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变态心理学完整版
包含什么是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也译作异常心理学)是对各种异常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等等。
编辑于2021-12-02 19:52:23第一章 概论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也译作异常心理学)是对各种异常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主要工作
①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 • ②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 • ③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等。
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异常心理现象的原因和机制探讨
第一节:定义变态或异常
连续谱模型下的异常
思维、感受或行为问题从正常到异常之间的范围内变化
正常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与被界定为“异常”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之间不存在清晰的分界线
决定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线在哪里是主观的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以下遭受不同寻常的痛苦的人:
精神痛苦
情感痛苦
身体痛苦
精神疾病
普遍观点-行为、思维或感受被视为“病态的”或“异常的”
现代观点-不同问题的集合:
思维或认知
情绪反应或调节
社会行为
文化规范
异常的定义
对于什么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有着很强的文化规范
性别角色期望
文化相对论: 没有普适的标准或原则可以用来 界定异常行为;异常行为是相对于文化规范来界定的
文化和性别影响
人们表达异常症状的 方式
人们承认特定行为或感受类型的意愿
被认为对适应不良行为是可接受或有帮助的治疗类型
异常的“4D”
• Dysfunction 失调-干扰了一个 人日常生活功能运作的能力 • Distress 痛苦-导致情感或生理痛苦 • Deviance 反常-导致异常的判断 • Dangerousness 危险-具有潜在危害的 行为和感受
组成了被界定为适应不良或异常的感受或行为
主观判断,4D每一维度都有连续性,程度可轻可重,正常异常之间没有清晰界限
1-2、3
第二节:异常的历史观点
生物学理论(Biological theories):异常行为类似于生理疾病, 都是身体系统出现故障造成的
• 超自然理论(Supernatural theories):异常行为是神的干预、 诅咒、魔鬼附体和个人罪孽的结果
心理学理论(Psychological theories):异常行为是创伤或长期应激的结果
第三节:现代观点的出现
生物学观点
威廉• 格里辛格- 心理障碍可以用大脑病理学来解释
克雷珀林-建立了将症状归类为具体障碍的体系, 甚至今天仍然在沿用这个体系
精神分析观点
,麦斯默术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经典条件作用:某个刺激出现的条件反应
行为主义:研究强化和惩罚对行为的影响
认知取向
认知:影响行为和情绪的思维过程
自我效能信念:人们相信自己有能力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控制重大事件
第二节:异常的历史观点
生物学理论(Biological theories):异常行为类似于生理疾病, 都是身体系统出现故障造成的
• 超自然理论(Supernatural theories):异常行为是神的干预、 诅咒、魔鬼附体和个人罪孽的结果
心理学理论(Psychological theories):异常行为是创伤或长期应激的结果
第四节:现代心理健康保健
去机构化运动
精神病人在社区治疗设施的帮助下融入社 会
患者权利运动:如果病人能够融入社会,那么他们就能恢复得更好,或者过上更满意的生活
社区精神卫生运动:在社区精神卫生中心为人们提供协作式的心理卫生服务
日间护理中心:允许人们白天接受照料以及职能和康复方面的治疗
中途之家:为有长期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提供生活在一个结构化的支持性环境中的机会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医学卫生系统:
• 最早是各种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医院精神病科提供心理康复服务, • 大约1980年代初期医疗机构中的心理咨询门诊开始出现, • 近几年综合医院心理咨询机构发展迅速, • 医疗系统的心理健康服务主要以心理障碍或是精神疾病患者为对象,从业者大多为医学专业出身多有处方权,而常常使用药物咨询形式,带有较浓的临床色彩。
教育系统:以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咨询为主,从事咨询和辅导者多为教师。
社会模式:起步较晚,地区差异很大,近年来迅速发展。社会上开办的各种心理咨询机构,虽然从业人员大多经过一定培训,但其运行机制实质上是工商认证,从业者水平良莠不齐。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
有某种心理障碍个体详细的个人史
了解个体经验以推断出普遍意义
研究罕见问题的机会
不能被推广
可推广性: 把我们已知的知识运用于其他个人或者群体
缺乏客观性
跨文化研究
承认和考察心理病态的本质、诱因和治疗在不同文化中的异同
挑战
·概念和理论的意义不同 ·很难把评估工具翻译成不同语言 ·在与研究者进行互动时人们对社会需求的反应可能有文化或性别差异
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某一个或某一组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分布情况
患病率: 人群比例
发病率: 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发病数(产生的新病例)
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和12个月患病率
高危因素: 与更高的患病风险有关的条件或变量
与相关研究的限制 相同
不能确定任何高危因素导致了障碍
第三变量可能可以解释任何高危因素和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的类型
连续变量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进行测量并考察其相关
对照组研究
在感兴趣的变量上比较两组或两组以上群体
横断研究
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对参与者进行评估
纵向研究
在不同时间阶段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合下对参与者进行评估
相关系数
用于表征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量,一般用符号r 来表示
在-1.00 至+1.00 的范围变化
正相关系数表示因变量的值随着自变量增加而增加
负相关系数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增加而减少
统计显著性
具有统计显著性的结果可能不具有临床显著性
相关和因果
因变量和自变量高度相关,并不意味着自变量导致了因变量
第三变量问题: 研究中没有被测量的变量,才是被测量的变量之间产生关系的真正原因
选择样本
样本: 从我们想要研究的总体中挑选出来的一组人
代表性样本- 与我们感兴趣的总体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重要变量方面高度相似的样本
对照组研究将一组人的经历与另一组人进行比较
相关研究的评价
外部效度较好
外部效度: 研究结果能够推广到现实生活现象的程度
缺点
耗时
无法辨别原因和结果
第三变量问题
实验研究
人类实验室研究
在实验室里让参与者暴露于某个事件,然后确定其影响
内部效度: 因变量的变化归因于我们对自变量的操纵
控制组: 参与者与主要的研究对象有着所有相同的经历,只是他们没有接受关键的操纵
实验组: 参与者与控制组有着相同的经历
内部效度要求随机分配
随机分配: 每个参与者被分在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机会均等
否则是对内部效度的威胁
需求特征: 参与者猜测研究的目的并相应调整其行为
双盲实验: 参与者与实验者都不清楚是实验条件还是控制条件
优点
研究者对变量有更多的 控制 • 参与者可以随机分配到 不同组 • 恰当的控制组能够排除 重要发现的其他解释
缺点
• 结果可能不能推广到实 验室以外 • 伦理上的限制
动物研究
让动物暴露在对人类来说违背伦理的实验情境中
相比人类实验室研究,对实验室条件和第三变量有更多控制
局限
伦理问题
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可推广性
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是检验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否能够减轻接受治疗个体的心理问题
控制组
等候名单控制组: 不和实验组参与者同时接受治疗,而是进入等候名单
安慰剂控制组: 安慰剂控制组和实验组参与者与主试有相同的互动,但是他们服用的片剂是安慰剂
优点
随着研究的进行,为痛苦中的人们提供帮助
缺点
• 很难确定是治疗的哪个部分导致心理病态的减少 • 引起关于恰当控制组的问题 • 伦理考虑 • 患者的需求必须与实施标准化治疗的需求进行平衡 • 治疗结果在现实世界中的可推广性不明确
单被试实验设计
对单一个体或少量个体进行深入研究
ABAB 设计或逆向设计: 某种干预 被引入、撤除然后再恢复,并在治疗期间和无治疗期间都对参与 者的行为进行测量
多基线设计: 在不同情境中对同一个体进行干预,或在不同时间点对不同个体进行干预
中心主题
遗传研究
识别与心理病理学有关的遗传因素
通过以下方式来考察基因对特定障碍的影响程度或遗传性:
家族史研究
双生子研究
领养研究
家族史研究
•确定有障碍的人 •确定控制组 •追溯这两组人的家族系谱并确定他们有多少亲属患该障碍
双生子研究
• 同卵双生子(monozygotic twins; MZ twins) 100% • 异卵双生子(dizygotic twins; DZ twins)50%
领养研究
找到有障碍并于出生后不久就被收养的人
确定以下群体的发病率
• 被收养者的血缘亲属 • 被收养者的领养亲属
分子遗传学研究
将一组有某种障碍的患者与另一组没有这种心理病态的人进行比较
也称为关联研究
连锁分析:
寻找与心理障碍同时出现的其他特征和已知的遗传标记
元分析
将若干个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的统计方法
步骤
彻底的文献搜索
将每个研究的结果转换为通用的统计量
检测不同研究的平均效应量,并把效应量和研究的特征联系 起来
元分析的评价
优点
克服单个研究中参与者数量少引起的问题
更有利于发现显著统计性
缺点
方法学的问题
抽屉效应-不支持目标假设的研究得以发表的可能性小于支持假设的研究
第三章 异常的理论和治疗
社会文化取向
超越个体甚至家庭,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来理解人们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因素
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动乱和解体
社会规范和政策会污名化和边缘化某些特定的群体
社会可能通过隐性或显性的规则,来决定其成员表现出什么样的异常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社会文化取向的评价
分析更大的社会和文化力量,不责怪受害者
提高觉悟,改变容易产生心理病态的社会状况
社会和文化如何导致个体心理困扰,模糊不清。社会变化和应激如何导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为什么大多数承受了社会压力和变化的人却完全没有产生心理困扰?
