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学
根据老师ppt及中医学第9版内容进行绘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标注方便记忆,非常详细,适合期末考试进行复习巩固,希望帮到学习中医学的小伙伴。
编辑于2021-12-02 18:59:14中医学
导论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萌芽和奠基时期
中医学理论初步形成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两晋隋唐时期充实融合和发展时期
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
钱乙小儿药症直诀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寒凉派,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张从正,邪去正自安,汗下吐三法为基础,凡疾病用下法,攻下派,代表著作:儒门事亲
李杲东垣老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代表著作:脾胃论
朱震亨丹溪先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代表著作:格致余论
明清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
王清任重视解剖,医林改错; 温病学派崛起,明代吴有性创立戾气学说,温疫论 本草纲目李时珍1892种药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
主要内容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恒动观念
研究人的生命活动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应持有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主要内容
生理上的恒动观;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
辩证论治
辨证,指用各种方法全面分析病症的性质、原因、病人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论治,指根据辨证的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基本概念
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属性的概括
基本特征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亢奋的都是阳;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是阴。
属性特征
阴阳的抽象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相关性、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可分性
相互关系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皆消/阴阳皆长;阴阳动态平衡
相互转化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中医中的应用
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用阴阳概况生理功能
物质属阴,功能属阳。气属阳,血属阴。
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
阴阳偏胜(实);阴阳偏衰(虚);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用阴阳指导疾病诊断
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用阴阳指导疾病治疗
确定治疗原则
泻其有余:阳胜则热,寒凉药物抑制实热症;阴胜则寒,温热药物抑制实寒症。
补其不足:阴或阳偏衰或俱衰即虚证,阳虚则寒,虚寒证宜温阳益火;阴虚则热,虚热证宜滋阴壮水。应补齐不足,补气养血
归纳药物性能
寒热温凉(寒凉为阴,热温为阳)
如黄苓、栀子能减轻热证,属阴;浮子、干姜减轻寒症属阳。
辛甘酸苦咸(辛甘咸为阳,酸苦为阴)
分析升降浮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上行向外的药物为阳 清热泻下、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的下行向内药物为阴
五行学说
木火土金水物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特性
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温热、升腾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肃杀、潜降、收敛
水: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
顺着木火土金水次序为相生,间隔一位的是相克
五行制化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相乘、相侮
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
区别:相乘是按相克次序的太过克制;相侮是相克次序的方向克制
在中医学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阐述五行的相互关系:互相滋生和制约
解释病理转变
相生关系的传变
相克关系的传变
知道诊断疾病
表现出色泽声音形态动静脉象等变化结和五行学说来推断
知道临床治疗
知道控制疾病的传变
确定治则和治法
藏象学说
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翻译于外的征象
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脏腑
五脏
心
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心主神志
系统连属
