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病理学 肿瘤
肿瘤的概念、形态、命名、生长与扩散等内容
编辑于2021-10-17 17:09:22神经递质和受体,详细概述了人体生理学中的多个方面,包括血管收缩与血压调节、眼部生理反应、消化和泌尿功能、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及传出神经与运动神经的作用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RAAS系统主要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包括血管紧张素Ⅰ、Ⅱ、Ⅲ)和醛固酮等激素及其相应的酶组成,这些成分通过复杂的生理反应相互关联,共同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这是一篇关于血管的神经支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舒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概述了心血管系统中血管的分布密度、神经支配方式以及舒血管神经纤维的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神经递质和受体,详细概述了人体生理学中的多个方面,包括血管收缩与血压调节、眼部生理反应、消化和泌尿功能、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及传出神经与运动神经的作用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RAAS系统主要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包括血管紧张素Ⅰ、Ⅱ、Ⅲ)和醛固酮等激素及其相应的酶组成,这些成分通过复杂的生理反应相互关联,共同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这是一篇关于血管的神经支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舒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概述了心血管系统中血管的分布密度、神经支配方式以及舒血管神经纤维的特点。
肿瘤
概念
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集体局部的异常组织团块(肿块)
肿瘤性增殖
与机体不协调,对机体有害
单克隆性增生(不受调控)
肿瘤细胞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均有异常,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肿瘤细胞生长旺盛,失去控制,具有相对自主性
非肿瘤性增殖
符合机体需要的生物学过程,受到控制,有一定限度
引起细胞增殖的原因消除后一般不再继续
细胞能够分化成熟
形态
大体形态
数目
单发肿瘤(一个肿瘤)、多发肿瘤(多个原发肿瘤)
大小
差别很大(数克至数千克甚至数数千克)
形状
乳头状、绒毛状、息肉状、结节状、分叶状、浸润性、溃疡状、囊状
颜色
由组成肿瘤的组织、细胞及其产物的颜色决定
质地
与其类型和与间质的比例有关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良性肿瘤可形成包膜,与周围组织常常分界清楚
恶性肿瘤多数向周围组织中浸润性生长至界限不清,或挤压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
组织形态
实质(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
间质(支撑和营养肿瘤实质、参与肿瘤免疫反应)由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细胞等组成
分化
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
未分化肿瘤(分化极差,以致无法判断其分化方向的肿瘤)
异型性
结构异型性
肿瘤细胞形成的组织结构,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
细胞异型性
细胞体积异常
细胞大小和形态很不一致
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核大小形状和染色差别较大(核的多形性)
核仁明显,体积大,数目增多
核分裂象增多,出现异常核分裂象
命名
一般原则
良性肿瘤
组织或细胞类型+“瘤”
恶性肿瘤
上皮组织(癌)
上皮名称+“癌”
未分化癌(缺乏特定上皮分化特征的癌)
间叶组织(肉瘤)
间叶组织名称+“肉瘤”
未分化肉瘤(缺乏特定间叶组织分化特征的肉瘤)
癌肉瘤(同时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
特殊情况
结合肿瘤的形态特点
乳头状囊腺瘤、乳头状囊腺癌等
约定俗成
xx母细胞瘤;白血病、精原细胞瘤;恶性xx瘤;xx瘤病;畸胎瘤 等
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瘤样病变(假肿瘤性病变)
本身不是真性肿瘤,但其临床表现或组织形态类似肿瘤的病变
生长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实质器官的良性肿瘤)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不侵犯周围组织
周围形成完整的纤维性被膜
浸润性生长(恶性肿瘤)
与邻近的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
长入并破坏周围组织
没有被膜或破坏原来的被膜
外生性生长(二者都可)
恶性肿瘤基底部往往有浸润,易发生坏死
生长特点
生长速度差别很大
良性肿瘤一般较缓慢
恶性肿瘤生长较快
生长分数(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的比例) 高的肿瘤对于化学治疗敏感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有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
肿瘤的演进和异质性
肿瘤的演进: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侵袭力增加的现象
异质性:指由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侵袭力、生长 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
扩散
局部浸润
直接蔓延
随着恶性肿瘤不断长大,肿瘤细胞常常沿着组织间隙或 神经束衣连续性的浸润生长,破坏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现象
转移
淋巴道转移
上皮源恶性肿瘤(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血道转移
最容易发生转移的器官是肺和肝
种植性转移
分级和分期
分级(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 异型性、核分裂象的数目)
I级(高分化)
II级(中分化)
III级(低分化)
TNM分期
T1~T4(肿瘤原发灶的情况)
N0~N3(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
M0~M1(有无远处转移)
举例
上皮组织肿瘤
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乳头状瘤
指状或乳头状突起,也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
根部与正常组织相连
腺瘤
管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
囊腺瘤
纤维腺瘤
多形性腺瘤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鳞状细胞瘤(鳞癌)
可形成溃疡
癌巢中央可出现角化珠或癌珠
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
腺癌
基底细胞癌
癌巢由深染的基底细胞样癌细胞构成
生长缓慢,表面常形成溃疡,浸润 破坏深层组织,很少发生转移
尿路上皮癌
间叶组织肿瘤
间叶组织良性肿瘤
脂肪瘤
好发于皮下组织
呈不规则分叶状
有被膜
血管瘤
无被膜,界限不清
浸润性生长
有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静脉血管瘤
淋巴管瘤
由增生的淋巴管构成
平滑肌瘤
由梭形细胞构成,形态比较一致
核分裂象罕见
软骨瘤
呈不规则分叶状,小叶由 疏松的纤维血管间质包绕
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脂肪肉瘤
常发于软组织深部、腹膜后, 较少从皮下脂肪层发生
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
横纹肌肉瘤
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
易早期发生血道转移,预后差
平滑肌肉瘤
血管肉瘤
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
纤维肉瘤
骨肉瘤
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
肿瘤破坏骨皮质
恶性程度很高,生长迅速
发现时常有血行转移
软骨肉瘤
多见于盆骨
一般比骨肉瘤生长慢
转移也较晚
神经外胚叶肿瘤
胶质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产生自视网膜胚基
恶性黑色素瘤
多见于皮肤和黏膜,偶见于内脏
癌前疾病(或病变)、异型增生和原位癌
癌前疾病(或病变) (具有癌变可能性的良性疾病)
大肠腺瘤
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
慢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
溃疡性结肠炎
皮肤性溃疡
黏膜白斑
原位癌
一种恶性肿瘤,绝对没有突破基底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