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插本管理学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知识点有管理活动、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21-10-31 19:17:28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福莱特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的艺术
周三多
是指组织为了到达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通过各项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具体解释
载体
组织
本质
是合理分配相关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对象
是相关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在内 一切可以利用的相关资料。
职能活动
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目的
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力量无法实现,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管理的职能
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一般管理之父
五种职能活动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控制。
周三多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相互关系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创新贯穿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管理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
人际角色
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
信息角色
监督者
传播者
发言人
决策角色
企业家
冲突管理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
罗伯特·卡茨
技术技能
是指管理者要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
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蔡茂生
管理学的特性
综合性或多样性
一般性或不精准性
实用性或实践性
历史性
管理学的二重性
与生产力相互联系的自然属性
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学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科学性
艺术性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名解
着重研究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
泰罗
科学管理之父
吉尔布雷斯夫妇
甘特
泰罗的贡献
工作定额
搬运生铁块实验
标准化
铁锹实验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甘特的贡献
甘特图
计件奖励工资制
组织管理理论
名解
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代表人物
法约尔
巴纳德
韦伯
法约尔的贡献
管理的五种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
技术活动
商业活动
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
会计活动
管理活动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分工
权利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报酬合理
集权与分权
等级键与跳板
秩序
公平
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
集体精神
韦伯的贡献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等级,权威,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权威三种类型
个人崇拜式权威
基础是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信仰
传统式权威
基础是先例和惯例
理性—合法的权威
基础是法律或处于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
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理性的行政组织体系特征
巴纳德的贡献
《经理人员的职能》
经理人员的职能
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
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
明确组织的目标
组织存在发展的三个条件
明确的目标
写作的意愿
良好的沟通
社会系统学派
行为管理理论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
第一阶段 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
第二阶段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1928.4)
第三阶段 大规模访谈(1928-1931)
第四阶段 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
梅奥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人际关系学说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行为科学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麦克雷戈
XY理论
麦克利兰
成就需要理论
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
期望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
运筹学
是数量管理理论的基础
系统分析
1949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
德尔菲技术
特点
解决管理问题要从全局出发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五步骤
确定系统的最终目标,同时明确每个特定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必须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一个统一的系统,然后确定每个局部要解决的任务, 研究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总体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寻求完成总体目标及各个局部任务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实施组织所选方案
决策科学化
系统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核心
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代表人物
卢桑斯,菲德勒,豪斯,赫塞
名解
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 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质量管理理论
戴明和朱兰
质量管理之父
五个要点
关注顾客
注重持续改善
关注流程
精确测量
授权于员工
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创新发展
学习型组织
名解
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代表人物
彼得-圣吉
五种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愿景
团体学习
系统思考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四条标准
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
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
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
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的不同之处
在对待变革的态度上
传统型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只要不变革就不管用了。
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
传统型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
传统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
在管理者的职责上
传统型组织认为,管理者职责是控制别人,而学习型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传统型组织的主要担心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担心是学习不适应。
传统型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的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精益思想
日本丰田公司
业务流程再造(BPR)
核心能力理论
来源
由21世纪80年代的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而来,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战略应该建立在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上。
核心资源
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 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资源进一步发展为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普拉哈拉得,哈梅尔
是指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能力变成核心能力的5个条件
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技术和技能的整合。
不是物理性资产
能创造关键价值(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
独特的竞争优势(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
开辟新市场的能力(超载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
浮动主题
浮动主题
改革,新观点,创新,管理者职责,对待错误,竞争优势
分权纪双统,个报集链板,秩公人首集
有财的商人,安全的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