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脂质代谢知识导图
脂质代谢知识导图,知识点涵盖了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脂质的消化与吸收、甘油三酯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血浆蛋白及代谢。
这是一篇关于酶与酶促反应的思维导图,包含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工作原理、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调节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脂质代谢
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
脂质:脂肪(甘油三酯)、类脂(固醇及其酯、磷脂和糖脂)
脂肪酸:CH3(CH2)nCOOH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营养必须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功能
甘油三酯是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的消化与吸收
胆汁酸(乳化剂)协助消化酶消化脂质
乳糜颗粒——遗过性升高
甘油三酯的代谢
甘油三酯氧化分解产生大量ATP
脂肪动员: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脂解激素调控

甘油转变为3-磷酸甘油后被利用:甘油激酶(肝MAX)
β-氧化(处脑外,肝、肌肉最活跃)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胞液),脂酰CoA合成酶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a.β-氧化的主要限速步骤 b.肉碱酰脂肪转移酶(关键酶)
脂酰CoA分解生成乙酰CoA、FADH2和NADH: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脂肪酸氧化是机体ATP的重要来源:
一次β-氧化,消耗两分子ATP
循环轮数:N/2-1
7 轮循环产物:8分子乙酰CoA 7分子NADH+H+ 7分子FADH2
能量计算: 生成ATP 8×10 + 7×(2.5 + 1.5)= 108 净生成ATP 108 – 2 = 106
脂肪酸在肝分解可产生酮体
肝内生成、肝外利用
生理意义: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肌肉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酮体生成受餐食状况、糖代谢和丙二酸单酰CoA
内源性的脂肪酸的合需先合成软脂酸:
软脂酸的合成
部位:肝、肾、脑、肺、乳腺及脂肪组织的细胞质内
原料:乙酰CoA(基本原料)、ATP、HCO3-、NADPH、Mn2+
脂酸合成酶系及反应过程
乙酰CoA转化成丙二酸CoA:以镁离子为激活剂,含生物素辅基,乙酰CoA羧化酶受别构调节及化学修饰调节
软脂酸经7次缩合-还原-脱水-在还原基本反应循环合成:1、每次循环延长2个碳原子 2、脂肪酸酶复合体的核心由7种独立的酶/多肽组成(酰基载体蛋白ACP)3、以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为辅基
碳链延长:1、内质网途径,以丙二酸单酰CoA为二碳单位供体,NADPH为供氢体,延长2个碳原子 2、线粒体途径,以乙酰CoA为二碳单位供体
脂肪酸合成受代谢物和激素调节:1、脂酰CoA是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抑制剂,激活剂柠檬酸、异柠檬酸 2、胰岛素激活乙酰辅酶A羧化酶(去磷酸化),促进脂肪酸合成;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素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抑制脂肪酸合成
胆固醇的代谢
来源
体内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是肝(细胞质和光面内质网)
乙酰辅酶A和NADPH是胆固醇合成基本原料
胆固醇合成由以HMG-CoA还原酶(only内质网)为关键酶的一系列酶促反应完成
胆固醇合成受HMG-CoA还原酶调节
胆固醇的主要去路为胆汁酸
血浆蛋白及代谢
血脂:血浆所含脂质的统称
血浆脂蛋白
乳糜颗粒
1、合成部位:小肠黏膜细胞 2、功能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 3、血液遗过性混浊的原因
极低密度脂蛋白(前β-脂蛋白)VLDL
1、合成部位:肝细胞 2、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减毒)3、磷脂缺乏使VLDL合成减少,造成脂肪肝
低密度脂蛋白(β-脂蛋白)LDL
1、合成部位:血浆 2、功能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3、沉积血管壁
高密度脂蛋白(α-脂蛋白)HDL
1、合成部位:肝、肠、血浆 2、功能:逆向转运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