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原理
考研党看过来!大学教育学原理学习笔记大放送!这一张思维导图包括教育学概述、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等八个章节的知识内容。
编辑于2019-09-10 10:41:57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萌、独、发、理)
萌芽阶段
代表
孔子 《论语》
《学记》
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柏拉图 《理想国》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
特点
为形成独立学科
很杂在哲学政治论述作品之中
论文形式居多
还没有分化
独立阶段
代表
培根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现代第一步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卢梭 《爱弥儿》
康德 《康德论教育》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特点
有了自己独立的领域
有了专门的教育概念和范畴
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以思辨为主
有了专门的教育学著作
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多样发展阶段按(斯、梅、拉、杜)
斯宾塞
实证教育学
观点
反对思辨,科学是对经验的总结
教育的任务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将人类生活进行分类
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
维持社会、政治关系的活动
娱乐活动
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
反映资本主义大生产对教育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梅伊曼 拉伊
实验教育学
观点
反对赫尔巴特的思辨教育
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学中
提倡: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学
评价
优点
将教育学定量,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动教育学的发展
缺点
容易走上是“唯科学主义”的道路
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
观点
教育即生活,教育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育即经验,课程是与学生的经验为中心
教育即社会,学生要在学习中,学到社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基本态度
教育即生长,教育目的是促进人本身的生长,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以儿童为中心
评价
优点
反映了美国文化精神,反对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缺点
忽略了系统的知识教学,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理论深化阶段(二布、中、苏)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教学
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
动作技能目标
布鲁纳
知识结构说
我国的教育思想
前苏联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目的: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参与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在教学和教导上互动的专业人员,主要指教师
地位:主导地位
作用:有目的、有意识地将系统的知识文化传授给受教育者,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
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者的主导下吸收经验,促进自我发展的个体,主要指学生
地位:主体地位
作用:实现自我发展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总和
地位: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
作用:是师生共同操作的对象,影响学生的精神发展
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
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阶级性强,教育不平等
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现代教育
教育逐步普及
制度不断完善
生产性不断增强
教育概念的的界定
广义
增进技能、影响品德、增强体质的活动
狭义
专门组织的教育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概述
含义
广义
人类的发展或进化
狭义
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的方面
生理方面
人的身体的发育:肌肉、神经、运动、生殖
心理方面
感觉、气质、情感、性格
社会方面
个体对社会经验和社会文化的掌握
人的发展特点
为完成性
未完成性=可塑性=可教育性
能动性
人的发展规律
顺序性
含义
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例如:动作的发展顺序,从上到下,从躯体到外围,从大动作到精细动作。
要求
循序渐进
阶段性
含义
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体具有的特点不一样
要求
针对性教育
差异性
含义
个体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
要求
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不均衡性
含义
同一个体的相同阶段,所发展的速率不一样
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不均衡
要求
抓住关键期
整体性
含义
认识一个整体,既具有“独特性”,又有“生物性”和“社会性”。
要求
把学生培养成完整、完善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互补性
一方面的缺失,可能会在其他方面得到加强。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因素
含义
从上代继承下来的外在和内在的特点
地位
是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作用
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年龄阶段
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遗传因素具有可塑性
反对过分夸大遗传作用的“遗传决定论”
环境因素
含义
与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外部世界
地位
人发展的外部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限制
作用
给定性
人的身心发展取决于环境的给定性
选择性
主体又能主观的选择则环境
环境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但是他不能简单的决定人的发展,他对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反对过分夸大环境作用的“环境决定论”
主观能动性
含义
在个体后天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地位
决定人发展的主要作用
作用
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在现实生活中,要调动主观能能动性,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
教育
含义
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作用
教育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知识的认识价值
对信息的加工、建构、重组
知识的能力价值
对知识进行心理操作和行为操作,从而形成心理上对知识的认识能力,行为上的操作能力
知识的精神价值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知识的实践价值
子主题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促进主体意识的发展,培养自主性
促进个体特征的发展,培养独特性
开发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促进人的观念社会化
促进人的行为和能力社会化
促进人的职业、身份和角色社会化
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
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三制约:政治、经济、文化)
生产力因素(经济因素)
制约人才培养规格
制约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
制约课程的设置和教育沿革
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沿革
政治因素
制约
教育性质
教育目的
教育的领导权
受教育权
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文化因素
制约
教育内容和水平
教育背景和教育模式
教育传统和变革
教育的社会功能(两功一独)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经、政、生、文)
含义
使人适应社会发展
使人推动社会发展
经济功能
使可能劳动力转化成现实劳动力
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成直接生产力
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率
政治功能
传播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在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文化功能
文化传递
文化选择
文化发展(创新)
生态功能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建设生态文明活动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含义
横向
地点
单位
任务
纵向
社会层级
社会地位
社会作用
意义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基础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干道”
教育关乎人的发展战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变迁功能和流动功能的关系
变迁功能
社会
流动功能
个人
联系
教育的社会功能(变迁功能与流动功能)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依据和体现,变迁功能为流动功能提供基础,流动功能是变迁功能实现程度的恒量价值尺度,是变迁功能的推动力。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含义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他对社会的推动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他的发展也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表现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和原理。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的根本主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基础性
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
先导性
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领导作用
全局性
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全局性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
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背景知识
第五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
概念
含义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狭义
国家对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教育活动的方向、目标和归宿。
广义
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亦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意义
定向作用
调控作用
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社会方面
教育目的主要反映生产关系和科技发展对人的需要
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对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
人的方面
