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奥古斯丁形上音乐美学中哲学与神学思维方式
包括前言、音乐有数字建构、存在与发生、精神行为的存在与发生及神学意蕴、究竟发生了什么、奥说的真理等等。
这是一篇关于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几个阶段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希腊文明的历史影响,希腊文明的发展阶段,东西方文明的区别与联系,希腊文明的文化形态。
奥古斯丁《论音乐》关于艺术和模仿及数字的讨论,包含ars与imitatio、如果不模仿,人们在音乐上能深入到何种程度?进入音乐基础的探讨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奥形上音乐美学中哲学与神学思维方式
前言
音乐有数字建构
数字的根源是永恒上帝
换言之,音乐之根源是上帝
《论音乐》第六卷是在皈依基督教之后写的
3.1存在与发生
奥说的真理
包括理性思辨的开放性
涵盖伦理层面基本法则
和普遍道德规范
真理即存在
真理的运作、发生就是人的福祉
奥从数字入手
数字多重呈现形式
首先,以奏响的形式
一度创作
其次,在听者的感官中
三度创作
3、在演奏者行为中
二度创作
4、呈现在记忆中
联系相互依存
奏响的数字
听觉的数字
音乐的存在和发生对人而言
并非一定是同步的
可以共时
可以异时
就是说,奏响并非一定能被人的听觉在奏响那一刻捕捉到
听觉之所以能捕捉到声响
是因为听觉享有对数字的感觉
并非是人对数字的直观的感觉、理想能力
而是人的内在听觉能力
上面结论的理由
《论音乐》开篇指出音乐是由数字建构的
人的听觉能力是独立存在的,不依赖声响
不依赖声响在时间上的持续
人的听觉能力自身就能愉悦或厌恶一种声音
3.2精神行为的存在与发生及神学意蕴
从数字入手的目的
指出人有属于精神行为的判断力
奥认为,人能在寂静中想象旋律
为此需要同样的时间
如同他将这些声调和旋律生发出来一样
由于并没有造出声响
所以是精神的行为
我称为,哲学家的音乐
人能够对于数字运动的多种呈现形式加以判断
自上而下的等级梯次
判断
生发过程
感觉
记忆
振响
音乐是由数字建构的
这提及的是数字
所以这整体的梯级等级表述的是对音乐的认知
从内在逻辑看
如果奥认为灵魂要借助躯体来感受印象和声调
那么意味着,在梯级等级中
原本高于躯体的灵魂,
反而要受制于躯体
或曰躯体在灵魂中运作,主导灵魂?
矛盾吗?
从神学看
人第一次过犯(peccatum primum)
上帝给人的恩典之自由意志
人却利用它去拒绝上帝,远离上帝
丧失了原本身处上帝恩宠中时所享有的永恒的生命
这过犯直接结果是
死亡
由上,这意味着灵魂受肉身的控制
肉身成为灵魂的桎梏
在这意义上,
奥言说了上帝之独生子降生成人
受难死亡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和人修复关系
如果我们将奥的这两种表述联系起来考量
那么这一形上音乐美学思想
甚或与其整体的神学思想
不成矛盾
如此,由于来自上帝的修和与拯救
人就有了返回上帝
返回自身内心的可能性
灵魂从上帝至高智慧中获取的数字建构
优于通过躯体所获得者
灵魂也因此才优于躯体
更何况,上帝已为灵魂开启了返乡之路
躯体与灵魂有关系
躯体对音乐的感觉
灵魂对音乐的领受
相关的
感官属于躯体
是躯体的工具
但在灵魂主导下
才是躯体感觉的传输器官
灵魂将感官带入运动
感官作为工具动作起来
人就能听到、看、嗅、触
这过程不涉及美感经验
而是在哲学神学层面对上帝的接受与否
及对至美的接受与否
3.3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不能说
灵魂被动接受
甚至人寿声音
而是
灵魂主动接纳声音
灵魂在这意义上超出躯体
并且并非忍受躯体
相反,如果灵魂并未主导躯体
那么灵魂至少堕入不作为的境况
如果灵魂背弃上帝
并且在欲望的支配下
投向躯体
那么就自身沉沦了
如果灵魂主动迎纳上帝
迎纳上帝恩宠
就有所提升
换言之,如果灵魂完全倾注于上帝
那就能认知到他的永恒性
不仅自身和躯体赢得了轻松愉悦的生命
对躯体而言就是健康
以灵魂为主导的躯体在为他所预定的时刻被重新建构于曾经的稳固中
也意味着,人重新进入曾经的无过犯状态中
达到与上帝合一的救赎状态
前面因果关系问题得到阐释后
另一个隐含问题是
对于事物的判断究竟具有何种性质?
这判断时有限而可消亡的
还是无限而持续的呢?
在此,质询的是人的判断
但这质询关涉的思维方式是
有限与无限
永恒与过往的关系
隐含这一质询的大前提是神学的
也就是,作为受造物的人
是有限的
消亡着的
创造者上帝
永恒
无限
从哲学层面
奥认为
声音的品性是时间性的
有到来
有消失
对声音的感觉的记忆随时间能逐渐淡化、遗忘
记忆也是时间性的
并非永恒的
而是有限可消亡的
但是判断似乎比依赖时间
并非如声音一样有产生和消失
似乎一旦形成就固化了
“一旦形成”指的是
判断在某一时刻就能形成
人不可能将判断过程无限延伸
如果这样就无法形成判断
由上,判断被确切的时间限定
理由
不仅在于人的时间意义上无法无限延长做出判断的过程
而且还在于,人的感官对于时间与空间的量的感受
和作为受造物的宇宙的量的大小
人远远小于宇宙本身的量
是不成比例的
有限的人
在有限的量中
对所感受的有限的量
做出有限的判断
这结论的直接逻辑结果是
所有在判断之下的
数字建构的性质
应当是有限的
原因在于
人本身就是有限的
作为有限的受造物
人似乎应当跃入
他的创造者主动为他开启的
无过犯状态
迎纳赋予他恩宠而进入与无限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