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选修一
都说文科靠背,历史何尝不是?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背下一整本书呢?用思维导图把握重点,在其帮助下在短短的时间内背下一整本书不是问题!现在将高中历史选修一整本书的内容根据时间分成了三个部分:古代的改革、走向近代的改革、近代史上的中外改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编辑于2019-08-28 09:37:41高中历史选修一
古代的改革
梭伦改革
原因
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繁荣
社会条件
小国寡民环境和原始社会民主习惯的影响
直接原因
工商业奴隶主与平民要求民主政治,不断斗争
根本目的
保证城邦的独立和发展
内容
1、废除债务奴隶制
2、创立财产等级制
3、恢复公民大会的最高权位,下设“四百人会议”及公民陪审法庭
4、鼓励发展工商业
5、抽签选举法、古代差额选举法
评价
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进步性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商鞅变法
原因
经济上
生产力进步,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体所有制基本确立
政治上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导致分封制崩溃
思想上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思想文化繁荣
目的
富国强兵
理论基础
法家学说
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
3、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4、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燔诗书而明法令”
5、改革旧习俗:别父子、离兄弟、裂家庭
评价
积极
1、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2、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消极
1、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2、文化高压政策,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3、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2、变法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
3、法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4、商鞅同守旧派贵族的论战,扫除了变法障碍
5、秦孝公的支持
北魏孝文帝改革
原因
1、北魏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鲜卑贵族早期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要求学习先进的汉文化,以固统治
内容
经济上
均田制和租调制
政治上
整吏治、都洛阳,用汉制;推行三长制
汉化政策
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评价
1、促进了北魏孝文帝社会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2、吸取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与文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北宋王安石改革
原因
1、北宋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
2、冗兵冗官冗费导致北宋政权积贫积弱
3、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的社会矛盾尖锐
内容
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
强兵之法: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等
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
评价
进步性
促进了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局限性
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失败的原因
1、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
2、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近代史上的中外改革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原因
政治
国内起义不断,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农奴制危机
经济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农业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思想
启蒙思想传入俄国,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军事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内容
1、农奴获得自由,建立村社组织,加强管控农民
2、司法体系,地方机构,军事制度,教育形式近代化
评价
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积极
这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较快的发展道路
局限
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明治维新
原因
政治上
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民族危机
经济上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阶级关系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大名、武士和新地主要求改变现状
条件成熟
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
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化
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学习现代科技
军事
建立近代军队,崇尚“武士道”精神
评价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民主独立政治自由
局限
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给亚洲国家和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戊戌变法
原因
政治
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
经济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思想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
组织
成立保国会和各省分会
内容
政治
上书裁减废特权
经济
鼓励发展工商业
文化
一废两学民办报
军事
汰旧立新
评价
1、变法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是一场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2、这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其基本主张是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勃兴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走向近代的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原因
1、德意志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2、德意志面临四分五裂和罗马教廷政治控制与经济搜刮的困局
3、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去兜售赎罪券
4、目的:为德意志的统一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精神力量
内容
开始的标志
“九十五条纲论”的发表
主要思想
提出“因信称义”的理论,建立廉俭教会和简化宗教仪式
评价
1、打击了天主教在德国的统治,为欧洲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推动了文艺复兴在德国的发展
加尔文宗教改革
内容
思想主张
1、提出“先定论”
2、主张《圣经》至上、教会民主和政教合一
改革实践
1、建立民主教会,选举神职人员
2、将日内瓦改造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评价
积极
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净化了社会风气,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张更为激进,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3、国际影响广泛,日内瓦成为宗教改革的国际中心
局限
镇压异端,是典型的集体专制
英国宗教改革
原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使英国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内容
建立英国国教,确立王权至上,教规从法的原则
评价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积极
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
比较保守,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未达到资产阶级所希望的宗教改革要求,后出现清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