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产运作管理第五章
生产运作管理第五章讲述了概述、工作设计、工作测量、人机工程等,知识点丰富且思路清晰,赶快收藏下图了解吧!
编辑于2021-11-11 13:06:14第五章 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
5.1 概述
5.1.1 生产率与人的行为
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
生产率=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使用的资源
影响因素:
技术因素(“硬因素”)
主要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必需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如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
操作者行为因素(“软因素”)
是指操作者的心理需求和感情变化对生产率的影响
生产管理中人的行为影响
5.1.2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1)工作设计要满足两个目标,一是满足生产率和质量的目标,而是保证工作安全、有激励性、能工人有满足感。
(2)工作测量在工业工程中又被称为时间研究,是各种时间测定技术的总称,用以制定各项工作或作业的时间标准、确定劳动定额,并通过某种研究方法(如工作抽样)评价现实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以及人员工作效率。
5.1.3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基础——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的科学管理四原则
(1)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单凭经验的办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是使之成长。
(3)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4)资方(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担下来。
5.2 工作设计
5.2.1 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
概念: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组织生产劳动过程,确定一个组织内的个人或小组的工作内容,实现工作的协调和确保任务的完成。
影响工作设计决策的因素
(1)员工工作组成部分的质量控制
(2)适应多种工作技能要求的交叉培训
(3)工作设计与组织的员工参与及团队工作方式
(4)自动化程度
(5)对所有员工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和对工作出色员工的奖励
(6)远程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扩展工作的内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5.2.2 工作设计中的社会技术理论
5.2.3 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研究人的工作动机,解决工作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三种方法
(1)工作扩大化
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工作(例如,一个产品或提供给顾客的一项服务)的大部分程序。
(2)职务轮换
是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做的工作,时间可以是小时、天、日或数月。
(3)工作丰富化
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员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5.2.4 团队工作方式
概念:
团队工作方式是指与以往每个人只负责一项完整工作的一部分(如一道工序、一项业务的某一程序等)不同,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并完成这项工作。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工作方法以及产出速度等都可以自行决定;在有些情况下,小组成员的收入与小组的产出挂钩。
三种常见的方式
(1)解决问题式团队
非正式组织、通常包括七八名或十几名自愿成员,可能来自一个部门的不同班组,每周有一次或几次碰头,每次几小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特点:只提出建议和方案,但并没有权力决定是否实施
(2)特定目标式团队
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达到一个具体目标而建立,团队中既有普通员工,又有与问题相关的经营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拥有决策权。
特点:一般员工直接与经营管理层沟通,使一般员工的意见直接反映到决策中
(3)自我管理式团队
由数人(几人至十几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相对完整的工作,小组成员自己决定任务分配方式,自己承担管理责任
特点:
员工授权
组织重构
5.3 工作测量
5.3.1 生产产品时间消耗的结构及工时定额
生产产品时间消耗的结构
(1)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定额时间)
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
一般用宽放率表示,宽放率=宽放时间/作业时间
①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如休息、饮水、上厕所时间
子主题
能量代谢率(RMR)=(作业时能量消耗量-安静时能量消耗量)/基础代谢量
②布置工作地时间
如交接班时间、清扫机床时间等
③准备与结束时间
技术组织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耗用时间
(2)无效时间
无效劳动带来的浪费
(1)生产过剩的浪费
(2)停工等待的浪费
(3)搬运的浪费
(4)加工的浪费
(5)动作的浪费
(6)制造过程中产生废品的浪费
工时定额
又称为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
作用:
(1)确定工作所需人员数和确定部门人员编制的依据
(2)计划管理和生产控制的重要依据
(3)控制成本和费用的重要依据
(4)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手段
(5)制定计件工资和奖金的标准
5.3.2 测时法
又称直接时间研究,是用秒表和其他一些计时工具,来实际测量完成一件工作所需要的实际时间
基本过程
(1)选择观测对象
(2)划分作业操作要素,制定测时记录表
(3)记录观察时间,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项作业要素的平均值
(4)计算作业的观察时间
(5)效率评定,计算正常作业时间
(6)考虑宽放时间比率,确定标准作业时间
5.3.3 预定时间标准法
把人们所从事的所有作业都分解成基本动作单元,经过详细观测,对每一种基本动作都根据它的性质与条件,制成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当要确定实际工作时间时,只要把作业分解为这些基本动作,从基本动作的预定时间表查出相应的时间值,累加起来作为正常时间,再适当考虑宽放时间,即得到标准作业时间。
具体操作形式:
工作要素法
标准时间测量法
基本动作时间研究法
5.3.4 模特法
5.3.5 工作抽样法
特点
优点:
(1)观测者不需要受专门训练
(2)不需要使用秒表,因此可同时进行几种行为的观测
(3)是一种很经济的工作研究方法
(4)与其他的作业测定方法相比,被观测人员更喜欢这种方法
局限性:
所需观察的样本数较大,需要保证一定的估计精度
应用步骤
(1)设计观测方式
(2)决定观测的时间长度
(3)决定最初的样本数
(4)选择随机的观测时间
(5)观察和获取数据
(6)检查是否需要更多的样本数
(7)数据计算、分析与结论
5.3.6 工作测量中的人的因素
在研究人员与工人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是工作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
5.4 人-机工程
5.4.1 人-机-环境系统
现在无论是要提高效率还是要保证系统安全或正常运行,都必须处理好人-机器-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5.4.2 工作环境研究与设计
气候状况
(1)温度对人劳动的影响
室内温度高会引起瞌睡、疲劳;室内温度低会分散注意力
(2)空气流通对人劳动的影响
人们在保持空气新鲜的工作地要比空气浑浊的工作地效率高出约10%
(3)空气污染对人劳动的影响
人的呼吸过程中会排出二氧化碳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烟雾、气体、纤维质、蒸汽
照明与色彩状况
(1)照明的影响与设计
①照明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照明条件与对比度情况越好,工作中的差错率、事故率越低,对于效率提高有促进作用。
②工作场地和厂房的照明
(2)色彩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暖色一般起积极、兴奋的心理作用
冷色一般起消极、镇静的心理作用
明色调会使人产生轻松自在、舒畅的感觉
暗色调会使人产生压抑和不安的感觉
噪声状况
(1)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噪声干扰对人的脑力劳动有消极影响,会使人的精力分散
(2)噪声控制
①声源控制
②限制噪声传播
③接收者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