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唐代文学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编辑于2021-12-02 14:09:30唐代文学
初唐
初唐诗坛
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贞观诗创造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贞观诗创造主张;各去所短,合其所长
贞观诗创造倾向;
前期;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
后期;宫廷化
上官体的艺术特点;绮错婉媚
上官体的创新之处;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
上官体的缺点;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王绩
创造出一种宁静谈泊而又朴厚疏野的诗歌境界。
代表作;《野望》(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初唐四杰
代表人物;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创造主张;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七言歌行;是七言古诗与骈赋相互渗透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诗体,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南朝乐府和近体诗的影响。
五言诗;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谐调,常表现出一种感情的相对稳定。
文章四友
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宫廷诗人)
杜审言最有名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故沈,宋之称也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陈子昂与唐代风骨
陈子昂
文学理论;风骨,兴寄,风雅
诗美理想;骨气端详,音情顿错,光英朗练
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诗发展中里程碑人物,唐诗改革的先驱者,誉为'唐诗之祖'.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盛唐文学诗人群体
王维等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张九龄
其托物兴感以言情和因山水以抒情的"曲江体“诗,已具有盛唐诗的清婉明秀之美。
王维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称为,诗佛
<<辋川集>>;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也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作。
艺术特点
诗中有画
玄妙空灵,清淡悠远的禅境
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见动
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
孟浩然
唐代第一位倾力写山水诗的诗人
语言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以五言古诗见长。
诗风清淡自然,淳朴。即兴而发,不假雕饰。
与王,孟相近的诗人
常建成就最高
王昌龄,崔颢等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王翰
代表作;<<凉州词二首》
王昌龄
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共称“联壁”,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出塞》(其一)
风格;委婉含蓄
崔颢
代表作;《黄鹤楼》
李颀
作品雄浑刚健又带有玄幽之气
高适,岑参等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高适
誉为七言不祧之祖
风格;清刚劲健,慷慨奇伟
创造特色;
现实主义
风骨凛然
铺排对比,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以七古见长,尤长歌行。
高适
艺术特点;悲壮,丽(雄伟瑰丽,飘逸峭拔),奇(景,手法奇)
边塞诗
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主要内容
歌颂将士的爱国精神,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
描绘边疆的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
表现了边疆的风士人情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王之涣
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
陶翰
代表作;《古塞下曲》
李白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李白生平
字太白,李滴仙
李白的思想与人格
儒道侠三者综合的特点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题材
济世思想
揭露黑暗现实
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自然风物,寄情于景
古题乐府的创新和个性特色
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
李白歌行的价值
作品;《将进酒》《蜀道难》《行路难》等
李白的绝句
绝句
明快的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
自然,含蓄,真实简练而蕴含丰富
有159首(五绝79首,七绝80首)拟乐府民歌的作品大概有45首
风格
语言明快格调
风格清新俊逸
受乐府民歌的影响
特点;带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入了乐府歌行开合随意而以气贯穿的表现手法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艺术特色
强烈的主观色彩
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往往是喷发式的
奇特的想象
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语言风格清新俊逸
诗歌风格;豪迈飘逸(主要为古体诗),自然明快(主要为近体诗)不喜欢律诗。
李白的地位和影响
誉为诗仙,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杜甫
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
杜甫誉为诗圣,其诗为“诗史”,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又叫杜工部。
思想内容
忠君爱国,忧国忧民
热爱自然
珍视友情
史诗特点
反映了天宝到大历年间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以及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变,在揭露封建势力的腐败,贫富的对比,表现民生疾苦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杜甫的律诗
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
以律诗写组诗
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
杜甫的律诗
艺术成就
杜甫喜欢用赋的铺陈手法
艺术表现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还有细致入微的写实本领
善于运用各种诗格体式
杜诗的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
