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邓小平理论思维导图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知识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概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内容等,适用于考试复习!
这是一篇关于经济常识的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经济常识2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概述
形成背景
理论基础---马列毛
历史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面的经验总结(中国、国外)
现实依据---十一届三中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初步形成 十一届三中→党的十二大1978-1982
1.“实事求是”的思想被重新确立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主题报告(宣言书)
3.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4.确立组织:邓小平为中心的领导集体
5.十二大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基本成形 十二大→十三大1982-1987
1.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明确概况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三步走”标志灯理论的基本形成
4.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成熟阶段 十三大→十四大1987-1992
1.南方讲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
2.三个“有利于”
3.姓资姓社,计划、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手段
4.十四大对理论作了科学概括,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继续发展 十四大→十五大1992-1997
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写入党章
三、主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一届六中首次提出,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十三大对其系统阐述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总结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式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领导团结各族人民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优良传统和根本立足点
三个有利于
十二届三中 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
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
十四大正式通过
具体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核心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步走
第一步 1981-1990 翻一番 解决温饱
第二步 1991-2000 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
小康一词出自诗经
第三步 2001-2050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南方讲话 黑白猫理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精神 物质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确立 1979《告台湾同胞书》
形成 1982.12 入宪
发展1984 邓指出同样适用于香港问题
香港 1997.7.1 澳门1999.12.20
科学发展观
发展历程
提出 2003.4.15年广东
充实丰富 2004-2005
写入党章 2012年十八大
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五个统筹
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
经济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三个代表
提出 2000年广东
阐述 2001年建党80周年讲话全面阐述
写入党章 2002年十六大
入宪 2004年写入宪法
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础和前提)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灵魂和旗帜)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体和目的)
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本质
与时俱进是基本前提
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前提、依据和基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