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3-15章)
包含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吸收:葡萄糖、脂肪酸、AA、甘油一酯、水、无机盐、维生素等等。
编辑于2021-12-02 23:48:12组胚笔记 (第13-15章)
第13章 内分泌系统
概述
组成: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 分布于其他器官内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内分泌腺特点: ①腺细胞排列成索状、网状、团块或围成滤泡状 ②无输送分泌物的导管 ③有丰富的有空或窦状毛细血管
内分泌细胞: 聚集成群——胰岛细胞、卵巢黄体细胞、睾丸间质细胞 分散存在——呼吸道、消化道、肾等器官内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
作用方式
远距分泌:激素——血液循环——靶细胞
旁分泌:激素——组织液——邻近细胞
激素
含氮激素
包括氨基酸衍生物、胺类、肽类、蛋白质类激素
含氮激素分泌细胞
绝大部分内分泌细胞
超微结构特点
丰富的RER
Golgi
膜包分泌颗粒
类固醇激素
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 仅包括肾上腺皮质、性腺内分泌细胞
超微结构特点
丰富的SER
管状嵴线粒体
脂滴丰富
无分泌颗粒
基本概念/名解
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靶器官和靶细胞:某激素特定作用于特定的器官或特定细胞,称为此激素的……
受体:存在于靶细胞膜或胞质内的能与特定激素相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物质
一、甲状腺
概述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组成
被膜:薄层结缔组织
实质:大量甲状腺滤泡+滤泡旁细胞
间质:CT、丰富cap
(一)甲状腺滤泡
概述
直径0.02-0.9mm;圆形或不规则形
结构: 滤泡壁:滤泡上皮——单层滤泡上皮细胞 滤泡腔:红色匀质、嗜酸性胶样物质——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物)
细胞
滤泡上皮细胞特点
功能活跃-低柱状-胶质减少 不活跃-扁平状-胶质增多
丰富RER
丰富MT
溶酶体散在与胞质内
Golgi位于核上区
功能
滤泡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
形成过程: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释放
①滤泡上皮细胞摄取AA-RER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前体-Golgi加糖浓缩为分泌颗粒 -胞吐释放到滤泡腔内贮存;
②滤泡上皮细胞摄取I-过氧化酶作用活化-碘离子进入滤泡腔 -结合形成碘化甲状腺球蛋白;
③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滤泡上皮细胞胞吞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形成胶质小泡;
④胶质小泡融合溶酶体-甲状腺球蛋白分解-形成甲状腺激素(90%T4+10%T3) -T3T4于滤泡细胞基底部释放入血
甲状腺激素
功能
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②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③促进生长发育 ——显著影响:婴幼儿骨骼、中枢神经系统
呆小症——小儿甲状腺功能低下: 长骨生长停滞、身材矮小;脑发育障碍、智力低下
甲亢——成人甲状腺功能亢进: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心血管、消化等紊乱
(二)滤泡旁细胞
位置:甲状腺滤泡之间,滤泡上皮细胞之间
LM:细胞稍大;HE胞质染色较淡;镀银染色可见黑色嗜银分泌颗粒
分泌:胞吐方式释放分泌颗粒内的降钙素
降钙素功能: ①促进成骨细胞活动,使骨盐沉着于类骨质 ②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钙离子,是血钙下降
二、甲状旁腺
组成
被膜:薄层CT
实质:索团状腺细胞
间质:丰富cap;脂肪细胞;少量CT
腺细胞
主细胞 (数量最多)
结构
LM:多边形、核圆居中,着色浅
EM:含氮激素细胞超微结构
功能
分泌甲状旁腺激素
作用: ①作用于骨细胞、破骨细胞,使骨盐溶解 ②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吸收钙,血钙上升
机体维持血钙稳定: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
嗜酸性细胞
结构:数量少、体积大、核小色深、 胞质内有大量嗜酸性颗粒(EM:线粒体)
三、肾上腺
结构
被膜:CT(少量CT伴随血管和N伸入腺实质)
实质:皮质+髓质
(一)皮质
结构=皮质细胞+血窦+少量CT 据皮质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特征分: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
球状带
位置:被膜下; 较薄
结构特点
细胞排列成球形
脂滴少
细胞小、核小染色深
功能: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促进远曲小管与集合小管排K+保Na+,胃粘膜吸收Na+ ——使血Na上升,K下降
束状带
皮质中最厚部分
细胞特点
细胞大,多边形,单行或双行的细胞索
核圆形,较大,着色浅
含大量脂滴(HE染色时溶解,胞质呈泡沫状或空泡状而染色浅)
功能: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使蛋白质及脂肪分解并转变为糖,抑制免疫应答、抗炎症 ——临床上用于抗炎症反应(炎症风暴)
网状带
皮质最内层,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
细胞特点
细胞较小,核小染色深
胞质嗜酸性
含较多脂褐素和少量脂滴
功能: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 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的激素均属于类固醇,都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其中束状带细胞最为典型
(二)髓质
结构
主要:索状或团状的髓质细胞; +血窦、少量CT;髓质中央有中央静脉
细胞组成
髓质细胞/ 嗜铬细胞
形态
多边形;核圆着色浅;胞质嗜碱性;
含铬盐固定:黄褐色嗜铬颗粒
EM:胞质内含许多电子密度高的分泌颗粒
分类
肾上腺素细胞
颗粒内含肾上腺素
数量多:占肾上腺髓质细胞80%以上
肾上腺素——强心: 心率加快,心脏和骨骼肌的血管扩张
去甲肾上腺素细胞
颗粒内含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升压: 血压升高,心脏、脑和骨骼肌内的血流加快
*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均为儿茶酚胺类物质
分泌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
交感神经节细胞
(三)肾上腺的血管分布
肾上腺结构总述
皮质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网状带:雄激素,少量雌激素、糖皮质激素
* 均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超微结构特点
髓质
髓质细胞
肾上腺素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细胞
交感神经节细胞
血窦、中央静脉
四、垂体
概述

