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舞蹈艺术概论
舞蹈艺术概论7—9章知识总结,包括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舞蹈美的构成和形态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舞蹈艺术概论7——9章
第七章 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
一、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
1.舞蹈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2.直接表现生活题材的舞蹈
(1)古代——”凤来“”扶犁
(2)现代——“挤奶员”"采茶舞”
3.借自然之物抒情的舞蹈
(1)表现动物——《龙舞》《鱼灯》
(2)表现植物——《荷花舞》
4.根据神话故事改编的舞蹈
《宝莲灯》《飞天》
二、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1.审美情感的深入
2.典型化的提炼创作
(1)个性化
“这一个”
(2)本质化
“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3.运用专业技巧创造美的形式
(1)舞蹈是创造性的复杂劳动
(2)舞蹈表演需要经过长期学习
三、舞蹈艺术反映和表现生活的美学原则
1.感物而动,直抒胸臆
2.缘物寄情,托物言志
3.造事表情,构景抒怀
4.宣叙并重,情景交融
第八章 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一、题材和主题
1.素材
(1)生活材料
(2)舞蹈材料
(3)素材是题材的来源和基础
2.题材
(1)狭义: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广义:舞蹈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如农村题材,军事题材
(2)素材大于题材
(3)题材的选择
强烈而动作性
富有激动而饱满的感情
没有情节或情节简单的抒情舞蹈
2.主题
(1)又称主题思想
(2)重要性——决定了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动作的运用,在创作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人物和情节
1.人物
(1)作用
通过人体动作表现情感
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审美理想
(2)表现方式
人与人的关系,肢体语言
舞蹈作品与舞蹈家的情感,审美情感的选择
2.情节
(1)要求
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情节起伏,动作性强
不能胡乱编造情节
(2)淡化情节
情节可以淡化,需要照顾观众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
王朝闻“适应为了征服”
三、环境和氛围
1.环境
(1)含义: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2)处理方式:
戏剧性结构处理方式
抒情性舞蹈处理方式
2.氛围——舞蹈的气氛,通常用音乐来烘托
四、结构和布局
1.含义;是表现作品主题思想,塑造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
2.需要遵循客观的生活发展规律
3.戏剧式结构形式——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五、动作和语言
1.抒情性舞蹈语言
2.叙事性舞蹈语言
六、舞蹈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内容起主导,决定作用
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3.形式与内容要统一起来
第九章 舞蹈美的构成和形态
一、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1.内容美
(1)真实性
(2)传递健康向上的思想
(3)注入情感
(4)高度概括社会生活
2.形式美
(1)由舞蹈艺术特性和观众的审美要求所决定
(2)构成——人体,造型手段
3.舞蹈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
二、舞蹈作品的审美类别
1.优美
(1)秀丽舒展
(2)欢畅热烈
2.壮美
(1)雄浑刚健
(2)伟岸崇高
3.悲剧美
(1)悲壮激愤
(2)悲痛哀婉
4.喜剧美
滑稽,讽刺,幽默,诙谐
5.古拙技艺美
(1)古拙朴实
(2)技艺超绝
第九章课后思考
1.为什么说舞蹈思维是创作舞蹈作品的特定思维方式?
2.什么是舞蹈形象?
3.舞蹈形象有哪些审美特征?
第八章课后思考
1.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对题材的选择有哪些特殊的要求?
2.指出以下作品各属于何种结构手法《丝路花雨》《繁漪》《金山战鼓》
第七章课后思考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舞蹈艺术创造的源泉?
2.舞蹈作者在进行舞蹈创作时投入哪些创造性的艺术劳动?
3.舞蹈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大致有几种?
4.男子独舞《残春》和舞剧《红梅赞》分别属于何种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