心在志为喜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窍为舌
心在液为汗
肺
生理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和肃降
通调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系统连属
肺在志为悲忧
肺在液为涕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在窍为鼻
脾
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
脾气主升
脾主统血
系统连属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肝
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
肝主藏血
系统连属
肝在志为怒
肝在液为泪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开窍于目
肾
生理功能
肾藏精
肾主水
肾主纳气
系统连属
肾在志为恐
肾在液为唾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命门
部位
1.右肾命门说 《难经·三十六难》 2.两肾总号为命门 元代·滑寿 3.两肾之间为命门 明代·赵献可
功能
1.命门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命门与生殖功能有密切关系; 3.命门为全身阳气的根本,主一身之阳气; 4.命门为水火之宅。
六腑
奇恒之腑
脏腑之间关系
脏与脏之间
心与肺
心主行血肺主气。肺气有贯心脉,肺朝百脉,肺心相佐,所以两者是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关系为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依存和血液运行的相互协同。心血由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化生,而脾的转输功能又赖心血来滋养。
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血液与精神情志两方面
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在下者以上升为顺,在上者以下降为和。心肾相交,又称为“水火既济” 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
肺与脾
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水谷之精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 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肺与肝
肺主肃降,肝主升发。气机升降方面。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宜。
肺与肾
肺通调水道,肾主水;肺主呼吸,肾主纳气。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肝与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消化吸收和血液调控
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肝属木而肾属水,肝为水之子,肾为木之母。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藏泄互用和阴阳互滋互制三个方面
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后天先天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腑与腑之间
六腑以化水谷行津液为特点,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六腑以通为用。
脏与腑之间
心与小肠
心火下移小肠导致尿少、尿赤热、尿痛。 小肠热循经上炎于心导致心烦、舌赤、口舌生疮
肺与大肠
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 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脾与胃
脾主升,胃主降,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 脾喜燥,胃喜湿,阴阳相合,完成饮食物的运化。 土具冲和之德而为生物之本。
肝与胆
肝胆同主疏泄:肝分泌胆汁,贮存于胆,胆囊排泄胆汁。 肝胆相济,谋虑决断
肾与膀胱
主要体现在小便方面:肾气充足,气化旺盛,小便排泄正常。
精、气、血、津液
精
父母生命物质+后天水谷精微。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生理功能
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来源
后天之精
来源于水谷,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相互依存,精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功能活动产物,也是激发和推动力
气
人体内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也是最基本物质之一,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分为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功能
推动作用
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血液的生成、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功能减退:生长发育迟缓、脏腑功能减退、血瘀、水停等
温煦作用
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人体的体温恒定,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以及精血津液的循行和输布都有赖于气的温煦作用 异常:畏寒肢冷、体温低下、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
