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维新运动
赶快收藏!这是一篇关于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活动的思维导图,归纳了概述、康有为的办报活动和办报思想、维新派的其他主要报刊等内容知识。
下图介绍了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活动,知识点有概述、康有为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梁启超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等。
新闻传播史思维导图,介绍了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和发展,包含历史背景、早期报刊的认识与接触、第一批近代报刊、自办报刊的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活动
概述
为何说形成了“办报高潮”
1815-1894年近70年间
报刊总计76种
平均每年不到一种
外报约占60%
1895-1898年近4年间
报刊总计120种
平均一年40种
国人自办约占80%
推动力:维新运动
救亡时期的爱国热情
出版地区遍及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
维新运动的基本方式:设报达聪
“中国百弊,必有弊隔,解弊之方,莫良于是。”——1895上光绪皇帝书,康有为
康有为的办报活动和办报思想
康有为的办报思想和变法目的 举凡四变:”变风气,变教育,变实业,变制度。“
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
维新派的第一家政治性报纸,1895.8-1896.1 北京
初名为《万国公报》,强学会成立后,转为该会的机关报 1895年12月16日改名为《中外纪闻》中国政党报纸的萌芽
编辑:梁启超,麦孟华
经费:前期由康有为、陈炽负责筹募经费,后期大量收受了袁世凯等达官贵人的捐款
双日刊
内容:上渝、外电、报摘、译报、评论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刊载清廷奏章为主要内容,意在广开知识来 源,改变朝廷士大夫不谙外情、固步自封的闭塞情况
发行对象:在京官员
发行方式:免费赠送
康有为创办《强学报》
1895.11-1896.1 上海强学会成立,并办起了机关报《强国报》
主编:徐勤,何树龄
铅字印刷,免费派送
政治色彩更为浓厚,倡导变法维新,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变则不能久矣“的警告
政治主张:"明定国事“,”开设议院“等
办报宗旨:”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
不用大清年号而用孔子纪年,借以”托古改制“
《中外纪闻》、《强学报》的影响及命运
”初则骇之,继而渐知新法之益“
引起封建顽固派的极度恐慌和仇恨,纷纷上诉弹劾
1891年1月,封闭强学会,二报被迫停刊
关于”设报达聪“的办报思想
”达民隐“
”解弊隔“
”知敌情”
“使皇上周知四海”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和办报思想
梁启超与上海《时务报》
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国人自办报刊
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陈宝箴,两江总督陈坤一等督抚纷纷指示“公款订阅”
“自通都大邑,下自偏壤穷陬,无不有知新会梁氏者”,“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时务文体”
又称“报章文体”,“新文体”等,是以《时务报》上梁启超的文章为标志的一种报刊论说文体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里,概括这种文体有三个特征
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
”纵笔所至,略不捡束“
”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
”笔锋常带感情“
”耳目喉舌“论
出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谓之。“
主要内涵:”去塞求通“
做法:”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言论的原则&记事的方针
言论的原则
”公“,”要“,”周“,“ 适 “
记事的方针
”博“,”速“,”确“,”直“,”正“
维新派的其他主要报刊
康有为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
唐才常、谭嗣同与长沙《湘学新报》、《湘报》
1897年于长沙创办《湘学新报》,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 1898年2月维新派人士在长沙成立南学会,是湖南维新运动的实际领导机关 1898年3月创办《湘报》,”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旨“较为通俗的日报(因《湘学日报》周期长,偏重于学术,文字较深,不能满足维新运动日益高涨的需要
唐才常
主编《湘学新报》,向读者宣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资产阶级民权思想,鼓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维新变法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与谭嗣同合称”浏阳二杰“
谭嗣同
报贵”新“,报为”民史“、”民口“
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政治活动家和报刊政论家,所著《仁学》是中国近代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名著。
南学会主要组织者,《湘报》核心领导人物
严复与天津《国闻报》
汪康年;报刊业务改革——专电、版面、经营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影响
同时参看课本P81:维新派报刊的作用与历史贡献
两个”突破“
外报的垄断地位
清朝廷的言禁
两个”开端“
政治家办报
政党报刊
两个”创新“
新闻思想
报刊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