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思维导图,介绍了拟胆碱药、局部麻醉药、抗胆碱药、组胺H1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编辑于2021-10-27 19:17:25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拟胆碱药(p127)
胆碱受体激动剂
分类
N受体:对烟碱敏感(离子通道受体)
M受体:对毒蕈碱敏感(G蛋白偶联受体)
胆碱酯类胆碱受体激动剂
氯贝胆碱
生物碱类胆碱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
选择性作用于M受体亚型的激动剂:西维美林
用途
临床主要用于术后腹气涨,尿潴留,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缓解肌无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老年痴呆症;大部分胆碱受体激动剂还具有吗啡样镇痛作用,可用于镇吐;具有N样作用的拟胆碱药物还可缓解帕金森症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沙林:不可逆胆碱酯酶抑制剂
溴新斯的明: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理化性质
加如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水解生成3-二甲氨基酚钠盐,与重氮苯磺酸变红色
代谢
口服后在肠内一部分被破坏,所以口服剂量远大于注射剂量
口服后尿液无原形药物排出,但能检出溴化3-羟基苯基三甲胺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将导致乙酰胆碱的积聚,从而延长并增强乙酰胆碱作用
抗胆碱药
生物碱类M受体拮抗剂:硫酸阿托品
理化性质
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易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或二氯甲烷
遇碱性药物可引起分解;阿托品碱性易水解,pH3.5~4.0最稳定,碱性强,水溶液中酚酞呈红色
阿托品用发烟硝酸加热处理+氢氧化钠醇溶液+固定氢氧化钾-深紫色-暗红色-消失
阿托品与硫酸及重铬酸钾加热,水解产物被氧化后-苦杏仁特意臭味
能与多数生物碱显色剂及沉淀剂反应
代谢
阿托品在肝脏代谢,代谢物包括托品,托品酸及其他
阿托品是茛菪碱的外消旋体,具有外周及中枢M受体拮抗作用,但对M1,M2无选择性
用途及副作用
临床用于各种内脏绞痛,麻醉前给药,盗汗心动过缓及多重感染中毒性休克,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合成M受体拮抗剂
M受体亚型非选择性拮抗剂
M受体亚型选择性拮抗剂
N受体拮抗剂
四氢异喹啉类N受体拮抗剂:苯磺顺阿曲库铵
理化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有引湿性
易溶于三氯甲烷或乙醇,溶于丙酮,略溶于水
Hofmann消除反应(p141)
甾类N受体拮抗剂:泮库溴铵
理化性质
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有引湿性
易溶于水,能溶于乙醇,氯仿,二氯甲烷,几乎不溶于乙醚
水溶液呈右旋,用过滤法灭菌,2~8℃密闭保存
代谢
在体内20%经肝代谢,40%由肾排出,40%由胆汁排泄
主要产物:3-脱乙酰基物(可在体内积累麻痹作用延长,肾功能不全减量) 少量17-脱乙酰基物和3,17-双脱乙酰基物
作用
肌松作用是氯筒箭毒碱的5~6倍,起效时间4~6分钟,持续时间120~180分钟(与氯筒箭毒碱相似) 无神经节阻滞作用,不促进组胺释放,治疗剂量时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大手术辅助药首选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拟肾上腺素药物
α和β-受体激动剂:麻黄碱,多巴胺
α1和α2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
α1受体激动剂:甲氧明,去氧肾上腺素
α2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
理化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与空气和日光接触易氧化变质(加焦亚硫酸钠抗氧剂可防止氧化)
在水中极微溶解,在乙醚氯仿,脂肪油和挥发油中不溶,在矿酸和氢氧化碱溶液中易溶,氨溶液和碳酸碱中不溶
中性和碱性水溶液中不稳定,饱和水溶液显弱碱性反应
空气中氧或其他弱氧化剂,日光,热及微量金属离子均使其氧化-红色的肾上腺素红-聚合成棕色多聚体
代谢
易被消化液分解,不易口服。常用试剂为盐酸肾上腺素和酒石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作用
临床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抑制鼻黏膜和牙龈出血
盐酸麻黄碱(p147)
α2受体激动剂:美托咪定
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
β1:多巴酚丁胺,普瑞特罗,扎莫特罗
β2:沙丁胺醇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无味。水中略溶,乙醇中溶解,乙醚和二氯甲烷几乎不溶
与三氯化铁试液显紫色;与碳酸氢钠试液显橙黄色混浊
体内代谢
胃肠道吸收。大部分在肠壁和肝代谢,进入循环的原形药物少于20%。人与动物体内不同
作用
扩张支气管作用明显,较异丙肾上腺素强10倍以上,作用持久。临床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等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构效关系
