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剪辑圣经
无数据
《剪辑圣经》读书笔记,包括影视项目的六个阶段、为后期制作阶段正确拍摄、剪辑室术语、选择影片输出格式等。
了解剪辑
建立与组织项目
开始项目
影视项目的六个阶段
1、许可阶段(寻找资金)
2、设计制作阶段(主创团队)
3、前期制作阶段(在动画、视效驱动的影片中,特效工作室或剪辑室为拍摄阶段制作视觉预览)
4、制作阶段(主要拍摄工作,特效工作室制作视觉特效)
5、后期制作阶段(剪辑、音乐音效混录等,最终成片)
6、发行阶段(市场营销)
为后期制作阶段正确拍摄
有组织地进行拍摄 有序拍摄为有序剪辑奠定基础
保留记录、备注、报告
良好沟通(导演、场记、摄影师、录音师)
按计划拍摄
拍摄好每条镜头的打板 场记板,并喊出拍摄内容(场景57镜头5)
1、场号与镜号
2、日期与拍摄地
3、摄像机机位(A、B、C等)
4、画面卷号、声音卷号
5、导演、片名
6、无声取景
禁止在拍摄时提示剪辑点
“摄影师设定镜头的步调,剪辑师设定影片的步调。”
拍摄覆盖镜头
安排主机外的额外拍摄角度(特写镜头、两人特写等)
覆盖镜头是主镜头出现问题时的保险
每个镜头开始和结束时保持和重复动作或对白
方便剪辑
稳住摄像机
每个镜头开始拍摄前和结束拍摄后,确保摄像机稳定至少5秒,包括上述的重复动作。
良好的拍摄连续性
剪辑师与场记的联系,场记确保镜头内要素的连续性
1、遵循30°原则:拍摄新的镜头与上一个镜头的角度相差至少30°
2、匹配视线(互动角色间)、视点镜头方向与运动方向匹配
3、匹配屏幕方向:物体右边出框,下一镜头从左进入
4、不要越轴:遵循180°原则
建立新的180°线
拍摄切出镜头
故意打破180°原则
使用数码摄像机得到“胶片效果”
摄像机种类
电影摄像机:胶片是光化学作用,特点:极具颗粒感明亮画面
数码摄像机:依赖电子信号,特点:无颗粒感、清冷、干净、质感差
缩小两者间差距
1、以24fps速度逐行扫描
2、有意识地放置摄像机,为推拉镜头留出足够空间
3、选择能控制景深的设备
4、胶片风格打光
5、调整白平衡模拟胶片色彩效果
6、留意每个场景调度观众关注点
7、录下高质量音频
录制现场声音
录制清晰音轨,发音清晰明确
在每个外景地和摄影棚录制环境声和现场补录声
环境声或房间声
录制一分钟,可消除环境噪声
现场补录声
非同步无对白的自然界的声音
用声音创造画面,找出与角色或物体相匹配的乐调
剪辑室术语
子主题
选择影片输出格式
为剪辑组织
剪辑
如何处理素材
从初剪到终剪
完成
声音、音乐与混录
完成与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