防御作用
气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防御作用减弱:抗病能力减退
固摄作用
对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和对脏器位置的固定作用 减弱:出血、自汗、尿失禁、泄泻、崩漏、带下等以及脏腑的下垂
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异常:影响气、血、津液的代谢,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汗、尿、粪等的排泄
气的运动(气机)
气机是气化的前提,气化是气机的结果
升降出入
心肺在上宜降,肝肾在下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枢纽。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降为顺。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气机失调
气滞
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气逆
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
气陷
气的下降太过,上升不及。
气脱
气的外出太过,不能内守
气闭
气内结于内,不能外出
分类
元气
最基本重要的气,原动力
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并得到后天精气的补充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宗气
清气+水谷精气
走息道以司呼吸;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
营气
行脉中而具有营养的气,水谷精气中最富有营养的部分。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卫气
行于脉外,水谷精气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煦全身;调节腠理的开合及汗液的排泄
血
由营气和精液所组成,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功能
营养滋润全身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的运行
推动力和固摄力的协调平衡,温煦与凉润协调平衡是主要因素 血液充盈与质量 脉道完整通畅 寒热因素
津液
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稀为津(阳),稠厚为液(阴),可相互转化。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属膀胱,水精四步,五经并行。
功能
滋润濡养作用
化生血液
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神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1.任物、意、志、思、虑、智 2.产生情志活动
作用
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关系
精与气血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 精能生血,血能化精
气与血
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 当归补血汤, 气能行血 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 气能摄血 独参汤
血为气之母
血能载气 独参汤, 血能养气 八珍汤
气与津液
气对津液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津液对气
津能载气
血与津液
夺血者无汗,津血同源
精神互用
神气互生
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致病因素
多从肌表口鼻侵入机体而发病的病邪
六淫
①外感性:由肌表、口鼻而入 ②季节性:春多风病;夏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 ③地域性:西北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多湿病、温病 ④环境性:与环境有关:潮湿与高温; ⑤相兼性:可单独、两种或多种同时致病 ⑥转化性:寒邪入里化热、暑湿日久化燥
风邪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 风性主动
伤风——感冒 外 风痹(行痹)游走性关节痛 风 风疹——荨麻疹 面瘫——面部经络外中风邪 内 肝风—高血压(头晕目眩)中风 风 血虚生风——贫血、低血钙 热极生风——高热、惊厥
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全身或局部寒象,遇寒症状加重 。 寒性凝滞、主痛: 寒主收引:不出汗,拘急,屈伸不利 寒性清澈:排泄物澄澈清冷。
伤寒—感冒风寒 外寒 中寒—寒邪直伤脾胃 上焦虚寒—心肺阳虚 内寒 中焦虚寒—脾阳虚 下焦虚寒—肾阳不足
暑邪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 暑气多挟湿 特定季节—夏季(暑天)
伤暑(暑天感冒)——身热,多汗,心烦,口渴喜饮,无力(轻) 中暑——(重) 暑湿证——夏季的消化不良,肠炎
湿邪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粘滞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下部) 湿易困脾
表湿——恶寒,发热,汗出热不 外湿 退,头身酸重,胸闷,苔白滑 湿痹(着痹):关节重着、酸重 内湿——脾虚生湿 (湿易困脾) :纳 呆,脘闷、腹胀、泄泻
燥邪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
火邪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易扰心神 火易耗气伤津 火易生风动血 火易致肿疡
全身热象——高热怕热,喜冷,面红、目赤 肿疡——红、肿、热、痛 排泄物——粘稠、色黄、尿短赤、灼热感