结构组成
神经垂体
神经部
漏斗
漏斗柄
正中隆起
腺垂体
远侧部
最大
中间部
远侧部与神经部之间
结节部
围在漏斗周围
垂体前叶:腺垂体的远侧部 垂体后叶:神经垂体的神经部和腺垂体的中间部
(一)腺垂体
1.远侧部
概述
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
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CT
腺细胞均含有含氮类激素分泌细胞的特点
(1)嗜酸性细胞
形态: 数量多,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嗜酸性
分类
生长激素细胞
数量较多
生长激素GH: 促进骨骼肌和内脏的生长及多种代谢过程,尤其是刺激骺软骨生长,使骨增长
催乳激素细胞
男女垂体都有,女性较多
催乳激素PRL: 促进乳腺发育与乳汁分泌
(2)嗜碱性细胞
形态: 数量较少,椭圆形或多边形,嗜碱性
分类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生成与释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
促性腺激素细胞
卵泡刺激素FSH
女性:促进卵泡发育 男性:刺激生精小管的支持细胞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促进精子的发生
黄体生成素LH/ 间质细胞刺激素ICSH
女性:促进排卵和黄体形成 男性: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3)嫌色细胞
数量多,体积小,胞质少,着色浅,细胞界限不清
嗜色细胞的初期阶段
2.中间部
细胞构成:滤泡+嗜碱性细胞+嫌色细胞
分泌
低等脊椎动物:中间部嗜碱性细胞分泌黑色细胞刺激素MSH
人类:产生MSH的细胞散在于腺垂体中
黑色细胞刺激素MSH: 作用于皮肤黑素细胞,促进黑色素的合成与扩散,使皮肤颜色变深
3.结节部
丰富的纵行cap,腺细胞条索状
主要:嫌色细胞;少量:嗜酸性&嗜碱性细胞
4.垂体门脉系统
腺垂体主要由大脑基底动脉环发出的垂体上动脉供应血液
垂体门脉系统构成: 垂体门微静脉+两端毛细血管网
垂体上动脉(结节部上端)-第一级毛细血管网(漏斗)-垂体门微静脉(结节部) -第二级毛细血管网(远侧部)-小静脉-静脉窦

