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体液免疫
人卫第七版体液免疫思维导图,包括体液免疫的概念、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等内容。
固有免疫应答思维导图,包括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固有免疫应答的效应、作用时相和特点等内容,适用于临床医学。
医学免疫学第十二章细胞免疫,知识点有细胞免疫概述、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T细胞的活化与分化、T细胞的免疫效应和转归。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体液免疫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TI抗原(如细菌多糖、 脂多糖和多聚蛋白等)可直接激活B细胞, 不需要Th辅助。主要激活B1细胞, 产生IgM类抗体。根据TI抗原激活B细胞的方式, 可分为TI-1抗原和TI-2抗原
B细胞对TI-1抗原的应答
TI-1抗原: 成熟和不成熟的B1细胞均可被激活。
B细胞对TI-2抗原的应答
TI-2抗原: 只能激活成熟的B1细胞, 婴幼儿通常缺乏对TI-2 抗原的应答, 易感染含TI-2抗原的病原体。
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
是指抗原初次刺激机体产生的应答。
初次应答产生抗体的的四个阶段
1.潜伏期 机体受抗原刺激到血清特异性抗体被检出。
2.对数期 血清抗体量呈指数增长。
3.平台期 血清中抗体浓度维持一个稳定的高水平。
4.下降期 血清中抗体浓度缓慢下降。
再次应答
是指记忆细胞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产生迅速、 高效、 持久的应答
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特征
1.潜伏期短;
2.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
3.抗体浓度增加快, 快速到达平台期, 平台高;
4.抗体维持时间长;
5.再次应答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IgG,
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再次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次抗原刺激的间隔长短, 间隔短则应答弱, 间隔太长则反应也弱。乙肝疫苗: 0-1-6(月)狂犬疫苗: 0-3-7-14-28(天)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CR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B细胞对抗原内化提呈(专职性APC)
BCR识别抗原的特点
BCR不仅能识别蛋白质抗原, 还能识别多肽、 核酸、 多糖类、 脂类和小分子化合物类抗原
BCR既能特异性识别完整抗原的天然构象, 也能识 别抗原降解所暴露表位的空间构象
BCR识别抗原不需要APC的加工和提呈, 没有MHC 限制性
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BCR-CD79a/CD79b信号
BCR共受体的增强作用
C3d结合抗原 CD21(CR2) 识别C3d CD19传递信号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CD40-CD40L
T-B细胞相互作用
B细胞需要T细胞辅助主要表现
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活化、 增殖和分化
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D40L可提供B细 胞活化必需的第二信号
B细胞对Th的作用
B细胞可作为APC加工、 提呈pMHC II活化T细胞
B细胞识别抗原后诱导表达B7与T细胞表面CD28结合提供T 细胞活化第2信号
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的增殖是B细胞形成生发中心和继 续分化的基础
B细胞增殖和终末分化
B细胞的滤泡外活化
FDC
Tfh
CCR7
初级聚合灶的形成
B细胞与T细胞初次接触活化2-3天后, B细胞下调CCR7的表达, B细胞离开T、 B细胞交界区迁移, B细胞经过进一步增殖和分化, 形成初级聚合灶。B细胞在初级聚合灶中存活数天, 介导第一阶段的体液免疫应答, 部分B细胞分化为浆母细胞, 经历Ig类别转换分泌抗体。
生发中心的形成
体细胞高频突变
lg亲和力成熟和阳性选择
lg的类别转换
浆细胞的形成
分泌抗体
记忆B细胞的产生
概念
病原体及其抗原成分进入机体后, 可诱导抗原特异性B细胞活化、 增殖并最终分化为浆细胞, 产生特异性抗体进入体液, 通过抗体的中和作用、 调理作用及对补体的活化 作用, 阻止机体内病原体的吸附、 感染, 这个过程称为体液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