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导图,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书画、中华传统戏剧、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学典籍、传统哲学思想、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
编辑于2021-11-19 21:12:17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
仁
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关于“仁”,最早出自《尚书》。《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亲,仁也”,又说:“仁,亲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随着历史演变,“仁”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老子说:“与,善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 :有仁爱之心 ——唐太宗爱民如子
义
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的原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说文解字》曾这样解释,“义(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意思说,“义”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我们崇尚羊的形象和涵养,要像羊一样温和、善良、美好。这里讲的“义”,主要是指一种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气节。羊在我们生活中,从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国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把“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与鱼构成了“鲜”,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羊和鱼都是最鲜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
义 :重情义 ——荆轲刺秦王
礼
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习俗和仪式。《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指的就是一种仪式、一种习俗,当时还没有把“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确和倡导。
礼 :懂礼数 ——孔融让梨
知
是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孔子常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
智 :明智果断 ——空城计
信
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缺乏坚定可靠和相互信赖这样一种基础,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也难以实现诚实和守信。
信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传统哲学思想
先秦子学
先秦时期,思想界异常活跃,各种思想学说、学术流派纷纷登场,涌现出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孙子、墨子、惠施、公孙龙、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兵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宇宙的构成问题和社会人生问题,这一时期好比是人类的幼年时期,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如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人是怎么来的?人在天地间居于什么位置?人活着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的第一次高潮,迎来了中国哲学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真正觉醒。
两汉经学
秦朝灭亡的一个教训是,仅靠严刑峻法并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汉初崇尚黄老之学。之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从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跃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权威化、制度化、意识形态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儒家思想的经学化,即儒家学者以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为依据,通过对这些经典的注释,来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见解。对经典的注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注六经的方式,偏重于文字训诂,称之为古文经学;一种是六经注我的方式,以现实政治为目的,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称之为今文经学。大致来说,西汉以今文经学为主,东汉以古文经学为主。到东汉末年,经学家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之说,终结了延续了三百多年的今、古文之争。
魏晋玄学
儒学在经过汉代的权威化阶段之后,在魏晋时期转入了哲理化阶段。魏晋时期,玄风大盛,在学风上、思想上、思维方式上与汉代迥然不同,一反两汉时期烦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二是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问题;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问题。魏晋时期探讨的这些问题,都带有很浓厚的哲学意味,标志着人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能力又前进了一大步。
隋唐佛学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一方面,各宗各派之间纷争不断,互争高低;另一方面,彼此之间又互相吸收、互相影响。同时,各宗各派又都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中汲取养分和智慧,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和成熟的标志。禅宗不依佛教经典立宗,不立文字,自称教外别传,实则是佛教与中国固有哲学融会贯通的产物。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的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如果说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的制度化、意识形态化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重大转折,那么,宋明理学的出现和形成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近七百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四大流派:即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陈叶(陈亮、叶适)事功学四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将中国哲学的思维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政治目的就是为封建伦理道德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
明清实学
在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看来,宋明理学家都是空谈心性,讲的是心性性命之学,是无用之学,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于是把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推到了宋明理学身上。因此,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主张“崇实黜虚”“实学实体实用”,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明清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颜元等人。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是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在明清时期的集中体现。
乾家朴学
乾嘉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以区别于宋明理学的抽象议论,因而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鸦片和廉价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以武力侵略的方式打断了中华文明固有的发展轨迹,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改革派,要求把学术研究和现实政治结合起来,反对脱离实际的乾嘉考据学。
优秀文学典籍
百科典籍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约八亿字。它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包括了我国几千年来的重要文化典籍,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永乐大典
如果问中国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那《永乐大典》一定榜上有名,这部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占卜、戏剧、工艺、农艺等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科学典籍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就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本书由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日本早在19世纪中期排印这部名著,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家都有学者、汉学家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而在这之前,早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的翻译本,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典籍,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农学典籍
齐民要术
中国古代农业典籍中这部《齐民要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还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出版后长期受中国历朝政府重视,传遍海外后亦被常成为研究古物种变化的经典。
数学典籍