预防计划
一级预防
在障碍开始前就阻止其发展
二级预防
在障碍早期阶段识别出障碍,从而防止障碍的进一步发展
三级预防
防止障碍复发,减少障碍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有效治疗的共同要素
与来访者有着积极的关系
向来访者解释或说明他们痛苦 的原因
鼓励患者直面痛苦的情绪,并使用技巧来帮助他们降低对这些情绪的敏感度
心理学取向
人本主义取向
人本主义理论
基于的假设是,人天生就有追求善和完满生活的能力
罗杰斯认为,个体自然地朝着个人成长、 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自我实现:
实现人们在爱、创造力和意义方面的潜能
人本主义治疗
目标 - 通过自我探索来帮助来访者发现他们最大的潜能
来访者中心疗法
治疗师作为帮助者与来访者真诚地沟通
扮演的角色是某个可靠的人而不是权威人物
对患者者表现出无条件积极关注
传达他们对来访者的同理心式的理解
人本主义取向的评价
相对于强调病理学和外部力量的其他理论,对自由意志的归因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改变
因为具有模糊性也无法进行科学验证而受到批评
适用于治疗中等程度的心理障碍,但是不足以治疗症状严重者
家庭系统理论
把家庭看成一个复杂的人际系统,它具有自己的等级划分和规则,制约着家庭成员的行为
问题型家庭风格:僵化型;纠结型;疏离型
把家庭成员的心理障碍看成是家庭 系统功能失调的反映
家庭系统治疗
认为个人问题总是根植于人际关系系统,尤其是家庭系统
家庭系统取向的评价
对儿童的治疗有效,因为儿童比成人更纠结于家庭
需要更多研究
第三浪潮取向
聚焦于人们理解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跨诊断的高危因素)
整合了来自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的技术与源于禅宗的正念冥想
辩证行为疗法
管理消极情绪和控制冲动行为的困难(最完善的第三取向治疗)
接纳和承诺疗法
回避是所有问题的核心
中心主题
行为取向
经典条件作用
解释人们对中性刺激所表现出非理性的反应
操作性条件作用
通过奖赏想要的行为和惩罚不想要的行为来塑造行为
连续强化程序
部分强化程序
消退
条件化的回避反应
模仿和观察学习
模仿: 通过模仿生活中重要人物(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模式来学会新行为
一个人观察他人从行为中得到奖 励或惩罚并据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行为取向的评 价
为科学检验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发展的假设制定了标准
行为治疗的有效性在控制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和系统的支持
能够解释一些障碍
证据来自实验室研究
不认可人们行为中的自由意志
认知理论
认为促成人类行为的不仅仅是 奖赏和惩罚
认知塑造行为和情 绪
因果归因:对事件的归因能够影响我们的 行为,因为它们影响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以及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预期
整体性假定:对我们自身、对人际关系以 及这个世界的宽泛信念
认知治疗
识别和克服这些消极思维 以及功能失调的信念系统
有助于学习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技巧,以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结合使用
目标
协助来访者识别非理性和适应不良的想法
教会来访者去对抗自己非理性和适应不良的想法,思考替代的思维方式
鼓励来访者直面自己对某种情境的最大恐惧,认识自己能够应对的方法
认知取向的评价
被证明在治疗这些障碍方面是有用的:
性障碍
物质滥用障碍
很难证明适应不良的认知是先于并导致心理障碍产生
不是由心理障碍所导致的症状或结果
心理动力学取向
精神分析:
本我、自我和超我
激发人类行为的两个基本内驱力
力比多:性驱力
攻击驱力
人类心智的三个系统
本我
力比多产生的系统,它的驱力和 冲动在寻求即刻地释放
自我
寻求使用社会规则所允许的表达方式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或需要的一股力量
超我
一个仓库,里面储存了从父母和 社会那里学来的行为规范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互动发生在无意识层面
后继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自我心理学
强调个体调节防御能力的重要性,使其能以保证机能健康的方式来适应社会现实
客体关系
整合了弗洛伊德驱力理论的重要方面,以及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中早期关系的作用
自体心理学和关系精神分析
强调从怀孕和婴儿期到整个一生中我们彼此关系的无意识维度
心理动力学治疗
帮助来访者认识:
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无意识冲突的根源
自由联想:
来访者谈论脑海里出现的任 何东西,不要压抑任何想法
移情:
当来访者对治疗师做出的反应,好像是把治疗师当成了成长早期的某个重要人物
修通
一遍遍地重温痛苦记忆和困难问题
人际关系治疗(IPT)
从心理病理学的现代心理动力学理论中发展出来,短程疗法
关注点从个体的无意识冲突转移到来访者的重要人际关系模式上
治疗师更加结构化和具有指导性
更早地提供解释
关注如何改变目前的关系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评价
与人类行为相关的最复杂的理论
很难或不可能对它们的基本假设进行科学检验
长程而又密集的特性也使很多人难以承受
生物学取向
脑的组织
边缘系统
调节很多本能行为的一组结构,如进食和对应激事件的反应
位于大脑中央核周围,与 下丘脑紧密相连
杏仁核:边缘系统的一个结构,对恐 惧等情绪有关键作用
海马: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
神经递质和突触
神经递质
一些扮演“信使”角色的生化物质,它们在脑和其他神经系统部位,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即神经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突触:突触末梢与邻近神经元的胞体或 树突之间的微小间隔
受体:邻近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分子
影响神经递质的过程
再摄取
神经元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后重新吸收神经递质,从而降低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降解
接收神经元向突触间隙释放出一种酶,将神经递质分解成其他生化物质
生化失衡
心理症状可能与以下两方面有关:
树突上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和功能
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
神经递质的种类
5–羟色胺
经过很多关键的脑区并影响其功能
多巴胺
强化或奖赏体验的相关脑区中的重要神经递质,酒精等具有奖赏作用的物质会对多巴胺产生影响
去甲肾上腺素
主要由脑干神经元生成
γ – 氨基丁酸(GABA)
抑制其他神经递质的活动
内分泌系统
分泌多种叫作激素的化学物质并直接将其释放到血液中的腺体系统
激素:
在整个身体中传递信息并影 响:
情绪
能量水平
对应激的反应
垂体: 分泌的激素种类最多,并且制约着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分泌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HPA 轴)的机能失调造成焦虑和抑郁
遗传
行为遗传学
研究人格与异常的基因,主要关注两个问题
行为或行为倾向多大程度上 来自遗传?
基因影响行为的过程是什么?
