之心。但对于一些问题父母来说,批评行为究竟是出于对子女的客观评估,还是源于自身的攻击性和愤怒情绪的投射,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问题。
当孩子受到父母的挑剔时,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和批判。但他往往很难意识到这种自我价值的缺失并非因为自身的不足,而是源于父母的情绪投射。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性格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第一种,会有很强的取悦倾向,因为他们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无法认可自己,很难对自己感到满意,因此需要通过持续取悦他人而获得认可。但他们会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取悦对方,似乎都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取悦的行为会变得越发目标不清和不惜代价。第二种,孩子的内心可能会有很强的愤怒感和攻击性,但由于这些消极情绪和他们的取悦行为是相悖的,因此他们必须努力地压抑和回避。但是被压抑的情绪会在潜意识中发酵,最终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对自己的仇恨、对伴侣的攻击性,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冷漠和回避,或者长期的焦虑和抑郁。
缺爱的孩子懂事早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
我们会误以为父母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造成的,会天真地以为自己的顺从可以让父母关系得以缓和。我们会把父母的挑剔理解为客观理性的评价,而不是他们自身痛苦的投射,并且被这种投射蒙蔽,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要想改变取悦型人格,首先要回顾和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从而清晰地意识到哪些感受和想法是发自内心的,哪些是在家庭关系的互动中被强加进去和投射的。这种清晰的意识,是摆脱原生家庭影响,为自己独立人格的发展创造空间的重要步骤。
其次,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帮助他们重新和自己的感受建立联结。作为家庭中弱势的一方,这些年轻人被长期的家庭互动模式所塑造,从而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受的把握。与此同时,重新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可能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你可能会发现长久以来的焦虑和受到的忽视,已使自己内心积累了非常多的伤痛和愤怒。这也许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解决的事情,你可以选择一位专业而又具有人文关怀的咨询师来帮助你。
最后,取悦型人格的人成年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由于习惯性地取悦所有人,所以他们无法区分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究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认可。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必然包括两个人对彼此相对全面的了解和接纳,尤其是那些不完美的方面。想要摆脱取悦型人格,有一个比较便捷的方式,就是寻找那些能够包容你的人,尝试着向他们展现你的缺点,从而体验更加真实的认同感。这样的人可以是亲近的朋友,也可以是心理咨询师。
懂事是被迫成长
我们自小接受的教育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懂事、要听话。
什么样的孩子算懂事呢?顺从、安静、专注于学习或者其他由家长指定的事务,而且十分了解父母的预期,并主动实现这些预期。
“懂事”这个期待就像一个黑洞,很多时候家长要求你懂事,却并没有界定怎样的行为才算懂事。于是希望懂事的孩子们会不断琢磨大人的期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试图让大人满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快乐。
毫不夸张地说,“懂事”的期待,是一种被许多父母误用和滥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造成了不良影响。
很多人的成长经历中都存在一个恶性循环:在缺乏认可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会为了获得一点卑微的赞美而努力表现得懂事。
这种一味强调“懂事”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一个人自信和自尊的建立,因为他的自我价值都是由别人的评判来决定的,在不断的强化和鼓励之下,他会越发忽视自我感受和自我需要。
同时,这也会导致安全感的缺失,因为在他们眼里,爱是有条件的、需要交换的,他们会不断担心伴侣的爱会因为自己犯了错误而被收回。与此同时,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很难对他人产生信任感,因为他们不断让别人感到开心和满意的同时,自己并不快乐,也会因为自己所做的牺牲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而感到困惑甚至有所埋怨。
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其实很简单:你想让他们爱你,那么,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们,你需要他们的爱呢?你希望他们以怎样的方式爱你?
你还会哭吗?
