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历史时间轴(1)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历史时间轴(1)的思维导图,时间轴以直观、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帮助学生和研究者更容易地理清历史事件的时序关系,避免混淆和误解。
编辑于2024-02-13 17:49:10中国历史时间轴
中国古代史
夏(约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
建立者:禹
启之前,禅让制 启之后,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和职官
地方对夏部族直接统治,其他地方间接统治
灭亡:商汤发兵讨桀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建立者:商汤
甲骨文,青铜器
内外服制
后期出现铜铸币
灭亡:牧野之战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建立者:周武王姬发
分封制,宗法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共和行政(召公、周公)
贵族等级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核心)
世官制
礼乐制度(“敬天保民”的思想)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建立者:周平王姬宣臼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国 战国七雄:齐、韩、赵、魏、楚、燕、秦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百家争鸣
郡县制,官僚制
商鞅变法
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思想: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法治
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户籍制度
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
建立者:秦始皇帝嬴政
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
修驰道,直道
焚书坑儒,严刑峻法
地方制度:郡县两级制(郡县制)
文书行政机制:文书行政,文书传送
官员选拔:“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官员管理:上计制(考核),御史大夫(监察)
以法家思想治国,秦律
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赋役制度:田赋、人头税和徭役
户籍制度:分类登记制度
乡里制度、什伍组织
汉朝(公元前202-220)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建立者:汉太祖刘邦 东汉(25-220年)建立者:汉世祖刘秀
文景之治
黄老无为思想,“与民休息”政策,尊崇儒术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七国之乱
政治上:推恩令,中外朝制度,察举制,刺史制度
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
开拓疆域:北击匈奴(河西走廊设立四郡);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
王莽政权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文化:《史记》《汉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汉赋,乐府诗,五言诗,造纸术(蔡伦)等
中央:三公九卿制,设中朝, 东汉时,设尚书台
地方:郡县二级制 东汉末:州郡县三级制
官员管理:上计制(考核);御史大夫,刺史,巡视监察制度(监察)
《九章律》,律令
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和亲政策;设田官(西域);设护乌桓校尉;屯戌政策
田赋、人头税和徭役
编户齐民
乡里制度,什伍组织
建立常平仓制度
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三国(220-280年) 西晋(266-316年)建立者: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年)建立者:晋元帝司马睿 南朝(420-589年) 北朝(439-581年)
三国鼎立(魏、晋、吴)
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地方)
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官员选拔) 设置律博士、律令的儒家化
隋朝(581-618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隋灭陈之站
广设仓库
兴建洛阳城
开通大运河
中央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
地方行政制度:州县二级制
官员选拔:科举制
官员管理:由尚书台吏部考核;御史台(监察机构)
民主关系的管理机构:尚书台的礼部及鸿胪寺
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
赋税制度:租调役
户籍制度:“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唐朝(618-907年)
建立者:唐高祖李渊
贞观之治
武周统治
开元盛世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怀仁可汗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吐蕃与唐会盟
渤海郡王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灭亡:黄巢农民起义
中央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
地方行政制度:道州县三级
官员选拔:科举制
官员管理: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 御史台、监察区(监察)
唐律礼治
民族关系管理机构:尚书台的礼部及鸿胪寺
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天可汗(唐太宗)
长庆会盟
遣唐使
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
户籍制度:唐承隋制
基层组织形态:设里正、坊正、村正
基层社会治理:邻保制度
五代十国907-979年
五代(907-960年):后梁,后唐,后周,后晋,后汉
十国(891-979年):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
契丹兴起与南侵
辽(916-1125年)
建立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南、北面官
定期迁徙
又称“契丹国”
澶渊之盟
宋(960-1276年)
北宋(960-1127年)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6年)建立者:宋高宗赵构
中枢机构(中央行政制度):二府三司制,三省六部制
崇文抑武
宋辽战争(澶渊之盟)
宋夏战争
王安石变法
抗金斗争
绍兴和议
地方机构(地方行政制度):州县二级制变为路州(府)县三级制
官员选拔:科举制
官员管理:制定严格标准(考核);台谏合一(监察)
法律:以唐律为蓝本
教化:程朱理学(儒学)
交子(纸币)
赋税制度:两税法,募役法
户籍制度:分主户与客户
基层社会治理:保甲制
宋词
西夏(1038-1227年)
建立者:夏景宗李元昊
制度建设: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宋夏合约
宋夏战争
金(1115-1234年)
建立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猛安谋克(军事组织、地方行政组织、是兵农合一的制度)
大定之治
元1271-1368年
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
明(1368-1644年)
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
清前中期(1644-1840)
建立者: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中国近代史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51年金田起义
1853年定都南京,建立太平天国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瑷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860年攻进北京,并洗劫圆明园
1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1年辛酉政变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84年新疆建省
1885年台湾建省
1888年英国入侵西藏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辛亥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朝灭亡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创立黄埔军校
1925年孙中山逝世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师北伐
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1937年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律的反攻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
1949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