基因异常
障碍与多个异常基因有关
多基因过程:个体多个基因的变异导致了特定障碍的发生
基 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基因因素会影响我们所选择的环境类型,环境又会强化基因对人格和兴趣的影响
环境作为基因倾 向的催化剂
表观遗传学:环境条件影响基因表 达
生物疗法
药物治疗
通过改善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来减轻心理障碍的症状
抗抑郁药(SSRI, SNRI)
抗焦虑药(巴比妥,苯二氮)
电休克治疗和新型脑刺激技术
电休克(ECT)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
深部脑刺激
迷走神经刺激
精神外科手术
很少使用,只用于治疗那些对其他治疗方式毫无疗效的严重患者
生物学取向的评价
心理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没有作用
治疗依赖于药物,处理生物学问题
不良反应比障碍本身还要严重
不处理环境和心理过 程的作用
第四章 异常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中的挑战
阻抗和无法提供信息
评估儿童
沟通和报告的困难
跨文化个体的评估
语言障碍
不同文化中对不同心理障碍的体验不同
诊断
综合征:倾向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中的一组症状
分类系统:一系列综合征以及确定个体症状是否属于这些综合 征其中一种的原则
历史上的诊断体系
希波克拉底的分类
躁狂症 异常的兴奋状态
忧郁症 异常的抑郁状态
偏执狂
癫痫症
世卫组织的诊断体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
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常用简称国际 疾病分类
提供编号,以对疾病与许多征兆、症状、异常、不适、社会环境与外伤等所做的分类。其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创立,任何健康状况皆分配到专属的分类,以及最长含6 字的编号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 ICD-11),并有修改变性分类、列入游戏障碍等更动
中国的诊断体系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第 3 版 (CCMD-3)
由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于2001年完成
简单,稳定,包含文化特色的类别以及排除某些西方诊断类别
抑郁
精神分裂常用
与国外诊断标准有措辞差异
美国的诊断体系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第一版发布概述了当时精神病学界公认的所有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由于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强烈影响,诊断标准的描述有些模糊不清
第二版(DSM-II 增加了一些新的障碍
将对障碍的模糊描述替换成针对每个障碍的明确具体的标准
标准的形式是行为、经历或感受
DSM-5整合了关于精神障碍的连续谱或维度观点
DSM的新版本与之前的版本有何区别
明确规定了个体表现出障碍症状必须达到多长时间才能给予诊断
大多数障碍的标准都要求症状干扰个体的职业或社会功能
DSM 的信度
诊断信度低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很多标准仍然模糊不清的,需要临床医生
对个体的症状进行推断
依赖于个体报告症状的意愿
评估工具
效度
对一个测验测量其本应测量内容的准确性的评估
信度
测验在测量其本应测量的对象时表现出的一致性
标准化-实施一个测验的标准方法
避免无关因素对个体反应的影响
问卷或测验
效度类型
内容效度∶测验评估某现象的所有重要方面
表面效度∶测验表面上是在测量它的行为。
预测效度∶测验能够预测它本应预测的行为
同时效度∶测验的结果与其他测量同一行为、想法或者感受的测验相同
结构效度∶测验测量了它本应测量的内容,而不是其他事物
信度类型
重测信度∶两个不同时间点得到的测验结果相似。
内部信度∶同一测验的不同部分得到相似的结果。
复本信度∶同一测验的两个版本得到相似的结果。
评分者或评判者信度;两个或更多的评估者或评判者进行施测并记分,得出相似的结论。
临床访谈
第一次访谈
心理状态测试
外表和行为
思维过程
心境和情感
智力功能
定向
结构化访谈
就目前正在经历或过去曾经有过的症状提出一系列问题
症状问卷
包含了广泛的多种症状,代表几种不同障碍
贝克抑郁问卷(BDI)
含有21 个项目,每项都描述了给定抑郁症状的四个水平
因为没有清楚地区分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和一般的痛苦而受到批评
人格量表
旨在评估人们典型的思维、感受和行为的问卷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广泛使用的人格量表
行为观察
临床医生关注某些特定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前后所发生的事情
优势 -
不依赖个体的自述以及其对自身行为的解释
劣势 -
个体在有人观察的情况下可能会改变其行为
例子-
观察一个儿童与其他儿童的互动,以确定什么会激发该儿童的攻击行为
自我监控
记录每天从事特定行为的次数以及该行为发生的情境
容易受偏见影响,如个体所注意到的自身行为以及他愿意报告的内容
例子 -
要求某个来访者记录他每天从事特定行为(如抽烟)的次数
智力测验
在怀疑个体智力迟钝或有脑损伤时,对其智力优势或弱点进行测量
用于测量基本的智力能力如:
抽象思维能力
语言流利程度
空间记忆
对智力测验的批评
未能就智力的定义达成一致意见
有利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上层欧裔美国人
神经心理测验
探测特定的认知缺陷如记忆问题
本德– 格式塔测验
让个体复制一组九张的图画来评估其感觉运动技能
区分来访者是否有脑损伤
脑成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X 射线程序的优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提供脑活动的图像
需要给患者注射一种无害的放射性同位素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与PET 所使用的程序非常相似,但注射的追踪物质不同
磁共振成像(MRI)
在任何角度成像,提供的图像更加精细
心理生理测试
用于探测反映情绪和心理变化的脑和神经系统变化
脑电图(EEG)
测量脑中特定神经元放电导致的头皮电活动
投射测验
当人们面对模棱两可的刺激时,他们会根据以下方面来解释这些刺激:
当前的忧虑和感受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冲突或欲望
在下列情况下有用
解释个体的无意识想法和动机
当个体表现出抵触情绪或提供给评估者的信息带有极大偏见时
第五章 创伤、焦虑、强迫以及相关障碍
战或逃反应
一组生理和心理反应,有助于我们与威胁抗争或从中逃脱
皮质醇: 肾上腺释放的主要激素
许多焦虑障碍,都是正常的反应变得异常,或者战斗或逃跑系统失调。
广泛性焦虑障碍
表现
一直焦虑
担忧生活
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DSM5诊断标准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理论
情绪和认知因素
体验到强烈的负性情绪
杏仁核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性升高
做出很多适应不良的假设 题
无意识认知似乎专注于发现环境中的潜在威胁
例子:为什么某些人对威胁气候特别警惕?曾经经历过不可控制毫无预警的应急源或创伤
担忧的功能:回避对那外部威胁的觉知通过担忧交焦虑维持在更能忍受的固定水平,不让自己的负性情绪急剧增加
生物因素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缺少G A B A
导致很多脑区的神经元过度放电
导致个体产生慢性、弥散性的焦虑症状
广泛性焦虑障碍,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力
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重点在于帮助广泛性焦虑患者
面对自己最担心的问题
挑战他们负性、灾难化的想法
发展应对策略
生物治疗
苯二氮类药物
三环抗抑郁药物丙咪嗪 帕罗西汀
PTSD
创伤定义:使个体暴露于实际的或者收到威胁的死亡,严重伤害或性暴力的事件
经理极端应激源的结果
DSM-5诊断要求
直接经历或者目睹创伤性事件
重复经历或极端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细节
PTSD症状
反复体验创伤事件
持续回避与创伤有关的情景、想法或者记忆
思想和心境方面的负性变化
过度警觉和持续的唤起
PTSD伴随明显的解离症状
解离:自我、记忆、意识的不同方面彼此分离
其他与创伤相关的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定义: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一样是对创伤性事件的反应
特征:
在应激源出现后的1一个月内发病,而且病程不超过4周
持续反复体验当时的场景,回避性事件的提示物,处于持续的警觉状态
常见解离症状:
情感麻木脱离
对环境的觉察降低
现实解体
人格解体
无法回忆起创伤事件的重要方面
适应性障碍
定义:在经历应激源后3个月内出现的情绪和行为症状
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
自然灾害
洪水、海啸、地震、火灾等
人为灾害
战争、恐怖袭击、酷刑
性虐待
一半的受害者一生中某个时期会出现ptsd
1/4人在4、5年后依旧有ptsd
1/2人在3个月后仍有符合症状
相关理论
环境和社会因素
严重性和持续时间以及个体对创伤性事件的接近性
社会支持
心理因素
已有疾病增加易感性
应对风格影响PTSD的易感性
性别和跨文化的差异
女性容易
非洲裔美国人几率高
文化影响
生物因素
神经成像方面
大脑和活动对威胁性和情绪性刺激作出反应的差异
PTSD患者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更加活跃
当反应发生时候抑制活动的能力较弱
海马萎缩
应激反应释放了更多的激素和神经递质
生物化学方面
患者对应激的生理反应被放大(皮质醇)
HPA轴无法分泌足够的皮质醇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停止
儿童期暴露于极端或慢性应激增加易感性(永久改变)
遗传因素
易感性能遗传
PTSD的治疗
治疗目标
让来访者暴露于他们害怕的事物以消除恐惧
挑战促成PTSD的歪曲认知
帮助来访者减少生活中的应激
治疗手段
认知行为疗法和应激管理
系统脱敏
应激接种疗法
治疗师教给来访者技巧来克服以下问题
增加压力
来源于PTSD的问题
婚姻问题
社会隔离问题
生物疗法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苯二氮类药物
特定恐怖症、广场恐怖症