哭泣是正常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最初的表达方式,婴儿通过哭声可以获得父母的喂养和呵护。哭泣可以让人宣泄情绪,释放内心的压力;也能够引发他人的关注和共情,从而鼓励更多的利他行为,强化亲密关系中的联结感。可是很多人却并不擅长哭泣。
比偷偷地哭更糟糕的是压根儿不允许自己哭,甚至不允许自己感到难过。我们或许可以用一些防御机制来压抑自己的感受,但是人的情绪是不能够被选择性地压抑的。压抑痛苦和悲伤的同时,也扼杀了体验到快乐和希望的可能性。这种观念让我们远离了人性,让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变得敌对。
哭泣是我们内心的一部分,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和权利。
触摸情绪
心理咨询最具价值的一个方面,就是帮助我们去观察和反省我们对待自己情绪的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以健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回避和压抑的态度,只能让人处于一种偏执抑郁的状态,虽然这不会让人非常难过,但也很难让人体验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经历过很多次渴望被忽略、无法提出要求的时刻,在不断的失望和挫败中,我为自己构建出了“懂事”这样一个角色来说服自己接受失望,让我体验到的不满变得合理。当被父母反复忽视,当社会氛围鼓励顺从和自我牺牲时,压抑便成了看似最为合理的选择。我讨厌自我压抑,却没有其他选择。
想要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
重新理解你的愤怒
有时候这种愤怒也会被其他的人或事所触发,并且愤怒的程度通常和诱因大小不成比例。
当我遇到不守规矩的司机,滥用职权的警察或者保安,玩忽职守的服务人员,或者任何让我感到自己的权益被触犯的情况时,愤怒的感觉都会突然出现。虽然很多时候这些事情本身的确让人气愤,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愤怒一部分是对现实的反应,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内心一个我不那么熟悉的部分。
常与愤怒相伴而生的情绪是抑郁。
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情绪却相互关联。抑郁是对自己的愤怒。如果一个人成长于情绪压抑、无法表达的环境,那么愤怒的情绪可能是被压抑最多的,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因为这种压抑所带来的被侵犯感而感到更多的愤怒。于是,抑郁和愤怒成了一个相互促生的循环。越抑郁,就越愤怒,而越是愤怒,则越会努力地掩饰。这样的循环并不稳定,所以我也就无法了解愤怒的本质,于是愤怒便会不断给我带来更多的挫败感和沮丧感。
是什么让愤怒持续?
一个人如果能将不满表达出来,或许可以引起别人更多的重视。可是当不满的感觉被别人或者自己压抑以后,就会在内心深处发酵,进而转化为愤怒。如果说我最初的不满来自被辜负的“懂事”,那么后来的愤怒则源自无法表达。
为何无法表达?
第一,因为依赖关系和权力差异,表达愤怒有很大的风险。亲密关系中的愤怒普遍产生于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中,由于子女尚未成年,很多方面需要依赖父母,所以子女表达的不满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生存保障。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父母的确喜欢用切断关系的威胁手段,来管教自己的子女。这样的方式更加强化了子女对于表达不满的不安全感。
在理想的关系中,愤怒的发泄和生活中的事务性问题应该是被区别处理的。父母和子女之间可以有矛盾冲突,但前提是父母无论如何都要履行抚养和关怀的义务。这也是为什么咨询师自始至终都会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来访者,无论咨询关系中出现什么状况。父母和子女,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权力差异,如果无条件对待的前提不能被保证,那么权力差异就会转化成实际的伤害,让双方的关系进入滥用权利和敢怒不敢言的恶性循环。
第二,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是一种从父母那里习得的能力和习惯。如果父母对于自己的情绪普遍采取压抑和隐忍的措施,那么子女也会有相似的反应。而合理表达不满情绪的能力,在我们的父母那一代几乎是一个空白。
然而无论是哪种方式,在不满情绪产生的初期,都是被压抑的。父母对不良情绪似乎都持一种回避态度,因为他们假设表达不满和愤怒一定会给家庭关系带来伤害。这样的假设或许来自我们的文化环境,在家庭中和社会上,大家面对矛盾的普遍方式是安抚、隐忍、维护和谐。可是在亲密关系中,这样的方式却会让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信任感、安全感和亲近感的减退。
很怒之后才是伤害
愤怒的表达是本能,而表达后的修复能力则是可以习得的。如果我们只懂表达,而不懂得如何修复,那么愤怒的原因就会变成不可原谅的错误。修复比表达更为重要,但是许多人都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调整和弱化表达上面。没有人能够避免愤怒情绪的产生,但由于愤怒带来的伤害看似不可修复,所以许多人会尽量使用不造成伤害的表达方式。可事实上没有任何方式是完全不会造成伤害的,即使不表达,也同样会造成伤害。
受到伤害是亲密关系中必然会发生的状况,只是在很多人眼中被过于强化了。与其说我们担心被伤害,不如说担心伤害之后的不作为。修复关系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但如果你足够在乎一个人,你会愿意为了你们的关系而尽力去做。如果我们懂得如何在伤害产生后修复关系,表达我们的歉意、关怀和爱,那么伤害反而成了拉近关系和建立信任的机会。
相反,很多时候我们为了避免伤害而不去表达,或者在不可避免地伤害他人之后,因为羞愧和内疚而逃避进一步的修复工作,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对方感到被漠视。
由于直接表达愤怒的风险难以把控,所以人们常常会倾向于过度包装自己的表达方式。比如,小时候的我经常以沉默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抗议,当我感到愤怒的时候,会拒绝任何形式的沟通。作为一个孩子,这样的方式让我看上去获得了话语权,给大人带来了困扰和挫败感,也似乎比爆发看上去更为合理。但结果是,我一直没学会怎样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怎样合理修复关系。