子主题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
乙二胺类H1受体拮抗剂
氨基醚类H1受体拮抗剂
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马来酸氯丙那敏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有升华性
易溶于水,乙醇和二氯甲烷,微溶于乙醚。1%水溶液pH4~5
与枸橼醋酸酐试液水浴加热-红紫色(叔胺类反应;稀硫酸中,马来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红色消失
体内代谢
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排泄缓慢,作用持久
主要以N-去一甲基,N-去二甲基,N-氧化物及未知的极性代谢物与尿排出,马来酸则被羟化为酒石酸
用途及副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皮肤黏膜过敏,荨麻疹,血管舒张性鼻炎,花粉症,接触性皮炎及药物和食物引起的过敏疾病
副作用:嗜睡,口渴,多尿等
常用试剂:片型和注射液
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盐酸赛庚啶
理化性质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微苦
易溶于甲醇,溶于氯仿(溶解过程有乳化现象,若以干燥品溶解澄明)微溶于水显酸性反应,几乎不溶于乙醚
体内代谢
易吸收,几乎等量的从尿及大便中排出。代谢随动物的不同而不同。人体内:主要代谢物季胺葡萄醛酸苷,芳环羟基化,N-去甲基化和杂环氧化产物
作用
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由于抑制下丘脑饱觉中枢-刺激食欲-增重
非镇静H1受体拮抗剂
三环类非镇静型H1受体拮抗剂:氯雷他定
理化性质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乙醇和氯仿
体内代谢
口服吸收良好,起效迅速,达峰时间约为1.5h
肝脏迅速而广泛代谢,产物主要为去乙氧羧基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仍具有H1受体拮抗作用)结婚后经肾脏消除
用途:减轻过敏性鼻炎症状,治疗荨麻疹和过敏性关节炎
哌嗪类非镇静性H1受体拮抗剂:盐酸西替利嗪
理化性质
白色或几乎白色粉末。水中溶解,丙酮和二氯甲烷几乎不溶。封闭容器避光保存
代谢
西替利嗪是安定药羟嗪的体内主要代谢物。易离子化,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服药后,很好地被吸收,作用时间长。绝大部分未起变化而经肾脏消除
用途
选择性作用于H1受体,作用强而持久。对M受体和5-HT受体作用小。临床用于抗过敏
未见心脏毒副作用
哌啶类非镇静H2受体拮抗剂:咪唑斯汀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可溶于甲醇
体内代谢
口服生物利用度90%,1.5h达到血浆药物峰浓度
主要代谢途径:肝中的葡萄醛酸化,代谢物无抗组胺活性
与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有三区别:p163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结构特点
局部麻醉药
苯甲酸酯类局部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随后有麻痹感。0.1mol/L水溶液pH为6.0呈中性反应
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微溶于三氯甲烷,几乎不溶于乙醚
普鲁卡因显芳香第一胺类反应:稀盐酸中与亚硝酸钠-重氮盐,+B-萘酚试液-猩红色偶氮颜料
普鲁卡因芳伯氨基易被氧化变色,pH及温度升高,紫外线,氧,重金属离子等均可加速氧化
含有酯基,所以酸碱体内酯酶均能促其水解
pH3~3.5最稳定;<2.5水解速度加快;>4加快。pH相同,温度升高,速度加快
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析出油状普鲁卡因,放置后结晶。若不放置继续加热-水解出二乙氨基乙醇,酸化后析出对氨基苯甲酸
体内代谢
易水解失效,结构不稳定,作用持续时间短
体内代谢过程主要为血浆假性胆碱酯酶催化水解成对氨基苯甲酸(过敏反应主要原因,80%可随尿排出或成结合物排出)和二乙氨基乙醇(微弱麻醉作用,30%随尿排出,其余可在肝脏继续脱氨,脱羟和氧化后排出)
作用
毒性低,无成瘾性,用于局部浸润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表面麻醉和局部封闭疗法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盐酸利多卡因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继有麻木感。易溶于水和乙醇,溶于氯仿,不溶于乙醚
不易水解,体内酶解速度较慢:作用强,持续长,毒性大的原因之一
体内代谢
大部分由肝脏代谢
N上去烷基化
水解
氧化反应
用途
静脉注射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早博,是治疗室心律失常和强心苷中毒的首选药。还可用于顽固性癫痫,功能性眩晕症及各种疼痛的治疗
氨基酮类及其他类局部麻醉药
氨基酮类:达克罗宁,法立卡因
氨基醚类:普莫卡因,奎尼卡因
氨基甲酸酯类:地哌冬,卡比佐卡因
脒类:非那卡因
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p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