特定恐怖症
定义:对特定事物或情景的不合理或非理性恐惧
根据DSM-5划分的类别
动物型
自然环境型
环境型
血液-注射-损伤型
其他
广场恐怖症
人们害怕两个点
在他们有麻烦或变得焦虑时难以逃脱或获得帮助的地方
当别人注意到他们的症状或者看到他们试图逃跑时自己会难堪
治疗
行为治疗
使用暴露疗法来消除对事物或情境的恐惧
系统脱敏
模仿
冲击
血液-注射-损伤型恐怖症
应用紧张技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防止患者在遇到害怕对象时发生昏厥
再利用系统脱敏
生物治疗
苯二氮类药物
被迫面对恐惧的事物,减轻焦虑
恐怖症的理论
行为理论
观察学习
经典条件作用:产生恐惧
负强化:回避所害怕的事物通过焦虑的减轻得到了强化(维持恐惧)
尽力避免接触他们害怕的事物,失去了消除恐惧的机会
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物和情景产生恐怖,而对其他不会:列入怕蛇不怕花→进化过程中回避他们对人有益
有准备的经典条件作用
行为理论的问题
问题
无诱发恐怖症的创伤性事件,没有条件刺激,很难说恐怖症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或者观察学习产生
解释
很多恐怖症患者都有长期的低水平焦虑或反应性,容易因为轻微的不愉快经历使其恐怖症进一步发展
生物学理论
亲属共有恐惧
与非患者的一级亲属相比,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恐怖症的可能性高出3-4倍
惊恐障碍
特点
惊恐发作在非诱发的情况下经常发生
惊恐发作定义:时间短但非常强烈,发作期间经历了很多焦虑症状
心悸、战栗、窒息感、眩晕、强烈恐惧等等
没有任何环境诱因/集体的环境事件诱发
产生强烈的恐惧和不适、焦虑的生理症状以及失去控制、发生和濒死感
人们开始担心发作并且因此改变行为
担心自己患上危及生命的疾病
认为自己会发疯或者失控
DSM-5诊断标准
反复出现的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一次发作是突然发生的埃帕或者不适感,并且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大作期间出现以下4项及以上症状(可以出现在焦虑状态和平静状态)
至少一次发作之后,出现以下症状的1-2种,且持续1个月或更长的事件
持续的担忧或担心再次惊恐发作及其结果
例如:失去控制、心脏病发作、发疯
在惊恐发作相关行为方面出现明显的不良变化
例如:设计某些行为来回避惊恐发作、回避锻炼不熟悉的环境
不能归因于其他
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的解释
惊恐障碍相关理论
生物因素
遗传度43%-48%
神经递质调节不良,不能很好的调节战或逃反应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GABA
胆囊收缩素
以下情况患者被诱发被惊恐发作
过度换气,吸入少量二氧化碳
摄入咖啡因或注射乳酸钠
在纸袋中呼吸
有关脑区
杏仁核
下丘脑
海马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蓝斑
认知因素理论
容易惊恐发作的人倾向于
十分关注自己的躯体感受
错误的从负面解释这些躯体感受
陷入滚雪球式的在南华思维方式,夸大症状及其后果
焦虑敏感性
认为躯体症状会导致有害结果的信念
内感受知觉
一种对于是惊恐发作的躯体线索的高度觉知
内感受条件作用
在之前的惊恐发作开始时出现过的躯体线索,成为预示再次发作的条件化刺激
条件化回避反应
将惊恐症状与特定情境联系在一起
发生在感知为厌恶刺激的某个特殊情境中
通过强化回避行为来减少惊恐症状
惊恐障碍整合模型

惊恐障碍的治疗
生物治疗
影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
大多数人会在药物治疗种植后出现症状的复发
认知行为治疗
放松和呼吸练习
识别灾难化认知
会谈时在经历惊恐症状的过程中做放松和呼吸练习
挑战灾难化想法
系统脱敏疗法
社交焦虑障碍
患者在社交情境中,变得极为焦虑极为害怕,被拒绝被批判或者出丑。
一直担心,且极力回避这样的社交情境。
一些特点
美国终身患病率约为12%世界范围内约为3%到7%中国每年的流行病率为8%女性更为常见,
多发于学龄前早期和青春期。很多人变得更加自我意识,并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90%的成年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报告,过去的难看经历,导致了他们的症状,如在孩童时期被嘲笑还有一些人在一生中都对社交场合感到不自在
社交焦虑障碍,常与心境障碍,其他焦虑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同时发生。
社交焦虑症一旦产生,如果不加以治疗,就会长期存在,大多数社交焦虑障碍者都不会寻求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的理论
遗传基础
遗传基础 双生子研究在家族中传播。
认知观点主导
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
自己的社交表现要求过高认为自己应当做到人见人爱
关心社交中的消极方面,苛刻的评价自己的行为
倾向于留意潜在威胁性的社交线索,以自我挫败的方式来错误解释
解释过分在意自己的表现和内心感受假定自己焦虑假定自己焦虑是因为社交不善
采取安全行为来减少焦虑
社交互动后过度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其他人的反应
可能的原因
成年患者常常描述自己的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和控制挑剔和消极
社交焦虑的治疗
生物疗法
选择性五羟色胺在摄取抑制剂。ssris
选择性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认知行为疗法
识别人们的复兴认知教会,他们如何质疑这些认知
有效防止治疗后复发
基于冥想的干预手段
减少对其他想法和反应的批判专注于当下在其中得到放松
分离焦虑障碍
基本概念
定义:在主要照料者分离时,变得焦虑和沮丧
表现
非常害羞、敏感、需要成人
因为害怕离别而拒绝上学
被迫离开照料者,感到胃疼,头疼恶心和呕吐
在家中形影不离的跟着照料者做有关离别的噩梦照料者不在身边就无法入睡
当与照料者分别时,他们担心照料者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夸大对自然灾难绑架和事故的恐惧
年幼儿童可能无法安慰的哭个没完年长儿童会回避那些可能让他们离开照料者的活动,比如参加什么什么活动
在以下情况才能做出分离焦虑障碍的诊断
症状持续至少四周
明显损害儿童功能
11岁以下的儿童中大约有3%患有分离焦虑障碍,女孩更常见
如果不接受治疗,这种障碍会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反复发作,严重干扰学业进程与同伴关系
特征
儿童不现实,持久的焦虑
总担心有事情发生在照顾者或自己身上,使他们和自己分离如走失绑架,杀害,意外受伤,等症状
分离焦虑与特定年龄的期望水平
成年人
分离焦虑如果没有得到治疗,将有大约35%的可能性会延续到成年期
大约有6.6%的成年人会终身患有这种障碍多好
在一些病例中分离焦虑是在成年期发作的,而不是从儿童期延续而来
成年人分离焦虑的焦点是相同的,即在分离期间伤害会发生在深爱的人身上
分离焦虑障碍的理论
生物学理论
行为抑制:导致儿童
在学步期是害羞的害怕的易怒的
在学龄期是谨慎的安静的内向的
倾向于回避,心情进货,重新情境中退缩过于依赖父母在不熟悉的情境中过度唤起
高危因素
焦虑倾向是可遗传的
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恒河猴的研究)
儿童从父母那学会焦虑将焦虑作为对其环境的可理解反应
分离焦虑障碍的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教给技巧
他们对于分离的恐惧使用自言自语来使自己平静下来
学会放松练习,并在与父母分别此后加以运用
应对挑战引发焦虑的认知,
个体化的C B T,基于家庭的C B T,与简单的教育和支持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兴奋剂和抗组胺药
强迫症
强迫观念
持续的想法、表象、观念、冲动
不受控制地闯入意识领域
导致严重焦虑和痛苦
强迫行为
个体认为自己必须付诸实施的某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
不同于其他应急相关疾病,开始于很小的年龄
如果不给予治疗会发展为慢性的强迫症
常见的强迫观念
对称与次序
与攻击、性和宗教相关的思维和表象(静止的思维或行动)
污染和洗涤冲动
囤积:于强迫症密切相关,但在DS M5中独立归为一种诊断
DSM诊断标准
有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反复出现和持续的想法、冲动或者想象,他们是闯入性的和不恰当的,并会导致明显的焦虑和痛苦;不仅仅是一种对真实生活的过度担心;个体试图去忽略、抑制或压制他们:个体知道这些想法、冲动或者想象都是他自己思维的产物
强迫行为
反复的行为,如经常洗手或检查或者心理活动,如祈祷等,个体感到被迫对强迫观念作出回应,或者按照某些规则严格执行
认识到这些强迫观念或者强迫行为是过度的或不合理的
这些想法、冲动或者行为导致了明显的痛苦,每天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或者明显干扰了个体日常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
特定类型的强迫观念与特定的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联系有幻想导致
有逻辑的联系
禁止的思维或行动,似乎会导致检查仪式,检查仪式是为了阻止想象的灾难或大祸
有对污染的强迫观念,触摸了认为肮脏的物品反复洗手直到觉得干净为止
对称强迫观念会导致反复的排序安排或者重复仪式
没有逻辑的联系
患者认为,如果没有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某件事情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灾难
心理上的活动,比如计数也是强迫行为
很多患者会患有几种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闯入性或痛苦的想法,在非临床个体中是普遍存在的。13%的正常大学生会有未到达强迫症标准的中等水平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如果个体不会偶尔产生闯入性的,或者奇怪的思维,这也不是正常的
中心主题
囤积障碍
定义:是于强迫症密切相关的一种强迫行为,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并且其生物学机制也可能不同,因此D S M五将其独立归为一种诊断
相关信息: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2%到5%的人有囤积行为
只有少数囤积者达到强迫症的诊断标准,但这些人中有很高的比率也换种性抑郁、社交焦虑、广泛性焦虑障碍
囤积行为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囤积障碍不同于强迫症的地方
囤积障碍患者不认为他们拥有物品的强迫思维是闯入性的或非自愿的或痛苦的,而认为这是自然思维的一部分
