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康德导图笔记
本图梳理了西方哲学史中康德批判哲学思想,包含前批判时期、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21-10-21 09:14:33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the pure reason)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 (我可以认识什么?) 认识论——人的知识论
“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在知识论层面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认为知识的形式既有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又有后天的感觉经验内容
正因如此人在感知事物时不是如同白板一样的被动接受,而是具有了先天的某种能动批判力
颠倒了以往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认为真理不再是“观念符合对象”的独断论定义而是“对象符合观念”的批判哲学定义
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区分
内容
将人的认识对象分割为“现象”和“自在之物”
现象——可以为人所认识的——建立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体系
自在之物——不可以为人所知的——经过人的设定以此来建立起道德的形而上学
知识只能是对于“现象”的体现
“自在之物”譬如自由意志、上帝存在、灵魂不朽等都不属于知识领域,不能以判断的形式出现
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
对于知识的阐述
康德认为“判断是组成知识的细胞”
判断的分类
先天分析判断
不能扩展知识
具有必然性
先天综合判断
能扩展知识
具有必然性
后天综合判断
能扩展知识
不具有必然性
判断的定义
分析判断
谓词包含在主词中的
综合判断
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中的
四个方面阐述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
1.纯粹数学如何成为可能
“先验感性论”
2.纯粹自然科学如何成为可能
“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
3.形而上学倾向如何成为可能
“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论”
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先验方法论”
上述四个方面便是《纯粹理性批判》行文逻辑,以此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理性”
“先验感性论”——“感性”——“纯粹数学如何成为可能”
感性
康德认为感性主要指人的“接受性”,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认识能力,也是一种“直观能力”
感性知识
先天的直观形式
时间和空间
后天的经验对象
具体的客观事物
康德所谓的“知识”只能反映“现象界”,因为现象界才存在普遍的、一般的、可认识的知识
先天与先验
先天
并非指“天生的”,也非指“时间上的在先”,而是指“逻辑上的在先”,即在逻辑上先于经验层面的东西而不依赖于后天的经验对象
先验
特指一种先天知识,它们虽然在逻辑上先于后天的经验性事物,但也正是有关经验知识得以可能的标准和前提
“先天”vs“经验”
是逻辑上的层次划分
“先天”vs“先验”
是认识论层面的划分
“先天”不一定涉及到“有关对象”的经验知识(如形式逻辑,不管结果的真理性)
“先验”一定要涉及到“有关对象”的经验知识即知识的真理性
因此”先验感性论“是在感性的层面讨论有关对象的知识的可能性条件学说
时间和空间
解释
属于康德“先天直观形式”
时间
属于内部感官的形式,可以感知内部现象
空间
属于外部感官的形式,用以感观外部现象
因为时间和空间既是主体先天的直观形式又是形成客体感性直观的条件,所以它们具有了“先验的观念性”和“经验的实在性”
“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知性”——“纯粹的自然科学如何成为可能”
知性
“先验分析论”中用以阐述“纯粹自然科学问题如何可能”,与感性一同完成
知性主动地产生概念并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能力
特点
自发性
能动性
作用
“概念”
“判断”
过程
“感性”通过直观的感觉来提供认知对象
“知性”对“感性”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思维
范畴 与亚里士多德运用经验与归纳的方法的出范畴表不同,康德通过理性思维推导出范畴表
康德通过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规则中引出来——“知性的形式判断机能表”(形式逻辑)——“范畴表”(先验逻辑)——最高层次,在现象界具有普适性
“十二范畴”
量的范畴: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
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
关系范畴:依存性与自存性(偶性与实体)、原因性与从属性、主动性与被动性
模态范畴: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在与非有、必然与偶然
内涵
“范畴表”属于先验逻辑,所以在“范畴”的引导下通往的是一条真理之路
“范畴表”展现了科学研究想要获得成果需要满足的条件
“范畴表”体现了知性能动的“综合”作用的某一方面,因而是人的认识主体为自然力的法
意义
“范畴表”不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形成了客观对象及其经验知识所必须的条件,因而它是构成知识内部本身不可或缺的层次
先验演绎 (论述、简答)
目的
用以说明“纯粹知性范畴表”何以作用于感性直观对象而具有客观的有效性
证明过程
1.客观性来源于统一性
凡是客观的就需要是普遍的,必然的东西,它意味着杂多中的统一,因此经验对象都是在普遍必然的联系中
2.统一性来源于人的主观统一
任何经验感觉都没有统一性,经验的统一性也没有客观性
只有思维的我,先验的我(自我统觉),才能保证统一性,从而保证客观性
统觉的原始的、先验的综合统一是一切知识成立的最高条件
