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运动训练方法
田麦久版运动训练学,最全运动训练方法整理,包括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编辑于2021-10-20 20:43:39运动训练方法
在运动训练活动中 ,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 办法。
作用
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基本结构
a、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 b、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 c、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 d、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 e、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
分类
模式训练法
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操作程序
a、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 B、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 C、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 d、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 E、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 F、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 G、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构成: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
特点:信息化、具体定量化
应用过程
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模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运动评定结果了解运动员现实情况,修改训练计划相应环节或教练员指导方案,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控制过程,使运动员训练结果科学的逼近训练模型指示的预定目标
程序训练法
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 , 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地 编制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 , 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 , 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 方法
构成: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
特点:系统化、定性化、程序化
应用过程
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程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运动标准、检测手段了解运动员现实情况,修正教练员指导方案或根据训练程序指出的内容,继续实施程序训练
分解训练法
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 , 然后 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单纯训练法
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
特点: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
递进分解训练法
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成起来训练;掌握后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三部分合起来训练如此直至掌握完整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
顺进分解训练法
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三部分一起训练;如此步步前进,直至完整掌握技术或战术。
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大体一致;后一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
逆进分解训练法
将应用时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最后一部分;逐次增加训练内容到最前一部分,如此进行直至掌握完整的技术或战术
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恰恰相反;多运用于最后一环节为关键环节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
完整训练法
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便于运动员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技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可用于单一动作训练。多元动作训练,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
重复训练法
多次重复同一练习 , 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间歇训练法
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 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 , 使机体处于不完全 恢复状态下 , 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作用
1、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增强; 2、通过调节运动负荷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配合的适应性变化, 3、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的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4、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 5、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机体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持续训练法
指负荷强度较低、 负荷时间较长、 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作用
1、主要用于发展一般耐力素质,有助于完善负荷强度不高但过程细腻的技术动作,可使机体运动机能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刺激下产生稳定的适应,内脏器官产生适应性的变化; 2、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以及该供能状态下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为进一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及无氧工作强度奠定坚实基础
变换训练法
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 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 , 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 趣味性、 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根据实际比赛过程的复杂性对抗程度的激烈性,运动技术的变异性,运动技术的变化性,运动能力的多样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出的
作用
通过变换运动负荷,可使机体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承受专项比赛时不同运动负荷的能力。通过变换练习内容,可使运动员不同运动素质,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使之具有更接近实际比赛需要的多种运动能力和实际应用的应变能力
循环训练法
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 , 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 , 运动员按照既 定顺序和路线 , 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结构因素: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练习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循环之间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循环练习的组数
作用
1、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水平的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和积极性; 2、可以合理地增大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 3、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地加以调整,做到区别对待; 4、可以防止局部负担过重,延缓疲劳产生,并有利于全面身体训练
分类
循环重复训练
循环过程-间歇且充分;负荷强度-最大;负荷性质-速度、爆发力;供能系统-以磷酸代谢系统供能为主
目的
1、提高高强度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提高攻防过程中的对抗性;并将技术动作和运动素质与代谢系统的训练融合为一体,使之共同提高; 2、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磷酸盐系统的储备和供能能力; 3、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有关肌群的收缩速度和爆发力
循环间歇训练
间歇不充分;次大;速度耐力、力量大小;以糖酵解代谢系统供能为主
目的
有效地提高该类项目运动负荷糖酵解系统及其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有效地提高该供能状态下的速度耐力及力量耐力
循环持续训练
基本无间歇;较小;耐力;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
目的
1、可提高运动员持久的对抗能力,运动技术的稳定能力以及技术之间的衔接能力; 2、可提高运动员攻防技术的转换能力、疲劳状态下连续作战的能力以及有氧工作强度; 3、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工作强度以及有氧代谢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
比赛训练法
在近似、 模拟或真实、 严格的比赛条件下 , 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分类
教学性比赛方法:根据教学规律或原理、专项比赛的基本规则或部分规则、进行专项练习的训练方法
检查性比赛:在模拟或真实的比赛条件下,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和规程,对赛前训练过程的训练质量进行检验的训练方法
模拟性比赛训练:在训练条件下、模拟真实比赛环境、对手,并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适应性比赛:在真实比赛条件下,力求尽快适应重大比赛环境的训练方法
作用
1、有助于增强运动员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 2、有助于强化运动员自觉积极、全心投入、刻苦敬业的训练作风; 3、有助于培养运动员遵纪守法、尊重裁判、尊敬对手的思想道德; 4、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沉着稳定、机智果断、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 5、有助于形成运动员和衷共济、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集体观念; 6、有助于发挥运动员心身相应、骁勇善战、高度发展的竞技能力
创新途径
(一 ) 从专项训练实践中创新 (二) 在不同层次训练理论指导下创新 1、 从专项训练理论自身的推演而来 2、 从一般训练学理论演绎而来 3、 由项群训练理论演绎而来 (三) 从其他运动项目移植并创新 (四) 受多学科知识的启示而创新
运动训练基本方法是指运动训练具体活动中,对提高运动员机能、素质、 技术、 战术等 训练水平具有普遍作用的基本途径及手段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