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两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蕴含着关于社会发展的丰富哲理。
从概述、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基本环节、教学评价几个主要方面,全面介绍了教学相关的概念和内容。
从概述、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模式、实施途径、德育方法、德育原则几个主要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德育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学校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类型
历史唯心主义:以抽象的人——纯粹的思维和意识为历史的前提。
旧唯物主义:人被归结为纯粹的自然物/某种机器。
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的规定
本质规定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由新的需要引起的再生产;
人类自身的生产。
构成现实的人的现实的活动;历史的现实前提。
派生规定:意识(现实的人是有意识的人)
社会发展的规律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
含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
含义:人们的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分类
按意识主体角度
个人意识
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层次的角度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式
按社会意识对 经济基础的关系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反映并服务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
非意识形态:反映自然现象和不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某些社会现象的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能落后、可能超越)。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
含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独立的实体性要素(硬件)
劳动资料
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
劳动对象(分类)
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
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
劳动者(最重要的因素,起主导作用)
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软件)
科学技术(渗透性)——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
经济管理
生产关系
含义: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构成
静态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分配形式
动态: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会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适合生产力——促进
不适合生产力——阻碍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经济基础
含义:指同生产力的一定状况相适应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属于社会物质关系。
上层建筑
含义: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制度、设施及思想体系。
核心:国家政权
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
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含义: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重要动力:改革(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
决定力量: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创造者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影响历史的发展,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其活动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生观、价值观
人的属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价值
含义: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
基本特性
主体性: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相对性:价值随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客观性: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客观存在,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
形态
物质价值(最基本的价值)
精神价值
交往价值
人的价值(最高级的价值形态)
社会价值:个人的创造活动对社会的满足
个人价值: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
两者的关系: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二者相互统一,不可分割。
价值观
含义: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
特点
时代性
民族性
阶级性
功能
导向功能
规范功能
凝聚功能
激励功能
三个坚持
坚持价值和真理的统一;
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坚持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