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吞咽障碍导图笔记
吞咽障碍
概况
概念
吞咽
是指人体从外界经口摄入食物并经食 管传输到达胃的过程
吞咽障碍
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
吞咽相关解剖
吞咽相关正常解剖
口腔
唇、舌、硬颚、软腭
咽部
上咽
鼻后孔上端至腭垂根部间的区城。
中咽
上接上咽,下在舌骨商度接下咽,前在咽峡处通口腔。
下咽
从会厌前段向下渐细,在环状软骨后部通食管。
会厌
会厌谷
会厌与舌根间的缝隙称会厌谷。
梨状隐窝
从正面看,位于喉部两侧、食管通道处的会厌与甲状软骨间的浅沟
食管
食管是与咽部相连的管腔,上端与环状软骨后部持平,,由食管人口开始,下端位于食管裂 口下部,为贲门,与胃部相连。可分为颈部食管、胸部食管、腹部管道三个部分,并有各自获窄的部分。
正常人的吞咽过程
口腔前期
在口腔前期,患者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用爸具、杯子或手指将食物送至口中。
口腔准备期
在口腔准备期,患者要充分张口,接受食团并格其保持在口腔内
在口腔感知食物,品评食团的味道与质地。如果是固体食物,需要咀嗕肌、下领及面规运动操作、准备食团使其适于吞咽。
在这个阶段,软腭位于舌后部以阻止食物或流质流人咽部。
口腔期
吞咽,食团经口腔向咽推动。唇及颊肌收缩向后传递食团,同时舌与硬腭接触向后推动食团,驱动食团通过口腔到舌根部。
咽期
产生吞咽反应,软腭上抬、关闭鼻腔、声门关闭,气道关闭防止误吸、喉穿透。会厌劈在咽都开口之上(喉前庭),也防止食团穿透人喉,直接进人梨状窝。喉向上、向前倾斜运动,咽蠕动挤压食团通过咽下移向环咽肌。环咽肌位于食管上部,放松时食团可通过,进人食管。
食管期
食管期开始与使团通过环咽肌。食管产生顺序奶动波推动食团通过食管,位于食管下端的下食管括约肌随之放松,使食团进人胃。
吞咽各期涉及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
口腔准备期和口腔期
唇、牙、硬颚及软腭、颊、口腔底、上下颌、舌、腭弓
取食物并将其放入口中,咀嚼食物,形成食团,将食物置于舌上准备吞咽,将食团推挤至硬颚
食团通过腭弓后触发咽反射
咽期
软腭、咽肌、会厌、会厌谷、梨状隐窝、舌骨、喉、环咽肌
软腭上抬、舌喉复合体向上前运动,关闭气道、 咽缩肌将食团向下推挤使其通过咽部 环咽肌松弛使食团进入食道
吞咽过程的神经支配
吞咽反射
吞咽不同分期的神经支配
不同解剖结构的神经支配
口腔肌肉的作用及其神经支配
咽部肌肉的作用及其神经支配
吞咽障碍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病因
器质性语言障碍
神经性吞咽障碍
功能性吞咽障碍
引起吞咽障碍的代表性疾病
脑血管疾病
假性球麻痹(假性延髓麻痹)
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影响精神状态,包括精神错乱,痴呆,定向、定位力差 痉孪性失语 咽反射存在 构音障码无鼻音 情绪易变常见 有病理反射 口腔期
真性球麻痹(真性延髓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不影响一般精神状态 软弱性失语 咽反射消失 发音因难有鼻音 情绪易变罕见 一般无病理反射 咽喉期
神经肌肉疾病
迟缓性肌力低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延髓空洞等神经性疾病
运动过多、异常紧张
不随意运动
口腔前期与口腔期障碍
环状咽肌迟缓不全
食管平滑肌纤维化
帕金森病
吞咽障碍的评估
筛查
问卷调查
项目筛查量表、EAT-10、FCM
EAT-10
0-4(无—严重)
大于等于3为异常
筛查测试
洼田饮水试验
操作
先让患者单次喝下2~3ml水,如无问题, 再让患者一次性喝下30ml水,然后观察 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呛咳、饮水情况等。
评价标准
I级,可以一次喝完,无呛咳; II级,可以两次喝完,无呛咳; III级,可以一次喝完,有呛咳; IV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 V 级,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诊断标准
正常:在5秒内喝完,分级在I级; 可疑:饮水时间超过5秒以上,分级在I~II级; 异常:分级在III、IV、V 。用茶匙饮用,每次喝一茶匙,连续两次均呛住属异常。
反复唾液试验(观察随意吞咽反射)
操作
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的喉结和舌⻣处 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尽量快速反复吞咽, 手指感受喉结和舌⻣的运动
评价标准
30秒内
50岁以上的>5次; 80岁以上的>3次; ; <2~3次为吞咽异常。
观察要点
喉上抬时,甲状软⻣上缘能否碰到中指来判断喉上抬能力。正常吞咽时,中指能触及甲状软⻣上下移动约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