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据链路层2
计算机数据链路层导图,主要内容有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局域网、广域网、数据链路层设备及其细节。
编辑于2021-11-08 13:55:45六顶思考帽
数据链路层2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
停等协议
发送发:发送帧,等待反馈,发送下一帧
接收方:接受一帧,反馈,接受下一帧
特点:发送发收不到反馈,则一直等待。每次只能发一帧,效率低
滑动窗口协议
发送方:维持一组允许方式你给的序号,成为发送窗口。发送窗口大小表示未收到确认帧,没收到一次确认反馈就迁移一帧的距离,收不到确认绝不移动半步。发送窗口 为空则暂停发送,直到收到反馈
接收方:维持一组允许接收的帧的序号,称为接收窗口,控制哪些帧可接受哪些帧不可接受。窗口外的帧全抛弃。
收到帧并反馈后将窗口前移一个帧的距离
特点1:只有接受窗口向前滑动时,发送窗口才能向前滑动。
特点2:停等协议,回退N协议和选择重传协议只是在发送、接受窗口大小上有差异
停等协议:发送=1,接受=1 ;
回退N协议:发送>1,接受=1;
选择重传协议:发送>1,接受>1
特点3:当接受窗口大小为1时,可保证帧有序接收。
特点4:数据链路层的滑动窗口在传输过程中大小是固定的。
可靠传输机制
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是通过确认和超时重传两种机制完成的。
停等协议
特点:发送和接受窗口都为1,接受端收到真确帧要ACK反馈,发送端超时或收到NAK则重传。
帧序号用1bit即可,需要帧缓冲区缓存已发送帧以便重传。
回退N协议(GBN)
发送方可连续发送帧,相当于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接收方接收到失序的帧后,要求发送方发送最后一个正确接收的帧之后的所有帧
或者发送方发送N帧后,发现第N帧的前一帧在超时后仍未收到确认,则重发该帧及后N帧
接收方必须指明对哪一帧进行确认
选择重传协议(SR)
设法只重传出现差错的帧或超时的帧,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每个发送缓冲区对应一个计数器,超时则重传。
接收方通过发送NAK,请求重传
接收窗口应小于发送窗口
局域网
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特点
为一单位所有,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有限
所有站点共享较高总带宽
较低时延和误码率
各站是平等关系,不是主从关系
能进行广播和组播
常见拓扑:星型,环形,总线型,星型和总线型结合的复合型
以双绞线为主要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CSMA/CD,令牌总线,令牌环
拓扑实现
以太网:逻辑拓扑是总线型,物理拓扑是星型
令牌环:逻辑拓扑是环形,物理拓扑是星型
802标准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拆分为两个子层:LLC子层和MAC子层
MAC子层提供组帧和拆帧,比特传输差错检测,链路层寻址
LLC子层与传输媒体无关,向网络层提供服务。
以太网与802.3
802.3是基带总线型局域网标准,描述物理层与MAC子层的实现方法
以太网使用总线型拓扑结构,信息以广播式发送,使用CSMA/CD对总线进行访问控制。802.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以太网采用无确认无连接工作方式,差错控制由高层完成。
网卡
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被看做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MAC帧格式
高速以太网
速率>=100Bb/s的称为高速以太网
100BASE-T以太网
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全双工模式下不会冲突,因而不使用CSMA/CD协议
MAC帧格式为802.3格式,最大电缆厂减小到100m
吉比特以太网
允许在1Gb/s下用全双工和半双工,使用802.3帧格式
半双工模式下使用CSMA/CD协议,全双工模式下不使用
10吉比特以太网
使用光纤,只工作在全双工,不使用CSMA/CD协议
使用802.3帧格式
802.11
是无线局域网系列标准
MAC层使用CSMA/CA协议进行介质访问控制,通过检测接受ACK确认发送是否有冲突
在无线局域网中,即使发送冲突也要将整个帧发送完毕;而在有线局域网中,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
令牌环网
令牌是一个特殊格式的帧,用来控制信道。只有取得令牌才能发送帧,不会产生冲突。
信道空闲时,只有令牌在循环;当发送站收到令牌后,将令牌改造成数据帧发出;每个站转发该帧,接收站点复制该帧并转发
数据帧回到源站点,源站点检查数据帧看传输是否出错,有错则重传;无错则重新产生令牌,释放信道使用权
物理上采用星型拓扑结构,逻辑上是环形拓扑结构,标准由802.5定义
广域网
广域网由节点交换机(不是路由器)以及连接交换机的链路组成。交换机执行存储转发功能,节点间是点到点的连接。
广域网使用的协议主要在网络层,在OSI中占用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而局域网只占物理层和链路层
PPP(点对点协议)
提供全双工操作,传输数据报,面向字节的,不可靠的,对帧不编号,帧用CRC校验,差错由上层负责
链路控制协议
网络控制协议
配置
PPP帧格式
有检错功能无纠错功能,仅支持点对点通信,不支持多点线路,只支持全双工,两段网络层可运行不同的网络协议。透明传输可用比特填充和特殊字节填充法
HDLC(高级链路控制协议)
全双工操作,传输数据报,面向比特,透明传输时使用0比特插入法,帧用CRC校验,对帧编号,可靠
站:主站,从站,复合站。主站发命令站,从站发响应站,复合站既可当主站也可当从站
数据操作方式
正常响应方式
异步平衡方式
异步响应方式
HDLC帧格式
数据链路层设备
网桥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与高层协议无关
网桥有过滤帧以及存储转发帧的作用,可以隔离冲突域,不能隔离广播域
特点
具备寻址和路径选择能力,确定帧的传送方向
从源网络接收帧,根据MAC地址向目的网络转发帧
网桥能连接不通的局域网,能进行对应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转换和帧格式修改
网桥要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用来存储转发
优点
帧过滤,隔离网段
扩大物理范围
可使用不通物理层,连接不通局域网,可靠性高,性能好
缺点
增加延时,不同MAC子层会有帧格式转换
MAC子层无流量控制功能,不能防止广播风暴
透明网桥
由网桥负责路由选择,路由规则:源LAN和目的LAN相同,则丢弃,不同则转发;目的LAN未知则扩散
生成树算法生成路由表
源路由网桥
对主机不透明,主机必须知道网桥标识和目标网段,路由选择由源站点负责 源站向目的站发送探测帧来寻找最佳路由
交换机
相当于一个多端口的网桥,端口隔离冲突域,不隔离广播域。用交换机能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既隔离冲突域,又隔离广播域
原理:根据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查找表,若MAC地址不在表中,则加入表中并转发到目的端口
特点
端口与主机相连,工作在全双工
每个端口用户能独占传输媒体带宽
交换方式
存储转发式:缓存帧,差错检测,丢弃或转发,延迟较长
直通式:只检查目的地址,与转发表比较直接转发,延迟小,无差错检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