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葡萄生态学第一章绪论
葡萄生态学的目标,环境的概念,生态因子。包含1.葡萄对环境的适应性;2.葡萄生态学的内容和任务;3.环境的基本概念;4.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基本规律;5.葡萄,葡萄酒质量与生态因子等。
编辑于2021-11-03 10:56:55第一章,绪论
1.葡萄对环境的适应性
1.葡萄是世界上栽培分布最广的果树
栽培面积第二,11250万亩
分布区域广,大都分布在北纬30~50度,南纬20~45度之间
近100个国家生产葡萄
酿酒52%,鲜食42%,制干6%等
中国产量第一,面积第二
栽培面积位居第五,约1200~1300万亩
全国几乎所以的地区都有葡萄种植
栽培面积超过60万亩的地区
新疆
河北
陕西
山东
云南
鲜食83%,酿酒11%,制干6%
2.中国鲜食葡萄栽培分布
1.西北干旱地区(新疆,河西走廊)
2.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陕,甘,宁,晋,内蒙西部等
3.大环渤海湾地区(山东,辽宁,河北等)
4. 黄河中下游产区(河南,安徽等)
5. 南方产区(长江三角洲为核心)
6.西南产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
7.东北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3.中国酿酒葡萄栽培分布
1. 环渤海湾产区
2.怀涿盆地产区
3.贺兰山东麓产区
4.黄土高原产区
5.河西走廊产区
6.新疆产区
7.大香格里拉产区
8.东北产区
9.东南产区
2.葡萄生态学的内容和任务
2.1生态学及葡萄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
果树生态学
葡萄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
草地生态学
果树种或品种的形成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葡萄种群
欧亚种群:欧洲葡萄(1个种)
北美种群:美洲葡萄(28个种)
东亚种群:山葡萄(40个种)
2.2葡萄生态学的内容
核心内容:研究葡萄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
个体生态学:一般研究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环境因子
葡萄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栽培技术
2.3葡萄生态学的任务与目的
总任务与目的:以生态学及系统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葡萄生态系统各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任务
掌握环境因子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尤其是对果实品质 的影响
目的
适地适栽:选择最适宜的地区栽植最适宜的 葡萄种类和品种
适期管理:在最适宜时期调节和控制葡萄树 体微环境,满足葡萄生长发育的要求
3.环境的基本概念
3.1植物的环境
环境:广义的概念,泛指主体周围所存在的影响其活动的一切因素,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也不同
植物的环境(自然环境):植物机体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环境的总和
物质基础:地球本身、有机物质、生命活动
能源动力:太阳辐射
太阳和地球是植物生态最根本的环境基础,一切环境特征都是由此产生
地球所赋予的物质环境条件均来源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土壤圈,生活在这四个环境圈界面上的生物,构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生物圈
大气圈:指对流层约16km范围内的大气层,其中:N2-79%、O2-21%、CO2 -0.03%、水汽等。这些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物质
了解环境(气候、土壤)及主要环境因子(光、热、水、气、氧)的变化规律
水圈:指地球表面71%的海洋及内陆水域,构成了植物丰富的水源。内含各种可溶性盐、矿质和有机物质,供植物生活
岩石圈和土壤圈:指地壳及其风化的土壤,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岩石圈是植物营养的贮藏库;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生物圈:生命活动所集中的区域。 生物圈中的植物层叫植被,占地球上生物总产量的99%,植物对太阳能的转化率约为1%,是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因素。
环境与生物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是地球表面生物圈中的主要过程,形成了一个宏观的大环境
3.2环境的划分
地球大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小环境、体内环境和人工环境等
区域环境(地区环境):是由各地区环境特点决定的,如江河、海洋、沙漠、高山、平原及寒带、热带等环境不一样。形成了不同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沼泽及水生植被等。
