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八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导语
这是一篇关于第八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导语的思维导图。从导语的定义与任务、导图写作的基本要求、导语的大致类型这三节的内容作了阐述。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 ———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论文梳理,概念回溯与文献综述、研究框架与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
第一节主体的任务:消息导语后的部分称为主体(主干)、主体写作大原则:紧扣导语不能转向;第二节 主体的结构方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八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导语
第一节 导语的定义与任务
一、导语的定义
至今无统一权威性定义
基本特征有以下这些
他是新闻——是消息体裁所特有的
他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
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他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高潮
可以说 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导语是消息特有的】/【实践下非事件性消息 也需要导语先声夺人】【也有两段的导语】
两个自然段构成的导语:复合导语 一虚一实 虚实相济(第一段虚写/包袱/吸引读者,第二段实写/打开包袱)
二、导语的任务
(一)开门见山,尽快的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
导语是消息中的消息,快报中的快报/非特意注意
(二)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导语的第一使命/无意注意,既吸引读者也吸引编辑
(三)导语为全篇定音
导语是一篇之首,确定了写作重点,抓住了要害,材料的取舍便有了依据,主体也更容易展开。 定好音
第二节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
实质性内容是指新闻事实/事实中的要点如某人话中的一点 保持住读者兴趣
例 盲导语
二、将最具有新闻价值、最具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新闻事实中精华挑出来写入导语 淘金
(一)选用最新鲜的
刚刚发生/非新近发生但读者未知晓
可以突出“何时”要素 具体时间
要将最新的事实信息置于导语
(二)选用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
灾后新闻:灾情最重要 人员财产伤亡
(三)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
第一是信息的重要性影响力 其次就是 能引起读者兴趣/新奇/故事性/人情味
三、炼字炼句,力求简洁
不可太长 字数过多 会淹没亮点+导致沉重
导语尽可能把字数限制在30-50个字以内
导员关键是明确报道主旨,抓住事件要害
四、力求生动优美
给人美感 吸引读者
第三节 导语的大致类型
导语分类是经验总结 ,从实践中来理论指导
一、概述型导语
即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导语 用的最多较有把握
优点: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洁明了,可谓“直线交流”
注意:
(一)增强提炼与概括的能力
(二)用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
二、描述型导语
亦描亦述、描述有当
作为开头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观可感的效果
区别:新闻素描位置不同 以“描”为主 而描述型是新闻事实中具有代表性的
优点:
(一)有趣 读者好奇
(二)能以情境感染读者 读者有感性认知 读者思考 强化新闻效果
注意/要求:
第一,采访中勿忘捕捉有形的画面
第二,导语所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
第三,用剪影的方法来写
用最精炼的文字描写出来
三、评述型导语
夹叙夹议有评有述
优点
第一,发挥“勾玄”的作用
玄是指新闻事件中深层的,一般不易为读者所注意了解的含义
第二,可以直截了当的发表意见,能够直接影响舆论
(一)评应该是言人之所未言 深刻新意
(二)评应该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拓展开
(三)为使导语中评更客观 不会记者直接说出 用直接引语发表意见
四、橱窗式导语
如橱窗展示样品,用典型示例组成导语
特点
靠讲故事吸引读者,代表性故事,再引导从感性进理性思考
第四节 导语的修辞技巧
为增强表现力
一、设问/提问式导语
以提问方式开头 主体部分围绕导语展开叙述
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
有助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促使记者抓住要害,明确主体消息
二、拟人
人格化 赋予感情 打动
三、借用
借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等来揭示新闻内涵
使导语富有情趣 联想 轻松愉悦
四、对比
对照 反差
有助于揭示事物特点 新闻主题
五、直呼
先“直呼”后“谈话’
亲切轻松
六、排比
结构一致/语气一致
强烈感情/气势/节奏感
七、惊警
惊醒警戒之句 读者注意
造成震动效果 紧迫感 心理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