成年后的我,仍然会用回避、沉默、逃避、疏远以及终止关系来表达愤怒。其结果就是,情绪得不到合理表达,引发更深层的抑郁,同时也失去了建立信任感和亲密关系的机会,在人际关系中越发感到被孤立。
理解与修复
关于原生家庭的三个误区
依恋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我们在婴幼儿时期与自己的主要照顾人(一般是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以及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依恋方式
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紊乱型。
其中许多人会将自己归类为焦虑型或者回避型,这两种类型的产生都和早期在原生家庭中的创伤性体验有关。焦虑型的人在人际关系里会体验到焦虑和依赖,有较强的占有欲,缺少自信,过度关注对方对自己的看法。回避型的人则比较强调独立和个人空间,压抑自己的情感,用疏远和回避来面对关系中的问题。
误区1:原生家庭毁一生
每一个愿意反思自己成长经历的人,都会回顾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每一个回顾原生家庭的人,都会经历一个“原来我父母是这样毁了我”的阶段。尤其对于那些在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中问题和创伤比较多的朋友来说,依恋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将过去和当下联系起来,以解释自己性格和情感上的一些问题。但这种联系也会有副作用,会让我们对自己的父母产生许多怨恨,怪罪他们当初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对待我们,导致我们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举步维艰。
但你需要明白,依恋理论仅仅解释了社会化和情感发展的一个特定方面,它并不是一个可以推而广之的一般性理论。这个理论关注的是我们处理亲密关系中的伤害、分离和威胁的方式。但亲密关系并不只有这些消极的方面,它同时也包括了爱的表达与付出,修复关系,情感和协作。这意味着依恋关系更像是一种描述性的理论,但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并不能得到太多指导性的建议,因此我不建议过分依赖依恋理论来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在对原生家庭的理解中,与其用一个固定的依恋行为来定义自己,不如以一种变化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我认为在这样的视角之下,我们可以更少地纠结于以往经验的局限,而更多着眼于未来对于新的体验和行为的尝试。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虽然依恋行为相对稳定,但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是变化的。有的朋友会发现自己在恋爱中,时而像焦虑型,时而像回避型,甚至怀疑自己是紊乱型。
一定程度上,寻找和激励这些不同于原有情感工作模式的新行为、新表达方式,正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克服和改善原生家庭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向。
误区2:原生家庭关系差就等于缺少关爱
依恋理论关注的是亲子关系中那些创伤性的伤害、分离和威胁,并认为我们对于许多人际关系场景的情绪反应会受到这些体验的影响。可是影响孩子心智发展和社会化的因素远不止这些。
自我认知
当我们探讨自我认知的时候,更多是在探讨已经获得了多少知识,但我却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觉察和反思能力。自我认知永无止境,但是每个人获取自我认知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父母是否能理解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了解自己的个性和脾气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等等,也会相应影响到子女。
自信
父母对自己的总体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会影响他们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塑造孩子的自我评价,从而决定他们的自信程度。另一方面,父母的自信程度还会影响他们面对人际关系和各种生活挑战时的策略、表现,孩子也会将观察模仿到的这些表现,投射于自己的人际交往中。
情感表达
每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那些我们羞于表露的负面情绪:脆弱、伤心、依赖、困惑、痛苦等等。从情绪聚焦疗法的角度来看,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用一些次生情绪去掩盖原生情绪,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比如当一个人感到难过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可能是愤怒和批判。父母在情绪表达上如果有这种自我保护的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多半也会出现在子女身上。
韧性
心理学上把韧性定义为人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的适应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所谓的“内心强大”。不过内心是否强大并非天生,而是一种后天可以培养的能力。高韧性的个体并非完全没有消极情绪,而是能够适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来面对。一个人心情低落时可以用多少种不同的有效策略来进行自我调整,大致能反映出他的韧性强弱。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所接受的培养和训练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的韧性培养也多少会受到影响。
界限感
人际关系中的界限实际上是一系列关于他人可以怎样对待我们的规则。界限感的建立和好恶感的确立,独立自治能力的形成,以及对亲密关系的维护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关联。父母一辈对界限感的认识非常模糊,多少也和他们成长的历史时代有关。子女如果和父母形成界限感模糊的亲子关系,就无法清晰地定义自己的个人界限。
关注原生家庭或许并不能改变成长经历带来的影响,但是当我们明白影响是如何产生的时,就会对这些影响有更多的认识,也就有了不同的选择。
