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DNA复制和修复
下图整理了分子生物学中DNA复制和修复,知识点包含复制过程、DNA修复、DNA损伤、DNA重组等,适用于考试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DNA复制和修复
复制过程
复制特点
半保留复制:DNA合成分别以两条母链作为模板,合成互补子链
半不连续复制:由于DNA只能由5'→3'方向延伸,因此后随链是以冈崎片段的方式完成复制的
固定的起始位点和双向复制
参与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
拓扑异构酶Ⅱ;释放高度螺旋的DNA
DNA聚合酶
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α合成引物
DNA聚合酶δ后随链合成
DNA聚合酶γ损伤的修复
DNA聚合酶ε先导链的合成
DNA聚合酶β损伤修复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Ι修复合成去除引物填补空缺
DNA聚合酶Ⅱ DNA修复
DNA聚合酶Ⅲ新链的延长
SSB单链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的磷酸骨架结合使之处于单链状态
引物酶
解旋酶
DNA连接酶
起始
真核
过程
ORC起始点识别复合体与解旋酶装载蛋白、解旋酶在G1期组装为Pre-RC
Pre-RC在S期被cdk及相关蛋白激活使DNA解旋
调控
cdk既可以激活Pre-RC促进转录的开始,又可以抑制Pre-RC的组装从而抑制转录
原核
起始方式
滚轮式、复制叉式、D环式
起始子蛋白DnaA、解旋酶DnaB共同作用于起始位点使DNA解旋并与引物酶结合合成引物
Dam甲基转移酶可使模板链被seqA蛋白识别,阻碍起始子蛋白DnaA对Oric的识别而引起下一轮复制
延申
PCNA使聚合酶附着在DNA上
DNA聚合酶α合成两条链的引物
DNA聚合酶δ合成后随链
DNA聚合酶ε合成先导链
3'-OH继续延伸将RNA引物替代,而后由Fen1和Dna2切除
DNA连接酶Ι补齐缺口
解旋酶沿着5'→3'方向断开双链
SSB蛋白与单链结合防止其复性
DNA聚合酶Ⅲ
α以dNTP为底物合成先导链和后随链
ε3'→5'核酸外切酶活性,有校对功能
β滑动夹子
τ、γ连接各个亚基
DNA聚合酶Ⅰ去除RNA引物并填补缺口
终止
原核:在OriC对面有多个终止位点,tus编码产物识别这些位点阻止DnaB的解旋作用并终止复制
DNA末端复制问题
端粒酶:含RNA反转录酶,合成DNA末端的端粒
庇护蛋白
抑制端粒酶活性
将端粒单链的3'端引入双链形成T环,予以保护
DNA修复
突变
点突变:单个核苷酸的增添、缺失
沉默突变:某一蛋白质的基因中一个三联体密码突变后编码的还是同一氨基酸,并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错义突变:突变造成了氨基酸的改变
无义突变:原来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
移码突变:单个或不为3的倍数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
修复
错配修复
Dam:使模板链的GATC中的A甲基化,是修复系统区分母链和子链的标志
MutS:识别错配位点扭曲的DNA
MutL:与MutS结合,招募MutH
MutH:切除错配位点
UvrD:解开错配位点的双链,形成一个缺口
DNA聚合酶Ι;DNA缺口的修复
损伤的直接逆转
光复活作用消除嘧啶二聚体、甲基转移酶去除6-甲基鸟嘌呤上的甲基
切除修复
核苷酸切除修复(E.coli)
①UvrA、UvrB识别双螺旋结构扭曲②UvrC在受损周围切割③UvrD解旋DNA双链形成缺口④DNA聚合酶I和连接酶补齐缺口
碱基切除修复
①糖基化酶特异性识别DNA上受损的碱基并将其水解②核酸内切酶将磷酸戊糖切除③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修复损伤位点
移损合成
DNA损伤未及时修复时,DNA遇到损伤位点往往不能继续复制,细胞往往借助移损合成机制越过受损部位保证复制的完整性
①LexA蛋白抑制移损合成酶的表达②RecA识别损伤位点并活化③RecA降解LexA,使得移损合成酶表达
DNA损伤
单碱基改变
自发突变
水解脱氨基:如5-甲基胞嘧啶的脱氨基作用,去嘌呤化位点
诱发突变:亚硝酸盐、吖啶橙、烷化剂及其他的碱基类似物对DNA结构的影响
DNA结构扭曲
DNA骨架断裂
X射线、γ射线等造成的活性氧对DAN的损伤
DNA重组
同源重组
概述:DNA双链断裂后,DNA裂解酶能在双链末端切割产生互补ss-DNAtail,以此修复断裂的DNA
原核:①RecA可结合ss-DNAtail,催化重组过程②RecBCD复合物:RecB具有核酸酶活性、解旋酶活性;RecD具有解旋酶活性并调控RecB;RecC可以识别chi序列(是RecBCD与RecA结合的部位
真核:①Rad51真核细胞内的重组酶②MRN复合体招募识别在双链断裂区,对其进行切割产生ss-DNAtail
位点特异性重组
λ噬菌体(attP)和宿主(attB)的特异重组位点称为附着位点。λ整合酶、宿主因子IHF在附着位点交错7bp切割,将DNA整合到宿主上
转座作用
转座子:一种可以由染色体的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可以发生转座的一小段DNA
插入序列是最小的转座因子,两端有反向重复序列,由转座酶识别并插入靶序列,DNA聚合酶和连接酶补齐缺口、
真核生物转座子与逆转录病毒相似可编码类似的反转录酶、整合酶和LTR。有反转录转座子、散布重复序列、短散布原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