囤积者并不会去屯溪行为感到焦虑,但当他们不得不丢弃囤积的物品是会变得极为焦虑,愤怒或悲伤
其他强迫障碍
拔毛障碍
反复拔出毛发的历史,导致可见的毛发脱落
皮肤搔抓障碍
反复搔抓皮肤上的结痂处或其他部位,导致明显的损伤,并经常导致感染或伤疤
抵抗搔抓带来的冲动、愉悦或放松之前或期间感到紧张
自动发生没什么意识
躯体变形障碍
对某个身体部位有过多的西安站观念,相信这个身体部位是有缺陷的,而在其他人看来只正常的或只有轻微不正常
B D D患者中强迫症常见
因为变形逃避社交活动足不出户
对变形的感知怪异严重脱离现实
强迫症及相关障碍的理论
生物学理论
关注参与运动行为、认知和情绪的脑回路
回路失调,神经系统无法终止本能冲动,如攻击冲动或刻板行为的实施
对药物的反应良好
调节5羟色胺的药物对该回路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基因有助于决定强迫症的易感性
双生子
强迫症囤积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易感性涉及不同的基因
有强迫症的特点
经常情绪抑郁或焦虑; 有坚持僵化的道德观念的倾向
认为自己应该能够控制这些想法; 很难接受这样每个人偶尔都会产生坏念头
强迫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形成的实施某种行为,焦虑症状会减轻(负强化。)
强迫症及相关障碍的治疗
生物治疗
抗抑郁药,增强5羟色胺的药物
服药时,强迫观念和行为都有所减轻
并不能完全减轻问题;有明显的副作用
停药复发
认知行为治疗
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
让来访者反复暴露于强迫观念的焦点,并阻止其对强迫观念引发的焦虑产生强迫反应。挑战个体的道德观念过度的责任感和适应不良的认知;与药物治疗结合。
心境障碍与自杀
躁狂
症状
双向一型障碍
至少持续一周表现出情绪高涨扩张或容易激惹的心境
另外至少三项躁狂症状
另外至少三项躁狂症状;几乎所有人最终都会进入抑郁发作
双相2型障碍
出现中度抑郁
出现轻躁狂:躁狂状况较轻
症状严重程度不足以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不会出现妄想和幻觉
环形心境障碍
症状较轻,但更慢性
两年内持续交替,出现轻躁狂症状和重度抑郁症状
DSM5诊断标准
C:/Users/LENOVO/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5B8B486DEEF89946043C3117D25ECA17.png
抑郁
抑郁障碍的特征
核心症状:与任何原因都不相称的抑郁心境
快感缺乏,对生活中一切都失去兴趣
食欲睡眠及活动水平的变化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与现实脱节出现幻觉和妄想
抑郁障碍的分类
重性抑郁(抑郁症)
持续性抑郁障碍
经前期烦躁障碍
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抑郁的患病率和病程
全球终身患病率为3%到16%
年轻成人高度易感
65岁以上的人群抑郁,发病率低,且难以诊断
老年人更不愿意报告抑郁症状
抑郁症状,伴随有严重的躯体疾病
具有抑郁,使得人很有可能在进入老年前就已去世
年龄增长形成更有适应性的应对技巧
儿童更为少见
2.5%的儿童, 8.3%的青少年被诊断24%的年轻人20岁之前经历过重性抑郁发作
女性对抑郁症状更易感是男性的两倍
某些人的抑郁,长期存在且反复出现
个人和社会都代价高昂
人们接受治疗后更容易恢复
抑郁诊断
抑郁症:抑郁症状持续两个星期或更长时间
也称重性抑郁障碍
体验到抑郁,心境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以及至少还有四种其他的抑郁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妨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运作
重型抑郁,单次发作,指经历一次重性抑郁,反复发作,两次发作之间,至少有两个月的无症状期。
持续性抑郁障碍: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抑郁心境中至少持续两年时间。
也称恶劣心境障碍
主要特征抑郁心境
两年内都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会被诊断
当抑郁的同时有以下两种或更多症状
不良饮食习惯,吃的太多或吃的太少
低能量,低自尊,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做决定
感到无望
没有任何缓解的症状,每次持续超过两个月
经前期烦躁障碍
在月经开始前一周有严重抑郁,容易激惹、紧张的症状,月经开始后几天这些症状就减轻了在月经结束后一周症状消失,主要症状包括心境焦虑,睡眠问题以及躯体症状。
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在儿童中被诊断,他们严重容易激惹或容易愤怒,经常大发脾气
有破坏性的心境失调障碍的儿童会发脾气情况很特别不同于正常的发怒
这些脾气爆发强度更大时间更长超过了情境刺激的程度
有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时,大发雷霆的情况频频出现,在一年中每周三次
没有爆发时有此障碍的儿童仍然容易激惹或者每天几乎都生气
此障碍的症状必须在儿童10岁前出现在儿童中首次诊断至少要六岁,但不能晚于18岁
重性抑郁的亚型
伴随季节性模式的抑郁
也称季节性情感障碍,当日照时间短时出现抑郁症状,日照时间延长后恢复正常,世界范围内1%到5%的人符合诊断标准,在冬季日照时间短的纬度地区更常见。
围产期起病的抑郁
孕期或产后四周内经历重型抑郁发作的女性被诊断为该障碍
50%的产后重性抑郁发作,实际上开始于分娩前,因此也把他们统一称为围产期发作。
30%的产妇会经历产后抑郁,情绪多变不稳定和迅速转换的心境频繁,哭泣和容易激惹疲倦,大多数产妇,这些症状在产后两周内完全消失。
大约每10个人中,就会有一人经历重度产后的抑郁。
抑郁的理论
生物学理论
遗传学理论:基因使人们更容易抑郁
双生子研究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
神经递质理论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失调
早期理论
抑郁症是神经元突触之间的去甲肾上腺素或5-羟色胺的减少所致
单胺类物质 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
理论复杂化
在抑郁障碍中,脑细胞内一系列影响神经递质功能的过程可能发生了错误
合成过程: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元中分别由色氨酸和酪氨酸合成,一些研究表明这一合成过程的异常可能促使抑郁发生
转运体:释放过程由5-羟色胺转运基因调节,抑郁障碍中的该过程可能是异常的
受体:突触后神经元上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可能不如正常人敏感,或者有时会功能失调
与抑郁相关的脑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
HPA轴持续活跃
抑郁障碍个体大多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偏高,并且在应激源发生后难以回到正常功能水平
产生过量激素可能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受体有抑制作用
抑郁发展的一个模型提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可能发展出调节不良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之后这些人即使面对微小的应激源,HPA轴也会反应过度,且不易回到基线水平。这种过度反应导致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的变化,抑郁发作也可能随之发生
长期暴露在过度的皮质醇中也是造成抑郁者数个脑区体积减小的原因,这包括海马、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早期的创伤性应激,例如受到性或身体虐待、严重被忽视,或暴露于其他严理受性应激,可能导致某些神经内分泌异常,使这些人更容易罹患抑郁障碍
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
异常的脑波活动影响心境
神经内分泌因素
激素失调
心理学理论
行为理论
郁的行为理论·生活压力会导致抑郁,因为压力会减少生活中的正性强化物
人退缩,正性强化物进一步减少,更多退缩,形成自身永存的恶性循环
习得性无助理论
可能导致抑郁障碍的应激事件是无法控制的负性事件无助信念,丧失动机,减少行动
认知理论
极认知三联征(贝克抑郁认知三角)人们对自己、世界和未来的看法都是消极的
形成式习得性无助理论
解释了认知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经历负性事件后是否会变得无助和抑郁
关注人对事件的因果性归因(用内在、稳定、整体的原因解释)
发展出无望感抑郁
思维反刍反应风格
更关注将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内容作为导致抑郁发生的原因
人际理论
人际方面的困难和丧失是人们所报告的最常见的诱发抑郁的应激源
抑郁可能引发人际冲突
拒绝敏感性:容易感觉到其他人的拒绝
社会文化理论
世代效应:历史的变迁可能使近几代人患抑郁的风险更高
性别差异(女性患病可能性是男性两倍)
面对痛苦的应对方式
女性的人际取向
女性的地位和权力低于男性
族裔/种族差异
双相障碍
双相1型与双相2型的诊断标准
创造力与双向障碍
躁狂症状在某些环境中是有好处的
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的躁狂和异域患病率更高
心境障碍明显损害思维和产出能力
双相障碍的患病率和病程
不如抑郁障碍常见
0.6%的人,一生中出现一型障碍,0.4%二型障碍
男女患病几率相同
患病率没有一致的种族或者文化差异
主要在青少年后期或者成年早期起病
人们面临工作以及人际关系上的问题
双相障碍的理论
生物学理论
遗传学因素
大脑结构功能异常
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的结构和功能(情绪加工;对情绪的认知控制,计划和决策)
评估对中性面孔的恐惧时,双相青少年比健康有更高的杏仁核激活水平
纹状体(对环境奖赏线索的加工)
双相异常激活,对奖赏线索过于敏感,抑郁没有
从前额叶皮层通过纹状体到达杏仁核的神经通路,与适应奖赏相倚变化的可能性有关
白质异常
前额叶难以和其他脑区进行交流,并对其控制,产生双相障碍的情绪紊乱和极端行为
神经递质因素
多巴胺系统失调
心理学理论
心理因素
对奖赏更加敏感
没有症状时,也比非患者具有更高的奖赏敏感性
奖赏更敏感的人,更快复发躁狂或轻躁狂症状;对惩罚更敏感的人,更快复发抑郁症状
应激增加
经历应激事件+生活在缺乏支持的家庭中,诱发新一轮发作
正性事件也可能诱发轻躁狂或躁狂
日常生活扰乱
身体节律和日常生活的变化
自杀
定义:因受伤、中毒或窒息死亡,并有证据(直接或间接)表明该受伤是由自己造成的
死者有意图杀死自己
分类
成功自杀-以死亡结束
自杀企图:可能以死亡也可能不以死亡结束
自杀意念:自杀想法
DSM-5对自杀的描述可能有所增加
强调使人们容易自杀的特征