萧散自然
杜诗的地位和影响
集大成者(承前)
后世“学社”之风
杜甫的人格(忠君爱国,仁民爱物)
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大历诗风
特点
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极盛转向衰落的标志
韦应物
前期;刚健明朗
后期;闲适散淡
刘长卿
与钱并称为“钱刘”,自许“五言长城”,大历十才子之冠(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hui,夏侯审)。
诗风
冷漠寂寞惆怅衰飒,凄清悲凉。象征性(富裕暗示性,意涵丰富)
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十才子
原因
创作倾向和诗风的相近
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被世人所瞩目
内容
山水隐逸,送别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大历诗歌的词诗色彩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
李益和顾况
顾况诗歌的俗与奇
格调通俗明快,语言如白话
新乐府诗运动的先驱
李益的边塞诗
边塞诗的成就高,七绝诗成就高
色调苍凉,意境雄浑,慷慨壮烈,伤感悲凉
中唐诗歌
元白诗派
诗到元和体变新
贞元中期到元和年间的中唐诗歌,是第二个诗歌创造高峰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诗歌分类
讽喻诗(最为看重)《秦中吟》《新乐府》
闲适诗《小池》
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杂律诗《暮江吟》
《长恨歌》主题
爱情主题
政治主题
双重主题
元稹
字微之,世称元九。
讽喻诗歌《田家词》
代表作《连昌宫词》
艳词,悼亡词
元合体
元稹和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酥,感叹自身的遭遇的“小碎篇章”加上二人的艳体诗在内,统称“元合体”
张籍,王健的乐府诗歌
张籍,王健,乐府诗创造
张籍《野老歌》
王健《田家行》
韩孟诗派
韩愈
字退之,韩昌黎,韩史部,韩文公
韩韩愈诗歌特点
以文为诗,散文笔法写诗
蓄意追求狠重,奇怪,险劲的境界,以丑为美
富以神韵,近似盛唐诗人的诗歌《造船厂上班张十八员外》
孟郊
字东野
苦吟著称《秋怀》
古朴平易,自然,《游子吟》
李贺
字长吉
诗歌创造
继承韩孟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造语绮丽,喜用生新难写的字笔触形象暧昧,带有神秘感,被称为“长吉体”
构思,意象,造词和设色方面都新奇独特《雁门太守行》
诗鬼之称
诗歌有较多的奇怪特征,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李凭箜篌引》
刘禹锡和柳宗元
刘禹锡
字梦德,诗豪
咏史诗歌最好
清新质朴,真率自然
柳宗元
字子厚,柳河东
清冷峻拔
写过一些山水田园诗
晚唐诗歌
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诗歌创造
政治诗歌
批判现实,关注民生《行次西郊作一百吟》
抨击宦官,对唐代命运担忧。《有感二首》
无题诗
七言律绝,朦胧婉曲之美
无题命篇,李商隐创作,
无题诗朦胧美体现在二方面
感情方面恨罔衰伤
表现方面的迷离晃悠
杜牧与许浑
杜牧
字牧之
诗歌创造
七绝,咏史成就最高
与李商隐同为晚唐七绝成就最高的诗人,并称,小李杜
《山行》,《秋夕》
二十八字史论
晚唐诗人中,杜牧第一个大量采用七绝形式写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数量最多,有二十八字史论,美誉
《泊秦淮》《题乌江亭》
许浑
字用晦
今存诗400多首,五律,七律为主
写水的意象特别多
贾岛与姚和
贾岛
字浪仙,苦吟
有句无篇
姚和
诗风;清稳闲适
武功体
因姚和担任武功县主谱得名
代表;五律组诗《武功县中作》三十篇
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
皮日休
字袭美,与陆龟蒙齐名,并称,皮陆
《正乐府十篇》受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聂夷中,杜旬鹤,罗隐
批判精神
聂夷中《咏田家》
杜荀鹤《山中寡妇》七律
罗隐《峰》
陆龟蒙
字天随子,江湖散人
七言绝句《晚渡》
冷清淡寂
唐代散文
古文运动
中唐时期出现,由骈文向散体文转变的文体革新运动
代表作家;韩愈,柳宗元
主张文以明道革新文体,建设新的文学语言,,
韩柳散文
韩愈散文(多样化)
散文:写人,记事,议政,论学,反映时事,抒发感慨,评论历史,抒写心迹,议论纵横而汪洋恣肆
杂文;言简意赅,形式多样,或庄或谐《进学解》
赠序文
借题发挥,委婉多姿
祭文
《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散文艺术风格
冷峻峭拔
杂文
正话反说
巧借形似之物,抨击政敌和现实
寓言
结构短小,极富哲理意味
山水游记
散文中的精品
人物传记
扑蛇者说
晚唐的讽刺小说
短小精悍,批判性强
皮日休《读司马法》
唐传奇和俗讲,变文
唐代传奇小说
唐传奇
唐人用文言学作的短篇小说
大多数在宋初编的《太平广记》
具备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情景
促进了文言文的发展
唐传奇发展作家作品
发轫期
《游仙窟》(字数最多)
兴盛期
爱情题材
元稹《莺莺传》
陈玄祐《离魂记》(步入兴盛期的标志)
沈既济《任世转》
白行简《李娃传》
影射现实
沈既济《沈中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陈鸿《长恨歌传》
衰落期
《传奇》
唐传奇的特点
篇幅短小
善用白描
唐传奇艺术及其影响
人物描写,情节安排和语言运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唐传奇是我国文学史上有意识的写作小说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俗文和变文
俗文
与说唱传统有关
敦煌遗书的俗文,有叫讲经文
韵散结合,说唱兼行
变文
与佛教所谓变相有关
讲唱人世古诗
讲唱佛经故事
说唱相间,散韵结合
晚唐诗歌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杜牧
字牧之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的通史)
刺壁
苦吟诗人
代表诗人
贾岛,姚和
特点;苦吟
爱情题材和艳丽诗风
代表诗人
温庭钧,韩偓,吴融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
陆龟蒙,司空图
乱离之感与时世讽喻
郑谷,韦庄,罗隐
反映现实和社会
秦妇吟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词
词的起源
词在唐五代时期称曲子和曲子词
20世纪初敦煌曲子词的发现证明词起源于民间
诗余是词的别称
敦煌曲子词
在敦煌发现的早期民间词
内容多涉及男女之情
风格朴素,富于生活气息
相当一部分为唐代歌姬所做,体现了女性词的审美特征
早期文人词
《菩萨蛮》,忆清娥》为“百代词曲之祖”
早期文人词多出自中唐
中唐时期写词较多的诗人是白居易和刘禹锡
温庭钧及花间词派
晚唐诗创造《花间集》,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基础
温庭钧
本名岐。时号“温八叉”
温庭钧词的创作
描写美女与爱情为主要内容,细腻绵密,韵律优美。
开创词境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温庭钧是由诗转为词的开创者
韦庄
字端己
特点;清疏
将文人词带回民间作品的抒情路线上
第一位大力用白描的手法作词的作家
温韦
温庭钧和韦庄并称为“温韦”,《花间集》中成就最高的二位词人
各自开辟了新的词风,反映了词由供歌儿舞女演唱的伶工之词到抒情写怀的士大夫之词的过程
温词浓艳,韦词清丽,温词意象绵密,韦词意象疏朗
花间词派
晚唐五代温庭钧为鼻祖进行词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婉丽绮靡诗花间词的主要风格
大多用委婉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他们的离愁别恨
李煜及南唐词人
冯廷巳
字正中,《阳春集》词作数量居五代词之首
词的创作
男女之情为主要材料
注重心理体验
李jing
字伯玉,《滩破浣溪沙》
李煜
字重光,世称李后主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