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能力陷阱
《能力陷阱》读书《逆向管理》的姊妹篇,想成为一个优秀领导者,从改变行为开始,非常好的思维导图,值得收藏。
编辑于2021-10-28 13:10:34推荐理由:李忠秋老师的这本《结构思考力》,堪称《金字塔原理》的简化版。内容方面深入浅出,充分体现本书想要表达的“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核心思想。特别推荐给那些自认为结构化思维能力有待提升的朋友。
推荐理由:了解商业,可以让我们在这个商业社会中更加如鱼得水。这本《商业简史》是一本难得的阐述商业本质的好书,值得一读。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了该怎么做,比如通过阅读或参加培训得到大量有价值的建议,却始终无法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付诸实践呢?因为信息超载、消极思维、缺少跟进等原因,导致知行不合一。知行合一的关键是“重复、重复、重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推荐理由:李忠秋老师的这本《结构思考力》,堪称《金字塔原理》的简化版。内容方面深入浅出,充分体现本书想要表达的“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核心思想。特别推荐给那些自认为结构化思维能力有待提升的朋友。
推荐理由:了解商业,可以让我们在这个商业社会中更加如鱼得水。这本《商业简史》是一本难得的阐述商业本质的好书,值得一读。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了该怎么做,比如通过阅读或参加培训得到大量有价值的建议,却始终无法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付诸实践呢?因为信息超载、消极思维、缺少跟进等原因,导致知行不合一。知行合一的关键是“重复、重复、重复”!
领导者的能力陷阱
一、 能力陷阱
对于擅长的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
把大量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二、 改变的最大挑战
只有先行动起来,你才能知道关于自己,关于工作你需要做些什么
三、 改变思想从行动开始
当前的想法恰恰是阻碍你继续前行的绊脚石
我们要先在行为上表现得像一个领导者,而后才会像领导者一样去思考
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并非是你发展道路上的起点,而是你自我身份认知的结果
四、 什么时候改变
工作上发生变动时
你所处的环境需要你改变自己的行事方法
改变是“由外而内”,而非“由内而外”产生的。
“由外而内”原则
原则一:重新定义你的工作
一、 像桥梁一样连接不同的人或组织
1. 从外部获得想法或反馈
2. 与外部进行协助
3. 时刻关注组织内部变化
4. 从最高领导那里得到支持和资源
二、 展望新未来
感知环境中的机遇与威胁
(1) 简化复杂的环境
(2) 通过想象融合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事情
(3) 预想一些可能会触及企业底线的事
提供战略性指导
(1) 鼓励发展新业务
(2) 定义新战略
(3) 从大局的角度做决策
鼓励其他人展望未来
(1) 提出一些挑战当前情况的想法
(2) 接受成员提出新的做事方法
(3) 把外部观点传达给成员
三、 提升影响力
如何展现想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与听众进行交流,决定了人们是否愿意跟从他/她一起做事
想法 + 过程 + 你本人 = 领导公司成功转变
四、 将想法与个人经历结合
人生阅历丰富,从而产生了坚定的信念
能通过讲述个人故事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
他们的想法、实际所做的事以及他们自己之间有很强的一致性
有魅力的领导者的三个共同点
五、 把你的工作当成一个平台
1. 增强你对形势的定位感
2. 接触你专业领域之外的项目
3. 参与外部活动
4.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为什么”
5. 放松你的日程安排
六、 先加“新角色”,再减“旧工作”
1. 花时间去做你认为真的重要的事,而不是那些非常紧急的事
2. 改变你对所谓重要的事的看法。多参加一些之前没有参加过的活动,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思考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去做
原则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一、 构建你的人际“盘丝洞”
1. 运营关系
特点:良好的运营关系可以帮助你处理当前的内部事务
2. 个人关系
价值:个人关系帮你提升个人发展空间
3. 战略关系
价值:战略关系侧重于帮你找到新的商业方向,并为你寻找能帮助你的股东
二、 寻找你的人际“结构洞”
1. 广泛性
一个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各行各业的人建立联系
2. 连接性
作为桥梁连接一些在其他方面没有关联的人和团队的能力
“六度分隔理论”原则: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3. 动态性
随着你的进步而发展
你需要建立并重视之前联系较弱的一些关系
三、 如何在公司内外建立 人际关系网络
1. 展示自我
2. 扩展你的人际关系网络
(1) 投资外部活动
(2) 建立你个人兴趣的团体
(3) 利用午餐时间和出差和一些不常见的人建立联系
(4) 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机会(组织活动,而不只是参与活动)
(5) 利用社交媒体来宣传你的个人兴趣爱好,以此来吸引更多有相同兴趣的人
3. 利用你的二度分隔理论
4. 维持关系
5.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原则三:试着朝更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
一、 随机应变者VS坚持真实者
坚持真实者
特点:去做那些自己所熟悉并且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事情的人
最大的问题在于基于过去来定义真实性
随机应变者
特点:愿意并能很自然地顺应环境需求的人,他们并不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很虚伪的内疚感
假装自己是一个优秀领导者,最后真的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二、 “真实性”定义
1. 忠实于自己
忠实于哪一个自己?
