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师考编:普通心理学(三个模块)
2020年上岸整理的材料,分享出来给各位参考,整理不易,也很详细。为了方便记忆,准备的有口诀,可对照记忆。
编辑于2021-10-25 15:46:20功与机械的导图整理,详细解释了杠杆的五要素、平衡状态、平衡条件、分类和最小力的画法,涉及到了“滑轮与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在“功与机械能”的部分,包括了功的定义、公式、单位以及功与机械能的关系。介绍了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使大家对功与能量的转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概述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关系,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和三类模型。结合了自己做的笔记内容,知识点的介绍清晰,内容实用,有需要的赶紧收藏下来吧!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提供了对物理力学中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详细解释。描述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或重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并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精心整理与绘制,结构清晰,复习或者预习时,都很好用,知识点详尽清晰并配有公式和图表,值得收藏学习!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精心整理与绘制,结构清晰,复习或者预习时,都很好用。 目录 牛顿第一定律 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功与机械的导图整理,详细解释了杠杆的五要素、平衡状态、平衡条件、分类和最小力的画法,涉及到了“滑轮与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在“功与机械能”的部分,包括了功的定义、公式、单位以及功与机械能的关系。介绍了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使大家对功与能量的转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概述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关系,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和三类模型。结合了自己做的笔记内容,知识点的介绍清晰,内容实用,有需要的赶紧收藏下来吧!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提供了对物理力学中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详细解释。描述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或重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并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精心整理与绘制,结构清晰,复习或者预习时,都很好用,知识点详尽清晰并配有公式和图表,值得收藏学习!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精心整理与绘制,结构清晰,复习或者预习时,都很好用。 目录 牛顿第一定律 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
普通心理学
第一模块 心理过程:认知
绪论
心理的本质 1
心理是脑的机能
神经元
神经系统
大脑
皮层分区
语言区
额叶
言语区
布洛卡区(表达)
额叶
威尔尼克区(理解)
颞叶
躯体感觉区
顶叶
视觉区
枕叶
听觉区
颞叶
功能优势
左半球
言语性工作(说话、写作、言语理解)、计算、时间感、节奏感、控制复杂运动
右半球
空间关系、面孔识别、情绪识别、表达、想象、音乐欣赏
反射 1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1
根据行程特点
经典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根据信号类型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总结
心理对客观现实具有依存性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认知
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
意志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
萌芽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最早的心理学著作
诞生标志
1879年
德国心理学家
冯特
莱比锡大学
流派
构造主义
冯特、铁钦纳
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三分、强调内省法
机能主义
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意识不可分、是持续不断的
行为主义
华生、斯金纳
研究行为、实验法、第一势力
格式塔
韦特海默、科勒、科夫卡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完形心理学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潜意识、人格结构、“性欲论”、第二势力
现代认知
奈赛尔、皮亚杰
信息加工
人本主义
马斯洛、罗杰斯
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第三势力
第一章 感知觉
感觉 1
概念
个别属性
分类
外部感觉
视、听、嗅、味、皮肤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
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值
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阈值
感觉的相互作用 1
同一感觉
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对比
感觉后效
不同感觉
相互影响
相互补偿
联觉
知觉 1
动景运动
诱发运动
自主运动
暗室里注视光点,会看到光点似乎在运动
运动后效
社会知觉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初次相见时的印象
近因效应
最近的印象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以偏概全
刻板印象
模板式看法,把对群体的看法套用到个人身上
投射效应
以己度人
错觉
第三节 感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 2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实物直观
最直接
模象直观
最突出特点
言语直观
最经济方便
促进直观教学
灵活选用直观方式
运用组织原则,突出特点
强度律
老师上课抑扬顿挫
差异率
板书,重点用红字 字的大小
活动率
动态的ppt
组合率
相同知识放在一个模块
观察方法、观察习惯
充分参与直观
口诀:灵芝查分
观察力
概念
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直觉
知觉得高级形式
品质
发展
培养
感知觉的发展特点(中学)
1.感受性和观察进步发展。视觉上精确 区分各种颜色和色度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加。
2.各种感觉能力接近甚至超过成人水平。
3.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少年期学生开始出现逻辑知觉。
第二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种类
概念
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种类 1
根据保持的时间长短
瞬时记忆
感觉登记
容量大
保持时间极短
2-5s内
鲜明的形象性
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
容量有限
保持时间较短
20s-60s
7±2个组块
打电话记号码、 边听课边记笔记
长时记忆
容量无限
保持时间长
一分钟以上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对象
形象记忆
直观形象
情绪记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逻辑记忆
概念、原理
动作记忆
广播体操
图尔文长时记忆分类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根据意识的参与程度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内容
陈述性记忆
未操作
端午节日期、雾的成因
程序性记忆
实际操作
骑车的技能、跳舞
记忆的品质 1
口诀:准备快吃
记忆的敏捷性
识记速度的快慢
记忆的持久性
保持时间的长短
记忆的准确性(核心)
记忆的准确程度
记忆的准备性(综合)
提取和运营速度
第二节 记忆的过程
识记 2
概念
