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批判性思维_蔡钰
这是一篇关于批判性思维_蔡钰的思维导图,批判性思维所批判的对象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过程,去审视这个思考多缜密,多系统。
编辑于2021-11-26 10:41:22批判思维
发刊词
批判性思维所批判的对象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过程,去审视这个思考多缜密、多系统
课程逻辑,三步
审视一段思考的信息结构本身是否自洽
完整的关键要素
要素之间有无冲突
跳出立场,站在更大的格局下去评判,思考过程是不是公允、是不是有容错能力
审视批判性思维本身,讨论它在我们的思维能力里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它有怎样的局限性和拓展性
总论
你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思考自由度受限
知识面局限
知识面越广,思维局限和漏洞越少,思考就越自由
思维方式局限
淘金式思考着:信息获取过程不断提问,不断甄别,像淘金一样,把泥沙过滤掉,留下金子
批判性思维,不是要求你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备的思考过程去推导出完美的结论,而是自己当自己的苏格拉底,带着问题意识,面对一个结论去倒推,用一套换换相扣的关键问题,去检验这个结论是否立得住
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什么
批判的其实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
质疑观点
只是感受、猜想还是思考
判断是否有依据
思考自洽
论题:你有没走题
完整的思考=论题+论证+结论
论题类型
讨论事实,关心的是世界万物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
讨论价值主张,关心的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包括行为的对错、好坏和情理责任等
审题意识:正面回答问题的习惯,做到论题和结论匹配对齐
结论:你有没偷换结论
结论必须由论证支撑
有根据的观点,才算结论
结论有没有被偷换
偷换概念是立论者在心里默认预设,认为结论只能是二选一
例子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没有鱼难道有熊掌吗
女孩子应不应该花心思去改善自己的容貌?外表的魅力是短暂的,所以姑娘应该关注内涵有自己的事业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所以养猫的人会越来越多
有没有结论先行
面前这个结论是不是被过分放大了,被当作了一种前置的真理
例子
郭台铭2020选举:妈祖前几天托梦给他,叫他要出来为台湾做事
天凉王破
论证:你的论证严密吗
结论是论证的一部分
论证包括前提+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
判断论证
前提是否成立
前提导向结论的推理有没有效
演绎推理
前提A成立,结论B一定成立
例子:三段论
归纳推理
A和B算同类,A有某种特征,所以B可能也有这种特征
归纳推理结论只能说可能或很可能
例子:权游1-7都很好看,第八季也可能很好看
别把解释当论证
例子:我在吃饭,因为我饿了
因为放置法,吧一个推理论证变成了事实解释需要注意
例子:她不想喝酒,她喝完偷偷吐掉
解释的存在其实是一个陷阱。它并没有证明结论确实成立,而是把结论变成了默认前提
例子
解释:杨过因为惹郭芙生气,被砍了一刀;
论证:给小龙女报信说杨过被砍掉了一条胳膊
概念:你怎么定义这件事
当心概念和术语,尤其是它们出现在思考过程当中的时候
分辨和识别概念的定义区别
当我们在输出思考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用到一些关键概念,我们不能自己觉得前后一致就够了,我们还需要审视,这些概念会不会误导别人
例子:马云偷换996概念
准确定义关键概念
例子:好用
程序员键盘好用
键盘手感好,静音等
姑娘面膜好用
准确表达:面膜补水好
精准定义关键概念
精准程度反映了你对一件事的审慎和郑重
例子:这条路限速60,这条路超速罚款
在思考当中做出定义
达成概念上一致的做法就是直接把一件事情的定义说清楚
例子:灭霸是好人,好人的尺度标准是无私的人
假定:你有什么想当然的预设
假定
立论者直接假设它成立的定论
很多时候,你听到的前提并不是推导出那个结论的充分必要条件
隐藏假定
隐藏假定上的分歧,通常就是不同代际、不同世界的人无法互相理解、互相认同的原因
例子:生小孩比养小猫重要
类型
事实判断型
例子:世界观、吃鸡蛋补充蛋白质
价值判断型
例子:生小孩比养小猫重要
理所当然的信念
大家都这么做
报纸上的文章
老祖宗的智慧
特别有趣
押韵就有道理的感觉
找出隐藏假定
不同角度思考
假设你自己是这个观点的反对者,用什么反对结论
假设你自己是无关的第三方,想想有没其它可能性
怎样评判假定
评判标准
是否和跟我们的个人经验冲突
是否和背景知识冲突
消息来源是否可靠
寻找和评判假定的深层次价值
重要的自我洞察力