每个人都有多面性
现在的你是谁,以及你想要成为谁
2. 真诚性
你的所说所做和你的想法之间是一致的
3. 忠诚于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给人更多的自由
4. 我们不能完全控制我们的身份
我们的身份不仅取决于自我认知,还取决于别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
三、 “真实性”陷阱
1. 很难与团队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要么太近,要么太远
2. 他们不会做一些费劲的事去和别人建立关系,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在“利用别人”
3. 一些人通过他们真实的自我的“滤镜”过滤掉一些不好的反馈
四、 扩展你的自我概念
1. 把身份认知当做游戏
2. 注重学习,而不是表现
3. 学会灵活讲述自己的故事
上善若水
合理规划前进的道路
一、 发现差异
发现目前的你是谁和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异
增加采取行动的紧迫感
二、 只加不减
增加新的角色或行为方式(不会放弃旧的角色或行为方式)
增加外在表现力,获得一些容易得到的成果
三、 混乱迷茫
遭遇挫折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新旧角色转换或行为方式上,感到筋疲力尽;受到周围人对于以前的那个你的肯定,从而进步之路受到阻碍
四、 重新设定前进方向
挫折,带来更大的职业问题
是时候将外在表现内在化了:反思新的经历来重新检验过去的目标,从而提出新的目标
五、 内在化
你的新身份会使改变继续进行下去
来自王玉的分享
领导者的能力陷阱
一、 能力陷阱
对于擅长的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
把大量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二、 改变的最大挑战
只有先行动起来,你才能知道关于自己,关于工作你需要做些什么
三、 改变思想从行动开始
当前的想法恰恰是阻碍你继续前行的绊脚石
我们要先在行为上表现得像一个领导者,而后才会像领导者一样去思考
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并非是你发展道路上的起点,而是你自我身份认知的结果
改变是“由外而内”,而非“由内而外”产生的。
四、 什么时候改变
工作上发生变动时
你所处的环境需要你改变自己的行事方法
“由外而内”原则
原则一:重新定义你的工作
一、 像桥梁一样连接不同的人或组织
1. 从外部获得想法或反馈
2. 与外部进行协助
3. 时刻关注组织内部变化
4. 从最高领导那里得到支持和资源
二、 展望新未来
感知环境中的机遇与威胁
(1) 简化复杂的环境
(2) 通过想象融合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事情
(3) 预想一些可能会触及企业底线的事
提供战略性指导
(1) 鼓励发展新业务
(2) 定义新战略
(3) 从大局的角度做决策
鼓励其他人展望未来
(1) 提出一些挑战当前情况的想法
(2) 接受成员提出新的做事方法
(3) 把外部观点传达给成员
三、 提升影响力
如何展现想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与听众进行交流,决定了人们是否愿意跟从他/她一起做事
想法 + 过程 + 你本人 = 领导公司成功转变
领导改变的主要步骤
(1) 提上紧急事件日程
(2) 建立领导性合作
(3) 提出对未来的想法
(4) 与他人交流想法
(5) 授权其他人实施想法
(6) 确保短期内有盈利
(7) 在组织系统和进程中进行改变
影响改变进程的风格
(1) 我的信息从何而来?
(2) 我和其他人的交流情况怎么样?
(3) 我和哪些人进行了交流?