5.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多种激素(释放激素RH、释放抑制激素RIH) 调节远侧部腺细胞的分泌活动
过程: 下丘脑弓状核等神经核的神经元—分泌6种RH,3种RIH—(轴突)漏斗 —释放:一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腺垂体—激素分泌—靶器官
(二)神经垂体
组成:无髓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细胞+丰富有孔cap
两个神经核
下丘脑前区:视上核、室旁核
轴突聚集成无髓神经纤维束,经漏斗止于神经部构成下丘脑-神经垂体束 ——结构上整体
分泌: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缩宫素) 经下丘脑-神经垂体束输送,在神经部经末梢释放入血窦 ——功能上整体
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神经垂体(下丘脑两种激素贮存与释放部位)
激素
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ADH
小动脉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液浓缩
分泌减少:尿崩症
催产素
子宫平滑肌收缩,助于分娩
促进乳腺分泌
赫林体
神经垂体的特征性结构
在轴突沿途和终末,分泌颗粒聚集成团,使轴突成串珠状膨大,于光镜下呈现为大小不等的弱嗜酸性团块

五、松果体
结构外形
扁圆锥形,以细柄连于第三脑室顶
外包软膜,实质分小叶
组成
松果体细胞
形状不规则,有突起, 核大,胞质内含分泌颗粒
含氮激素分泌细胞特点
分泌褪黑素: 调节昼夜节律、睡眠、情绪、性成熟……
神经胶质细胞
无髓神经纤维
脑砂:松果体细胞分泌物钙化而成的同心圆结构
六、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DNES细胞
典型例子——胃肠道细胞: 分布于胃肠道粘膜、胰腺小的导管和胆管内,可分泌20余种肽类和胺类激素
第14章 消化管
消化系统概述
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糖、脂肪、蛋白质
吸收:葡萄糖、脂肪酸、AA、甘油一酯、水、无机盐、维生素
防御屏障: 黏膜内富含淋巴组织和免疫细胞,有防御作用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一)黏膜
意义: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区别与功能所在
分层
上皮
1.复层扁平上皮:两端(口腔、咽、食管、肛门),保护作用为主 2.单层柱状上皮:中段(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为主
与管壁内腺体相连续;散在分布淋巴细胞
固有层
疏松结缔组织LCT;丰富的cap、淋巴组织
小消化腺
黏膜肌层
内环外纵薄层平滑肌
收缩有助于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行,利于物质吸收转运
(二)黏膜下层
组成:较致密的LCT,小A,小V,淋巴管, 含黏膜下神经丛(调节黏膜肌收缩,腺体分泌)
在食管:有食管腺 在十二指肠:有十二指肠腺
皱襞
在食管、胃、小肠、大肠,黏膜层与黏膜下层共同突向腔内形成的隆起, 可增加腔面的表面积
(三)肌层
食管上段、肛门为骨骼肌
其余大部分为平滑肌,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较厚
两层间后肌间神经丛,调节肌层平滑肌的运动。利于食物的混合及输送
间质卡哈尔细胞: 在肌CT间,产生电信号,引起肌层的自发缓慢地节律性收缩
(四)外膜
纤维膜
CT
消化管上段(咽、食管)、下段(直肠)
浆膜
CT+间皮
消化管中段(胃、肠的最外层)
保持胃肠外表面光滑,减少摩擦,有利于胃肠蠕动
二、口腔与咽
(一)口腔黏膜的一般结构
(二)舌
(三)牙
(四)咽
三、食管
结构概述
黏膜
上皮: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并形成乳头突向上皮)
黏膜肌层:纵行平滑肌
黏膜下层
LCT,含血管和黏液性食管腺(分泌黏液有利于食物通过)
周围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甚至淋巴小结
肌层
上1/3骨骼肌
中1/3混合肌
下1/3平滑肌
外膜:纤维膜
四、胃
结构概述
黏膜
单层柱状上皮:表面黏液细胞
固有层:胃腺
黏膜肌层:内环外纵
黏膜下层:LCT
肌层:内斜,中环(括约肌),外纵
外膜:浆膜

