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思维导图,包含1认识地球、2世界的海陆分布、3世界的地形、4海陆变迁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地球的面貌
1认识地球
地球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大小: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
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的模型
地轴:既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又是地球的实际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经线
经线: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线
特点
形状:半圆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纬线
赤道: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级距离相等的圆圈
纬线: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特点:
形状:圆
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方逐渐变短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纬度:
概念:纬线上标注的度数
划分:赤道为0度纬线向北,向南各划了90度,分别为北纬,南纬
变化规律:从赤道开始,向北,向南不断增大,最大为90度
判断方法: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南,北半球: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高,中,低纬:0度到30度为低纬,30度~60度为中纬,60度~90度为高纬
经度
概念:经线上标注的度数
0度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划分:从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划了180度,分别为东经,西经
变化规则:从0度经线开始,向东,向西不断增大,最大为180度
判断方法: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东,西半球
界线:20度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20度W向东至160度E
西半球:20度W向西至160度E
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格,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
2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以任何方式划分的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陆分布不均:陆地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相关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大洲洲界
亚,欧洲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非洲界: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界:巴拿马运河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宽度较窄的水
四大洋
太平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
大西洋:形状略成“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
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纬度最高,面积最小,水温最低,水深最浅的大洋
3世界的地形
世界地形
地面高度的表示
海拔:地面某点与海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陆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图上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类型:山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越密则越抖,越稀则越缓
4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地表形态变化
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地震:岩层在运动过程中,引起地面的震动
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的现象
火山:火山口喷发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
大陆漂移假说:“泛大陆”被“泛大洋”包围,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分裂,漂移成至今的海陆面貌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板块交界处活跃
张裂:裂谷,海洋
碰撞:褶皱山脉
多火山,多地震
世界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