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牙拔除术思维导图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牙拔除术的内容,包含常用拔牙器械及使用方法、拔牙基本步骤、阻生牙、牙拔除术并发症等。
编辑于2021-10-19 15:16:13牙拔除术
拔那颗牙?(主诉)
该不该拔牙?(适宜症)
适宜症
能不能拔?(禁忌症)
禁忌症
一..心脏病:近期暂缓拔牙
1.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2.不稳定的或最近开始的心绞痛
3.充血性心力衰竭
4.未控制的心力衰竭
5.未控制的高血压心脏病
6.心功能用级者
7.草绿色链球菌(中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血症
如何拔牙?(拔出策略)
1.对待患者的方法
1.进行充分的术前说明,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用患者听的懂的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进行说明
3.让患者放松
4.术中要对手术进展情况,剩下的处置内容和所需时间等进行说明
2.姿势体位要求
1.不能让患者有压迫体位
2.从全部术野能看到患者全身的自然姿势
3.正确精确并且舒适的手术姿势
4.肘部成直角,术野要在上腹部高度
5.确保灯光充分照入视野
3.拔牙不肿的要点
1.切口不要大幅超过膜龈联合
2.不要过度去骨
3.不要用暴力
4.彻底止血
5.短时间结束
6.松弛缝合,不要强行拉紧
7.开放创口,闭锁时要留置引流条
8.术后全身及局部药物的静止
4.病人体位
1.上颌牙:地平面45°,患者上颌与术者肩部在同一平面
2.下颌牙;地平面平行,与术者肘关节平齐或下颌略低
1.常用拔牙器械及使用方法
牙挺
工作原理:杠杆,轮轴,楔原理
使用注意事项
1.决不能以邻牙做支点,除非邻牙亦需要同时拔除
2.拔除阻生牙或颊侧需去骨者外,龈缘水平处的颊侧骨不应作为支点
3.龈缘水平处的舌侧骨板,也不应作为支点
4.必须以手指保护,以防牙挺脱落
5.用力必须有控制,挺刃的用力方向必须正确
挺松患牙对坚固不松动的牙,死髓牙,冠部有大的充填物或牙冠破坏较大时,应先用牙挺挺松至一定程度,然后换用拔牙钳
对牢固的或无法直接夹持的患牙,牙挺常为首选使用的器械,牙挺对牙槽突的创伤较大,术中要与牙钳配合使用
放置要求
1.钳缘长轴与牙长轴平行
2.钳缘尽量向下放至牙颈部
3.钳缘弧面与牙面紧贴
刮匙
首要作用是探查,牙拔除后,一部分牙周膜保留在牙槽窝的骨壁上,这对拔牙创伤的愈合是有利的,不应盲目将其挂除或进一步破坏,根周组织健康的牙拔除后避免过度搔刮牙槽窝骨壁
急性炎症期不刮
慢性炎症需刮干净肉芽肿,否则伤口经久不愈,导致干槽症,刮至血液充满牙槽窝
不适用过大向上的力,避免造成上颌窦穿孔
牙龈分离器
从骨面将牙龈,骨,膜分开,利于牙挺入牙和牙槽间隔
牙钳
握钳时,手掌勿太接近关节部,应握钳柄接近末端
钳缘的长轴必须与牙体长轴平行,安放时,钳缘应贴近牙面滑入牙颈部
钳缘的位置必须在牙根部,并尽可能插向根方,而不是置于牙冠釉质上
夹紧患牙,使在用力时,钳缘不会在牙骨质上滑动,否则易断根
患牙脱位牙钳夹紧后,施力使得患牙脱位,拔出时力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摇动,扭转(上前牙)与牵引(拔除)
摇动:适用于扁根的下前牙,前磨牙及多根的磨牙,摇动顺序一般应先向弹性大,阻力小的一侧进行
扭转:用于圆锥形根的牙,如上颌前牙,沿牙根纵轴方向反复扭转,以撕裂牙周膜纤维并扩大牙槽窝
牵引(拔除):继上述两种动作之后,最后将牙拔除的动作,开始牵引时,应与扭转或摇动结合进行,牵引方向应为阻力最小的方向,牵引时切忌暴力或过急
使用牙钳时应注意保护,拔上颌牙,术者可用左手两指捏触患牙和邻牙,拔下颌牙用左手拇指扶于钳缘与钳柄交界区,起到辅助加力和防止伤及对颌牙,其他手指托住下颌下缘,起固定颌骨及减小对颞下颌关节损伤的作用
拔牙基本步骤
1.接诊
2.检查
拍片;四联卡;口内;淋巴;唾液;松动度
3.方案
4.术前准备
手术同意书;消毒口周碘伏;拍照(术前术后);血糖血压,器械
器械准备;碧兰麻推注器,刀片,刀柄,牙挺,拔牙钳,刮匙(拔乳牙时不需要)骨膜剥离器,缝针缝线,明胶海绵(加碘仿)
5.麻醉
6.牙龈分离
目的:避免安放牙钳时损伤牙龈,或拔牙时将牙龈撕裂,导致术后牙龈出血
核对患牙,分离至牙槽嵴顶,防止牙龈撕裂,先唇舌侧后邻面
用手术刀片或探针将牙周环状韧带切开,可以减少牙龈损伤
7.牙挺松牙齿
8.安放拔牙钳