结构特点总结
1.有许多纵行皱襞
2.表面有许多胃小凹:即表面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的结构,其底为胃腺的开口
3.表面上皮为单层柱状的表面黏液细胞:分泌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黏液
4.固有层含大量胃腺:开口于胃小凹底部
5.肌层厚:三层平滑肌组成
6.外层为浆膜
(一)黏膜
胃小区:黏膜表面的浅沟将黏膜分成许多直径2-6mm的胃小区; 胃小凹:黏膜表面的350万多不规则形的小凹陷,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腺体通连。
1.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此处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
表面黏液细胞 (主要细胞)
LM
细胞柱状
核位于基部
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
功能
分泌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黏液(中性糖蛋白), 覆盖上皮,起重要保护作用
保护屏障
黏液膜
上皮细胞分泌物:富含中性糖蛋白,分泌至细胞表面形成保护性黏液膜,防止高浓度盐酸与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以及食物对上皮的磨损
紧密连接
相邻柱状细胞近游离面
防止胃腔内化学物质进入胃壁
2.固有层
(1)胃底腺 /泌酸腺
位置:胃底和胃体的固有层; 越靠近贲门处的胃底腺主细胞越多,越靠近幽门部的壁细胞越多
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腺体
形态:分支管状
组成
1.主细胞 /胃酶细胞

数量最多
主要分布:腺下半部
结构
LM
柱状
核圆,位于基部
基部胞质强嗜碱性
顶部胞质有大量酶原颗粒
EM
表面微绒毛,RER,Golgi,酶原颗粒
蛋白质分泌细胞超微结构特点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2.壁细胞 /泌酸细胞

分布:腺的上半部较多
结构
LM
体积较大,呈圆锥形;
核圆居中,有双核;
胞质强嗜酸性
EM
细胞内分泌小管和微绒毛、微管泡系统、大量线粒体
转换
静止状态:微绒毛少而短,分泌小管少,微管泡系统发达;
分泌状态:微管泡系统转变为内分泌小管,小管内微绒毛增长增多,微管泡系减少;
功能:分泌盐酸、内因子
盐酸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胃蛋白酶;为其活性提供所需的酸性环境
②杀菌
③激活胃肠胰内分泌细胞活动
内因子
与维生素B12结合,使之在肠管内不被分解, 并促进回肠吸收B12,供红细胞生成所需
内因子缺乏(壁细胞减少):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恶性贫血
3.颈黏液细胞

分布:胃底腺顶部,呈楔形夹在其他细胞之间
结构
楔形
核扁平靠近基底部
核上方充满黏原颗粒
染色浅
功能:分泌可溶性酸性黏液,对黏膜有保护作用
4.内分泌细胞
ECL细胞:组胺(促进邻近壁细胞泌酸)
D细胞:生长抑素(直接、间接抑制泌酸)
5.干细胞
胃底腺顶部至胃小凹深部一带,胞体较小,低柱状
处于活跃的增殖状态
增殖的子细胞有的向上迁移,分化为表面黏液细胞; 有的停留在局部或向下迁移,分化为其他胃底腺细胞
(2)贲门腺
单管或分支管状腺
分泌黏液和溶菌酶

(3)幽门腺
胃小凹深,腺短而弯曲分支多;
黏液性细胞为主,少量壁细胞;
G细胞多,分泌胃泌素(泌酸,增殖)
分泌黏液、溶菌酶及少量蛋白分解酶
胃液
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三种腺体的分泌物混合
1.5-2.5L;pH0.9-1.5
盐酸、胃蛋白酶、黏液、大量水、NaCl、KCl

