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共服务供给、生计资本转换与相对贫困的形成
这是一篇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生计资本转换与相对贫困的形成的思维导图,包括:问题的提出、分析框架、研究假设、研究设计、实证分析、结论与讨论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公共服务供给、生计资本转换与相对贫困的形成
问题的提出:
文献中相对贫困是指什么
文献中相对贫困有哪些影响因素
分析框架
相对贫困概念的定义
相对贫困的主要致因
制度结构-个体行动-贫困形成
研究假设
制度供给与相对贫困
H1:制度供给越完善,相对贫困程度越低
资本转换与相对贫困
H2:物质资本越充足,相对贫困程度越低
H3:人力资本越充足,相对贫困程度越低
H4:社会资本越充足,相对贫困程度越低。
H5:生计策略越多元,相对贫困程度越低。
H6:在城市内部,制度供给、生计资本、生计策 略对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存在空间分异
研究设计
变量测量
因变量:采用主观贫困标准测量相对贫 困(使用问卷调查采访的经济状况的自我评价)
自变量
制度供给
公共服务满意度
物质资本
收入
人力资本
教育程度
健康评价
社会资本
社会信任度
生计策略
寻找工作的方式
数据来源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5)
采用多阶分层 PPS 随机抽样方法
模型构建
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
实证分析
描述性分析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分析
模型检验
制度供给的减贫效应
H1得到验证
资本转换的减贫效应
H3、H4、H5得到支持
H2不能得到支持
H6得到支持
结论与讨论
分析结论
建议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