3.范畴必须与对象相结合,自我意识的统一性是以知性范畴表为工具,因此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就是知性范畴对所有感性杂多颁布的统一性
评价
一方面,康德在“先验演绎“中论述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他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思想
另一方面,康德坚持认为客观对象是人的意识按照先天范畴建立和构造起来的,因此也暴露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
图型
作用
主要用来连接范畴和感性直观的中间环节
特性
既具有先天的性质,又具有感性直观的形式
形式
时间
内容
知性的范畴只有通过图型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而不能离开“图型”做任何超验的运用
“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法”——“理性”——“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成为可能”
理性
理性是基于范畴进行推断的能力
康德将理性看作是一种从“有条件的东西”去追溯“无条件者”即无限者的能力
纯粹理性所包涵的三种“先验理念”
1.主观的“灵魂”
2.客观的“宇宙”
3.主客观统一的“上帝”
运用理性进行的”推理“不能提供与得到知识,只能对知识进行辅导性和范导性的作用 倘若人们执着于用理性寻找有关这三者的知识,则会陷入到”幻想“之中
1.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理”
2.理性宇宙的“二律背反”
3.理性神学对于上帝存在的各种“证明”
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论 (针对唯理论的“灵魂不朽”、“我思故我在”)
康德认为“我思故我在”固然需要预设“我”存在,但这个“我”只能是一个逻辑上的主词,并不意味着“我”是在时空中现实存在的
康德所谓的实体,只能运用于感性直观,指经验对象的独立存在
错误原因
把思维主体的灵魂作为了实体,造成了理论前提的根本错误
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产生原因
唯理派和经验论者为了得到宇宙间普遍的真知识,企图用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法推导“世界整体”,从而脱离了经验的基地
没有使用经验作为裁决手段,而是用形式逻辑来自圆其说
意义
二律背反是对与人理性的警告,不得脱离经验而妄想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形式
正题
代表以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
具有思辨的意义,符合道德和宗教的利益
反题
代表以伊壁鸠鲁以来为代表的经验主义
具有实践意义,符合自然科学发展的利益
归结到现象与自在之物的严格区分
影响
康德企图用这种方法来限制理性本身,用以回避理性内部的矛盾(辩证法)
但也恰好说明了辩证法是理性固有的本质特征,因此为后世哲学家解放辩证法提供了基础
理性神学的“理想“
基本形式
1.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
2.关于上帝存在的目的论证明
前两者貌似是从外部经验入手,其实上是以“本体论证明”为基础
3.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所谓“本体论”证明洽好是无法诉诸于外部经验得到的,而只能通过概念推导出来
“先验方法论”——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理性的训练 (对于“纯粹理性”而言,而非“实践理性”和“判断力理性”)
1.凡是运用到纯粹理性的场所,就要抑制其独断论的倾向
2.当“独断论”倾向无法阻止地萌生出来时,就用“怀疑论”来展示观点之间的自相矛盾性
3.在满足前面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提出某些“假设”的概念,因为它们无法获得经验的证明,但也不能被否证,只需不将这些“概念”等同为“知识”就好
4.纯粹理性也可以“证明”某些先验命题,但必须对命题进行先天的演绎,而不能直接使用归谬法
理性的法规
康德认为真正的纯粹实践理性的法规是自由意志本身,只有它才能能使人“配得幸福”,并通过设立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而使自己成为贯通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的普遍法规
《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 (我可以希望什么?) 审美问题——目的论和情感问题
“判断力”定义
是区别于知性认识中的逻辑判断力的“反思判断力”,是指审美和目的论的判断力,即由特殊的感受去与普遍理念相联系的一种心理功能
kant认为判断力是介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中间性环节,是连接两种理性的桥梁,因此也属于理性范畴
结构
“导论”
概括了整个批判哲学体系,说明美学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
依据先天综合判断的原则探讨审美判断力可能的条件,通过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沟通知性和意志、认识和道德、必然与自由、现象与物自体,从而结束批判体系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审美判断力是主观的合目的性
美的定义
美是不涉及功力关系而引起快感的对象,审美不凭概念而具有普遍的有效性
审美判断由先验的“共通感”二具有必然的可能传达的社会性
美的分类
纯粹美
依存美
艺术美
自然美
是一种客观的合目的性
“崇高”
kant将崇高作为一种审美现象进行分析
定义
指对自然界中在体积上的“无限”广大,力量上威猛无比的对象
在人心中作为整体来把握,人的精神压倒和战胜它而引起的快感
“崇高”体现了理性和精神的巨大威力,必须具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才能产生崇高,它是更高程度的美
“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
客观世界角度
kant认为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都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自然界特别是有机界不能用机械的因果关系来解释。