识记就是认识并且记住事物
分类
有无明确目的
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有预定的目的
是否理解
机械识记
不断重复
意义识记
例如:口诀
保持 1
概念
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巩固的程度
遗忘
概念
不能再认
错误的再认
种类
暂时性遗忘
提笔忘字
永久性遗忘
没有及时巩固
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研究方法
无意义音节
节省法
规律
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
负加速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学习程度
过度学习150%
材料序列
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口诀:程序要义
遗忘学说
桑代克的消退说
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
干扰说
新旧经验相互干扰
弗洛伊德的压抑说(动机说)
个人常常压抑痛苦的记忆,强调情绪
奥苏贝尔的同化说
积极遗忘,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提取失败说
提笔忘字
再认或回忆
再认
出现在眼前
回忆
没有出现在眼前
第三节 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2
小学生
无意→有意
机械→意义
具体形象→抽象逻辑
中学生
记忆力不断提高,16岁趋于成熟
同一年龄,受所记材料性质影响,记忆效果不同
短时记忆的广度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
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理解记忆为主
抽象记忆占主导地位
口诀:有理数形象广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2
提高课堂效果
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口诀:目无戏剧
有效组织复习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复习方法多样化
口诀:兼容合法
提高回忆效率
第三章 表象、想象
表象
概念
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特征 2
直观性
概括性
可操作性
库伯的心理旋转实验
例如:淘宝买衣服
想象的分类
根据创造程度
记忆表象
想象表象
根据感觉通道不同
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
运动表象
想象 1
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种类 1
无意想象
例如:梦、幻觉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条件
1、正确理解言语或语词描述和图形或符号标志的实物的意义
2、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创造想象
幻想
积极
消极
条件
强烈的创造愿望
丰富的表象储备
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积极地思维活动
灵感的作用
想象的功能
预见功能
预见结果,指导方向
补充功能
弥补时空局限
替代功能
无法满足,借想象得到补偿
加工方式 2
粘合
把从没有结合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猪八戒、孙悟空、美人鱼
夸张
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增多等
千手观音、小人国
人格化
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
玉帝、雷公电母
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
福贵、祥林嫂
想象的品质
主动性
丰富性
生动性
现实性
新隐性
深刻性
想象力的培养 2
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想象力训练
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第四章 思维
概述
概念 2
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
思维的特点
间接性
概括性
例如:谚语
补充:逻辑性
思维的种类 1
凭借物
感知动作思维(三岁前)
实际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3-7岁)
头脑中的形象
抽象逻辑思维(7岁后)
借助于语词、符号
方向
集中性思维(辐合思维、求同思维)
发散性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创新程度
常规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华莱士的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
准备
酝酿
豁朗
验证
特点
流畅性
短时间表达较多的观念
变通性
同一问题不同类型的答案
独特性
独特、新颖
是否有明确步骤
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思维的过程 2
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抽象与概括
具体化与系统化
思维的品质 2
广阔性
深刻性
敏捷性
灵活性
独立性
批判性
口诀:光盘立刻灵敏
培养
中学生思维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高中处于优势
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初中生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次出现
如何培养思维能力
教材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改进教学的方法
第五章 注意
基本概念
注意的概念
概念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
指向性
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
选择
维持
调节(包含监督,有时分开)
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与内部状态有时并不一致
适应性运动
侧耳倾听
无关运动停止
不吃零食了、不看窗外了
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时呼吸变轻变浅
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定义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消极的注意、被动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强烈的
新异的
变化的
对比的
起指示作用的
口诀:一墙纸比划
人的主管状态
需要和兴趣
情绪状态
知识经验
有意注意
定义
有预定目的
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积极的注意、主动的注意)
引起保持有意注意的原因
对活动目的的理解
间接兴趣
合理地组织活动
排除内外干扰
口诀:目间合拍
有意后注意
定义
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预定目的,却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熟练的骑车、电脑打字盲打
注意的品质
广度/范围
定义
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集中、相似、有规律,注意范围大
人物简单、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大
稳定性
定义
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特点
有无坚定目的
个人主观状态
注意的起伏和分散
注意的起伏
当注意某一对象时,注意不能长时间保持固定,而是间歇性加强或减弱 正常生理现象、无法克服、无消极作用
注意的分散
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不自觉的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 有消极作用
分配
定义
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上
条件
只有一种活动是不熟悉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
转移
定义
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影响因素
原来注意的强度:越强越难转移
新注意的对象的特点:越符合需要和兴趣越易转移
口诀:分光稳赚
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防止外部干扰
讲究教学艺术
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增强学习自觉性
培养学生意志力
调动多种分析器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模块 心理过程:情感、意志