3.黏膜肌层
内环+外纵
(二)黏膜下层
较致密CT,血管、淋巴管、神经,成群脂肪细胞
(三)肌层和外膜
肌层较厚;内斜+中环+外纵; 贲门/幽门括约肌:环形肌在贲门、幽门处增厚
外膜:浆膜
五、小肠

概述
结构
黏膜
上皮:单层柱状;吸收C+杯状C+内分泌C
固有层:小肠腺多,淋巴组织丰富
黏膜肌层:内环外纵
黏膜下层
黏液性的十二指肠腺
肌层:内环+外纵
外膜:浆膜
易错
结构注意
黏膜
上皮
固有层
肠绒毛
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
环形皱襞
肌层
外膜
三个概念
皱襞:黏膜和黏膜下层向上隆起
肠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向上突起(十二指肠和空肠头段最发达)
十二指肠:叶状
空肠:长指状
回肠:短锥状
肠腺:绒毛根部的上皮向固有层CT内陷形成的盲管状结构
小肠扩大表 面积的结构
1、长而弯曲的肠管
2、环形皱襞:黏膜+黏膜下层
3.肠绒毛:上皮+固有层(中央乳糜管、有孔cap、散在平滑肌)
4.微绒毛(纹状缘):细胞膜+细胞质
结构特点
1.有许多环形皱襞
2.有许多肠绒毛
3.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4.固有层:含大量小肠腺及淋巴细胞,或密集成淋巴小结,并突入黏膜下层
5.十二指肠黏膜下层:有十二指肠腺
6.外膜:大部分浆膜,少部分纤维膜
(一)黏膜
常规结构角度
1.上皮
吸收细胞
数量最多(90%)
LM
细胞高柱状;
核椭圆位于基部;
游离面有纹状缘;
EM
细胞顶部有紧密连接
微绒毛
细胞衣——食物消化的重要部位: C膜镶嵌蛋白胞外部分,双糖酶、肽酶,吸附其他蛋白和淀粉酶类
SER、GC丰富——乳糜颗粒
细胞膜上特殊受体:促进相应物质吸收(回肠内因子受体——维生素B12)
参与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释放过程
杯状细胞
分布:散在,从小肠至大肠段杯状C逐渐增多;肠绒毛和肠腺均有分布
功能:分泌黏液、润滑、保护
内分泌细胞
I细胞
产生缩胆囊素-促胰酶素CCK-PZ
促进胰腺腺泡分泌胰酶和促进胆囊收缩、胆汁排出
S细胞
促胰液素
刺激胰岛导管上皮细胞分泌水和碳酸氢盐,导致胰液分泌量剧增
最终效果:促进碱性的胆汁和胰液中和胃酸、为胰液的消化提供碱性环境
干细胞
小肠腺下半部
补充:吸收C、杯状C、帕内特C、内分泌C
2.固有层
组成:LCT
特点
①丰富的有孔cap,(AA、单糖等水溶性物质从此入)
②中央乳糜管:绒毛中轴CT内的1-2条纵行毛细淋巴管 管腔大,内皮细胞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
③含少量平滑肌细胞:收缩使绒毛变短,利于淋巴和血液运行
帕内特细胞 (小肠中的特征性细胞)
LM
位于肠腺基底,三五成群(回肠最多)
细胞较大,锥体形
核卵圆,位于基部
基底部嗜碱性强
顶端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
EM
RER、GC、粗大的酶原颗粒
蛋白分泌细胞
功能
分泌防御素、溶菌酶,杀灭肠道微生物
含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回肠形成集合淋巴小结)
3.黏膜肌层
内环+外纵
特殊结构角度
小肠绒毛
结构
上皮:单层柱状,含吸收C、杯状C、内分泌C (小肠腺还有帕内特C、干C)
中轴
固有层CT
含1.丰富有空毛细血管 2.1-2条中央乳糜管 3.散在纵行平滑肌
食物吸收
糖、AA吸收:吸收细胞—毛细血管
脂肪吸收:吸収细胞—中央乳糜管
小肠腺
吸收C、杯状C、内分泌C、帕内特C、干C
肠腺/肠隐窝:相邻绒毛根部之间的上皮内陷, 伸入固有层中,形成肠腺,又称肠隐窝
消化管黏膜层比较