你会发现以上所罗列的这些角度,都是某种能力或者意识,因此都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原生家庭之所以影响巨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限制了我们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始终需要依赖那些不良的模式和习惯。
误区3:我们都应该具备安全型人格
安全型依恋关系其实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概念。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使具备安全型人格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会有大约一半的时间犯各种错误。生活并不是完美的,每个父母都有忙碌、疲倦、心情不好或者疏忽的时候,可是真正决定孩子是否养成依恋型人格的,是父母如何管理和修复那些关系中的错误与创伤。
这个观点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依恋风格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分类,只要我们愿意修复关系中的裂痕,便能够和自己的伴侣以及未来的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所谓的原生家庭不幸福,我更愿意将其视作原生家庭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机会的缺失。把不幸转化成能力,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能够帮助你客观地评价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那些积压的情绪,让自己回归到一个相对平静和理性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你可以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重新决定和选择你希望与父母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当然,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其他的意义,比如提升自我认知和自信,优化情绪模式和情绪管理,解锁亲密关系中新的相处方式,包括让代际伤害停留在我们这一代,不再影响我们的子女。
在家里,你会锁上房门吗?
空间及自治
在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时,我们很容易把人的心理活动放在真空中看待,认为一切都是来自主观的体验与选择。可是人的心理与所处的物理空间也有联系。
生活环境通常可以映射出我们和生活伴侣的关系状态。这样的映射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那么自己的房门是否上锁,又能映射出什么呢?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作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天生具有成长和向好的倾向,不过这种倾向的实现与否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足够自治,是否具有内在动力。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力越源自内在,人们便会越努力地执行自己的选择。
发自内心的意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保持一定的独立自治。人如果没有独立性,习惯以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为动力来源,那么他可能很难坚持自己的个人意愿。不给自己的房门上锁,意味着私人空间可以随时被打破,也就意味着没有独立自治的可能。不上锁的房门,象征着个人界限的模糊和缺失。这种没有私密性的空间,面临着随时被侵入的风险,人自然会因此充满焦虑。
缺失的独立
第一,持续焦虑。有种被监视的恐惧感。尤其是当家庭关系充满矛盾时,由于不能锁门,感觉矛盾会一直蔓延到自己的房间里
第二,不接纳自己。当缺少了明确的界限,没有私密空间自由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感受时,许多人便无法面对和接纳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因为即使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也会强迫自己做出符合父母期待的样子来,而这些期待和自己的真实想法往往是相冲突的。长此以往会导致我们逐渐失去自我接纳的能力。
第三,犹豫不决。因为心理上缺少安全感,时刻面对着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期待之间的矛盾,内心的感受会不断被质疑和否定,所以徘徊纠结,无法在自己的渴望和父母的期望之间做出抉择。
简言之,不锁房门这个小小的举动,可能会让人在家庭关系中缺少合理的界限和独立性,从而失去足够私密和自治的空间来获得自我成长。
让亲自关系不断进化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锁上房门能够让人获得一个足够安全的、相对独立的空间,有利于自我意识、自治性和独立人格的发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锁门也是一种对亲子关系的重新定义和调整,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进化到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关系。
你需要明白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静态的,虽然父母希望你永远是孩子,这样可以让他们一直呵护或者掌控,但我们和父母都在经历不同的生命阶段,亲子关系的不断进化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自治性,是拥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所具有的属性,锁门的象征意义在于,它开启了对自治性的培养,也是在告诉父母“我在自己的空间里,可以独立处理好自己的选择与行为”。自治不是疏远他人或切断关系,而是设定一个健康的界限,以双方的独立自主为前提维持亲密的关系。拒绝或者忽视自治性,反而是形成糟糕关系的重要成因。