疠气
具有强烈传染性,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易于流行
内伤致病因素
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和劳逸过度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五志:喜怒思忧恐
七情致病特点
七情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
影响脏腑气机
影响病情变化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过饥,气饱,食无定时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
劳逸
过劳,过逸
其他致病因素
痰饮
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清为饮,浊为痰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病程长; 易扰乱心神; 多见滑腻舌苔、脉滑
瘀血
血液停滞不畅
特点:病位不一,病症各异;病症虽多,特点共同
疼痛肿块出血面唇甲青紫,舌质紫暗,脉涩或结代
病机
正邪盛衰
正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和康复能力;邪指各种致病因素
邪气亢盛为实证,表现为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正气不足为虚证,表现为精血气津液等亏少和功能衰弱不足
正邪斗争及其消长盛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与疾病转归。
阴阳失调
阳胜则热为实热证;阴虚则热为虚热证,阴胜则寒为实寒证;阳虚则寒为虚寒证。
亡阴亡阳是阳或阴功能衰竭了
亡阴:手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脉数疾躁动等危重征象
亡阳:大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蜷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
气机失常
由于致病因素影响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气滞、气逆、气闭、气脱
实例
气虚: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 阴虚:盗汗、五心烦热 血虚:面色萎黄、苍白 阳虚:畏寒肢冷、喜温喜按、舌淡有齿痕
外感病实证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病变。
四诊
望诊
全身望诊
望神
有神
少神
神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
失神
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假神
望色
常色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病色
明润光泽而含蓄为善色,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晦暗枯槁而显露为恶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不好
五色主病
青色主寒证、瘀血证、痛证、惊风和肝病 寒性凝滞,气血瘀滞不畅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
赤色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 实热:满脸通红、目赤 虚热:午后颧红 戴阳证:面红如妆
黄色 主脾虚、 湿证 虚证:脾虚──黄胖(黄而虚浮) 血虚──萎黄(淡黄枯槁无光) 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 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
白色 主虚寒、气血不足、虫证 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恍 白 ──阳虚水泛 苍白──阳气暴脱或阴寒凝滞 大失血证 面部白色斑点--肠道寄生虫
黑色 主肾虚、水饮、寒证、痛证、瘀血证 肾虚:阳虚──面黑暗淡 阴虚──黑而干焦 水饮:眼眶黑 瘀血:黧黑,肌肤甲错
望形态
胖瘦
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局部望诊
望五官
望目
目赤肿痛──热证 眦赤:心火 白睛赤:肺火 全目赤肿:肝火、肝经风热上攻 眼胞红肿湿烂:脾火 白睛黄──黄疸(湿热、寒湿)、脂肪沉着 目眦淡白──血虚、失血 目胞色黑晦暗──肾虚
针眼、眼丹──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 眼生翳膜(白内障)、胬肉攀睛、昏睡露晴──脾虚、疳积
望鼻
鼻的色、形、态变化与意义: 鼻红肿生疮──胃热、血热 鼻端色红生粉刺──酒齄鼻:肺胃蕴热 鼻柱塌陷,眉毛脱落──麻风恶候 鼻煽──肺热、哮喘、肺气将绝(久病)
望口和唇
色泽──唇色红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和 淡白──血虚、气血两虚(血不上荣) 深红──实热 深红而干──热盛伤津 赤肿而干──热极 紫暗或暗黑──瘀血
望咽喉
1、红肿痛: 红肿、疼痛、溃烂、脓点(乳蛾) ──实热(肺胃热毒壅盛) 红色娇嫩,肿痛不甚 ──虚热(肾水亏少,虚火上炎) 2、伪膜 松厚、易剥、不出血:肺胃热盛 坚韧、着实、刮不去、出血:白喉
望皮肤
痈:红肿高大,根盘紧缩(阳证) 疽:漫肿无边,皮色不变(阴证) 疔:形小根深,麻木痒痛 疖: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
望舌
望舌质
望舌色
淡白舌:舌色较淡红舌浅淡, 淡白而瘦小——气血两虚 淡白而胖嫩——阳虚
红舌:舌色较淡红舌为深,甚至呈鲜红色,主热证 1、邪热亢盛(实热)—舌质红而粗糙 2、阴虚火炎(虚热)—舌质红而光洁
绛舌: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热盛,主瘀
绛紫舌色红,干枯少津--热盛血瘀 淡紫舌色白,湿润多津--寒凝血瘀
望舌形