通过描述与一系列诊断相关的自杀模式
列出两个新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状况
促进自杀的方面
心理障碍
抑郁
双相障碍
过去的自杀想法和行为
应激生活事件
人际暴力和性虐待
失去所爱之人
经济拮据
躯体疾病
抑郁整合模型
自杀传染
丛集性自杀
自杀或自杀未遂并非巧合地在发生在同一时间或空间,可能影响的人是
认识自杀者的人
通过媒体曝光自杀,相互联系的人
自杀传染
幸存者可能因模仿自杀的朋友或崇拜的名人而产生自杀倾向
中心主题
自杀的历史观点
迪尔凯姆的理论
利己型自杀
与他人感到疏远的自杀者
失范型自杀
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的自杀者
利他型自杀
相信其自杀对社会有益的自杀者
社会联结和融入社会有助于防止自杀
族裔和跨文化差异
欧裔美国人的自杀率更高,接着是美国印第安人
非裔美国男性中的自杀率上升
欧洲、前苏联和中国的自杀率较高
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自杀率较低
儿童与青少年与自杀
儿童和青少年年幼儿童的自杀相对少见,但在青少年早期上升
女孩更可能企图自杀
男孩更有可能自杀成功
同性恋双性恋青少年自杀未遂比例比异性恋高2-6倍
拉美裔女孩自杀率较高
原因包括物质滥用和枪支可获得性
大学生
大学生感到压力巨大但很少寻求治疗
老年人
老年人的自杀率仍然较高
原因
丧偶
使人衰弱的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非自杀性自我伤害(NSSI)
定义:明显伤害自己但没有自杀的意图
调节情绪或影响社会环境的方式
常报告有疼痛感,见血让其平静并释放压力
获得他人支持和同情,或者惩罚他人的方式
中心主题
自杀的因素
人格和认知因素
冲动性:冲动行事而不是抑制冲动的倾向
无望感:感到前途渺茫、无法变得更积极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增加自杀企图
5-羟色胺水平低
自杀者的治疗
住院
基于社区的危机干预计划
药物治疗
锂盐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心理治疗
辩证行为疗法
重点是管理负性情绪并控制冲动行为
当朋友有自杀倾向时怎么做
1.认真对待此人 2获得帮助 3.表达关切 4.给予关注 5.直接询问是否有自杀计划 6.认可这个人的感受而不加以评判7.安慰这个人事情会好转 8. 不承诺保密 9.确保无法获取枪支、以前的药物和其他自(人 10.尽量不要让这个人独处,直到把他交给专业人士 11.照顾好自己
心境障碍的治疗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增加积极强化物,减少厌恶事件
教给人们管理人际情境和环境的新技巧
认知行为治疗
目标是:改变消极无望的思维方式,帮助抑郁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对其来说更有效的技巧步骤:
发现来访者习以为常的消极自动化思维
帮助来访者对消极想法提出质疑
识别加剧抑郁症状的深层基本信念或假设
生物治疗
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选择性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三环类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ls)
心境稳定剂
锂盐、抗惊厥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电休克治疗(ECT)
在治疗中让电流通过患者大脑引起痉挛发作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患者暴露于重复的高强度磁脉冲下,磁脉冲集中在特定的脑结构
迷走神经刺激
小型电子装置植入患者左胸壁的皮肤组织下,这个装置可以刺激迷走神经
深部脑刺激
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特定脑区
光疗法
将人们每天暴露在明亮光照下数小时
中心主题
人际治疗
人际和社会节奏疗法以及家庭焦点疗法
专门为双相障碍所设计
人际和社会节奏疗法(ISRT):将人际治疗和行为治疗的技术结合起来,帮助患者维持
有规律的日常进食、睡眠和活动
人际关系的稳定性
家庭焦点疗法(FFT):减少家庭环境中的人际应激
和标准药物治疗相比,随时间表现出更低的复发率
帮助青少年管理症状,检查减少对其功能和发展的影响
各种疗法的比较
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相当
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结合使用比单一疗法更有效
任何一种疗法的抑郁复发率都很高
安慰剂>帕罗西汀>认知行为 复发率
对抑郁的行动建议
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第一推荐是去三甲医院获得精神科医师的诊断
哭泣是很有用的事情
写下生活中的美好的事情
大吼大叫
运动:需要和他人合作的团体活动+骑单车
与有相同经历的人抱团取暖
精神分裂症
阳性症状:异常的知觉、思维和行为的外显
妄想
个体认为真实但极不可能且通常完成不可能的想法
是错误的信念,即使有证据证明这种信念不是真的,也不会改变
古怪的:妄想明显,太不着边际,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并非基于个人文化信念
妄想类型
幻觉:不真实得感知体验
能看到闻到听到不存在的东西
紊乱或紧张症行为(看似紧张不安,发疯似的或无目的的重复的动作运动)
表现出不可预测的、无明显原因的激动
突然大喊大叫,破口大骂或者快走
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完成日常任务或行为
紧张症
反映个体对环境极度缺乏反应性的紊乱行为
表现为:发呆不运动或即使在被提问时也数小时不说话
思维形式障碍/紊乱的思维和言语
毫无连贯性地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不相关的话题
称为联想松弛或者思维脱轨
精神分裂症谱系
反映了定义精神病性障碍的五类症状
包括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数量、严重性和持续性将不同精神病性障碍彼此区分
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来所有或部分精神病性症状,该障碍在不同的个体中表现不同
定义:精神病的严重形式,最常见的精神病姓障碍,个体在以下阶段之间转换
清晰思考交流,对现实有正确的看法,能正常生活
疾病的活跃期→言语和思维都是紊乱的,失去与现实的接触,生活不能自理
阴性症状:涉及某些个人特定品质的丧尸,而不只是个人外显行为或思想
情感受限
意志衰退
对常见的目标导向的活动缺乏发起和坚持下去的能力
身体行动迟缓,缺乏动机
社交退缩:能接近温暖的家人和朋友,没有交往的兴趣
精神分裂症
发病
几乎总是在青少年晚期或20早期发病
也可以首次出现在40岁左右或更晚,甚至在老年人中发病,但非常罕见,还有极少数起病于儿童期
终生患病0.3%~0.7%
可以突然或缓慢发病
预后
50%~80%地人在一生中会再次住院
在第一个发作期的5~10年内相对稳定
性别和年龄因素
女性比男性发病更晚,症状更轻,病程更良性
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善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
发展中国家个体有更良性的病程(社会环境,家庭关系)
性别差异
社会反应和治疗的可能性
认知缺陷:精分表现出大量的认知缺陷,与功能衰退有关,但不属于诊断标准
难以保持注意力
精神运动速度缓慢
学习与记忆困难
抽象思维与解决文体的能力差
亚型
偏执型
紊乱型
紧张型
未分型
残余型
DSM5诊断标准
诊断
个体必须表现出来两项或以上的精神病性症状(其实那个至少有一项 妄想 幻觉 或语言紊乱)DSM5
急性期
症状至少持续强烈地出现一个月
前驱症状
急性期前
情绪改变
认知改变
感知改变
躯体改变
残留症状
急性期后
其他精神障碍
分裂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混合
精神分裂症样障碍
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A、D和E,但症状只需要持续1~6个月
妄想障碍
妄想持续至少1个月,根据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情况
对比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妄想、幻觉、言语紊乱和/或行为紊乱的突然发作,持续1天到1个月
分裂性人格障碍
自我概念、人际关系以及思维和行为的终身模式明显扭曲
其他精神障碍
心理社会观点
慢性应激的环境
社会流动:与原生家庭成员相比,个体往往向下流动到更低的社会阶层
因为精神分裂症症状干扰了个体完成教育和保有一份工作的能力
出生在大城市
过度拥挤
应激增加风险而且与复发有关
阻碍自我的自主感的发展
情绪表达:家庭成员的情绪表达与多次发作和复发有关
认知观点
注意、抑制和遵守交流规则方面根本性的困难,使得个体试图节约自己有限的认知资源
妄想-个体试图解释陌生的感知体验
幻觉-对知觉输入的过度敏感,以及将体验归因于外部来源的倾向
阴性症状-对社会互动厌恶的预期,以及退缩和节约稀缺的认知资源的需要
跨文化观点
与生物学理论并存的其他因素
应激
缺乏宗教虔诚
家庭动力
生物学治疗
第一代或典型抗精神病药
对阳性症状有效
氯丙嗪:属于吩噻嗪类药物的一种,能够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平静并减少幻觉和妄想
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来减少脑中多巴胺的活动
副作用
头昏眼花,口舌干燥,视力模糊,流口水,性功能障碍,视觉障碍,体重变化,便秘以及抑郁
运动不能和静坐不能
最严重的一个副作用迟发性运动障碍:神经障碍,包括舌头、面部、嘴和下颌的无意识运动
第二代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多巴胺D4受体结合,影响包括5-羟色胺在内的几种神经递质
似乎能够同时减轻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副作用
眩晕、恶心、镇静、癫痫、唾液分泌过多、体重增加和心率过速
Agranulocytosis粒性白细胞缺乏症-骨髓产生的一种抗感染物质。缺乏粒性白细胞可能致命
心理和社会治疗
综合性的治疗方法用于处理
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认知-认识和改变对待疾病的消极态度
社交缺陷-运用于常见社会场合的问题解决技巧
家庭治疗
疾病的基本教育
家庭成员的训练-不恰当的行为
障碍对照料者的影响
其他精神障碍生物学理论
神经递质理论
最初的理论
多巴胺水平过高导致精神分裂症
三条证据
吩噻嗪类或神经阻滞剂: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产生抗精神病作用
提高大脑多巴胺功能水平的药物加重阳性症状
脑成像研究-存在更多的多巴胺受体,多巴胺水平也更高
理论发展
不同的多巴胺受体和脑区中具有不同的多巴胺水平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多巴胺活动过度
该通路与认知和情绪有关的皮层下脑区