(二)黏膜下层
较致密CT,较多血管、淋巴管
十二指肠腺
十二指肠黏膜下层
黏液性腺
碱性黏液:中和作用,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
* 空肠和回肠的黏膜下层没有腺体:离胃远不用保护
小肠液:小肠上皮及腺体的分泌物,1-3L,pH7.6
(三)肌层和外膜
肌层:内环+外纵
外膜:除部分十二指肠壁为纤维膜外,其余均为浆膜 (浆膜=CT+间皮)
六、大肠
功能:吸收水分、电解质,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一)盲肠、结肠与直肠
1.黏膜
光滑无绒毛
结肠袋之间横沟处有半月形皱襞,直肠下段有三个横行的直肠皱襞
单层柱状上皮
组成:吸收C、杯状C(多)
吸收细胞:吸收水、电解质、VB、VK
固有层
大肠腺多,直管状(直而长)
含吸收C、杯状C、干C、内分泌C
无帕内特C
分泌黏液是大肠腺的重要功能
可见孤立淋巴小结
2.黏膜下层
3.肌层
内环、外纵
内环:局部增厚形成结肠袋
外纵:局部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
4.外膜
(二)阑尾
1.管腔小而不规则
2.无绒毛
3.大肠腺短而少,杯状细胞少
4.固有层淋巴组织丰富
阑尾是具有黏膜免疫功能的器官
5.黏膜肌层不完整(淋巴小结突入黏膜下层)
(三)肛管
齿状线以上:黏膜结构与直肠相似,有纵行皱襞(肛柱)
齿状线处:单层柱状上皮变为轻度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大肠腺、黏膜肌消失
七、消化管的淋巴组织
八、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概念:散布在胃肠道上皮和腺体内的内分泌细胞。 四十余种,数量超过所有内分泌腺C
结构特征:细胞基部有分泌颗粒,颗粒呈嗜铬性/嗜银性
分类:开放型(面向管腔)、封闭型(覆盖)
作用方式: 1.内分泌作用 2.神经递质作用 3.旁分泌作用
第15章 消化腺
组成
大消化腺 (肉眼可见)
实质性器官:腺细胞组成的分泌部+导管
借导管与消化管相连
组成
三对大唾液腺
胰腺
肝脏
小消化腺 (需借助显微镜)
小唾液腺
食管腺
胃腺
肠腺
* 外分泌腺中绝大多数为器官中的微细结构, 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汗腺、皮脂腺、胃腺)
分类
根据导管有无分支
单腺
复腺
根据分泌部情况
管状
泡状
管泡状
根据形态: 单管状腺、单泡状腺、复管状腺、 复泡状腺、复管泡状腺
腺上皮与腺
概述
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或结构
腺细胞分泌物:酶类、黏液、激素
结构
1.分泌部
概述
单层腺细胞组成,中间有腔
腺泡:泡状和管泡状腺的分泌部
腺细胞多呈锥形,由于分泌物不同而形态各异
分类
浆液性腺
浆液细胞
结构
LM
核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
基底部胞质强嗜碱性
顶部胞质含较多嗜酸性酶原颗粒
EM (蛋白质分泌 细胞结构特点)
密集RER(基底部胞质)
发达GC(核上区)
分泌颗粒
分泌物稀薄,主要含酶蛋白质
属于调节型分泌细胞:所有腺细胞的功能都受自主神经和激素的精细调节 ——非分泌相时期可见大量分泌颗粒
分泌部完全由浆液性腺泡构成的腺体——如腮腺
黏液性腺
黏液细胞
结构
LM
核扁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
核周少量胞质呈嗜碱性染色
大部分胞质几乎不着色,呈泡沫或空泡状
EM
RER(基底部胞质)
发达GC、极丰富的粗大黏原颗粒(核上区)
分泌物粘稠,主要含糖蛋白
杯状细胞也是一种散在分布的黏液细胞
分泌部完全由黏液性腺泡构成的腺体——如十二指肠腺
混合性腺
由浆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三者共同构成——如下颌下腺、舌下腺
大部分混合性腺泡主要由黏液细胞组成,少量浆液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在切片中呈半月形结构,称浆半月
2.导管
闰管-纹状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
单层/复层上皮
直接与分泌部相连
有的可分泌或吸收水/电解质
一、大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一)大唾液腺的一般结构
均为复管泡状腺,被膜较薄 腺实质=分支的导管+末端腺泡(浆液性、黏液性、混合性) 肌上皮细胞:收缩有助于分泌物排出
导管
1.闰管
a.与腺泡直接相连短而细的管道
b.单层扁平/立方上皮,腔小
2.纹状管 /分泌管
a.与闰管相连,增粗、变长
b.单层高柱状上皮围成,腔大
c.核圆,靠近游离面
d.胞质嗜酸性,有基底纵纹(线粒体、质膜内褶)
e.转运水、电解质(吸钠排钾)
3.小叶间导管
a.纹状管汇合而成,较粗
b.小叶间结缔组织内
c.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上皮
4.总导管
(二)三种大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1.腮腺
纯浆液性腺(染色深)
闰管长,纹状管较短
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
2.下颌下腺
混合性腺(浆液性腺泡多,黏液性和混合性腺泡少)
闰管短,纹状管发达
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和黏液
3.舌下腺
混合性腺(黏液性腺泡为主,多见混合性腺泡)
无闰管,纹状管短
分泌物以黏液为主

