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19年初级会计
什么?这是初级会计最全的复习资料?是的,没错。无论你是预习还是复习,有了这篇导图你都会先人一步,从第一章的会计概论到第五章的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每一章的重要知识点都被提炼了出来,学习不发愁!
编辑于2019-08-24 06:12:04会计预习
第一章 会计概论
会计的概念
概念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对象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资金运动
会计目标
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济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会计的职能
核算职能
概念
又称反映职能,是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核算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事项
监督职能
概念
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
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的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企业)
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质量要求
会计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3可2重谨相及
可靠性
可比性
可理解性
重要性
实质重于形式
谨慎性
相关性
及时性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的确认
资产
特征
1.资产是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确认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构成(按流动性分)
流动资产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或预付款项、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负债
特征
1.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确认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构成
按偿还期限长短分
流动负债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的负债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
特征
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者分派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能返还给所有者
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构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收入
特征
1. 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 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确认条件
1.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构成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
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确认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构成
1.营业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2.税金及附加
3.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利润
特征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构成
营业利润、净利润
会计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成本
现值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认基础
会计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营成果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科目
概念: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分类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资产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共同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账户
概念: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的分类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资产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有备抵账户
又称抵减账户是指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确定被调整账户实有数额而设置的独立账户
共同类账户
成本类账账户
损益类账户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账户的功能和结构
账户的功能:期末余额=初期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结构:T型账户
第四章 会计计账方法
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
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概念:指以"借","贷"为计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账户结构
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借增贷减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减贷增
备抵账户与所调整账户相反
计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相等
会计分录
概念:简称分录,是对每笔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3大要素: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名称和计账金额
分类:简单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
分类的编制步骤
1.分析经济交易或事项涉及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
2.确认影响到哪些要素项目,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认记录哪个(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哪些)账户的贷方
4.确认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试算平衡
1.概念: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计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2. 试算平衡的分类:
发生额试算平衡
【直接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计账规则: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
【直接依据】财务状况等式: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一节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三节 固定资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四届 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五节 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六节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七节 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第八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九节 财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第六章 财务初六流程
第七章 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