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糖异生和乙醛酸循环
微生物和植物可以在产乙酸或产生acetyl CoA的化合物中生长,因为他们存在两种酶:异柠檬酸裂合酶和苹果酸裂合酶,这样可以使TCA循环中的异柠檬酸不经脱羧而被裂解酶裂解为琥珀酸和乙醛酸。
双糖和多糖的代谢知识导图,介绍了蔗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糖原、糖代谢、纤维素等,希望梳理的知识点对你有所帮助!
生物化学光合作用思维导图,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概述、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历程等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糖异生和乙醛酸循环
糖异生
定义:由非糖前体合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中心点是能转变为丙酮酸的物质如何逆着酵解途径回到G1c的问题,即如何解决酵解途径中的三步不可逆反应)糖异生发生于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过程相似。和糖酵解的过程是“相反的”
化学历程
从丙酮酸到PEP(不能通过酵解的逆反应实现,需要胞质和线粒体酶的共同完成)
1.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
2.草酰乙酸不能过线粒体内膜,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苹果酸
3.苹果酸回到胞质,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回草酰乙酸
4.草酰乙酸在PEP羧激酶的作用下生成PEP
糖异生的前体物质
凡可生成丙酮酸的物质,包括TCA中间物,但乙酰COA(动物体)不作为糖异生的前体
大多数氨基酸是生糖氨基酸,如Ala,Glu,Asp,Ser,Cys,Gly,Arg,His,Thr,Pro,Gln,Asn,Met,Val等,分别变为丙酮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等进入糖异生(只有Leu和Lys不是生糖氨基酸,且偶数碳脂肪酸及代谢产物为乙酰COA的氨基酸等在动物体中不能生糖)
肌肉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
反刍动物分解纤维素产生的乙酸,丙酸,丁酸等
奇数脂肪酸分解产生的琥珀酰CoA等
底物循环
定义
生物组织内有两个不同的酶催化两个相反的代谢途径,反应的一方需要高能化合物如ATP的参与,而另一方则自动进行,这样的循环结果只是ATP被水解了,而其他反应物并无变化,这种循环被称为底物循环
肝脏中有酵解和异生的完整酶系,可能存在三种无效循环
意义:产生热能,代谢调控
生化历程
1)葡糖糖+ATP---己糖激酶---→6-磷酸葡萄糖+ADP;6-磷酸葡萄糖+H20--6-磷酸葡萄糖酶→葡萄糖+Pi
2)6-磷酸果糖+ATP---磷酸果糖激酶→1,6-二磷酸果糖+ADP;1,6-二磷酸果糖+H2O---磷酸果糖酶→6-磷酸果糖+Pi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丙酮酸+ATP;丙酮酸+2ATP+G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GDP
总反应式:ATP+H20-→ADP+Pi
糖酵解和糖异生的互补调节
1.高水平的ATP,NADH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而变构地激活二磷酸果糖酯酶
2.Pi,AMP,ADP变构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并变构抑制二磷酸果糖酯酶
3.ATP/ADP比值高时EMP途径关闭,糖异生途径打开;当ATP/ADP比值低时,EMP途径打开,糖异生活性降低。柠檬酸其类似作用。
4.丙酮酸的异生和脱羧氧化受到乙酰辅酶A的调节
生理意义
维持血糖平衡
恢复糖原储备
避免乳酸中毒
乙醛酸循环
微生物和植物可以在产乙酸或产生acetyl CoA的化合物中生长,因为他们存在两种酶:异柠檬酸裂合酶和苹果酸裂合酶,这样可以使TCA循环中的异柠檬酸不经脱羧而被裂解酶裂解为琥珀酸和乙醛酸,乙醛酸和另一分子acetyl COA在苹果酸合酶作用下缩合形成苹果酸
存在于一些细菌藻类和油料植物的种子的乙醛酸体中,它可将脂肪酸降解的主要产物乙酰辅酶A合成为草酰乙酸
化学计量
总反应式:2乙酰辅酶A+2NAD++FAD---草酰乙酸+2COA-SH+2NADH+2H+
意义(对植物和微生物意义重大)
连接糖与脂的相互转变,是连接糖代谢和脂代谢的枢纽
协同TCA,造成C4羸余/赢余/盈余
只保留三羧酸循环的脱氢产能,只相当于3个ATP,意义不在于产能,在于生存如,种子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