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诗歌鉴赏
五年高考诗歌鉴赏,包括问题和解答等内容,这些都是高考真题,很具有运用价值,是考生必看的资料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诗歌
古体诗
四言古诗 最早 《诗经》
五言古诗 汉代 《古诗十九首》
七言古诗 唐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长恨歌》
乐府诗 题目代 歌、行、引、曲、吟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长歌行》 《蜀道难》《箜篌引》
其他 楚辞、汉赋、南北朝民歌
近体诗
绝句
构成
4句、可对仗,可不对仗、1、2、4句最后一字押韵
分类
五言绝句 孟浩然《春晓》
七言绝句 贺知章《咏柳》
律诗
8句、颔联、颈联对仗、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
五言律诗 杜甫《春夜喜雨》
七言律诗 杜甫《蜀相》
排律 白居易《长恨歌》
题材
山水田园
送别怀人
羁旅思乡
边塞征戍
咏史怀古
咏物言志
爱情闺怨
词(长短句、诗余)
词牌
必须要有
《水调歌头》
《醉翁操》
规定限制格式
题目
可有可无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一90字以内)
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派别
豪放派
婉约派
曲
散曲(诗歌)
小令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 《天净沙 秋思》
套数 一宫调数曲子 《雎景辰高祖还乡》
杂剧(戏曲)
内容构成
曲 人物唱词
白 人物对白、 独白、 旁白
科 动作和表情
结构构成 四折一楔
诗歌题材
写景抒情
即事抒怀
咏史抒怀
边塞征战
羁旅闺怨
谈禅说理
思乡送别
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1.判断运用何种表现手法 2.阐释作者如何运用此手法 3.此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刻画什么形象,表现什么主旨
联想
想象
衬托
形式
正衬
反衬
含义
有主次,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主体,突出主体
渲染
烘托
侧面描写,周围的人或暗示,表现事物
象征
对比
无主次,相似相反,并列,突出差别
起兴
照应
抑扬结合
主客曲写
赋
作用
直书其事,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反而反复去说。 多与排比并用,称为“铺排”,可渲染,可陈序,多用于民歌
举例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用典
修辞手法
1.明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阐释手法在诗中如何运用 3.分析手法在主旨和情感的作用
比喻
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例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暗喻
借喻
明喻
博喻
比拟
拟人
拟物
设问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借代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反问
夸张
双关
互文
叠字
通感
反复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结构手法
伏笔
以景结情(借景抒情)
首尾呼应
卒章显志
在诗歌结尾表达自己的情怀或心志
以小见大
重章叠字
角度转换
杜甫《月夜》
形象
1. 人物形象
找
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析
人物的动作、神态、心里等描写
通过诗歌的环境的衬托渲染以及景物描写
联
联系标题、注释、概括形象特征,用一句话概括
明
表明作用、表达效果、思想感情、蕴含的哲理等
2. 事物形象
自然属性
提炼物象描写特征,包括形态、色泽及所处的环境
分析物象内涵
结合“物”与“人”品格连接点,结合诗句分析
社会属性
联系诗人的经历或相关背景,点明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或表现的寓意 (精神品格、思想性格、志趣追求)
3. 景物形象
整体描述画面
“一幅+修饰语(时间、地点、景物特点等)+画面”的格式,用自己语言再现诗中画面
分析氛围特点
重点讲诗中意象、所用表达技巧分析出来,运用恰当的术语概括,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借助图景表达的思想情感,要答出情感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