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2010
按章节划分的知识点细纲,考研时的阅读整理。主要内容有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四章语法。
编辑于2021-10-30 17:16:57语言学纲要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
人际互动功能
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 1.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态度、意图。 2.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具体描述➕举例 3.有相当一部分话语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传递什么客观的信息,而只是用以达到人际互动的目的。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与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语言的普遍性也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符号
1.形与意不可分 2.形与意的联系具有一般性 3.形与意之间没有本质的、自然属性上的必要联系。都是基于约定性,是社会约定俗成或规定的结果。
征候
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任意性
在不同的语言中语音形式差异很大
相近的发音,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意义完全不一样
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会变化的
定义: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两层性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音系层:音位—音节—音步—停延段—语调段
语法层: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结构即是组合的结果
组合关系都是以聚合关系为依托
聚合关系: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者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类即是聚合的结果
聚合关系都是以组合关系为基础
语言与动物交际方式的区别
任意性
单位的明晰性
结构的二层性
能产性
传授性
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形的语音 单位
音素构成-音质单位
音位: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音单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不对立,既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他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他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条件变体:各个音位的变体,它们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
/a/
自由变体: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l]不分,东北有些地方[z][c][s]和[zh][ch][sh]不分
非音质音位:在语言中,除了音质以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我们把这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以区别由因素构成的音质单位(超音质音素)
音高:调位
汉语的声调,māmámǎmà对应“妈麻马骂”
音强:重音和轻音;语言学上称重位或势位
英语中用重音区别词的语音形式:contént和còntent
音长:
英语中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beat和bit
语流音变:音位在和其他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变化。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语流音变与音位变体的区别
层级韵律
音节(音素)型结构:法语、日语、汉语、粤语
音步型结构:北京话、英语
音节—音步—停延段(停顿、延宕)—语调段
第四章 语法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所有语言都是如此
汉语大抵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语素,但如“玻璃”“葡萄”等是两个音节,但因为“玻”“璃”…单独都没有意义所以并为一个语素
语音变体:同一个语素在组合式可能有不同的语音形式。例如英语中表示复数的语素有多种形式/s/ /z/ /iz/es ,还有零形式
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
黏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词缀都是黏着语素,词根既有自由的也有黏着的。例如“粹”“澈硜“律”
词:造句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独立成句或加上适当的语调成为句子
“的”、“从”等在造句中能够与许多词或词组搭配,而且与它们搭配的那许多成分在造句中又总是可以自由地拆卸下来并换上另一个词或词组。
词有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判定一个成分是否是词,取决于他是否是造句是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而不在于它含有几个语素
词组:词的组合
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语言英语交际是最小的使用单位,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
有语调
前后有停顿
表达相对完整固定的意义
词缀
派生词缀:增加新的词汇意义内容或改变词的类别归属
词根和派生词缀叫做构词语素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
变词语素
派生词缀可以与哪些词根搭配无法用语法条件来说明,只能用收录词典的方式一一列举;屈折词缀可以搭配哪些词根,基本可以用语法条件说明。
如果一个词又有派生词缀又有屈折词缀,则屈折词缀一定出现在派生词缀之后。
单纯词:有一个词根语素或一个词根语素加上屈折语素的词
单音节词
书、人、车、路
多音节词
玻璃、葡萄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词根语素➕派生词词缀)组成的词
复合词: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
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派生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
词组成词组的层次分析
主谓结构
述宾结构
偏正结构
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定中结构: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心语是名词
“的”
形态的一致性配合,修饰语如果是形容词,他必须在性、数等方面和中心语一致
状中结构:动词性偏正结构(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
“地”
联合结构
述补结构
在紧接述语之后的位置上,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以表示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这叫做补语。
“得”
组合的层次性、递归性和开放性
词类:按照次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次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词性变化:在有些语言里,词与词组合是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性变化
语法范畴:词性变化是语法形式,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性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叫做“语法范畴”
性
数
单数和复数,还有三数等
格
名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体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个阶段和状态。英语中的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
时
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英语中的将来时、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等
人称
态
主动态和被动态
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语法的结构类型
孤立语
缺乏词性变化
所有的词几乎都是有词根语素构成
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虚词的作用很重要
汉语、彝语、藏语、壮语、苗语等
屈折语
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
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一个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达好几种语法范畴
俄语中一个词可以同时表示性、数、格
俄语、德语、法语、英语
黏着语
没有词内部的屈折
每一个语法范畴都由一个黏着语素来表示
一个黏着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
黏着语的词根和表示语法意义的粘附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表语法义的专用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日语、维吾尔语、芬兰语、土耳其语、朝鲜语
复综语
一种特殊类型的黏着语,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黏合组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一个词往往构成句子
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
语言的普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