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教育史 第八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第八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知识总结,包括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反宗教改革的措施、耶稣会的教育活动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章 17——18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和北美的教育的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外国教育史 第六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八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
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经济基础
十字军东征失败,教会内部的腐败 思想基础
中世纪后期农民起义,黑死病流行 社会基础(直接原因)
火药的使用 军事基础
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运动
产生地点
意大利
原因:地中海,东方学者,东西文化
人文主义文化的特征
基本精神
弘扬人的地位
主要特征
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
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
早期人文主义教育(14世纪初至15世纪末)
弗吉里奥
维多里诺
格里诺
后期人文主义教育(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期)
卡斯底格朗
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
伊拉斯谟
维夫斯
温菲林
科利特
托马斯·莫尔
培根
拉伯雷
蒙田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本主义
古典主义
世俗性
宗教性
贵族性
意义
欧洲近代教育的开端
冲破了中世纪教育的束缚
推动了西方社会文化的近代化
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
德国 马丁路德
教育观:宗教性与世俗性并重
教育制度:主张由国家管理教育;推行普及义务教育
教育内容:《圣经》、读写算、历史、音乐、体育等
教育方法:废除体罚,满足儿童兴趣,运用直观方法
加尔文新教
兴起于瑞士 法国 加尔文
教育观: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更重视宗教信仰的养成
教育制度:提出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
教育内容:重视人文科学的价值和法语教学
教育实践: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的创始人;1558年创办日内瓦学院
英国国教
亨利八世
教育观:教会管理学校,政府不干涉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在社会生活中有所作为的绅士
教育内容:重视古典文化的学习,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加强英语教学
天主教教育
反宗教改革的措施
改组宗教裁判所,加强思想控制
发展耶稣会与新教抗衡
确认教皇为教会的最高权威,宣布新教派为异端
公布禁书单,开办神学院培养神职人员
积极推进海外传教
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教育观:教育是实现宗教和政治目的的手段
教育分级:初级部、哲学部、神学部
教育内容:古典人文学科为主
教育管理:完备的组织管理;重视师资培养和训练
教学方法:很少使用体罚,师生关系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