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上地理学习笔记
本图讲述了七年级上册地理一二单元知识点,包含世界的地形、经纬网、地图三要素、海陆变迁、海陆分布、地球的运动等。
七上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笔记,包括生物圈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关系等内容。
七上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笔记,包括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介绍、原始农业发展、传说中炎帝黄帝发明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地理一二单元知识点
地图三要素
方向
有指向标
箭头指示北
无指向标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比例尺
定义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达方式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应用
图幅相同
区域大,比例尺大,内容简略
区域小,比例尺小,内容详细
区域相同
图幅大,比例尺大,内容详细
图幅小,比例尺小,内容简略
图例与注记
经纬网
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表面积
5.1亿km²
地球平均半径约
6371km
赤道周长约
4万km
纬线
形状
圆
指示方向
东西
长度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特殊纬线
赤道
0°
南北极点
90°S/N
南北极圈
66.5°S/N
南北回归线
23.5°S/N
高中低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0°-30°
中纬度地区
30°-60°
高纬度地区
60°-90°
五带
热带
23.5°N-23.5°S
北温带
23.5°N-66.5°N
南温带
23.5°S-66.5°S
北寒带
66.5°N-90°N
南寒带
66.5°S-90°S
南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以南
北半球
赤道以北
经线
半圆弧
南北
相等
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
经线圈
①经度之和180°
②东西经各一条
东西半球
划分依据
东半球
20°W以东到160°E
西半球
20°W以西到160°E
判断技巧
经度小于20°
经度大于160°
经度在20°-160°之间
东经东半球,西经西半球
判断东西经,南北纬
度数向( )增大
( )经/纬
地球的运动
运动方式对比
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
海陆分布
七大洲及大洲分界线
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列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大洲分界线
亚洲、欧洲
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脉
土耳其运河
南美洲、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
白令运河
欧洲、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非洲
苏伊士运河
大洲
大陆
面积较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以澳大利亚大陆为标准
四大洋
按面积大小排列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洋
海
边缘部分,靠近大陆,面积小
洋
主体部分,离大陆远,面积广阔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地面上某一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
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五种地形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小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地面起伏较小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平原
亚马孙平原
位于南美洲北部
世界最大高原
巴西高原
位于南美洲东部
世界最高高原
青藏高原
位于亚洲
世界最大盆地
刚果盆地
位于非洲
世界最长山脉
安第斯山脉
位于南美洲西部
世界最高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长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两大山脉带
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落基山脉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部山脉带
东西方向
阿尔卑斯山脉
海洋地形
大陆架
坡度较缓,水深200米以内
大陆坡
坡度较陡,水深增至数千米
海沟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世界最深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
洋盆
海洋的主体
大洋中脊
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强烈
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
水体
绿色
浅黄色
黄褐色
块状
条带状
等高线地图
概念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链接而成的封闭曲线
各地形等高线特征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大外小
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小外大
缓坡
等高线稀疏
陡坡
等高线密集
山脊
数值凸向海拔低处
山谷
数值凸向海拔高处
陡崖
等高线重合
鞍部
两组等高线之间低平的区域
水库坝址的选择
水库
地处口袋型盆地出口处,工程量小;上游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大坝
地处峡谷,工程量小,上游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
提出人
魏格纳
内容
大洲原是一块大陆,经漂移分离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表层由板块拼合而成
山脉,海洋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火山,地震的分布
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