九章算术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人数学厉害,当然这也是种传承,中国古代数学就有着不俗的表现,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九章算数了,它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书中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这本书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医学典籍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部享誉世界的中医典籍是世界科技史上最为宏大的、记述所有生民日常实用品物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医库中一部食物养生学及药物学巨著,集几千年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其对后世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动物学、种植学及人们对日常食物品味的选择都构成了深远影响,对世界医药学和生物学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最完善的一部医学典籍,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成书于西汉中晚期,此前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医药,甚至社会科学、哲学、思维科学、语言学、文字学的成就皆在该书中有较为全面的体现,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被历代医家视为“圭臬”,奉为“经典”。本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天文典籍
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专著和观测记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之一,仅次于前1800年的巴比伦星表。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齐人(一说楚人或鲁人)甘德、魏人石申(一名石申夫)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纪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还早约200年,书中记录800多个恒星的名字,并划分其星官,其体系对后世发展颇有深远影响。
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这部古代典籍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书中采用最简便可行的方法确定天文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囊括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包涵南北有极,昼夜相推的道理。这部书给后来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自此以后历代数学家无不以《周髀算经》为参考,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史学典籍
史记
史记(史学) 中国古代历史典籍中《史记》无疑是大家最熟悉的,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规模巨大,体系完备。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除“表”和“书”外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来编排史料的,人物传记既精彩又富有文学性,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名著。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史学) 中国古代史学典籍中能与《史记》能相提并论的只有这部《资治通鉴》,本书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军事典籍
孙子兵法
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怎么能少了兵书呢,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就来自于中国,就是这部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此书对中国古代的军事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奉为兵家经典。它是中国古代军人必须研读的一本军事著作,许多著名的军事家都对此书作过注解,自公元600多年左右被翻译成许多不同语言,开始流传到世界各国,最初书版被带到日本,及后至东南亚,再至西方各国。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兵家著作。由战国名将吴起著。是反映先秦时期华夏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图国》篇讲述“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争论。 《料敌》篇主要讲述如何判断敌情,因敌制胜的问题。 《治兵》篇主要论述如何治军,指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与军队人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与军队是否法令严明,赏罚必信,打不散,拖不垮。
农学典籍
氾胜之书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氾胜之书》总结了当时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它是在铁犁牛耕基本普及条件下对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总结,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中华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渊源
形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承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信念。古老节日是人们基于原始信仰以及为了适应生活需要而创造的民俗文化,古时代一些流传的节俗活动,清晰地记录着古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构成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发展
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民俗节日来自于人文与自然文化,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祭祀文化有关。每个传统节日有每个节日的活动载体,诸如灯会、扒龙舟、拜神祭祖等等。大部分传统节日形成于上古时代,先秦时期由于南北风俗各异,南北各地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节俗活动在中原文献鲜有记载。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汉后南北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严肃的气氛中转为娱乐礼仪型,从此节日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在历史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有些节日在日期上古今不同。
中华传统戏剧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戏剧种类
越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用来招待外宾,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是影响最广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剧,中国汉族戏曲剧种、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二黄”,又有“楚剧”、“汉调”两种叫法。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
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中国传统书画
书
文学起源形成
甲骨文
甲骨文以及整个汉字系统都被现代人想当然地看成是象形文字,象形思维也就成为现代人研究汉字字形、字源的基本理念。甲骨文也被想当然地认为是中国文字之源头,是中国文字的最初形态。既然甲骨文的基本造字原理是象形,研究甲骨文的字源,也就是看甲骨字形,或字形中的一个部分象什么东西,然后就说此字源自此物。
金文
“金文”属于“古文字”又名“钟鼎文",它始于夏,历经殷商,盛行于西周,是篆书中时空跨度长、存世数量多、书风最突出的一大系列。如果说,夏禹收九州进贡来的金属铸成了九个大鼎标志着石器时代的结束,青铜器时代的诞生。那么,在以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金文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也伴随青铜器技术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从而谱写了中国书法史上一段最辉煌的篇章。
篆书
篆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篆者,竹之彖也;彖者,豕之汇也;豕者,象之形也。篆书,即象形性较强的书体;即隶书之前的字体。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小篆,是秦国宰相李斯的书法精品;也是秦始皇实施书同文采用的字体。
四大书体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画
古代书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神话艺术”到“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书画高峰,历经五千余年,名家辈出,经典之作彪炳史册。 在古代书画中,书法与绘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绘画的历史要比书法更为久远。书法诞生自“仓颉造字”之后,此后在绘画中常以书法来书写画题与画家名款。在唐代还衍生出了“诗配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使书法与绘画的联系更为紧密。
代表人物
顾恺之(348—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存世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吴道子,生猝年不详,字道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杰出画家,画史尊称“吴圣”,被后世尊称为“画圣”。存世作品有《天王送子图》 、《孔子行教像》、《八十七神仙卷》等。
范宽(约950—1031年)字仲立,一说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宋代杰出画家。善画山水,师荆浩、李成,能自出新意大利,别成一家。他重视写生,常居山林之间,危从终日,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虽风寒月认错,也不停止
唐寅(1470—1524年)又名唐伯虎,字子畏,号伯虎,又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还有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杰出画家。自幼刻苦学习,有才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为应天府第一名解元。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与沈周、文征明、仇英齐名,称“明四家”。
张宏(1577—1652年)字君度,号鹤涧,别号鹤涧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杰出画家。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的山水画以石面皴染结合为特色,乃明末吴门画坛之中坚人物,吴中学者尊崇之(《明画录》记载)。张宏平生喜好游历名山大川,注重外师造化,汲取绘画养分,藉以开拓创作视野和体悟艺术真谛
徐渭(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代杰出画家。自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参加过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反对权奸严嵩,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最后入狱七、八年。获释后,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潦倒一生。擅长画水墨花卉,用笔放纵,画残菊败荷,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别有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