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民收入核算
以下介绍了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消费储蓄与投资、总需求与总供给。
编辑于2021-11-28 17:44:06第7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国民经济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
含义
按市场价格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三种形态
价值形态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生产的价值-投入的非固定资产的价值
收入形态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创造并分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使用的价值-进口的价值
3种计算方法
生产法
GDP=各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收入法
GDP=整个社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增加值
收入法GDP=所有常住单位收入法增加值之和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
劳动者报酬:农户和个人劳动者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营业利润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补贴,生产税不包括所得税
支出法
GDP=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付总和
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最终消费=居民消费C+政府消费G
资本形成总额I=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动
净出口=出口总值X-进口总值M
支出法GDP=消费C+政府购买G+投资I+净出口(X-M)
运用支出法核算GDP,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国民总收入(GNI)/过去称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是收入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
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国外部门(境外部门)
【总支出GDP:C+I+G+(X-M)】=【总收入Y:消费C+储蓄S+政府净收入T】
I=S+(T-G)+(M-X)
三部门
I=S+(T-G)
两部门(消费者/居民、企业)
I=S
消费、储蓄和投资
消费和储蓄
三种消费理论
英国凯恩斯消费理论
三个假设:两减一收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但是消费支出在收入中占比减小
边际消费倾向B=增加的消费C/增加的收入Y
0<边际消费倾向B<1
收入=消费+储蓄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
消费函数
消费C=必有消费a+引致消费BY
3、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APC=总消费C/总收入Y
APC=B+a/Y
<1、=1、>1
美国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消费函数C=a*WR(财富收入)+c*YL(劳动收入)
人口构成无实际变化时
长期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
人口构成变化
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
边际消费倾向提高
中年人口比例增大
消费倾向降低
美国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将消费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
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函数
现期消费支出C=边际消费倾向*现期持久收入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增加的收入
平均储蓄倾向=总储蓄/总收入
边际储蓄倾向=增加的储蓄/增加的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
投资函数及投资乘数
投资是购置物质资本(如厂房、设备和存货,以及住房建筑物)的活动,即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
决定投资的因素
实际利率(决定投资的成本)
预期收益率
投资风险
预期通货膨胀和折旧
投资函数I=I(r)=自主投资e-引致投资dr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k=增加的收入Y/增加的投资I=1/边际储蓄倾向S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总收入=总支出
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自发消费+投资)/边际储蓄倾向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
国家各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影响因素
货币供给量
政府购买
同向变化:增加则总需求增加
利率
税收
价格总水平
向变化:增加则总需求减小
预期
企业预期利润增大,则扩大投资居民预期收入增加,增加消费均会增加需求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f(价格总水平),向右下方倾斜(同第一章市场需求曲线)
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影响
财富效应
价格总水平提高,实际购买力减小,总需求减小
利率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化引起利率变化,进而与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
出口效应
价格总水平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需求
固定汇率下
价格上升→国内产品比进口贵→进口增加、出口减小→总需求下降
浮动汇率下
价格上升→外资流入→本国货币升值压力→进口产品相对便宜→出口下降→总需求下降
总供给
国家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数量
影响因素
总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
价格
成本
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
其他因素
通过对成本的影响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从而影响总供给
预期
若企业对未来利润预期下降,企业会减少生产,从而减少总供给
总供给曲线
长期
垂直线
长期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经济体制
短期(同市场供给曲线)
右上倾斜
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总供求模型
长期看
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长期总需求曲线是垂直线)
短期看
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
若短期总供给不变,由于总需求增加右移,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中级经济师2020年-《经济基础知识》(共140分,84分及格)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10章=29分)
第1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2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3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4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5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6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微观经济学
第7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8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9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就业失业
第10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宏观经济学
第二部分 财政(7章=23分)
第11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12章 财政支出
第13章 财政收入
第14章 税收制度
第15章 政府预算
第16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17章 财政政策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5章=23分)
第18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平衡
第19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20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21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22章 对外金融关系
第四部分 统计(5章=21分)
第23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第24章 描述统计
第25章 抽样调查
第26章 回归分析
第27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五部分 会计(5章=21分)
第28章 会计概论
第29章 会计循环
第30章 会计报表
第31章 会计报表分析
第32章 政府会计
第六部分 法律(5章=23分)
第33章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34章 物权法律制度
第35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36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37章 其他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