老实嫩虚 肿胀(淡白而胖大为气虚阳虚;红肿而胖大为心脾积热) 瘦小舌(淡白而瘦小为气血两虚;红绛而瘦小,少苔或无苔为阴虚火汪)、 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剌邪热亢盛;舌尖--心火亢盛,舌中--胃火 亢盛。 裂纹(红而干燥有裂--热盛伤津;淡白有裂--阴血不足)
望舌态
瘘软、强硬、震颤、吐弄
望舌苔
苔质
厚薄
苔薄者多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表证;苔厚者多邪入脏腑,病较深重里证。
润燥
润苔表示津液未伤;滑苔主脾虚湿盛或阳虚水泛水湿内停;燥苔多为津液耗伤或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虚,亦可因阳虚不运,津不上承所致。
腐腻
腐苔为胃气衰败;腻苔为湿浊内盛
苔色
白苔多主表证、寒证。
黄苔多主里证、热证。
灰苔:主热、寒湿证。
黑苔:主里证,由灰苔发展而来
苔形
全苔主痰湿阻滞; 苔偏舌之左右者,多属肝胆病证;苔剥多处而不规则称花剥苔,主胃气阴不足; 小儿苔剥,状如地图者,多见千虫积; 舌苔全部剥脱,舌面光洁如镜者,称为" 镜面舌",为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望排出物
望痰涎
痰白清稀,灰黑点──寒痰 痰黄粘稠成块──热痰 痰白滑量多易咯出──湿痰 痰少而粘难咯──燥痰 痰中带血、鲜红──热伤肺络 脓血腥臭痰──肺痈
口流清涎量多──脾胃虚寒 口中时吐粘涎──脾胃湿热 “滞颐 小儿口角流涎──脾虚、胃热虫积
望呕出物
呕吐物清稀无臭──寒呕 呕吐物秽浊酸臭──热呕 呕吐物酸腐食物──食积 呕吐黄绿苦水──肝胆湿热 呕吐清水痰涎──痰饮 呕血──胃热、瘀血、肝火犯胃
望大便
清稀如水:寒湿泄泻 黄褐如糜:湿热泄泻 大便燥结:实热证 下痢脓血:痢疾 便血:远血-先便后血,多见肠胃病 近血-先血后便,多见痔疮
望小便
小便清长:虚寒证 小便短黄:实热证 尿血:血淋、肾痨等 尿中砂石:石淋 小便浑浊(1)肾虚亏虚,固摄无力 (2)下焦湿热,气化不行
望小儿指纹
1、食指络脉三关定位 风关、气关、命关 2、观察方法: 3、正常络脉: 色浅红,红黄相兼,隐隐于风关之内 浮沉分表里: 浅浮──主表(邪浅、病轻) 沉滞──主里(邪深、病重) 色泽辨寒热: 鲜红──外感表证 紫红──里实热 紫黑──血络闭郁、危重 青──惊风、痛证 淡白──脾虚疳积 三关测轻重 风关──邪浅病轻 气关──邪深病重 命关──危重 透关射甲──凶
闻诊
实证和热症:声音重浊、高亢洪亮、烦躁多言
虚证和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静默懒言
各种排泄物和分泌物凡恶臭者多实证热证;带腥味多虚证寒证
问诊
问热
恶寒发热:表证 但寒不热:里寒证 但热不寒:里热证 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
问汗
表证无汗为表实 表证有汗为表虚或表热证 自汗属阳气虚损 盗汗属阴虚内热 大汗属里热证 亡阳证
问疼痛
疼痛喜按--虚证; 疼痛拒按--实证; 疼痛喜温--寒痛; 疼痛喜冷--热痛; 胀痛绞痛为气滞 刺痛痛处固定为瘀血 重痛酸痛为湿阻 冷痛为寒邪;灼痛为火邪 窜痛为气滞或风胜。 胸痛在心肺,胁痛病在肝胆,脘腹痛在脾胃
问睡眠
失眠:难入睡 浅睡眠 早醒 多梦 心肾不交,虚火上扰—烦躁多梦,难入睡 心脾两虚,血不养心—浅睡眠,早醒 胆郁痰扰,神志不宁—易惊醒,口苦 食滞胃脘,上干心神—腹胀,难入眠 嗜睡:气虚 痰湿 阳衰 饭后易困—气虚,阳虚; 易困倦,体胖脘痞—痰湿困脾 精神极度疲乏,似睡非睡—心肾阳衰
问饮食与口味
食欲减退:脾虚、湿邪困脾 纳少—脾虚;纳呆—湿邪困脾 厌食:食积-“伤食必恶食” 厌油腻—肝胆湿热; 消谷善饥:胃火炽盛 饥不欲食:胃阴不足 偏嗜食物:小儿虫积等
口不渴:多见于寒证、湿证 口渴多饮 : 喜冷饮--热盛伤津; 喜热饮--寒湿内停; 口渴但欲漱水不咽: 内有瘀血 口渴多饮,小便多,消瘦:消渴病
口淡:脾胃气虚,寒证; 口苦:热证; 口酸:消化不良,肝气犯胃 口咸:肾虚及寒水上犯
问二便
1)尿量增多 虚实证——气不化津 消渴证——肾虚 2)尿量减少 里热证——热盛伤津 水肿病——肺、脾、肾功能失常 3)癃闭:点滴而出为癃;点滴不出为闭; 虚证:阳虚气化无力,开合失司 实证:瘀血、结石阻塞
(1)便秘—秘结不通或排便时间延长 热秘:热伤津液; 冷秘:阴寒凝滞; 气秘:气虚无力推动;虚秘:血虚肠道失润 (2)泄泻—脾失健运,水走肠间 水样泄:脾失健运 五更泄: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脾土失温 痢疾:饮食不洁,湿热内蕴
切诊
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表证,亦主里虚
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里证
迟脉
脉来迟缓,一息脉动3-4 至(一分钟不满60次)。 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数脉
脉来急促,一息5-6至 主热证,亦主虚证
虚脉
三部举按皆无力 主虚证
实脉
三部举按皆有力 主实证
洪脉
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主热甚
细脉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
滑脉
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
涩脉
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主伤精、血少、气滞血瘀
弦脉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等
八纲辩证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病位的深浅--表里 病邪的性质--寒热 邪正的盛衰--虚实 病证的类别--阴阳
表里
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
里证范围广,非表即里
寒热
虚实
虚证:正气虚损,邪气不盛 实证:邪气亢盛,正气不虚
阴阳
里寒虚属阴,表热实属阳
关系
证候相兼
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等,
证候错杂
病位的表里同时受病,互相矛盾。
证候真假
真热假寒证
子主题
真寒假热证
以内部中心的症状为真,以胸腹的冷热辨别寒热真假的关键
