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血液
生理学 血液,从概述、血浆、血细胞生理、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血型与输血这几个方面作了讲解,对生理学中的知识做了整理。
生理.血液知识总结。主要从概述、血浆、血细胞生理、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血型与输血这几个作了详细的阐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血液
概述
结缔组织
组成:血浆、血细胞
生理功能
运输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
免疫和防御功能
理化特性
密度
全血的相对密度:1.050~1.060
血浆的相对密度:1.025~1.030
黏度(水为1)
全血:4.0~5.0
血浆:1.6~2.4
血浆
血浆蛋白及其功能
组成
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 原
与血清的区别
功能
营养、运输、渗透压、参加凝血、抗凝以及纤溶过程
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
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构成的渗透压(Na和Cl)
意义:维持血细胞内补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
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白蛋白)
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血浆酸碱度(7.35~7.45)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可塑变形性:变形能力强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
生理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缓冲pH
白细胞
颗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无颗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巨核细胞)
生理特性
黏附
聚集
释放
吸附
收缩血凝块
参与生理性止血
小血管收缩
血小板止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
促进血液凝固
保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凝血因子
三个阶段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
主要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肝素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温度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血浆Ca
抗凝剂草酸盐或EDTA,与Ca离子生成不溶性的复合物,阻止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型与输血
血型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红细胞凝集
A型血具有抗B凝集素(抗体)和A凝集原(抗原)
血型抗体
天然抗体
ABO血型系统:IgM(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
免疫抗体
Rh血型系统:IgG抗体(分子量小,能透过胎盘)
交叉配血
主侧:红细胞(供血者)与血清(受血者)
次侧:与主侧相反
主、次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可配 主侧凝集,不可输血 次侧凝集,紧急情况下可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