第一章 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
基础理论
概念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构成
主观体验
生理唤醒
外在行为
情绪情感的关系
情绪分类
复杂程度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复合情绪:焦虑、紧张
强度、速度、持续性
心境
微弱而持续
稳定、时间长
非定向的、弥散的
激情
爆发性、冲动性、时间短
有确定指向
有明显外部表现
意识狭窄现象
应激
意外、适应性反应
武松打虎
情感分类
道德感
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
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
当人们根据审美标准来评价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文艺作品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美感
情绪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
适应环境、求得生存
如:婴儿饿了会哭,到了危险的地方会害怕
动机功能
引发行为
如:生气时摔东西,高兴了就去干家务
组织功能
调节功能、调节行为
如:开心时做事效率高
信号功能
传递信息
给你一个眼神,自己体会
感染功能
个体的情绪情感可以感染别人
信号功能
对身体的伤害和损伤功能
发展(中学生)
整体特点
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对异性情感
初中生
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
情绪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掩饰性
培养
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情绪调节的方法包括
压抑
遗忘痛苦的经历
否认
“不,她没有死”
文饰
酸葡萄、甜柠檬
投射
心地善良的人不相信有人会加害于她
代偿
口吃的人锻炼自己的口才
升华
化悲痛为力量、作家作曲家在某种情绪下的创造
幽默
自嘲
退行
考试没考过在地上打滚
反向
自卑的人表现的很自大
幻想
丑陋的人幻想自己是个英俊的王子
认同
追星
转移
替罪羊
第二章 意志
意志
概述
概念
有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 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特点
确定目的(首要)
调节支配
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关键)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行动过程
采取决定/准备阶段
动机斗争
确定目标
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执行决定阶段
关键步骤
意志品质
自觉性
果断性
自制性
坚持性
口诀:自制坚果
意志的培养
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
自觉性训练
果断性训练
坚持性和自制力训练
应对挫折
第三模块 个性心理
第一章 个性倾向性
个性的特点
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稳定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整合性
人格结构统一
功能性
决定生活方式甚至命运
复杂性
需要
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以动机、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
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兴趣
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第二章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能力
概念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个性心理特征
才能:各种能力的有机组合
天才:才能的高度发展
能力与知识、技能
联系
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技能形成;知识技能推动促进能力发展
掌握知识技能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区别
不同的概括水平、发展不是同步的、发展程度不一样
分类
是否已经获得
实际能力
已经培养起来或表现出来
潜在能力
还没有表现出来
是否只与任务有关
一般能力(智力)
特殊能力
按创造性
再造能力
掌握别人的知识技能
创造能力
产生新思想
按表现形态
认知能力
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
操作能力
操作肢体完成各项活动
社交能力
社交中表现出来
智力和智力理论
智力
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
智力理论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一般因素
特殊因素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晶体智力
语言、社会职能
后天
流体智力
记忆、问题解决
先天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一共有150种选择
内容
思维对象
操作
反应方式
成果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七种基本因素
语言理解能力
语言流畅程度
数字能力
空间知觉能力
知觉速度
记忆能力
推理能力
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成分智力
元成分
操作成分
知识获得成分
经验智力
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
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情景智力
口诀:二皮、三吉、三元格、加多宝、瑟群、形态卡
智力差异
个体差异
类型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
超过140是天才
临界值是130
小于70是智力低下
表现早晚差异
群体差异
男女智力总体大致相等
男性离散程度大
男女智力结构存在差异
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智力年龄,第一个,1905年
瑞文测验
测观察力和思维清晰能力
斯坦福-比纳量表
最广泛
用比率智商表示智力水平
公式:智商=智龄/实龄×100 明显缺陷:实际年龄逐年增加,计算出的智商与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离差智商
X:你的得分 X*:你的年龄段平均分 S=标准差
能力与教育
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自然前提
环境和教育
实践活动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口诀:一环十个
如何培养
根据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把握时机,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
在培养智力因素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创设能力发展环境,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重视和抓紧能力的早期培养
第三章 气质
气质的基本概念
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表现为
心理过程的速度
灵活性
强度
指向性
稳定性
气质的类型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强度
大脑皮层工作的能力和耐力
平衡性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
灵活性
兴奋和抑制转换的速度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
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共有的
个人特质
首要特质
最典型
最有概括性
中心特质
构成个体
独特性
次要特质
特殊情况下表现
气质与教育
克服气质偏见
因材施教
胆汁质
不强硬
多血质
严厉
黏液质
个性培养
抑郁质
温和、鼓励
自我分析、自我调控
职业指导
口诀:克服偏见去施教 自我分析行指导
第四章 性格
概述
概念
稳定的态度、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与气质
结构
态度特征
意志特征
情绪特征
理智特征
人格测验
自称式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投射式
罗夏克的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自由联想讲故事)
性格与教育
影响因素
遗传
家庭和环境
学校教育
社会实践
如何培养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根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