当你不断去进行这种思考的洞察力和穿透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面对世界的基本观察视角是什么,你自己偏好什么,追求什么
进阶
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思考框架
价值观:思考质量高于决策速度
做出正确判断的频次
思考框架
三个必备要素:知识储备、思考技术和思维倾向
类比:食材、刀具、中餐还是法餐
思考公正
信念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信念是一种最为坚固的隐藏假定
但凡上升到主义层面的观念,就算信念
观念:真理,被颠覆也就被颠覆了
信念既稳定有隐秘
信念为什么隐秘
生物本能:趋利避害,公式不会被质疑和挑战,合群从众
每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些不断被确定的个体经验
不断被灌输的社会共识也会形成信念
想象力构建起来的信念体系
最常见的就是宗教
信念怎么识别
抵触情绪排查法
观念遭到反对,内心深处产生抵触和愤怒
反对信念就是在否定人
马克斯韦伯: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立场被反对,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情绪
例子:马云支持996,商业是邪恶的
有意愿或冲动,想把这个观念变成所有人都认可和遵从的原则
比尔盖茨:揣着巨大的财富死去是一种耻辱
推行某种信念的人除了信奉者还有骗子
自己在遵照这个观念来行动,甚至做出重要的人生选择
怎么审视信念
把信念当做普通观念来审视,获得更大思考自由度
不要把你的个人认同建立在某个信念内容本身上,而是建立在这个信念的推导过程上
立场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你的立场
约束观点的作用边界
立场:不同角色的视角
例子:钱就像空气
你所站的立场、所用的身份影响力越大,你的观点也就越可能影响更多的人。相应的,你也就越应该谨慎,越应该去评估你的观点对那些被影响的人是否公正
你对手的立场
评估一个判断有没被立场背后的利益所绑架
切换一下立场,其实是帮我们在更大的视野半径下看问题,也就能做出更公正的判断
换成别的人或别的事,你的态度能保持一致吗
立场一致性,代表了一个人的价值观稳定
情绪和欲望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定义
情绪:使我们在遇到各类事情的时候,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
欲望:是我们想要达成某种目的的本能要求
怎样影响思考
同比信念和立场,感性程度更高,更应激、更不稳定
识别和审视情绪
三问
我对这件事的情绪是什么
如果一个怀有相反情绪的人来面对这件事,他的结论会不会跟我不同
一年后,我会不会后悔基于这个情绪做出的判断
如果一件事让我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它是不是已经动摇到了我的某个信念
识别和审视欲望
情绪是我感到怎样,欲望是哇哦想要怎样
两问
我想通过这个观点和主张,得到什么
如果我已经拥有了我渴望的东西,我还会持有这个主张吗
识别和审视人生追求
批判思维不是去批判你的人生目标好不好,而是去帮你评判,在你的整个人生和每一个中短期阶段里,你该重点思考哪些问题
人生观:你的情绪、欲望是什么,怎么对待他们;愿意在主线,在副线上投入多少
思考破局
反思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
时代格局
例子:80-00后不理解父辈囤货
这个结论,如果往前或往后放3年,5年,还会适用吗
格局局限
如果站在更大的格局上,或者变成更微观的当事人,还会这么想吗
反思批判思维的不完备性
批判思维是检察官角色,不能构建新体系
成长与创造:值得拓展的思维能力
工具
一份批判思维的通用提问
收获
一套独立思考的办法
从思维和信念层面重新认识了自己
信奉观念背后的形成逻辑
问题清单
自恰
你面对的观点是什么?
这是一个事实、真理、猜想还是一个感觉
审视这个观点,对我重要吗
审视目的
这个结论是在回应论题吗
结论有没有偷换
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证据符合事实吗
论证过程逻辑合理吗
思考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概念的意思不够明确
关键定义分歧会不会影响结论
思考过程中用到了哪些隐藏的假定
预设与经验是否冲突
与背景知识是否冲突
预设来源,是否可靠
公正
换一种信念,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换一种立场,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换一种情绪或欲望,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一段时间后,有没为此刻的判断与决策后悔
破局
这个结论,是不是只能再某些边界内适用
更大格局维度
结论放在300年前或300年后,还适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