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关键在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舌质的嫩胖与苍老,言语的高亢与低怯弱
气病辩证
气虚证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气陷证
气虚证+脏器下垂
气滞证
胀闷、胁腹胀痛;脉弦
气逆
肺气上逆-咳嗽,气喘,不得平卧; 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上逆-头痛目胀,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吐血衄血,甚至晕厥;
血病辩证
血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色淡白,爪甲色淡;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血不养心; 手足麻木--经脉失养; 月经量少、色淡--化源不足; 舌淡、脉细无力--脉道不充
血瘀证
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针剌,夜间加重; 胸痛,口唇指甲青紫 肿块,质地较硬,推之不移; 呕血,大便色黑如柏油 月经不调,痛经 面色黎黑,青筋显露,肌肤甲错 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结代
血热证
咳血,吐血,尿血,衄血;面红目赤,口干,尿黄;甚狂躁;舌红绛,脉弦数。
血寒证
手足冷痛,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或少腹疼痛,形寒肢冷,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淡暗苔白,脉沉迟或涩。
脏腑辩证
心与小肠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
心气虚
心悸胸闷气短精神疲倦,或有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面色淡白,舌质淡,脉虚
心阳虚
心悸心胸憋闷气短自汗,四肢冷,神疲乏力,面色白或面唇清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
心阳虚脱证
在心阳虚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的亡阳
逐渐严重
心血虚、心阴虚
肺与大肠
脾与胃
肝与胆
肾与膀胱
心病辩证 心病(心悸,疲倦胸闷) 心气虚:心悸胸闷气短,精神疲倦,或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面色淡白,舌淡,脉虚。本病以心悸,神疲与气虚证并见为主要辩证要点。 心血虚:本证以心悸失眠多梦和血虚证(面色萎黄或淡白)为主要辩证要点。 心脉痹阻证:心悸怔忡,胸闷,心痛 舌苔白腻说明有痰 肺病辩证 肺病(咳嗽) 肺气虚证(畏风,易于感冒)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声低懒言,神疲体倦 肺阴虚证:阴虚:红(两颧潮红,苔红)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数(脉细数)肺:干咳 风寒犯肺证与寒痰阻肺证鉴别:看表里了,咳嗽、咳稀白痰+表证(恶寒发热,苔薄黄脉浮数);非表即里 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燥邪犯肺 风热犯肺证:表证+痰少色黄 肺热炽盛:咳嗽鼻翼扇动+热证(壮热、口渴、舌黄苔黄,脉洪数) 燥邪犯肺:干咳干燥!+表证 热邪壅肺:咳痰黄稠 脾病辩证 脾病(食少纳差腹胀便溏) 脾气虚证:+气虚(神疲乏力,自汗,懒言) 脾阳虚证:脾气虚+寒像(喜温喜按,形寒肢冷) 脾虚气陷证:脾气虚+脘腹坠胀/内脏下垂 脾不统血证:脾气虚+各种出血 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看有没有热像(苔黄腻) 气血两虚不出血! 肝病辩证 肝病(视物模糊,眼干涩) 肝血虚:+血虚(面白,指甲淡白) 肝阴虚:+阴虚 肝郁气滞证:肝郁(情志抑郁)+气滞(胸胁胀痛) 肝火炽盛证:目赤,口苦,易怒,弦数 肝阳上亢证:肝火炽盛+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舌红脉弦有力) 肝阳化风证:肝阳上亢+风(头摇肢体震颤) 热极生风证 阴虚动风证 血虚生风证 肾阳虚证 肾病:腰膝酸软 肾阳虚:+阳痿早泄+寒像(肢凉畏冷) 肾阴虚:+阴虚证 肾精不足:儿(发育迟缓)男女早衰性下降 肾气不固:+遗尿尿频,滑精/女带量多/滑胎不尽 肾虚水泛证:肾阳虚+腰以下水肿 腑病辩证 胃热炽盛证:热证(大便密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胃热(口臭,牙痛,便秘,消谷善饥) 寒滞胃肠证:寒邪(腹冷痛,暴急,遇寒加剧得温则减,口泛清水)如刚吃冰淇淋 食滞胃肠:(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酸馊食物) 肠热腑实证:日脯潮热,热结旁流,大便秘结+实证(腹痛拒按) 肠道津亏证:大便密结如羊屎 肠道湿热证: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如水+苔黄腻脉滑数 膀胱湿热证:尿频尿急尿痛+苔黄腻脉滑数 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痰见苔腻脉滑,善太息 脏腑兼证 心肾不交证:心火亢(心烦失眠惊悸健忘)
中药
中医学基础知识
概论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病的药物就是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
道地药材: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带有地域特点的药物,如东北人参,细辛,河南的地黄,内蒙古的黄芪、甘草,山东的阿胶,四川的川芎、黄连、附子,广东的陈皮等
中药的性能
四气
寒热温凉
五味
辛
“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如治疗表证的麻黄,治疗气血阻滞的红花等。
甘
“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缓急作用。如治疗虚证的人参,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甘草等。