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既要让人全面发展又不能改变教育目的的性质与方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
含义
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代表人物
柏拉图、凯兴斯泰纳、涂尔干、赫尔巴特、孔德
观点
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
个人的发展只为服从于社会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人的本性是社会性,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评价
积极
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一定方面也是值得借鉴的
消极
忽视了个体的价值,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个人本位
含义
教育目的要根据个人需要来确定
代表人物
卢梭、斐斯泰洛奇、洛克、福禄培尔、康德、萨特
观点
个体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的,并非社会需要
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责就是使这种本能不收影响地得到发展
评价
积极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消极
将“自然性”和“社会性”、“个性”和“共性”对立了起来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含义
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审美的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社会条件
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人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工厂手工业的分工加剧了工人的片面发展。
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大工业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意义
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
指明了人类发展的必然
为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基本精神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内容
培动养“劳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核心
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坚持个性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要求教育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
基础教育
任务
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的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
(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道德实践、社会主义品德;保证方向动力)
智育
(授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提供认识基础)
体育
(发展体力,增强体质;机能保证)
美育
(培养审美观、鉴赏美、创造美,培养高情商和文明素质;具体运用)
综合实践活动
(联系自身和社会;实践)
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相互独立、缺一不可、不能替代)
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概述
含义和特点
含义
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
教育机构和组织的管理规则
特点
客观性
人们根据时代的需要来制定的
规范性
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定
历史性
教育制度的内容是根据句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强制性
教育制度是先于个体的存在,独立于个体之外
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不可能有教育制度。
古代阶级社会,由于社会分化,教育从社会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决定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简约性、非群众性、不完善性。
现代社会,教育制度开始发展,体现出了阶级性、等级性、生产性、科学性;决定了教育规模上的群众性、普及性、结构上的多类型和多层次。
在未来,教育制度趋于终身教育发展。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纵向学段的划分,培养目标的确定)
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
现代学校将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含义
简称“学制”,是国家或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地位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双轨制(西欧)
(18—19世纪的西欧)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们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
结构
其一:自上而下(大学、中学)
另一:从下而上(小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
特点
不平衡(两轨互补沟通;剥夺了劳动人民子女上文法类中学和大学的机会)
单轨制(美国)
背景
经济的快速发展;特权传统的文化历史
群众性的小学和群众性的中学发展起来
结构
自下而上(小学、中学、大学)
特点
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分支型(苏联)
背景
一开始不分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哟权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前段是单轨,后段分叉,介于双轨和单轨之间的分支型学制
特点
上通下达,左右畅通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 方向发展
义务教育的发展——双轨学制开始并轨——单轨学制是机会局等的普及教育的好形式。
综合中学,是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综合中学是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从学校阶段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幼儿教育阶段
提前结束、幼小衔接
小学教育阶段
小学不分级、入学年龄提前、年限缩短、小初衔接
初中教育阶段
学制延长、看作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连接小学
高中教育阶段
多类型、多样化
职业教育阶段
基础要求高、层次类型多
高等教育阶段
多层次、多类型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前系列学制
1902年 “壬寅学制” 正式颁布
1904年 “癸卯学制” 正式实施
1922年 “壬戌学制” 受美国实用主义影响
1949-1978年的系列学制
1951年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刚要》
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学前教育
(幼儿园) 招收3-7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
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是成人业余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习和业余中学。属于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
高等教育
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努力普及高中级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十”字法:一:人的一生;1:各个阶段
《终身教育导论》——保罗·朗格朗
补充知识点
义务教育
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与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给予保证的国民教育
终身教育
含义
“人的一生中所收到各种培养的总和”—(婴儿到老人)(学校、家庭、社会)(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特点
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实用性、主体性
意义
全新诠释教育
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引发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
具有多元化的价值标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终身教育是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
实践
第七章 课程
课程概述
课程及相关概念
课程
课程即是“教学科目”
广义
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和在老师的指导下的各种活动
狭义
一门学科或者一类课程
课程即是“学习经验”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或自发获得的经验、体验
概要
育人目标——培养人的蓝图
课程内容——学生获取经验,老师引导学生的途径
课程方案
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及课程管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
课程标准
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和有关课程型性质与价值、目标与类容、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结构包括(说明部分(前言)、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
教科书
含义
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
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编写应该遵循的原则
课程的基本问题
课程理论的发展(斯、杜、博、泰)
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科学知识是课程的中心
评价
注重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但是把课程仅仅看作科学知识,有偏颇
杜威的经验课程
反对传统教育学习固定的知识体系
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
课程是改造经验的过程
评价
阐述了儿童现有经验与课程的关系,但没明确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也没阐明课程与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导致教材与课程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编写教材有了难度,降低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博比特出版的《课程》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
从人类重要的活动中去确立教育目的,细化教育应使儿童获得: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品行等要求。
设置课程的步骤
人类经验分析
具体活动分析
课程目标的获得
课程目标的选择
教育计划的制定
评价
注重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但过于繁琐、具体,既忽视(排斥)了社会教育总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目的,又没突出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
泰勒的目标模式
确定教育目标
选择教育经验
组织教育经验
评价教育结果
评价
揭示了课程组成的四个部分,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明确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课程原理系统、完整、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泰勒的课程原理被称为“目标模式”,至今在西方课程领域中还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局限了教育工作者的行为,灵活性 低。
课程设计
课程改革
第八章 教学(上)
第九章 教学(下)
第十章 德育
第十一章 班主任
第十二章 教师
第十三章 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