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十九章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笔记,包括胸部损伤的概述,气胸、肋骨骨折、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等。
外科护理学第二十章胸壁、胸膜疾病病人的护理笔记,介绍了脓胸、漏斗胸、胸壁、胸膜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等。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现象思维导图,包括认知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的概念和结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实质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概述
闭合性损伤(未造成胸膜腔与外界沟通)
开放性损伤(造成胸膜腔与外界沟通)
胸痛(主要症状),呼吸困难,咯血
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下降 感染: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X线
诊断性穿刺
处理原则:抢救生命为首要原则,其次是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及恢复生理功能
急救
生命支持
呼吸道畅通,给氧,伤口止血包扎,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镇痛,固定长骨骨折,保护脊柱,迅速转运
致命性胸部损伤的处理
张力性气胸:胸腔穿刺排气,放置具有单向活瓣作用的胸腔穿刺针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开放性气胸:迅速包扎,封闭胸部吸吮伤口
大面积胸壁软化的连枷胸有呼吸困难:机械辅助呼吸,镇痛
院内处理
非手术
保持呼吸道畅通
维持有效血容量
镇痛,预防感染
手术:剖胸探查
急诊剖胸探查的手术指征
心脏或大血管损伤
严重的气管、支气管损伤或肺裂伤
胸腔内进行性出血
食管破裂
胸腹联合伤
大面积胸壁缺损
胸内存留较大异物
气胸
闭合性气胸(并发于肋骨骨折,肋骨断端刺破肺,空气进入胸膜腔)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
轻者无症状或胸痛,胸闷,气促重者呼吸困难
开放性气胸(刀刃、锐器、弹片火器导致的胸部穿透伤)
呼吸功能障碍:纵隔向健侧移位
纵隔扑动
低氧气体重复交换
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重者伴休克症状
张力性气胸(较大的肺泡破裂,较深较大的肺裂伤,支气管破裂)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
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纵隔向健侧移位
气肿形成严重呼吸困难,烦躁,意识障碍,发绀,大汗淋漓,昏迷,休克,窒息
胸部X线
胸腔闭式引流术
积气:前胸壁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引流
积液: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或第7肋间隙插管引流
脓胸:脓液积聚的最低位置进行置管
处理
闭合性气胸
胸腔穿刺
抗生素防感染
开放性气胸
紧急封闭伤口(首要急救措施)
安全转运
急诊处理:及时清创、缝合胸壁伤口,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暂缓呼吸困难,必要时胸腔闭式引流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吸氧
补充血容
子主题
手术治疗
张力性气胸
迅速排气减压(首要处理措施)
安置胸腔闭式引流
开胸探查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障碍 与胸部损伤、疼痛、胸廓活动受限或肺萎陷有关
急性疼痛 与组织损伤有关
潜在并发症:胸腔或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
术前
现场急救
开放性:用敷料封闭胸壁伤口
闭合/张力性: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
有效咳嗽、排痰
建立人工气道
半坐卧位,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
缓解疼痛
病情观察
预防感染
术前护理
输液管理
术前准备
术后
基础护理
呼吸道管理
协助病人咳嗽咳痰
人工气道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保持管道密闭
用凡士林纱布严密覆盖胸壁引流管周围
水封瓶始终保持直立,长管没入水中3~4cm
更换引流瓶或搬动病人时,先用止血钳双向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放松止血钳时,先将引流瓶安置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的位置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防止引流管脱落
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引流通畅
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受压 扭曲和阻塞
半坐卧位,经常改变体位,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膜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复张
观察记录引流
处理意外事件
拔管护理
拔管指征
留置引流管48~72小时后,引流瓶中无气体逸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
24小时引流液量<50ml,脓液<10ml
胸部X线显示肺复张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
并发症护理
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同时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抗感染措施
肺部感染/胸腔内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痰液性状,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健康教育
呼吸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锻炼
定期复诊
肋骨骨折
好发部位:第4~7肋骨长而薄,最易折断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深呼吸,咳嗽或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
呼吸变浅,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潴留,易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咯血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绀、休克
胸壁肿胀畸形,局部明显压痛
挤压胸部疼痛加剧,骨擦音
胸壁反常呼吸运动
皮下气肿
处理原则
闭合性肋骨骨折
固定
镇痛
开放性肋骨骨折
固定、镇痛、建立人工气道、预防感染
清创
胸腔闭式引流
术前护理措施
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轻疼痛
妥善固定胸部
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病人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疼痛
观察病情
防治感染
监测体温
鼓励并协助病人深呼吸、咳嗽、排痰,以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及时更换创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和引流管通畅
合理饮食:进食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多饮水
休息与活动
用药指导
复诊指导
心脏损伤
钝性心脏损伤
病理生理
心肌挫伤:临床上最常见的钝性心脏损伤
心脏破裂
轻者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胸痛,伴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甚至心绞痛
心包摩擦音,部分病人前胸壁软组织损伤,胸骨骨折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检查:心动过速,ST段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表现
超声心动图
穿透性心脏损伤
胸壁伤口不断涌出鲜血
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浅快,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死亡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心脏压塞征(表现为Beck三联征)
静脉压增高(>15cmH2O),颈静脉怒张
心音遥远,心搏微弱
脉压小,动脉压降低,甚至难以测出
心脏杂音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
心包穿刺:抽得血液可确诊
手术探查
急救护理
补充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