酸
“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五味子、乌梅能收敛止汗
苦
“能泄,能燥”,具有清泄、降泄、通泄、燥湿等作用。如栀子清泄,杏仁降泄,大黄通泄,黄连燥湿。
咸
“能下,能软”,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昆布、芒硝等
升降浮沉
归经
某些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些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成为归经。如麻黄归肺经,酸枣仁归心经。
中药的毒性
如用量过大、服用太久、炮制不当、配伍失误等均可造成组织器官的损害甚至死亡。比如附子、乌头、斑蝥、牵牛子、细辛等等
中药的应用
配伍七情
单行:一味药,如独参汤。 相须: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能明显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知母 相使:以一药为主,余药配合应用,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黄芪+茯苓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药物减轻或消除。如半夏畏生姜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 相恶:两种药物合用后,由于相互牵制而使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干姜恶黄芩,因黄芩能削弱干姜温中之效。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等
用药禁忌
煎服方法
用具:砂锅最好水:常用自来水火候:武火、文火武火急煎:解表药文火久煎:滋补药 先煎:贝壳类和矿石类,如龟板、鳖甲、龙骨、牡蛎等。 后下:气味芳香的,久煎有效成分易于被破坏,如薄荷、钩藤等。 包煎:比如车前子、旋覆花等。 另煎:贵重药物,如人参、鹿茸等。 烊化:胶质、黏性大且易于溶化的药物,如阿胶等
方剂的基本知识
组方原则
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方剂中必须要有
臣药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次于君药
佐药
佐助药:协助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和臣药的毒性; 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
引经药:引药物直达病所。 调和药: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最常用的是甘草
剂型
汤剂 特点: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特别是便于随证加减,临床广泛应用。
丸剂 特点:吸收缓慢,药效持久,服用携带方便。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
散剂 特点:吸收快,制作简单,便于携带,节省药材
解表药
概念
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分类
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性味:辛温,发汗力较强。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散风寒。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 用量:3—10克(细辛1—3克) 麻黄:发汗解表(麻黄汤);宣肺平喘(小青龙汤);利水消肿(越婢汤)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荆芥:解表祛风;透疹止痒;散瘀止血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止痛
辛凉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性味:辛凉,发汗力较缓和 归经:多入肺经。 功效:发散风热。 主治:外感风热表证。 用量:3—10克(葛根6—20克) 柴胡:疏散风热;和解表里(小柴胡汤);疏肝解郁(逍遥散、四逆散);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 葛根:发表节肌;生津止咳;透疹;升阳止泻 薄荷:辛凉解表(银翘散);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疏肝解郁 菊花、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适用
外感表证,荨麻疹,麻疹,风疹,水痘初起疹出不畅,水肿痹症初起
特性
多具辛味,辛散轻扬,善于走表
归经
多归肺经,膀胱经
注意
宜温服、避风寒,微出汗,不宜久煎
理气药理血药
理气药
概念

以疏通气机,行气解郁,治疗气滞、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特性
本类药物多辛香行窜,苦泄温通
归经
归脾胃、肝、肺经
注意
易耗气伤阴;剂量不可过多宜后下;孕妇慎用;注意配伍气机郁滞 常见有脾胃气滞;肝气郁结;胸膈壅塞 治疗原则是理气或行气
常用中药
陈皮——理气健脾,治脾胃气滞要药。作用和缓,故脾虚气滞更常用。并燥湿化痰止咳。归脾胃肺经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消痞。实证多用。临床上更多用枳壳,力较缓。归脾胃大肠经,导滞通便 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适用于脾(胃气滞。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肝气郁滞之证肝气郁滞之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痛经,为妇科要药
理血药
概念
凡具有调理血分,治疗瘀血内阻和各种出血的药物
注意
无血瘀不用,本类药物多数破泄力强,并能温通经血,易动血耗血,故体虚、出血证、月经过多者慎用,破血药孕妇禁用
川芎
