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高血压药物
利尿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交感神经抑制药 钙通道阻滞药
编辑于2021-12-07 06:13:46抗高血压药物
利尿药
影响体内NA+平衡治疗高血压
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心输出量
分类
高效利尿药
药呋塞米
低效利尿药
螺内酯
氨苯蝶啶
中效利尿药
噻嗪类药物(氢氯噻嗪)
作用机制
主要机制
初期降压
抑制肾脏远曲小管NA+重吸收,减少机体细胞外液量和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长期降压
排钠降低血管平滑肌内的钠离子浓度,通过平滑肌细胞Na+-Ca2+交换机制,降低胞内的Ca2+含量,从而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对缩血管物质的亲和力与反应性,增强对舒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其他机制
下调AT1受体
开放血管平滑肌细胞钾通道
诱导血管壁产生扩血管物质
临床应用
高效利尿药
适用于高血压危象、伴慢性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低效利尿药
螺内酯
适用低血钾症、高尿酸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中效利尿药
噻嗪类药物(氢氯噻嗪)
最常用
单用
轻中度高血压
疗效好、费用低、副作用少、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
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用
协同效应
对老年、伴心力衰竭者效果好
吲达帕胺
心脏保护作用
不引起血脂改变
伴高血脂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适用其代替噻嗪类
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连续或大剂量
引起高血糖高血脂,增高血浆肾素活性
肾功能不良或少尿禁用螺内酯、氨苯蝶啶等有留钾作用的利尿药
钙通道阻滞药
主要机制
阻滞血管平滑肌L型钙通道,抑制细胞外Ca2+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压
临床应用
适用于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本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分类
二氢吡啶类
硝苯地平
苯硫氮䓬
地尔硫䓬
苯烷胺类
维拉帕米
常用药
硝苯地平
药理作用
扩张外周血管,降压作用快而强
伴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增高
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绞痛患者症状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
半衰期
3-4h
主要是肝脏代谢,少量以原形药经肾脏排出
临床应用
适用于各类高血压,尤其是低肾素型高血压
单用或与利尿药、β受体阻断剂、ACE抑制药合用
常用缓释与控释剂型,不良反应少,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长期治疗
不良反应
副作用短暂而轻微
与药物扩血管作用相关
头痛、面部潮红、眩晕
慎用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
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而引起心率增加
与β受体阻断剂合用
尼群地平
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与地高辛合用可增强地高辛血药浓度
舒张血管以及降压作用较硝苯地平强
拉西地平
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对血管选择性高,降压作用起效慢
维持时间长
不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排出量增加
氨氯地平
降压作用较硝苯地平温和
作用维持时间长,不易引起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抑制药)
药理作用与机制
抑制循环与组织RAS
抑制ACE
抑制心脏与血管重塑
肾脏保护作用
减弱神经系统AngⅡ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优点
降压时对心输出量基本无影响,基本无反射性心率加快
可预防和逆转心肌与血管重塑
改善肾功能,保护肾脏
改善胰岛素抵抗
适用于各种高血压
不会引起水电解质的紊乱
无耐受性,不亲戚停药反跳症状
临床应用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单用可控制血压,临床长与利尿药以及钙通道阻滞药合用产生协同作用
适用于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等的高血压患者
体内过程
主要通过肾脏清除(除福辛普利和司派普利通过肝肾清除)
不良反应
首剂现象
高钾血症
急性肾衰竭
血管性水肿
致畸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
药理作用与机制
选择性阻断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AT2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降低交感神经活性而降低血压
改善交感神经功能
防止心肌肥大
保护肾功能
优点
阻断作用更完全
选择性强
不良反应少
临床应用
常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尤其适用于伴有糖尿病、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与利尿药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可增强疗效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迅速
首过消除明显
大部分随胆汁排出,部分经肾脏排出
不良反应
较ACE抑制剂少
肝功能不全时,应减少初始剂量
交感神经抑制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
分类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
主要作用于β1
药理作用以及作用机制
1.阻断心脏β1受体,减少心输出量
2.阻断肾小球器旁的β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导致RAS实现
3.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系统,阻断中枢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
4.阻断外周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5.促进GPI2的生成
6.中枢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
单用或联合用药尤其是年轻患者
是已发生过心肌梗死或心绞痛、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最佳选药
与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扩血管药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重度顽固性高血压
不良反应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慎用
会诱发加重支气管哮喘
长期使用不可骤然停药
α受体阻断药
分类
非选择性
酚妥拉明
选择性
哌唑嗪
特拉唑嗪
多沙唑嗪
药理作用以及作用机制(α1受体阻断药)
扩张动静脉,降低外周阻力,对立位和卧位血压具有降低作用
对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可改善糖代谢
临床应用
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良性良性前列腺增生
特拉唑嗪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的治疗
体内过程
口服以吸收
主要肝脏代谢
不良反应
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率失常、眩晕,尤其老年人
哌唑嗪
首剂现象
兼有αβ受体阻断作用
分类
药理作用以及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拉贝洛尔
阻断β强于α
对β1,β2无选择作用
对α肾上腺素能受体无作用
静脉注射可治疗高血压危象。
卡维地洛
严重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中枢降压
不良反应多,少用
可乐定
有中枢镇静作用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
50%肝脏代谢
原形与代谢产物由主要经肾脏排泄
临床应用
中度高血压治疗
适用于肾性高血压或兼患消化性溃疡
可乐定与利尿剂有协同效应
副作用
嗜睡,口干
不宜用于高空作业或驾驶机动车辆的人员
雷美尼定和莫索尼定
治疗轻中度高血压
合用可增强降压效果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完全
60%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无停药反跳现象
肼屈嗪
药理作用与机制
直接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
反射性的兴奋交感神经
一般不引起直立性高血压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好,主要肝脏代谢
临床应用
适用中重度高血压
常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
老年人,伴有冠心病患者慎用
不良反应
长期大剂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绞痛
对心脏作用最强
对血管作用较强