有机界是一个由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各个部分处于互为因果、互为目的的和手段的关系中,自然是合目的性的
人为主体角度
这种客观的目的性不是经验从自然界中发现的,而是人类理性赋予目的性的先验原理
人作为理性的生物,有道德有文化,是自然界的终极目的,一切自然物都以人为中心构成一个目的体系
调和自然界与道德法则(最后目的)
必须假设一位世界之上的立法者——上帝
总结
kant通过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沟通了认识和伦理、自然与人,最后把整个“批判哲学”体系落脚在道德神学之上,反映了其资产阶级局限性
评价
《critique of judgment》从主唯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美学问题,对审美心理和艺术创作、美与崇高的异同,以及艺术美和自然美等问题作出了深入的研究
克服了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美学分析的片面性,对近代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概括和进一步提高,对后世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实践理性批判》(practical rational criticism) (针对“物自体”的认识与实践方式 我应该做些什么?) 道德哲学——意志问题
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
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
目的
主要阐述道德意志的形式规定(道德的基本法则)
揭示意志自由的原则
思想
康德反对快乐主义或幸福论的伦理学,认为道德法则不可能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
道德法则是理性自身的形式规定,它只能与行为主体的动机相关,与行为效果无关
内容(道德律/道德法则)
绝对命令 (名解)
实践理性的规定对于“有理性者”的行动来说就是“命令”,被表述为“你应当”
命令分为假言命令与定言命令
假言命题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感性的对象,因此不具备有普适性
定言命题被表述为“你仅仅只需要按照那个你且愿意它成为人们普遍行为法则的准则行动”
三种形式
1.普遍立法(作为“自然律”的道德律)
“你要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自然法则一样”
2.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Men is the end
“你要这样行动,永远都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个他人的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作目的,而绝不只是用作手段
3.意志自律
“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着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这一理念”
1.康德主张人的行为只能是从道德法则出发,而不是任何外在的目的出发,人们的意志是自由的 2.道德法则是自由意志的本质规定/意志自由是自律而非他律 3.以道德法则为动机行事,是一切有理性者的神圣职责
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
目的
揭示了实践理性的对象问题以及人们在尘世生活中德福矛盾问题
内容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德性引出幸福(伊壁鸠鲁主义)
幸福引出德性(斯多亚主义)
kant用“至善”的概念解决。 “至善”是德性和幸福的最高统一,是实践理性的最后目标 在“至善”的概念中,德性成为配享受幸福的条件,但“至善”不可能在现实世界达到
提出公设
1.”意志自由“
2.“灵魂不死”
3.“上帝存在”
用以保障有德性者终享幸福,达到至善 如此kant就将达到至善和追求德福一致的矛盾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彼岸世界,建立了其“道德哲学”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主要讨论问题
个体主体的道德修养问题
要寻找使实践理性的法则进入人心的方式,在人的主观层面起支配行为的作用
内容
kant认为道德意识植根于人的天性之中,不需要高深的知识进行启发与诱导
只需要从培养道德意识入手,不依靠利益的劝诱,唤起人们动机的纯粹性,以责任和道德价值来提醒人们,这样实践法则就会进入人心,成为强有力的实践力量,最后变培养出了一个独立而又高尚的人
评价
积极
以人为主线,强调了意志自由,推崇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有强烈的启蒙色彩,在近代伦理学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消极
但他将道德的现实性与理性性相分离,指注重所谓的纯粹动机、善良意志,反映了其伦理学思想中严重的唯动机倾向和信仰主义倾向
前批判时期
主要思想
主要信奉“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是一名唯理论者
随着休谟将经验论发展到顶峰,对于唯理论的理论根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康德开始重新审视唯理论的知识根基和思维体系
这时期康德受到休谟和卢梭的影响,最总走上了开创自己哲学体系——批判哲学体系道路
“星云假说” (针对自然科学)
内容
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团云雾状的物质粒子(原始星云),后来由于原始星云自身内部固有的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星云的漩涡运动,逐渐演化出太阳系
意义
上帝这个长久以来被视为事物运动第一推动因的位置被取消了,也就意味着上帝本身被逐出了自然界
但此时康德仍然受“莱—沃”体系的影响,积极地将对自然界的科学解释与神条结合起来
他认为虽然上帝没有用物质的手段创造和推动世界,然上帝仍然是宇宙的“原始因”,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最终体现了“上帝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