锁门还有一层意义,可以体现在更广义的社会关系上。中国的家庭文化向来都是重集体、轻个体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界限意识非常模糊。这种文化的形成,可能源于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大集体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源,从而维系整个家族的生存。
如今的社会关系中,亲戚、家族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以父母、子女为核心的家庭成为主要单位,相对于传统大家族,这种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关系形态,更需要发展明确的独立性和个人界限。
如何锁门
第一,你可以偶尔锁门,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有的父母可能压根儿不会有太大反应,这可能令你意外,但你也是幸运的。多数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有一些疑问,你要向他们解释清楚你的意图,让他们知道这并不是某种带有敌意或者攻击性的行为。
第二,父母随意进出你的房间或许是出于对你的照顾和关心,你锁门可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好意被误解。这时你可以告诉他们,你已经成年,如果他们能够多给你一些隐私空间,将会对你更有帮助,也可以让你们的关系更加平衡。通过这样的语言表述,你可以启发他们学会并使用更为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关爱。
第三,明确关于锁门的界限。让他们知道你并不是随时都会锁门,某些时候你也会打开房门,欢迎他们进入。你只有在需要独处的时候才会锁门,在这个时间段内他们需要事先征得你的同意才能进入。如果你能够和父母理性地探讨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同时问问他们,希望以怎样的方式来适应这种变化。
第四,你要明白在重新调整和建立界限的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是必要的。事实上,锁门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对家庭关系带来大的冲击,如果上述情况均不适用于你的父母,你可以坚持锁门,强制性地让他们习惯这种行为。
如何走出父母关系的阴霾
有可能完全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吗?
过去的经历无法改变,但是,让这些经历带来的影响持续限制个人的发展,还是让它成为推动自我成长的动力,是由我们自己的选择所决定的。这是一个你逐渐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定义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角色的过程。
人格的成长,需要有足够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去探索和尝试,这样才能够发展出明确的喜好、倾向、能力和特质。在许多家庭中,夫妻之间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子女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尝试和探索,而是被迫参与到父母的问题中去。随着孩子的成长,其对于独立人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种关系角色和个人身份之间的拉扯,就造成了原生家庭的阴影。
这种阴影,可以理解为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所选择扮演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我们感到安全,有存在感,避免出现焦虑和恐惧,但与此同时也限制了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然成长,让我们在成年后难以维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需要明白的是,我们所恐惧的一切,并不是因自身而起。我们需要改变自责的心态,对于家庭关系中无法避免的状况,要用积极健康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
黎明前的黑暗
我们关注原生家庭的问题,一方面是为自己创造成长的空间和自由,另一方面也是在探索和父母关系更加亲近的可能性。
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对于痛苦,人体有自动复原的能力,而真正让我们陷入危机的,是努力压抑和回避这些痛苦时所产生的额外的焦虑。如果你不愿意正视内心的痛苦,也就是在阻止心理韧性发挥作用。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强大的,但前提是能够充分理解自己到底在经历些什么。如果你选择压抑和回避,无异于主动缴械投降,停止防御,让压抑痛苦带来的焦虑占据内心。
重新梳理自己的过去,意味着你要系统地回忆、分析和理解自己过往的经历。
如果你因为过去而痛苦,最有效的解脱方式就是直面这种痛苦,观察它,理解它,知道你究竟因为什么而痛苦。当你的痛苦有了具体的来源时,才有可能慢慢放下它。
多亲近由你说了算
我们关注原生家庭的终极目的不是忘掉过去,放下怨恨。因为有的事情或许永远也无法真的放下。能够客观地看清原生家庭的影响,你才能够重新选择你在家庭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对某些家庭来说,成员之间保持一些距离反而会更合适。
我认为最健康的家庭关系,未必是最亲近和甜蜜的。如果你能够通过思考、沟通和协商,与父母保持适当的距离,让不同个性、观念、生活方式的人都感到平衡和舒适,同时支持彼此的成长,就是最好的家庭状态。
走向何处?
要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我们还要做很多努力。一直背负着过去的包袱,你对未来的期待和动力都会受到限制。
走出阴影,你才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全部经历,尤其是那些你曾经不堪回首的部分。人就是这样一种有趣的存在,只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才能够让内心充满勇气和能量,掌控生活,重视自己的愿望和喜好。虽然有些矛盾,但是力量和希望往往存在于内心最易被忽视的角落里,真正的快乐是对勇敢接纳痛苦的人的奖赏。
从另一个感性的角度来说,走出阴影可以增加生活的美感。当你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去感受、探索和学习,你会发现眼中的世界和以前不同了,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