9..(术后处理)拔出牙的检查及拔牙创的处理
查,刮,冲,压,修,维,缝,咬
10.医嘱
1.拔牙当日不要漱口和刷牙,以防止出血
2.拔牙后一小时方可进温软食物,食物不可过热,过硬,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食物
3.不要用舌头舔伤口或反复吐唾液,吸吮伤口,防止剧烈运动
4.叮嘱病人术后有明显的出血,肿胀,发热,张口受限等症状及时复诊,伤口有缝线者,术后5-7天拆线
5.视病情需要服消炎药,止痛药,同时做好用药指导
6.拔出牙后检查牙齿是否完整,检查口腔器械有无折断,若有断端是否取出
7.除智齿外一般拔牙后2-3个月行义齿修复
8.如有意向做种植牙,拔出后6个月请与医生联系
11.回访
当天;3天;7天;一个月
阻生牙
阻生牙拔除的适应症
1.预防第二磨牙牙周损坏
2.预防龋齿
3.防止冠周炎
4.防止邻牙牙根吸收
5.防止发生牙痛
6.预防牙列发生拥挤
阻生牙的分类
垂直阻生
可用挺出法拔出,将牙挺置于近中,以牙槽突为支点,以楔力为主,挺上缘向远中转动,可使牙槽窝向远中扩大;挺下缘向远中转动,可使牙获得向上后的云动力
水平阻生
阻力较大,劈冠时近中部分应尽量大些,最好用正中劈开法
中,低位水平阻生牙的阻力较大,常需结合使用劈开法和去骨法,(少去骨,多分牙),对不易取出的近中牙冠可使用纵劈法,将牙冠按釉质和牙本质小管的方向,自舌侧开始分多片劈开取出
近中阻生
高位,邻牙阻力不大时可用直接挺出
如邻牙阻力大,可使用近中劈开发解除之
分牙后,如用力不当或根阻力大,会造成远中半冠折断,而增大拔牙难度,可应用牙挺向上结合向舌侧施力
如根阻力大可结合增隙和去骨法
远中阻生
颊向阻生
舌向阻生
舌倾角度在45°以下,可按垂直阻生的方法拔出
舌向倾斜角度大者,冠部舌侧骨板常缺如或较低,用冲出法可使牙向舌侧脱位
倒置阻生
阻力分析
1.冠部阻力
翻瓣
2.根部阻力
去骨
3.邻牙阻力
分冠,磨开法,劈开法
拔牙步骤
1.麻醉
2.切开,翻瓣
高位阻生一般不需要翻瓣
袋形瓣/角形瓣
翻瓣切口应位于近颊轴角处,翻瓣长度与牙体拔出难易有关
切口地方加浸润麻醉,同时也可减少出血
阻生位置较深推荐三角瓣
3.去骨
目的去除牙体阻力
4.分牙
主要目的是解除邻牙阻力,减小骨阻力,分牙有劈冠和分根
优点: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
缺点:用凿劈开时,如发育沟不明显或牙已松动,则不易劈开
常用的劈开方法有正中劈开(纵劈)和近中劈开(斜劈)
成功的关键:发育沟清晰,无龋怀,器械锐利合适,有支点,闪击样敲击,防止骨折
拔牙长镊钻:25.28.31mm
拔牙手机:仰角机头,机头只出水(否则造成拔牙创的气肿)
注意事项:
1.劈冠时力量适中
2.避免劈冠时牙齿从舌侧劈位
3.注意保护重要结构(下颌神经,舌神经)
4.拔牙创处理
5.增隙
6.拔出阻生牙
7.拔牙创处理
8.缝合·
目的是将组织复位以利于愈合,防止术后出血,缩小拔牙创,避免食物流入,以保护血凝块
先缝近中再缝远中,近中颊侧切口不易操作,应斜向夹针,使针与切口呈垂直交叉,先从切口近中末翻瓣侧磨硬联合稍下刺入,使针按其弧度贴骨面自然顺畅推进,不可强行使针穿出而造成牙龈撕裂
9.压迫止血
牙拔除术并发症
拔牙前并发症常由麻醉引起
牙拔除术中并发症
1.晕厥
2.牙根折断
3.软组织损伤
牙龈损伤
多为撕裂伤
是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安放牙钳应有插钳动作,发现牙龈与患牙仍有黏连要及时分离,已撕裂的牙龈要复位缝合
邻近软组织损伤
4.骨组织损伤
1.牙槽突骨折
多因拔牙用力不当,牙根与牙槽突黏连或牙根形态异常导致
用分离器仔细分离粘骨膜后取出
2.下颌骨骨折
暴力是直接原因
5.邻牙,对颌牙损伤
6.神经损伤
拔牙时可能损伤的神经有和神经,舌神经,鼻腭神经,颊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下牙槽神经损伤90%是拔下颌阻生智齿引起
下牙槽神经损伤后,出现下唇及颌部皮肤不完全性麻木或兼有烧灼,刺痛,蚁走等异常感觉
7.颞下颌关节损伤
8.断根移位
易进入上颌窦:6的腭根,7的近中颊根
9.口腔上颌窦交通
上颌磨牙拔出困难时,用翻瓣去骨法
拔牙后反应和并发症
1.拔牙后反应性疼痛
2.术后肿胀反应
3.术后开口困难
4.拔牙后出血
阿司匹林服用停药一周才能拔牙
5.拔牙术后出血
6.干槽症
表现:牙槽窝空虚
预防:搔刮至血填满牙槽窝
骨白线:根尖周囊肿
7.皮下气肿
术后叮嘱患者切勿鼓气
表现:局部肿胀无压痛,可有捻发音,发生在颊部,下颌下及颌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