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思维导图,讲述了官学制度的建立、六艺教育的形成、私人讲学的兴起、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儒学独尊、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等。
编辑于2021-10-31 20:13:40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学校萌芽的传说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学校类型
成均
庠
序 校
瞽宗
学校产生的条件
教育内容逐渐丰富
体脑分工
文字的产生
第二节夏商与西周的教育
学在官府
学术官守
官师合一
学制
大学和小学
类型
国学中央官学
乡学地方官学
家庭教育
第三节六艺教育
地位
西周国学教育的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六艺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之一
具体内容
大艺:礼 乐 射 御
特点
既注重思想道德也注重文化知识
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既要求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修养
影响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6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
政治上士阶级的崛起与养士之风盛行
文化上学术下移与学在四夷
教育上西周官学的衰落
私人讲学的历史特点
以西周官学与春秋私学对比的角度来分析
6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兴起了自由讲学之风
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扩大了教学内容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百家争鸣
儒墨道法
第二节齐国的稷下学宫
性质
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学校
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办学特点
1学术自由不治而议论
2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
2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
3制定了《弟子职》作为学生守则加强学生管理
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
影响
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
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留给人思考
第三节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定六经
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风气四书五经
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六经
庶富教
庶富教思想
教育与经济军事
教育与政治
教育行政法律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
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播学于平民
播学于四夷
历史作用
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教学内容
新六艺 六经
主要特点
以道德教育为主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学思行并重
道德教育
德育至上论
德育过程知情意行
德育内容以仁礼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
德育原则和方法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历史影响
第四节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在儒家中,子思和孟子之学被称为思孟学派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强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四心
人性本质上的平等性
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四心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培养方法是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深造自得的教育思想
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专心致志
第五节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性伪之分
性伪之合
化性起伪
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俗儒
雅儒
大儒理想目标
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论教师
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
一要尊严 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 三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
第六节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强调教育和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提出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影响
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兼士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三项标准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科技知识
工艺技术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思维训练
三表法
形式逻辑
以类取以类予
政治和道德教育
十论:尚贤 尚同 兼爱 非攻 节用 节葬 天志 明鬼 非乐 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
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第七节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逍遥的人格理想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怀疑乃至否定一切社会文化知识
吾生有涯而知之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第八节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不得为非
肯定法制对人性的改造作用
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行法制教育
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禁二心私学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第九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
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中庸
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关于教育途径
自诚明 自明诚 尊德性 道问学
重视主观努力的作用
学记
教育作用与目的
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玉不磨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
小成和大成
教育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逊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教师观
强调教师的作用
对教师要求严格
乐记
乐的内涵
乐的作用
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建立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除百家独尊儒术
兴太学以养士
重视选举选贤任能
独尊儒术对汉代教育的影响
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
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第二节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太学
太学的建立与发展
太学的教师与学生
师法与家法
太学的教材
太学的考试制度设科射策
太学的影响
郡国学
办学目的
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
文翁兴学
送吏员赴京城培训
鸿都门学
专门从事辞赋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教育机构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影响
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经书和书馆
第三节察举制度
察举制的建立与发展
文帝武帝王莽
察举科目
常科和特举
察举方式
西汉以查为主不重考试
东汉左雄改革案
察举制的影响
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诸侯两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性有三品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今万民之性带外教然后能善
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内容:三纲五常正谊明道
德育原则方法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强勉行道明于性情重义轻利
第五节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反对信师师古,主张极问
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贵通
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
在化不在性
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
论学习
见闻为与开心意
效验与有证
问难与距师
第四节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
招门阀士族弟子五品以上
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开设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
第二节隋唐时期教育体制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
中央官学有六学二馆
地方官学有府州县学
私学的发展
经学教育为主文学诗赋为主黄老道玄学为主科技教育为主四次发展
科举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主要标志是隋炀帝设进士科
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考生的来源有生徒和乡贡两种
具体程序是府州县试省试吏部复试
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
方法是帖经 墨义口试 策问 诗赋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相互促进矛盾对立
第四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论士大夫教育
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 教育目标是培养治国人才 教育内容以德和艺为主
论家庭教育
尽量早教 严与慈结合均爱的原则重视语言和品德教育
第五节韩愈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性三品分为上品中品下品
人性是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只能在己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
关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爱惜人才
论尊师重道