(4) 我和多少人进行了交流?
(5) 我如何能把我的想法推销出去?
(6) 我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7) 我们应该以多快的速度实施改变?
四、 将想法与个人经历结合
人生阅历丰富,从而产生了坚定的信念
能通过讲述个人故事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
他们的想法、实际所做的事以及他们自己之间有很强的一致性
有魅力的领导者有三个共同点
五、 把你的工作当成一个平台
1. 增强你对形势的定位感
2. 接触你专业领域之外的项目
3. 参与外部活动
4.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为什么”
5. 放松你的日程安排
六、 先加“新角色”,再减“旧工作”
1. 花时间去做你认为真的重要的事,而不是那些非常紧急的事
2. 如何改变你对所谓重要的事的看法
多参加一些之前没有参加过的活动,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思考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去做
原则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一、 构建你的人际“盘丝洞”
1. 运营关系
特点:良好的运营关系可以帮助你处理当前的内部事务
目的:管理每日任务;确保任务有效完成
定位:大多是内部关系
关系:不可任意支配;主要关系大多由工作和组织结构决定
2. 个人关系
价值:个人关系帮你提升个人发展空间
目的:在个人生活和专业领域里发展,能愉悦自己并让自己获得进步
定位:大多是外部关系
关系:可任意支配;主要关系都由当前利益和即时工作需求决定
3. 战略关系
价值:战略关系侧重于帮你找到新的商业方向,并为你寻找能帮助你的股东
目的:了解你所在额环境并提出战略性意见,从中获得支持
定位:内部和外部都有
关系:部分可支配,但都和战略相关;主要关系由所在产业环境和组织环境所决定
二、 寻找你的人际“结构洞”
1. 广泛性
一个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各行各业的人建立联系
2. 连接性
作为桥梁连接一些在其他方面没有关联的人和团队的能力
“六度分隔理论”原则: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3. 动态性
随着你的进步而发展
你需要建立并重视之前联系较弱的一些关系
三、 如何在公司内外建立 人际关系网络
1. 展示自我
2. 扩展你的人际关系网络
(1) 投资外部活动
(2) 建立你个人兴趣的团体
(3) 利用午餐时间和出差和一些不常见的人建立联系
(4) 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机会(组织活动,而不只是参与活动)
(5) 利用社交媒体来宣传你的个人兴趣爱好,以此来吸引更多有相同兴趣的人
3. 利用你的二度分隔理论
4. 维持关系
5.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原则三:试着朝更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
一、 随机应变者VS坚持真实者
坚持真实者
去做那些自己所熟悉并且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事情的人
最大的问题在于基于过去来定义真实性
随机应变者
愿意并能很自然地顺应环境需求的人,他们并不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很虚伪的内疚感
假装自己是一个优秀领导者,最后真的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二、 “真实性”定义
1. 忠实于自己
忠实于哪一个自己?
每个人都有多面性
现在的你是谁,以及你想要成为谁
2. 真诚性
你的所说所做和你的想法之间是一致的
3. 忠诚于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给人更多的自由
4. 我们不能完全控制我们的身份
我们的身份不仅取决于自我认知,还取决于别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
三、 “真实性”陷阱
1. 很难与团队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要么太近,要么太远
2. 他们不会做一些费劲的事去和别人建立关系,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在“利用别人”
3. 一些人通过他们真实的自我的“滤镜”过滤掉一些不好的反馈
四、 扩展你的自我概念
1. 把身份认知当做游戏
2. 注重学习,而不是表现
3. 学会灵活讲述自己的故事
上善若水
合理规划前进的道路
一、 发现差异
发现目前的你是谁和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异
增加采取行动的紧迫感
二、 只加不减
增加新的角色或行为方式(不会放弃旧的角色或行为方式)
增加外在表现力,获得一些容易得到的成果
三、 混乱迷茫
遭遇挫折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新旧角色转换或行为方式上,感到筋疲力尽;受到周围人对于以前的那个你的肯定,从而进步之路受到阻碍
四、 重新设定前进方向
挫折,带来更大的职业问题
是时候将外在表现内在化了:反思新的经历来重新检验过去的目标,从而提出新的目标
五、 内在化
你的新身份会使改变继续进行下去
来自王玉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