二、胰腺
结构
被膜:薄CT,伸入腺内形成小叶
实质
外分泌部
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
大量腺泡+少量导管
腺体大部分
重要消化腺:胰液排入十二指肠
内分泌部
胰岛
糖代谢
(一)外分泌部 —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
1.腺泡
40-50个胰腺泡细胞——典型浆液细胞
功能
a.分泌多种消化酶(胰蛋白酶原…)
b.分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防止蛋白酶原被激活
泡心细胞
位于胰腺腺泡腔内,由闰管上皮细胞伸入腺泡腔内形成
特点
①体积小,扁平/立方形
②胞质染色浅,核圆/卵圆形
2.导管
单层细胞形成的管状结构(单层扁平/立方)
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与胆总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总结
复管泡状腺,腺泡+导管
特点
1.纯浆液性腺
2.无肌上皮细胞
3.腺泡腔内有泡心细胞
4.闰管长,无纹状管
功能:分泌胰液
胰液:无色无味,1-2L,碱性(7.8-8.4) 经导管排入十二指肠
成分
水和电解质:HCO3- Na+ K+ Ca2+等离子 ——泡心细胞和小的导管细胞分泌,中和胃酸
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 ——腺泡细胞分泌
酶原形式:被肠激酶激活——急性胰腺炎
(二)内分泌部(胰岛)
概述
定义:散在于胰腺外分泌部间,大小不等,染色较浅的内分泌细胞团
特点
①细胞呈团状、索状
②无导管,有孔cap丰富
③分泌激素
④成人约100万个左右,以胰尾最多

四种细胞
1.A细胞
20%,体积较大,胰岛周边部
高血糖素: ①促进肝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②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浓度升高
2.B细胞
70%,胰岛中央部
胰岛素: 促进肝细胞、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贮存,使血糖降低
3.D细胞
5%,胰岛周边部,AB细胞之间
生长抑素: 旁分泌、缝隙连接直接作用于ABPP细胞 抑制这些细胞的分泌活动
4.PP细胞
很少,胰岛周边部 胰多肽: 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胆囊收缩
三、肝
(一)肝小叶
(二)门管区
(三)肝内血液循环
(四)肝的胆汁形成和排出途径
(五)肝的再生
四、胆囊和胆管
(一)胆囊
(二)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