主要代表作有师说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标准学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制度的变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
学校沦为科举附庸明清
进士科乡试会试殿试考试方法采取八股取士制度科举必有学校
宋代兴文教政策
重视科举重视士 人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外因政局动荡学校萧条内因养士与选士的矛盾
庆历兴学
改革太学推广苏湖教法改革科举令州县立学
熙宁兴学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整顿地方关于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崇宁兴学
重新推行三舍法设立地方官学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互联系的雪郑系统改革趋势制度恢复扩建专科学校
苏湖教法
分斋教学经义斋治事斋采用学科正式纳入官学教学体系开了主修和辅修制度的先声
积分法
考核平时成绩明清国子监实行升级制度
六等黜陟法
学生考试成绩被分为六等有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监生历事
中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
社学
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 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 蒙学性和社会性
第二节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条件及科举的影响佛教的影响私人讲学传统印刷术的发展
书院的性质是新形特殊高层次的私学
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五教之目 为学之序 修身之要 处事之要 接物之要
东林书院书院讲会
其目的在于相互讨论争辩或者发挥一个学派的精神辨析不同学派之间的差异
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书院教育的特点
教学与学术相结合 培养目标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 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 实行开放式教学 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重在启发诱导 师生关系融洽 实行山长负责制其经费来源多样化 实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
门馆 村塾 坐馆
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识字类伦理类知识类诗歌类历史类
重视汉字的特点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特点
第四节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复性
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第五节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
王守仁与阳明学派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
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诗教有序因材施教
六经皆史与教学内容
强调读经但反对盲从反训诂记诵辞章之学
道德修养
论儿童教育
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 儿童教育应顺应儿童年龄教学 内容与歌诗习礼读书
第六章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第一节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启蒙思想家大量涌现的背景
启蒙思想家的教育见解与主张
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使用人才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提倡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
第二节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讨论国家政治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讨论国家政治之是非标准
基本精神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天子一人定是非的局面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
第三节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主要包括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传统教育的弊病
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
批判传统教育提倡实学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经世的人才百职人才
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
文事武备晶经史艺能理学帖括
习行的教学方法
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学用结合讲练结合
第七章近代教育的起步
第一节教会学校在中国的新办
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
课程规模学生与规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教育教学方法
早期教会学校产生的意义
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第二节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
外国语学校军事学堂技术学堂它的特点是封建性现代性
京师同文馆
创办与发展基本特点意义是标志着现代新式教育的开端
福建船政学堂
左宗棠于1866年创设学堂分前后两堂钱塘学习法文训练赵传技术后唐学习英文训练驾驶技术
第三节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
荣闳与派遣留学生计划 留学生活与学习 留学的意义
派遣留欧
原因组织管理成绩影响
第四节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张之洞与劝学篇
中学主要包括封建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西学主要包括西史西政西艺
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通艺学堂北洋西学逆与南洋公学经正女学
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第二节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政策
创办京师大学堂
设立职能课程影响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时务策论开经济特科考试内容为实学实政
第三节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论教育与救国变科举兴学校倡西学改革教育内容
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
第四节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
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论学制
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成年期
家庭教育幼稚园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或师范教育大学教育
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论废八股变科举兴学校
第五节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 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
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宗体育智育德育三者并重
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颂扬西学贬低中国传统中西之学各有其用
第六节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废科举兴学堂
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确定教育宗旨
第七节清末的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
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第一节国民初期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
重视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国民教育辅之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颁布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颁布课程标准
第二节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军国民主义者实利主义者公民道德者美育者世界观者
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教育独立思想
清肺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思想独立教育内容独立
第三节新文化运动时期和二十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变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勤工俭学运动
科学教育思潮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第四节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
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过程和成效
第五节1922年新学制
倡导学制改革
633学制
新学制的内容
意义与影响
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第一节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主义教育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第二节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
戊辰学制的颁行
第三节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抗战时期的学校西迁
第四节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整饬学风及训育制度
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
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
中学毕业会考
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第二节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
干部学校教育
抗大
第三节群众教育
群众教育的任务
群众教育形式
第四节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
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第五节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依靠群众办学
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杨贤江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
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第二节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第三节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化农民与农民化
第四节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
乡村教育的实施
第五节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活教育思想体系
第六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浮动主题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