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个体特别关注本来无害的刺激,进而引发幻觉和妄想,以及动机缺乏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通过与中脑边缘系统中的特定多巴胺受体结合来阻断多巴胺活动
前额叶区的多巴胺活动水平异常低下
该脑区参与:注意,动机和行为组织
该脑区多巴胺水平低,可能导致阴性症状:缺乏动机,没有能力照顾日常生活和情感迟钝
其他神经递质的影响
5-羟色胺能神经元对中脑边缘系统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有调节作用
5-羟色胺与多巴胺的相互作用很关键
精神分裂症个体的神经递质谷氨酸和GABA处于异常水平
缺陷可能与认知和情绪症状有关
精神分裂脑区异常
基因传递
家族研究
生物学亲属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增加个体患病的风险
领养研究
父亲或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创造出令儿童紧张的环境
双生子研究
生物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个体是否以及怎样表现出症状
特定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灰质总量减少
前额叶皮层特别小或不活跃
海马
白质
脑室扩大
分娩并发症或产前病毒暴露影响大脑发育
第八章 人格障碍
人格
人格:界定个体如何感知、感受、思考自我和环境
人格特质:行为、思维和感受模式,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相对一致性
人格障碍:思维、认知、反应和情感关系的模式偏离预期的正常范围,且相对稳定持久,通常始于人生早期。
患者在以下方面有根本缺陷:
他们是谁
建立关系的能力
人格障碍的定义
人格障碍的一般诊断标准规定,个体的人格模式必须明显偏离其所在文化的期望,表现的方面包括:看待自身、他人或事件的方式;情绪体验和表达;人际功能;和/或冲动控制。
按照定义,人格障碍是思维、感受和行为的一种持久模式,具有跨时间的相对稳定性,这些特殊的人格特质在成年早期就会表现出来。
人格障碍的特征
所有类型的人格障碍有以下共同特征:
紊乱的行为模式极端不同于此个体所处的文化,表现为以下至少2个领域:
思考自己、他人和事件的方式。
在不同的情境,产生感受、表达感受的方式,包括感情的范围和强度。
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控制感受和行为的方式。
这种模式在个人和许多社交情境中相当一致。
这种模式导致显著的痛苦或社会生活、工作和其他部分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这种模式始于青春期或成人早期。
这些行为不是由于其他精神障碍或物质或其他躯体疾病的效应所致。
诊断人格障碍的步骤
大部分有人格障碍的个体不会仅有一种“单一”的障碍,还会有其他人格障碍的特征。
经过治疗,许多有人格障碍的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更好。有些个体随着年龄增长有所改善。
DSM人格障碍的分组
A组:奇异-古怪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
B组:戏剧化情绪性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
C组:焦虑恐惧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
奇异-古怪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
定义性特征:
广泛存在的无端猜疑,对他人的不信任和猜疑,即使是亲近的人或每天见到的人。
把他人的动机解释为恶意的
错误的解释与猜疑相一致的情境
多种方式出现猜疑和不信任
理论
生物学:
与遗传有关
心理学:
患者对他人有错误的基本假设
人都是有恶意的,爱骗人的
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攻击你
只有保持警惕你才会没事儿
患者早期的养育过程
父母教导他们小心不要犯错,让他们牢记自己和他人不一样
文化因素:
特定人群,如囚犯、俘虏、听力损伤、老人
治疗
只有在处在危机时才会与临床医生联系
因为抑郁或焦虑的重度症状寻求治疗
阻碍相互信任的治疗关系建立和发展
治疗师必须冷静尊重,非常直率
认知治疗的重点
提高处理困难事情上的自我效能感,减少对他人的恐惧和敌意
分裂样人格障碍
模式: 社交关系的脱离和人际交往中情绪表达范围受限
特征
不在意发展亲密关系, 不能从家庭或社会互动中得到快乐
正性情绪体验和表达非常低下
对他人的赞扬和批评显得无所谓
终生患病率:0.8%~1.7%
可以在社会中发挥功能,尤其是不需要频繁进行人际交流的职业
理论: 遗传的影响
治疗
没有积极性
治疗中产生的人际关系感到压力
心理社会疗法
提高来访者对自身感受的认识
提高社交技能和增加社会接触
分裂型人格障碍
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相似,但程度较轻
一般特征
情绪范围受限
社交隔离
人际互动中的不适
病理性人格特质
分离
精神质
古怪的类型
偏执
牵连观念
古怪信念和魔幻思维
除幻觉之外的错觉
理论
基因传递
与调节NMDA 受体系统的基因有关(对神经系统发育过程起重要生理作用)
认知缺陷
言语不流畅、当任务需要时无法抑制信息以及记忆缺陷
脑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失调
经常报告童年逆境的历史
治疗
药物治疗
与精神分裂症相同的药物- 神经阻滞剂、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
认知治疗
心理疗法
建立良好的关系
通过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来访者增加社会接触
戏剧化情绪性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不稳定以及明显冲动的普遍模式,始于成年早期
失控且不能平息的情绪
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身份或同一性紊乱:明显的持续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担心被遗弃
自我伤害行为
冲动
时常伴随抑郁、焦虑或愤怒
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5.9%
女性更常见
理论
认知理论
儿童期虐待、忽视和不稳定导致以下方面的困难:
调节情绪和维持积极情绪
通过几种机制来维持同一性的稳定
精神分析理论
人们从未学会清晰区分哪些是他们自己对自我的看法,哪些是别人对他们的看法
使得个体对其他人关于他们的看法以及被遗弃的可能性过度敏感
神经生物学理论
杏仁核和海马较小,导致调节心境的困难
前额叶皮层的结构和代谢异常
导致情绪反应失去调节和冲动行为失去控制
生物学理论
症状可以遗传
治疗
辨证行为疗法: 聚焦于:
获得更加现实和积极的自我意识
学会适应性的问题解决和情绪调节技能
纠正两极化思维
认知疗法
情绪预测能力和问题解决系统训练(STEPPS)
在负性情感、冲动性和功能上显示出更大的改善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疗法
移情焦点疗法:利用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
帮助患者对他们自身及其人际关系形成更真实和更健康的理解
基于心智化疗法: 为患者提供认可和支持。
试图帮助患者理解关于自我和他人的主观意识的其他视角
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
表演型人格障碍
迅速变化的情绪和强烈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任何情境下都想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可能过度信任别人或被他人影响。
追求他人的关注行为表现出高度的戏剧化,和公然的性诱惑,夸大地强调自己外表的吸引力。
因为需要持续被关注,导致最终与朋友疏远。
理论
发现遗传的作用,在家族中集群和传递
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揭示患者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们用社会更加认可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情绪和需求。
认知疗法:识别来访者认为自己不能发挥功能的假设,帮助他们形成不依赖他人赞同的人生目标和计划。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描述性特征
长期侵害他人的权利
富有攻击性,经常说谎和欺骗
对自己行为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毫无悔意或毫不在意
常见物质滥用
儿童时期的品行障碍
临床研究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率在40岁左右会开始显著下降
理论
遗传影响
神经生物因素
唤醒假说:病态人格患者的皮层激活水平过低,导致其反社会和冒险行为,寻求刺激以提高持续的低唤醒水平
恐惧缺失假说:对恐惧的感觉阈限比其他人更高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差异
心理社会维度
认为某种奖励可以获得,就算后来已经不可能得到,也更难阻断
儿童期的攻击性逐步增加与和父母的互动有关
治疗
最大的困难:患者很少认为自己需要治疗。
他们会对治疗师进行摆布。
临床对成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治疗结果很悲观,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
提倡鉴别高危儿童,在他们成年之前尝试进行治疗。通过家长训练。
预防:
改变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与以下方面有关:
自我重要性和自负
寻求他人持续、不合情理的赞赏
依赖于自我评价,认为依赖其他人是软弱、危险的
导致物质滥用以及心境和焦虑障碍的几率很高
出现身体攻击,性侵犯,冲动性杀人想法和自杀行为的概率也更高
理论
心理动力学取向
症状是情绪管理和自我观念的适应不良性策略
认知理论
儿童期重要他人的纵容和高估,导致个体对自我价值形成不现实的积极假设。
一些认为自己独一无二或与众不同,是源于被生活中重要他人拒绝后的防御反应
治疗
认知技术有助于培养:
形成对自身能力更加现实的期望
对他人需要的敏感
学会挑战其最初的自我夸大的情境解释方式
大多数人不寻求治疗
焦虑恐惧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
个体受到以下方面的困扰:
低自尊,容易害羞
对于别人的批评感到极度焦虑
尽可能避免与其他人交流,以减少被批评的可能
病理性人格
负性情感
分离
特征与社交焦虑障碍重叠
理论
生物学理论
回避型人格障碍和社交焦虑障碍涉及相同的基因
与儿童期性虐待和躯体虐待没有很强的联系
认知理论
发展出功能失调的信念,这是生命早期被重要他人拒绝的结果
治疗
认知和行为疗法
逐渐接触:
