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慢性肾衰竭
关于慢性肾衰竭提纲的思维导图,包含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神经肌肉、心血管、肾性骨病;慢性肾衰竭CRF:危险因素、发展过程、发病机制等。
关于诊断学尿量的思维导图,包含定义:正常成人1000~2000ml/24h;病因:少无尿: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多尿:内分泌代谢、持续性等。
这是一张有关于淋巴系统的思维导图,详细的归纳了,第一节总论、第二节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的范围、第三节淋巴导管的内容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慢性肾衰竭CRF
概念
慢性肾脏病CKD
1.≥3月 2.检查检验异常 3.肾移植 4.GFR<60
分期:15-30-60-90
1.CKD基础 2.4-5期
病因
原发性
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慢性肾盂肾炎、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结核等;
继发性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
危险因素
缓慢渐进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急性恶化
肾前性
有效血容量不足
肾性
肾毒性药物
肾后性
泌尿道梗阻
发展过程
代偿期
受损肾单位<50%,无临床症状,但肾脏储备功能降低
失代偿期
受损肾单位>50%,肾脏已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出现夜尿、多尿,氮质血症和酸中毒
肾衰竭期
出现较重氮质血症、酸中毒、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等
尿毒症期
GFR<15,大量肾毒性物质积聚
发病机制
CRF 发病机制
高灌注、高滤过
高代谢
肾组织上皮细胞表型转化
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促纤维化
其他
尿毒症机制
肾排泄、代谢下降
平衡失调
毒素
小分子<500
BUN最多
中分子 500-5000
PTH最多
大分子 >5000
内分泌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肾前性氮质血症
有效血容量补足48-72h后肾功恢复
急性肾损伤
病史>3月
影像:双肾明显缩小
慢性肾衰急性加重
治疗
早期
基本策略
治疗病因
去除危险因素
保护肾单位
具体治疗
降压
130/80
降糖
空腹:5.0-7.2 睡前:6.1-8.3 糖化<7%
控制蛋白尿
<0.5g/24h
营养治疗
限制蛋白饮食
并发症治疗
纠酸
高血压
贫血
钙磷
防治感染
高血脂
吸附、导泻
透析
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酸碱
代酸
水钠
皮下水肿、体腔积液
左心衰、脑水肿
钾
早期——低钾血症
晚期——高钾血症
正常
晚期
高磷
低钙
镁
GFR<20
2.蛋白质等
蛋白质
糖类
糖耐量减低
低血糖症
脂代谢
维生素
3.心血管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钠水潴留:80-90%是由血容量增高引起,又称为钠依赖性高血压。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和加强利尿降压
肾素分泌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产生强烈缩血管和钠水潴留作用。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肾脏生成扩血管物质减少
心力衰竭
尿毒症性心肌病
心包疾病
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
4.呼吸系统
库斯莫尔呼吸
肺水肿、胸腔积液
尿毒症肺水肿
蝴蝶翼
5.胃肠道
(最早)
6.血液系统
肾性贫血
EPO合成减少
出血倾向
肾毒性物质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皮下淤斑和黏膜出血
血栓形成
7.神经肌肉
8.内分泌
肾脏本身
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紊乱
外周内分泌腺
9.肾性骨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代谢障碍、酸中毒
尿的变化
尿量
尿量(早中期为夜尿和多尿,晚期为少尿)
夜尿:夜间尿量增多,接近甚至超过白天尿量的现象
多尿
原尿流速加快:健存肾单位高灌注、高滤过,原尿生成增多、流速加快,肾小管上皮细胞来不及充分重吸收,使尿量增多
尿液浓缩功能降低:肾小管髓袢功能受损,导致髓质高渗环境形成障碍,水重吸收减少,尿液不能充分浓缩,引起多尿的最主要机制
渗透性利尿:健存肾单位滤出的原尿中代谢产物的含量代偿性升高,引起渗透性利尿
少尿:晚期肾单位大量破坏,GFR极度减少
尿渗透压
早期: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而稀释功能基本正常——低渗尿
晚期: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都发生障碍——等渗尿
尿成分
蛋白尿、血尿和脓尿
功能性ARF时肾小管功能未受损,少尿的原因主要由有效滤过压降低引起GFR显著降低所致,而器质性ARF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具有损伤,两者尿成分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