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思维导图,包括肺吸虫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制、鉴别诊断、治疗、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等内容。
编辑于2021-11-05 23:10:42肺吸虫病
定义
肺吸虫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寄生虫病。
病因
在我国主要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等寄生人体而致病,人常因生食或半生食含肺吸虫囊蚴的蟹、蝲蛄等发病。
致病机制
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主要是由童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和成虫寄居或移行所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产物所致的免疫病理反应引起。
病理过程
脓肿期: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出血及继发感染
囊肿期:渗出性炎症(细支气管扩张及炎性增厚)
纤维瘢痕期:囊肿内容物被排除或吸收,囊内由肉芽肿组织充填
诊断
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痰或粪便查虫卵;皮下包块找虫体。
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 ELISA 等。
其他: X 线检查、 CT 及 MR 检查。
病理诊断
肺吸虫虫体或虫卵
有凝固性坏死的多房性小囊腔或坏死虫穴样窦道
坏死组织中见棱形的夏科—雷登结晶
结节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影像学诊断
胸腔积液
感染
肺癌
肺结核
肺栓塞
左心衰
肺部结节影
肺部磨玻璃结节:实性肺结节
腹腔积液
腹部包块
脑部改变
心包积液
PET/CT鉴别肺结节良恶性
将某种物质,一般是生物生命代谢中必须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核酸、脂肪酸,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如18F,11C等),注入人体后,通过对于该物质在代谢中的聚集,来反映生命代谢活动的情况,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人体不同组织的代谢状态不同,在高代谢的恶性肿瘤组织中葡萄糖代谢旺盛,聚集较多
血象检查
嗜酸性粒增加
感染(寄生虫、真菌、病毒)
头孢克肟
抗生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
对格兰阴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过敏性疾病
药物反应
风湿
骨髓穿刺
帮助诊断造血功能的强弱
穿刺部位:首选髂后上棘
鉴别诊断
肺结核
常见咯血、低热、盗汗和其他全身中毒症状,铁锈色痰甚少见
x线检查示病灶多在肺尖和上肺野
痰菌阳性有助于鉴别
组织活检可见干酪样坏死和朗汉斯巨细胞
结核性胸膜炎
胸水中以淋巴细胞为主
组织活检可见干酪样坏死和朗汉斯巨细胞
支气管扩张症
咳嗽、咳痰,痰呈脓性
嗜酸性粒细胞少,无肺吸虫虫卵
X线可有肺纹理增加、囊腔形成
过敏性支气管炎
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罕有铁锈色痰。
血清中含有数种致敏原抗体
化脓性炎或脓肿
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脓肿的坏死是液化性坏死,其内可见大量脓细胞,而嗜酸性粒细胞少见或没有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和病原血清学检测有助于鉴别
治疗
吡喹酮治疗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完全,2小时左右血药浓度达高峰
约80%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肝脏首过消除后,大部分药物迅速代谢
排泄主要通过肾胜(60-80%)和胆汁(15-35%)。
药理作用及机制
有效浓度
提高肌肉活动,引起虫体痉挛性麻痹,失去吸附能力
较高治疗浓度
引起虫体表膜损伤,暴露隐藏的抗原,在宿主防御机制参与下,导致虫体破坏、死亡
与Ca2+通透性有关
生化变化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抑制葡萄糖的摄取、转运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少且短暂。
口服后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头痛、眩晕、嗜睡等,服药期间避免驾车和高空作业。
偶见发热、搔痒、荨麻疹、关节痛、肌痛等,与虫体杀死后释放异体蛋白有关。
少数出现心电图异常。
孕妇禁用。
临床表现
游走性皮下结节
咳嗽咯痰
病因
呼吸道疾病
胸膜疾病胸膜炎或胸膜受刺激(如自发性气胸、胸腔穿刺)
心血管疾病如二尖瓣狭窄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肺淤血与肺水肿
中枢神经因素,大脑皮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咳嗽反射
咳嗽的音色
声音嘶哑——声带炎、喉炎、喉癌,以及肿物压迫喉返神经。
犬吠样——喉头炎症水肿或气管异物。
鸡鸣样吼声——百日咳。
痰的性质与量痰的性质可分为黏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等。
急性呼吸道炎症时痰量较少。
支气管扩张、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痰量较多
大叶性肺炎—铁锈色痰。
肺水肿—粉红色泡沫状。
胸痛胸闷气紧
发热
咯血
年龄
青壮年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
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40岁以上
肺结核
肺脓肿
长期吸烟者
支气管肺癌
咯血量(mL/d)
小量<100
浸润性肺结核
支气管肺癌
二尖瓣狭窄
中量100-500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症
肺脓肿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
大量(或一次咯血100-500mL)
肺结核空洞
支气管扩张症
肺脓肿
支气管肺癌
颜色和性状
咯鲜血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
暗红色血丝痰
支气管肺癌、慢性气管炎
咳血丝痰或粉红色乳状痰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咳血丝痰或砖红色胶冻状痰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二尖瓣狭窄急性肺水肿。
临床分型
胸肺型:最常见
以咳嗽、胸痛、咳出果酱样或铁锈色血痰等为主要症状。
当虫体在胸腔窜扰时可侵犯胸膜导致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粘连、心包炎、心包积液等。
腹肝型:约占1/3的病例
虫体穿过肠壁,在腹腔及各器官间游窜,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等症状。
引起腹部器官广泛炎症、粘连,偶可引致腹膜炎及腹水
较多病例在虫体侵及肝脏时引起肝损伤或肝肿大。
皮下型:约10%病例可出现皮下包块
包块大小不一,大多为1~3cm。
表面皮肤正常,肿块触之可动,常呈单个散发,偶可见多个成串。
脑脊髓型:占10%~20%的病例,多见于青少年
早期可形成隧道及渗出性炎症,后出现水肿、脓肿等病变,继而形成囊肿。
出现阵发性剧烈头痛、癔症发作、癫痫、瘫痪等为主要表现,也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膜炎、视神经受损、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
造成脊髓损害或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甚至截瘫等。
亚临床型
这类患者可能为轻度感染者,也可能是感染早期或虫体已消失的感染者。
皮试及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嗜酸性粒细胞数增高,有时伴肝功能损害。
其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