生境(habitat):指植物个体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因子
小环境(micro-environment):指植物个体表面或不同部位的环境。如根系的土壤环境(又称根际微环境),叶面或果面的温度等(叶幕微环境、果实微环境)
体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指植物器官内部环境。如温度、CO2及O2的供应情况对细胞功能有影响
人工环境
广义的人工环境:包括所有栽培植物,人工驯化及人工管理的森林、草地及自然保护区等
狭义的人工环境:人为控制下的植物生长环境,如温室、大棚、人工气候室、地膜覆盖等。可以调节温、湿、光、热服务于生产
环境因子的分类
气候因子:光能、温度、空气、水分、风、雹、雷电等
土壤因子:质地、理化性质、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等
地形因子:地表起伏、地貌状况,如、高山、丘陵、平原、 洼地;山地的坡向、坡度、海拔高度等
生物因子:动物、植物、病虫害、微生物等
人为因子:人们对自然的利用、改造和破坏
直接因子: 光、热、水、气、氧等,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过程,或参与植物体内新陈代谢
间接因子: 地形、坡向、海拔及人为因子等,能够影响直接因子
4.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基本规律
4.1生态因子的互联性
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生态作用。没有孤立存在的单一的生态因子,各因子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4.2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
生态因子对植物所起的作用,虽有大小、强弱之分,但决不存在重要性较大或较小的差异
生态因子间有补偿作用,虽具有一定的可调性,但因子间的补偿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4.3最适定律和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理过程有最大、最适、最小三个基点
生态因子只有最适量才会对植物产生最佳效果,即最适定律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当所需要的某一个生存因子强度不足时,就会限制其它因子的作用效果,即限制因子定律
4.4环境条件的不均一性
在任何相似或相同的生境中,没有完全相同的生态环境。生境的面积越大,其不均一性的表现越明显
自然界温度、湿度等因子变化所表现的不均一性,对植物的分布及生长发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同一个葡萄园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异,每个个体不同部位也有差异
4.5生态因子的地区性变化
随着空间的不同,气候、土壤、地质、水文等也均不相同
随着经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变化,各生态因子也都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植物本身随着地理位置的移动,也发生一定规律性的地区性变化
地形、坡度、坡向不同均能直接影响温度、湿度和土质等生态因子的变化
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葡萄分布、生长发育也发生变化。因此,在栽培上必需考虑葡萄地区性变化的特点,作到 “适地适栽”
4.6生态因子的季节性变化
每个生态因子或几个生态因子,对同一植物的每个发育阶段所起的生态作用是不同的,而是随着季节发生变化
植物对恶劣环境的抵抗性,也是随其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而有变化
葡萄各物候期对温度、水分、养分等需要量也在不断变化。葡萄栽培“适期管理”
葡萄各年龄期对环境的要求不同
5.葡萄,葡萄酒质量与生态因子
5.1优质葡萄果实的标准
相同点
色泽:均一,鲜艳,典型
风味:浓郁,细腻,优雅,醇厚,愉悦
其它:成熟一致,风格突出,产品安全
不同点
鲜食葡萄
果穗:松紧适度(穗型),整齐
果粒:大,均匀,皮薄(无皮),脆(软)肉,无核
酿酒葡萄
果穗:松散
果粒:小而均匀,皮厚,多核
5.2优质葡萄原料的一致性
1.地块一致
2.株间一致
3.穗穗一致
4.粒粒一致
5.粒周一致
5.3葡萄基本的生长发育过程
1.萌芽期
2.抽梢期
3.开花期
4.坐果期
5.成熟期
6.落叶期
5.4葡萄,葡萄酒质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葡萄酒质量风格
葡萄浆果质量
栽培技术
葡萄品种
风土
光照
热量
水分
空气
养分
酿酒工艺
机械设备
果:生态是基础,品种是关键,栽培是保障
酒: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设备是保障
复习题
1.概念
生态学
植物的环境
区域的环境
生境
小环境
体内环境
人工环境
生存因子
2.简答
1.葡萄生态学的任务和目的
2.环境的5大因子
3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4.影响葡萄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生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