社交环境
社交技能训练
挑战个体对自身和社交情境的负性自动思维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依赖型人格障碍
个体对人际交往感到焦虑
渴望得到其他人的关心和爱,极度地依附于他人
害怕失去人际关系的支持
同时出现抑郁和焦虑障碍
理论
生物学
遗传影响
认知理论
个体具有与他们依赖需要相关的夸大和顽固的信念
治疗
经常寻求治疗,表现出较好的自知力和自我意识。
治疗的有效性没有经过系统检验
心理动力学疗法
洞察与照料者相处的早期经历,可能导致他们的依赖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
增加自信行为并减少焦虑,质疑其需要依赖别人的假设
强迫型人格障碍
变得极端、僵化、完美主义、教条、反刍思维以及情绪郁结
病理性特质
高度强迫性和完美主义
负性情绪
与强迫症有相同的特征
强迫症表现出具体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型人格障碍以一种更加普遍的方式跟外界互动
理论
认知理论
一些人拥有强烈僵化的信念
生物学理论
与在强迫症中发现的相似基因因素有关身体忽视的历史
治疗
支持疗法
帮助个体克服促使他们寻求治疗的危机
行为疗法
减少强迫行为
人格障碍的DSM-5分组
分类方法的局限性:
十种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大量重叠
症状数量和严重程度的变化
不适用于很多看起来似乎有病理性人格的人
人格障碍的DSM-5维度
病理性人格特质
负性情感:情绪易变,不安全,对压力反应过度
分离: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适当外向,适当的信任他人。或者倾向于退缩,回避和不信任。
对抗性:正性的特征是诚实,适当的谦逊和关心他人。负性的特征是欺诈,浮夸和无情。
脱抑制:从有条理、负责、谨慎到冒险、冲动、不负责任
精神质:得分高有不寻常的信念和认识倾向于相当反常
躯体症状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和疾病焦虑障碍的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
让其洞察情绪和躯体症状之间的联系
行为治疗
了解和消除个体从症状中得到的强化
认知治疗
帮助他们质疑躯体症状和避免灾难化的想法
信仰系统
促使他们接受对于躯体症状的治疗
疾病焦虑障碍
担心他们可能罹患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并未持续体验到身体症状
当发生躯体疾病时,他们会变得非常警觉,立即寻求医疗服务
DSM-5 诊断标准
患有或获得某种严重疾病的先占观念
不存在躯体症状,如果存在也是轻微的。即便存在其他躯体疾病或有发展为某种躯体疾病的高度风险(例如,存在明确的家族史),其先占观念显然也是过度的或不相称的
对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焦虑,个体对个人健康状况易于警觉
个体有与健康相关的过度行为(如反复检查躯体疾病的体征)或表现出适应不良的回避(如回避与医生的预约和医院)
疾病的先占观念已经存在至少6个月,但所害怕的特定疾病在此段时间内可能会有变化
与疾病相关的先占观念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躯体症状障碍、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强迫症或妄想障碍躯体型
理论
认知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对疾病持有不正常的观念
更加关注躯体症状,认为这些症状是灭顶之灾
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那些体验到应激的人
模型
转换障碍(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
富有戏剧性的一类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身体的某个部位丧失机能,而没有医学原因
手套式感觉丧失- 一只手的感觉完全丧失,就像戴着一只手套,隔离了身体的感觉
DSM-5 诊断标准
1个或多个随意运动或感觉功能改变的症状
临床检查结果提供了其症状与公认的神经或躯体情况之间不一致的证据
其症状或缺陷不能用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其症状或缺陷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者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或需要医学评估
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
转换症状是心理能量转化为躯体症状的结果
原发性获益
继发性获益
行为理论
通过使个体脱离环境来缓解压力
泰然漠视
治疗
精神分析
帮助表达与症状相关的痛苦情绪和记忆
行为理论
缓解个体因导致转换障碍的创伤所产生的焦虑
减少个体从转换症状中所获取的任何好处
做作性障碍
制造和假装某种躯体或精神疾病,而他们并没有真的生病
也称为明肖森综合征
两种类型
对自身的做作性障碍
对他人的做作性障碍: 使他人假装生病
躯体症状障碍
曾被作为“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引起多种躯体症状的精神障碍
DSM-5 诊断标准
A
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使个体感到痛苦或导致其日常生活受到明显破坏
B
与躯体症状相关的极端想法、感觉或行为,或与健康相关的过度担忧,至少表现为下列一项:
1. 与个体症状严重性不相称的、持续的想法
2. 有关健康或症状的持续高水平的焦虑
3. 对这些症状或健康的担忧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C
虽然任何一种躯体症状可能都不会持续存在,但有症状的状态是持续存在的(通常超过6个月)
分离障碍
分离:个体感觉跟他们自身或所处的环境分离。仿佛他们在梦中或者生活在慢动作中,就说明他们正在经历着分离体验
什么是分离?
非现实的感受(分离性障碍的典型特征)
人格解体
知觉发生改变,会暂时丧失自己的现实感,就像在梦中看着自己一样
现实解体
对外在世界的现实感也会消退,事物会改变形状和大小,人也变得很麻木或很机械
五种类型
人格解体障碍
分离性漫游
分离性遗忘症
分离性恍惚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
分离障碍
分离障碍是原发性障碍,不像记忆障碍,它们从来都不是因为药物或物质使用所导致
应激生活事件或个人问题会促成分离体验
经常与童年期虐待,成年期急性创伤,物质滥用和心境障碍有关
五种类型
分离性身份障碍
是最具争议和最奇妙的精神障碍之一
多个独立的身份或人格
看待和适应世界的方式都不同,在正常基础上控制个体行为
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执行不同的功能
诊断标准
存在两个或更多以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为特征的身份瓦解,这可能在某些文化中被描述为一种附体体验。身份的瓦解涉及明显的自我感和自我控制感的中断,伴随着与情感、行为、意识、记忆、感知、认知和/或感觉运动功能相关的改变。这些体征和症状可以被他人观察到或由个体自己报告
回忆日常事件、重要的个人信息和/或创伤事件时,存在反复的空白期,它们与普通的遗忘不一致
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该障碍并非广泛可接受的文化或宗教习俗的一部分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直接生理效应(例如,在酒精中毒过程中的一过性黑蒙或混乱行为)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复杂部分性发作)
交替人格(交替身份):存在多个截然不同的人格
最常见:儿童的交替人格。表现为年幼的儿童,不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成长
第二种常见:迫害者人格。通过自残行为使其他人格痛苦或惩罚其他人格
第三种常见:保护者人格或帮助者人格
明显的遗忘期,或记忆空白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常与分离性身份障碍共病;自我伤害行为十分常见(3/4的患者有自杀史,超过90%的患者反复产生自杀念头);报告头脑里有说话的声音
理论
是人们面对无法承受的创伤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造成的
社会认知模型- 交替身份的创造是为了采纳适应患者生活的观念
治疗
将所有交替人格整合为一个连贯一致的人格
帮助患者重建对于健康人际关系的信任能力
分离性遗忘症
诊断标准
不能回忆起重要的、自传式的个人信息,通常具有创伤或应激性质,且与普通的健忘不一致
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酒精或其他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神经系统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复杂部分性发作、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闭合性头部损伤/创伤性脑损伤后遗症、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该障碍不能用分离性身份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躯体症状障碍、重度或轻度的神经认知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类型
器质性遗忘症
因大脑损伤导致
顺行性遗忘: 器质性遗忘症往往表现为无法记住新的信息
心因性遗忘症
发生时没有大脑损伤或疾病
具有心理原因
逆行性遗忘
记不住过去的信息
既有器质性原因,也有心因性原因
心因性遗忘症和器质性遗忘症的区别
心因性遗忘症
心理因素引起
很少出现顺行性遗忘(不能记住遗忘症发作后获取的新信息)
可能出现逆行性遗忘(不能记住过去发生的事)
逆行性遗忘通常只涉及个人信息而非一般信息
器质性遗忘症
生物因素引起(例如疾病、药物及头部受伤)
常常出现顺行性遗忘
可能出现逆行性遗忘
逆行性遗忘通常既包括个人信息也包括一般信息
分离性漫游
患者突然搬家并获得全新的身份
对以前的身份没有记忆
对某个应激源的反应
治疗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找出导致漫游状态的应激源并学会更好的应对技巧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人格解体:个体的思维,情感,感觉,躯体或行动是不真实的,分离的或者作为旁观者的体验。
现实解体对环境的不真实或分离的体验
时常表现为感觉游离于自己的心理过程或身体之外,如同一个外部的观察者
原因 - 严重应激源,睡眠剥夺或药物影响
诊断 - 频繁发作,带来痛苦,并影响人的正常功能
在童年时遭受过情感、身体或性方面的虐待
睡眠障碍
睡眠失调
异相睡眠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