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胸壁、胸膜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二十章胸壁、胸膜疾病病人的护理笔记,介绍了脓胸、漏斗胸、胸壁、胸膜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等。
外科护理学第十九章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笔记,包括胸部损伤的概述,气胸、肋骨骨折、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等。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现象思维导图,包括认知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的概念和结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实质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胸壁、胸膜疾病病人的护理
脓胸
急性脓胸
病因
继发性感染,肺炎球菌,链球菌多见
厌氧菌感染:腐败性脓胸
最主要的原发病灶:肺部感染
侵入腹膜腔并引发感染的途径:直接侵入,淋巴途径,血源性播散
临床表现
高热,慢速,呼吸急促,食欲减退,胸痛,全身乏力。积脓较多者胸闷,咳嗽,咳痰。严重者发绀,休克
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饱满,语音震颤减弱,叩诊浊音
脓气胸者叩诊上胸部鼓音,下胸部浊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处理原则
消除病因
控制感染
尽早排净积脓
全身支持治疗
慢性脓胸(病程未超过三个月)
急性脓胸未及时治疗
急性脓胸处理不当
脓腔内有异物存留
合并支气管或食管瘘而未及时处理
与胸膜腔毗邻的慢性病灶等感染的反复侵入
有特殊病原菌存在使脓腔长期不愈
长期低热,食欲减退,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慢性全身中毒症状
可伴气促,咳嗽,咳浓痰
胸廓内陷,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变窄
支气管及纵隔偏向患侧
杵状指(趾)
严重者脊柱侧凸
非手术治疗
改善病人全身状况,消除中毒症状,纠正营养不良
积极治疗病因,消灭脓腔
尽量使受压的肺复张,恢复肺功能
手术治疗(清除异物,消灭脓腔,尽可能保存肺功能)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障碍 与脓液压迫肺组织、胸壁运动受到限制有关
急性疼痛 与炎症刺激有关
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营养摄入不足、代谢增加、消耗增加有关
护理措施
术前
加强营养
皮肤护理
减轻疼痛
降低体温
改善呼吸功能
体位:半坐卧位,支气管胸膜瘘者:患侧卧位
吸氧:2~4L/min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医师进行治疗
心理护理
术后
病情观察
维持有效呼吸
控制反常呼吸
呼吸功能训练
保持引流管通畅
康复训练
健康教育
预防疾病
有效治疗
疾病康复
漏斗胸
有家族倾向,可能与基因改变有关
患儿常体型瘦弱,不好动,易患呼吸道感染,活动耐力受到限制。活动时心慌,气短,呼吸困难
胸廓凹陷畸形,轻度驼背,腹部凸出
营养支持
术前准备
保持呼吸道畅通
体位:选择硬板床,平卧,严禁翻身侧卧,避免胸部负重,扶患儿坐起时应平托其后背,保持胸背部挺直
饮食:术后麻醉清醒4~6小时,无腹胀,恶心呕吐症状即可进食
并发症的护理:注意观察和处理气胸,呼吸道感染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胸壁、胸膜肿瘤
胸壁肿瘤
恶性
肿块生长迅速,边缘不清,表面有扩张血管,疼痛
良性
骨或软骨肿瘤的肿块坚硬如骨,边缘清楚,增长缓慢
手术处理为主,不能手术者,配合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综合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做好术前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期间的对症护理
做好胸壁重建的术前准备
胸膜肿瘤
继发性:大多数胸膜转移瘤病人往往无症状
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起病症状不明显,常有呼吸困难,持续性剧烈胸痛,干咳。伴大量血性脓腔积液。肿瘤侵犯肺或支气管继发少量。偶可见同侧Horner综合征或上腔静脉综合征。晚期有不适,厌食,消瘦,全身衰竭
局限型胸膜间皮瘤:生长缓慢,绝大多数呈良性,约50%无症状,最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
继发性:主要针对原发瘤,常需控制胸膜腔渗液
原发性:
弥漫型胸膜间皮瘤:药物治疗
局限型纤维间皮瘤:手术切除
原发性
疼痛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胸腔内化学治疗护理
继发性
主要针对其原发肿瘤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