1、活血行气。活血之中有行气的作用,用治血瘀气滞证。包括; (1)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常与丹参、赤芍、红花等配伍; (2)气滞血瘀的胁痛、腹痛、月经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病(胞衣不下、恶露不绝),常与当归、香附、白芍配伍 2、祛风止痛 (1)本品能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 用于各类头痛,包括风寒、风热、风湿、瘀血、血虚头痛、头风头痛(尤以风邪引起的头痛)。做相应的配伍。 (2)用于风湿痹痛,常与牛膝、细辛、秦艽、独活等配用
丹参
活血祛瘀 调经止痛 清心除烦
止血药
仙鹤草
1.收敛止血:本品味涩收敛,止血作用较佳。药性平和,治血热出血证(配鲜生地、侧柏叶、地榆、白茅根等凉血止血之品)或虚寒性出血证(常与炮姜、艾叶等温摄止血药同用) 2.除湿止痢,用治湿热泻痢(配黄连、白头翁等)或虚寒泻痢(配肉桂、乌梅、肉豆蔻等) 3.解毒疗疮杀虫: (1)治疮痈肿毒,配银花、公英、地丁; (2)用治滴虫性阴道炎,外用,以嫩茎叶煎浓汁冲洗阴道,每日一次,连用7天,效果确切
三七
1、散瘀止血:治各种出血证: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外伤出血、崩漏等。止血作用甚佳,又是活血要药,尤多用治外伤瘀痛,单用有效。中医称其特点为“止血不留瘀、散瘀不伤正 ”。是云南白药的主药。可单独研粉服。 2、消肿定痛:功胜。用治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肿疼痛,有活血散瘀、消肿定痛之效。可单独应用,也可配伍乳香、没药等药同用。 三七为止出血、散瘀血、消肿痛之常用药。
理气剂
越鞠丸
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方剂
理血剂
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
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
补益方药
补益药
概念
凡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注意
实邪盛正未虚忌用,证已虚宜攻补兼施 补血补阴药多滋腻,故脾胃虚弱、湿盛痰饮慎用 补气补阳药多温燥,易助火伤阴,故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者慎用
分类
补气药

人参
1.大补元气,补气固脱:常用于(1)久病或暴病或汗吐下致元气虚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2)气虚不能摄血的出血,或大失血时,气随血脱,气不固摄, 2.补脾益肺: (1)脾虚食少、腹胀便溏、神疲乏力等,如四君子汤。 (2)肺虚气短咳喘,常配黄芪、桑白皮、五味子等,如补肺汤 3.益气生津:用于温病耗伤津液及消渴证; 4.补益心气:本品能益心气,安心神,用于心气不足、心悸、失眠、健忘,配酸枣仁、龙眼肉等,如天王补心汤
黄芪
1.补气升阳:也是重要的补气药,善于升举阳气,用治气虚证或中气下陷所致之脱肛、阴挺(子宫脱垂)、胃下垂;如补中益气汤。 2.益气固表:能补益卫外阳气而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体虚易感冒,如玉屏风散。 3.健脾利水:用于脾虚水肿,配四君子汤。 4.益气摄血:用于气虚不摄之出血。 5.益气活血:用治气虚血瘀之偏瘫,如补阳还五汤。 6.托毒排脓:用治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能补养气血而托毒排脓
补血药
熟地(归肝肾经
1.补血调经:用于血虚证,如四物汤。 2.滋阴填髓:用于阴虚证:滋阴之中有生精益髓作用,以滋肝肾之阴为主,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脱发等,如六味地黄丸
当归(归肝心脾经)
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佳品 1.补血调经(血虚、血寒) (1)为临床常用之补血药,治血虚证,如四物汤。 (2)血虚所致之月经不调,如痛经、经闭、产后瘀血、胎前产后等,既能补血,又能活血,为妇科调经要药 2.活血止痛(血瘀) (1)用治跌打损伤,配乳香、没药、红花、桃仁等。 (2)风湿痹痛,配川芎、桂枝。 3.润肠通便:用治血虚便秘。如润肠丸
白芍,阿胶,何首乌
白芍—补血调经,平肝,柔肝 阿胶—补血(优于熟地黄)滋(肺)阴,止血安胎。烊化兑服。 何首乌—补肝肾,补血之力不如熟地黄,熟地黄乌发之力不如何首乌
补阴药
凡能滋养阴液,用于治疗阴虚证的药物
沙参
1.养阴清肺:适用于阴虚肺燥所致之干咳、久咳、声嘶,配麦冬、花粉、贝母。 2.益胃生津:用治胃阴不足(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之口干舌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配生地、麦冬
百合
1.养阴润肺:用治肺燥咳嗽或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证,如百合固金汤。痰热临床一般少用。 2.清心安神:用治虚热上扰之虚烦失眠,配麦冬、丹参
麦冬、石 、天冬、玉竹、枸杞、女贞子
补阳药
凡具有温补阳气功效,治疗阳虚证的药物
淫羊藿
1.补肾壮阳:为温补肾阳命门要药。治肾阳虚衰见阳痿、尿频、女子宫冷不孕、腰膝酸软,配仙茅、巴戟天。 2.祛风除湿:本品辛散风寒、除湿,强筋骨,温中有散,用治风寒湿痹之四肢肌肤酸痛,麻木不仁或关节疼痛,腿软无力,配桑寄生、威灵仙、续断、独活等。
鹿茸
1.补肾壮阳:中医认为: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肾阳虚,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等,可单用研末服。或配党参、熟地。 2.强筋健骨:通过补肾补肝,鹿茸又可起到健骨强筋作用,对小儿发育不良、生长迟缓齿迟、行迟、筋骨痿软,配熟地、山药、山茱萸等治疗。 3.固冲止带:通过补督脉而起到固冲任的作用,对妇女因冲任虚损、带脉不固而致的崩漏不止,带下量多清稀等证,可起到治疗作用,常配伍阿胶、当归、山茱萸等。 4.托毒起陷:故可用于治疗疮疡久溃不敛,脓出清稀,配黄芪、当归。内服或单用醋磨外敷
杜仲(肾虚腰痛下肢痿软之要药),续断,菟丝子,肉苁蓉
补益剂
补气——四君子汤 补血——四物汤 补阴——六味地黄丸 补阳——肾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